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血压与血脂,即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方法按照WHO推荐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将男性、女性40岁以上各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每5岁分一组,共8个年龄组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分析。结果男女各年龄组中胆固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高血压各组中甘油三酯与对照组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高血压患者在各年龄组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除女性45~49岁年龄组外)均高于对照组,男性高血压虽然总体高于对照组,但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男女高血压患者组均高于对照组(除50~54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男性、女性高血压患者各组血糖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血糖的变化与高血压病呈正相关,年龄越高差异越明显,其中以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特点。方法对42 967例居民进行既往病史调查及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监测,分析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变化情况。结果42 967例居民中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检出率分别达27.7%、5.3%;总胆固醇边缘升高、三酰甘油边缘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边缘升高、总胆固醇升高、三酰甘油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比例分别达15.5%、12.6%、5.0%、3.7%、13.5%、1.8%;高血压组血脂异常比例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两性别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低年龄段男性各项指标检出均明显高于女性,高岁龄段女性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1);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组三酰甘油边缘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边缘升高、总胆固醇升高、三酰甘油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比例明显高于高血压非并发糖尿病组(P<0.05或<0.01)。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并发血脂异常比例仍然很高,明显高于非高血压人群;女性居民在50岁后胆固醇水平增加明显,应当引起重视;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比例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老年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的关系。方法243例老年人,单纯高血压组60例,高血压肥胖组62例,对照组121例。测定3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男性总胆红素高于老年女性,总胆红素与老年男性白蛋白及老年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相关。单纯高血压组老年男女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男性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女性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纯高血压组老年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高血压肥胖组老年人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老年男性高血压组总胆红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相关,老年女性单纯高血压组总胆红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相关,与白蛋白不相关。结论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总胆红素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而增高,血清白蛋白与老年男性总胆红素有关联。性别及增龄对高血压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压、血脂、尿酸、左室肥厚、性别及肥胖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为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24例健康志愿者。心脏彩色多普勒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用生化自动分析测量血糖、血脂,用放射免疫法测量瘦素水平,并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臂比(WHR)、血压等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后者瘦素水平与SBP、MBP呈正相关(P<0.01),与BMI、WHR呈正相关性(P<0.05);男性与女性瘦素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组瘦素水平与LVMI、IVST的相关性无显著性(P<0.05),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相关。结论 瘦素水平在高血压患者中增高,但与血压的分级无关;瘦素水平与左室肥厚无明显相关;与性别、BMI、WHR有显著相关;与血脂、血糖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庆市体检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50例重庆市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体质量、血糖、血压、血脂、 肝脏B超等检查,统计脂肪肝患病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脂肪肝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12150例体检者,检出脂肪肝3871例,比例为31.88%; 男性体检者的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尿酸等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体检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01).男性、年龄、高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体质量指数增加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是脂肪肝 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的预防要以维持正常血脂水平、控制体重为主.  相似文献   

6.
周艳茹  黄群  王俊丰  王帅 《海南医学》2013,24(15):2264-2266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中血脂和尿酸水平的性别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将695例健康体检者按照性别分为男性体检组412例和女性体检组283例,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尿酸(UA)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体检组中高甘油三酯和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尿酸的水平也明显高于女性,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0.01或P<0.05),尿酸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与HDL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男性和女性人群血脂和尿酸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在早期预防和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白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入院体检的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对象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及白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L-C是冠心病患者保护因子之一,而空腹血糖、TC、TG、LDL-C及尿酸是冠心病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19,(7):485-489
目的探讨那坡县彝族居民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其与血脂血糖血尿酸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彝族居民1044例,检测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并与2176例该县城厢镇龙华村壮族居民比较。结果那坡县彝族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1.7%,标准化患病率为10.8%,壮族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0.3%,标准化患病率为18.1%。那坡县高血压粗患病率和标准化患病率特征为彝族居民低于壮族居民(P<0.01),女性低于男性(P<0.01)。不论是彝族组,还是壮族组高血压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血尿酸的平均水平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不论是血压正常组,还是高血压组,彝族居民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血尿酸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壮族居民(P<0.05或0.01)。不论是彝族组,还是壮族组,高血压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血尿酸的异常率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或0.01)。在高血压组中,彝族组的胆固醇和血尿酸的异常率低于壮族组(P<0.01),彝族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的异常率与壮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正常组中,彝族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血尿酸的异常率与壮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彝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比较低,与彝族居民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血尿酸的平均水平和异常率较低有关,在居民中积极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对降低高血压患病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男性血尿酸水平与肥胖、高血压及脂质代谢紊乱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250例及血尿酸正常者2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尿酸及血脂指标。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舒张压和收缩压、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水平下降(P〈0.01),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酸和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动脉硬化指数.血糖有显著正相关(P〈0.0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及高血脂相关,临床上应重视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就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白细胞检测的结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尿酸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主要以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尿酸为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血糖,血尿酸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60例老年对照组进行了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2h)、尿酶(UA)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血清TG、LDL-C、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情控制对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合并脂代谢异常的观察组血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老年2型糖病患者血脂和血糖,尿酸代谢异常的共存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及早发现,全面纠正其血脂、水酸代谢的异常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练世刚 《西部医学》2010,22(8):1467-1468
目的了解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对长寿的影响。方法对881例90岁以上老人,采用葡萄糖氧化法测量血糖(GLU);采用酶法测量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尿酸酶法测量血尿酸(UA)的水平。结果①90-94岁老人与95岁以上老人TC有显著差异(P〈0.05);②男性组TC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异常占所有检测者比例偏低。结论 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异常的比例偏低,可能与其长寿相关,尤其女性高龄老人更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分为DR组、DN组、DR合并DN组,非DN、DR组,检测血脂、脂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DR组,DN组,DR合并DN组分别与非DN、DR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明显增高(P<0.05),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明显下降(P<0.05);HbA1C明显增高(P<0.05).DR合并DN组与非DR、DN组比较,TG显著增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有差异(P<0.01).结论 血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影响着DN、DR的发生发展;反之,DN、DR的发生发展也促进血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尿酸、血脂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住院检查确诊为高血压的600例患者和68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用奥林巴斯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uA)、总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的水平。结果:高血压组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率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与血尿酸、血脂水平明显相关,且分别是独立的危险因素,重视高血压病及其伴随表现的防治,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晶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9):1048-104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的年龄在40岁及以上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57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期同年龄组20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SUA、F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患者的TG、LDL-C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UA水平与血压密切相关,应早期控制血压和高尿酸血症,降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6.
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的差异。方法: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A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B组)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C组),对3组患者的头颅CT检查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糖(FBG)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一过性血糖升高组患者病情重,脑梗死面积大,TC、TG、LDL-C、VLAL-C、FBG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项程度严重。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探索中医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干预组(n=84)和对照组(n=39)。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西医治疗,中医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干预,如耳穴贴压法及中药茶方。治疗后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糖及血脂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中总胆固醇指标外,两组患者其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干预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62%(6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2%(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2,P =0.01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伴有血尿酸水平升高、血脂指标异常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有高血压家族史同时血压为正常高值的30例患者(家族史阳性组)及同期血压正常高值但无高血压家族史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TC、HDL-C、LDL-C、TG、尿酸、肌酐以及血清NO、vWF水平.结果 两组间FPG、TC、HDL-C、LDL-C、TG、尿酸、肌酐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家族史阳性组血清vWF明显高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较无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更明显,对于此类人群应注意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20.
青年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志新 《河北医学》2005,11(11):1014-1016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筛选青年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6例(研究组)和同期血尿酸正常的青年高血压病患者7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统一进行易患因素调查和测定相关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1),两组在性格、精神心理、体育运动、吸烟史、家族史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体重指数、不良膳食习惯、饮酒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年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以男性为主,大部分伴有不良膳食习惯、饮酒和生化指标异常,并较易发生肥胖症、糖尿病、心、脑、肝、肾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