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策略及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5名参加山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运动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赛前心理训练,探索心理训练手段对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选择焦虑、心理疲劳以及心境指标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心理训练后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较实验前降低,表现在训练后运动员成就感明显增强;运动员心境状态更加稳定,表现为TMD、紧张、愤怒、疲劳和抑郁明显降低;运动员状态自信心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调控措施,结合日常田径训练,对23名青少年田径选手进行附加心理干预的田径训练,结果显示,实施了适当心理干预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比率比未实施干预者有了明显的提升。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实施心理干预的建议办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平时田径训练的实际情况,从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入手,对运动员放松能力培养以及心理与所练内容之间的意念沟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增强心理训练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田径运动技术的掌握和发挥,从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影响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以及赛前心理训练的目的,提出了应把心理训练作为田径运动中重要的训练内容并贯穿在整个训练体系之中,把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技战术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某些心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包括国家队在内的近80名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测试。结果表明,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与一般男子田径运动员在心理特征上存在很大差异;不同项目优秀田径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也存在显著不同。其结果为男子田径运动员今后的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运动员除了需在技术、技能等方面较量外,还需在心理方面进行较量。通过对大学生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特征的研究,旨在了解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规律,以便更好的为教练、教师的心理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参加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的217名运动员为受试对象,针对运动员心理技能与运动流畅经验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结果显示:心理技能与流畅经验之间呈正相关;以心理技能七个分量表为控制变量(因变量),流畅经验四个分量表为效标变量(自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中发现:心理技能与流畅经验间有两组典型相关存在;典型因素可以直接解释流畅经验总变异量的46%。心理技能中的逆境应对、压力适应能力越差,自信心不足的运动员,越不容易在竞赛中感受到运动的流畅经验。研究建议:加强运动员心理技能学习和训练,心理技能的提高有助于竞赛中感受到流畅经验。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训练理论说明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尤其是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中学乒乓球队员的心理训练应从运动表象、制定"自我要求"和"自我控制"表、正面提示、自我暗示等几方面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使运动员更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  相似文献   

9.
心理训练是以运动心理学理论为科学依据,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心理施加影响,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过程。篮球运动的心理训练是在训练过程中,以篮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运动员的类型、应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为其依据。着眼点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使之达到最佳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技术和心理科学理论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已应用于学校业余训练之中,它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体育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运动员各种紧张的心理状态,通过对链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影响裁判员临场心理的几个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裁判员是运动竞技场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栽判员的临场心理直接影响到执裁的公正客观,判罚的准确及时。了解影响裁判员临场心理的因素,有助于裁判员执裁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心理缺失”现象。其形式表现为叙述视角等技法的长期滞后,直接原因是古代小说家游戏、载道等偏颇落后的文学观,根本原因是社会生活黑暗严酷个体无法把握个人命运、民族文化中缺乏个体精神的存在空间。从美学观念看则与古代小说家创作上没有明确的“审美距离”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13.
"命"与"逍遥"--论庄子的心境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超越规律而实现自由。他所主张的“安命”就是人生虽然无法避免命运的限制,却可以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其根本方法便是“心斋”和“坐忘”。在庄子那里,“有”与“无”是相即不离的关系,“有”和“无”之辨落实在命与逍遥(自由)的关系上,强调命与逍遥的合一,规律与自由的合一,亦即安命的根本义蕴所在。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不良因素的分析,认为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第一,体育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思想作为指导;第二,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对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提高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重视,促进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李煜词的心境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乃南唐后主,同时亦是一位"误为人主"的纯情词人。尤其是其后期词高超卓绝,历来为人所称道。作为一个身世多变的词人,李煜词具有明显的心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时空整合和意象变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心理学分析法,以足球比赛进攻态势下,运动员的传球为研究对象,以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足球比赛进攻态势下运动员传球这一战术行为进行研究,指出了足球运动单纯以动作方法描述传球的局限性,认为对传球战术行为的描述应当注重其内涵的研究,进而为足球科学化的选材、训练、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东方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试验比较的方法,使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心理健康自测量表(SCL—90)等研究工具,目的在于研究东方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东方传统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心境状态,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为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采用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扬州环境资源学院的部分大学生进行定向运动课的教学和测量,结果发现通过定向运动的教学,大学生心境状态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定向运动外场课对大学女生心境状态影响非常显著。因此,定向运动作为大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值得推广,同时外场定向亦可作为女大学生调节心理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排球教练员赛前心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中国修订版,对参加陕宁青新四省区高校排球联赛的56名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西北地区高校排球教练员赛前整体心境状态不佳,不同年龄的教练员赛前在紧张、疲劳、抑郁、精力及慌乱5因子得分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不同执教年限教练员在5中消极情绪得分上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男女教练员之间TMD分值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在比赛的不同阶段紧张因子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抑郁、精力和慌乱因子之间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