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塔里木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的礁滩储集体主要发育在陆棚边缘的棚缘滩,棚缘丘礁,棚内的棚内滩、棚内丘礁.通过在地震剖面分析,礁滩体的波反射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地震反射表现为丘形杂乱、乱岗状,振幅弱、连续性弱,顶面凹凸不平,两翼见反射终止或上超,内部杂乱或者空白.测井记录上表现为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为低值,深电阻率曲线呈箱型高值...  相似文献   

2.
塔中地区Ⅰ号断裂带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为塔里木盆地油气主要储层,通过对塔中Ⅰ号构造带西北部的顺6井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详细岩心观察和室内研究认为,顺6井区良里塔格组沉积微相主要为砂屑滩、鲕粒滩、生屑滩、灰泥丘,滩相储集体主要发育于高位体系域中,海平面上升下降变化控制着滩的沉积微相类型和垂向叠置关系。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孔隙型、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主要储集空间以裂缝-孔隙型为主。砂砾屑滩和鲕粒滩、生屑滩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控制因素及储层类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多种成因类型优质储层的广泛发育是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系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在大量现场岩心观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相、构造作用、白云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四个方面对本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本区奥陶系储层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本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本地区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它地区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亦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钻探揭示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西北倾没端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育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综合岩心、薄片以及测井资料,分析了储层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加里东中期Ⅱ幕风化壳岩溶作用、准同生岩溶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对储层发育有影响。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及与热液有关的埋藏溶蚀作用对现存储集空间的贡献有限,研究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塔中卡1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储集体油气资源丰富,但其非均质性强、反射特征复杂,储层识别预测难度大。通过对卡1-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研究,分析了该区良里塔格组储层响应特征,并基于古地貌分析、断裂检测、属性叠合等技术,探讨了良里塔格组储层识别及预测的方法。结合构造、断裂带、古地貌特征,在良里塔格组下段-鹰山组上段落实了9个圈闭;结合油气成藏期次及油气富集规律,优选部署了ZL1井。  相似文献   

6.
根据102口探井油气测试数据以及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典型油气藏剖析,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储层整体致密、甜点局部发育、目的层叠置连片、油气广泛分布4大地质特征.源-储大面积紧密接触是油气近源充注机制的基础,控制了油气纵向叠置发育;断裂带是储层局部高孔渗分布的关键,控制了油气的局部高产富集;盖层普遍发育为油气藏保存提供条件,控制了油气平面广泛连片分布.综合研究表明,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油气藏油气来源于多套烃源岩,经过多期成藏与构造调整改造,属于构造调整改造作用下形成的叠复连续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通过岩心、测井、钻井和生产测试等资料综合分析,塔河油田良里塔格组在平面上具有南北薄、中间厚的沉积特征,走向近东西向,具两套岩性组合,顶部和底部为浅水高能沉积,岩性较纯,中间为深水低能沉积,泥质含量较高。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溶蚀孔隙、溶蚀孔洞和裂缝3类,储层类型主要以裂缝一孔洞型和孔洞型为主。灰岩的纯度和厚度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有利储层发育区主要位于纯灰岩厚度较大地区。  相似文献   

8.
在碳酸盐沉积学、古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结合构造、沉积学理论的新进展,依据测井、岩心、薄片及区域等资料,对中古3井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良里塔格组良五段到良二段总体上表现了由海进—海退的沉积过程;灰泥丘沿台地边缘成线、成带发育;组合形态上主要发育丘滩复合体;从良里塔格组良三段沉积时期到良二段沉积时,丘滩体的发育范围逐渐增大,至良一段时主要发育礁滩复合体。  相似文献   

9.
塔中南部坡折带中2 井良里塔格组岩石组构、阴极发光与扫描电镜及能谱资料的研究表明,岩心残留的孔洞,孔洞中充填的粗大方解石或白云石为碳酸盐矿物溶解再沉淀的产物。良里塔格组底部颗粒灰岩及其晶洞方解石比同期海水Sr 同位素比值偏低,反映了埋藏过程中孔隙流体的低87Sr/86Sr 比值;顶部颗粒灰岩及其晶洞充填的方解石的Sr 同位素则比同期海水Sr 同位素比值偏高,主要是由于埋藏条件下陆源碎屑(如长石)的溶解所致。晚期充填的方解石脉及溶孔充填方解石的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布进一步表明有埋藏胶结与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塔中东部地区良里塔格组良二段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储层类型多样且非均质性较强。在岩心和成像测井上可以比较清楚地识别出各种储层类型,但对于缺乏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的井段难以有效识别,影响了储层预测与评价。为了解决此问题,结合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资料划分了4种储层类型和2种非储层类型,储层类型包括裂缝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和洞穴型,非储层类型包括泥质充填型和致密型;依据这些类型标定常规测井信息,通过因子分析对优选出的6个测井参数提取了3个主因子,并分别解释为孔洞因子、裂缝因子和含泥因子;最后计算出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交会图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各种储层和非储层类型。利用此方法对XX井进行储层识别,识别结果与岩心、成像测井资料吻合度高,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塔中26-24井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丰富的烃包裹体。通过对烃包裹体的赋存位置、生长关系、烃包裹体特征和烃包裹体及其伴生盐水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分析,认为塔中26-24井区存在Ⅰ,Ⅱ,Ⅲ 3期烃包裹体。第Ⅰ期烃包裹体(Ⅰ:OL+OLG)以浅褐色、无色液烃包裹体为主, 在紫外光下发中等强度的黄白-黄色荧光。第Ⅱ期烃包裹体(Ⅱ:OLG+OG)多为无色、极浅褐色的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在紫外光下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发强的蓝白色-蓝色荧光。第Ⅲ期烃包裹体(Ⅲ:OLG+OG+OA)多为浅褐色、褐色、深褐色的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在紫外光下发强的黄-黄褐色荧光。其形成温度范围分别集中在80~90,90~100和97~110℃。结合本区地质背景,认为塔中26-24井区油气藏存在3个成藏期,即晚海西期中质油成藏、早喜马拉雅期轻质-凝析油气成藏和晚喜马拉雅期高成熟油。  相似文献   

12.
塔中Ⅰ号坡折带中古3井区在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处于碳酸盐台地的边缘相带,发育粒屑滩、灰泥丘及礁丘等亚相。研究表明,研究区沉积相的横向变化特征总体上表现为沿Ⅰ号坡折带发育礁滩复合体,往内侧则主要形成丘滩复合体。在纵向演化上丘滩体具有由内带向外带的发育前缘规律,晚期的丘滩体前积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中古2井区良里塔格组礁滩体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中Ⅰ号坡折带中古2井区在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处于碳酸盐台地的边缘相带,发育粒屑滩,灰泥丘、礁丘及滩间海等亚相。研究表明,灰泥丘沿台地边缘成线、成带发育,在丘主体的内侧主要是砂屑滩相的分布区.组合形态上主要发育丘滩复合体、中低能砂屑滩体。中古2井区有利储层发育段主要集中在良二段。纵向上良一段一良四段共发育4套储层,横向上分布稳定,中间夹有薄层透镜状的非储层,自西向东,即从中古2井到塔中54井、塔中826井方向,储层逐渐变好,储层厚度逐渐增厚。  相似文献   

14.
综合岩心、镜下、结构组分及宏观地质背景等各种特征,将塔中地区寒武—奥陶系白云岩储层划分为5种类型:潮缘带白云岩储层、与蒸发潮坪/泻湖有关的潮上白云岩储层、与盆地蒸发盐有关的潮下白云岩储层、台缘高能相带白云岩储层及深部混合水成因白云岩储层。结合地球化学和岩石物性分析结果,对塔中地区白云岩储层特征、成因及分布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深层白云岩储层发育具有以下特点:深埋藏白云岩化作用在有热液影响的局部构造地带尤其明显;白云岩化程度与地层深度成正比;白云岩化过程中受到了海水和淡水的共同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海平面变化与烃源岩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的灰泥丘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海相成因工业性烃源岩之一。沉积相研究及碳、氧同位素与锶同位素分析表明,在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塔中地区经历了3期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根据3期海平面变化特点将良里塔格组划分为3个层序。烃源岩的非均质性与海平面变化有如下关系:①层序1中的烃源岩只发育在第1期海平面上升最大时期,即密集段;②层序2中的烃源岩形成于第2期海平面上升期与下降早期,即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下部;③层序3中的烃源岩主要发育于第3期海平面上升初期,即海侵体系域的下部。沉积相与海平面升降变化对烃源岩非均质性具有控制作用,台地边缘灰泥丘相中有机质丰度较高的优质生油岩分别赋存于丘间洼地、层状灰泥丘和层状生物灰泥丘亚相中,块状灰泥丘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海侵速率影响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快速的海平面上升易使台地边缘发育高有机质丰度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6.
根据沉积背景和岩石学特征分析,塔中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中可划分出3 类礁建造:格架礁、礁丘和灰泥丘,其中化石丰富,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造礁生物有菌藻、钙藻、珊瑚、海绵、苔藓虫和层孔虫等,附礁生物有介形类、腹足类、腕足类和棘皮类等。在生物礁的演化阶段上,发育完整的造礁生物生长序列,出现拓殖期—泛殖期—衰亡期的阶段演化;礁的生长过程中,生物属种、含量和组合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演替。通过分析认为,塔中地区生物礁单个礁体厚度大、发育旋回多,多期礁滩组合规模大,礁体微相发育完善,沿台地边缘成群、成带分布。生物礁和粒屑滩组合发育形成大型的礁滩复合体,为形成大型礁滩型油气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震  周全  曾清勇 《石油实验地质》2011,33(S1):105-106
塔河油田西南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成藏主要受构造、断裂、岩溶作用等控制。通过对塔河油田西南部良里塔格组建产井特征分析,认为西南部部分区域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具有较为丰富的油气资源。随着勘探开发历程不断推进,良里塔格组将成为这些区域-套重要的油气储层。研究表明,T705井区、T739-T740井区、S106井区和TP7井区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其中T739-T740井区和TP7井区潜力较大,为下步开发评价的首选区域。  相似文献   

18.
礁滩相带是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有利沉积相带,弄清台内礁滩相带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对塔中地区台地内部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宏微观资料,利用测井曲线与地震相结合手段,对不同层段内岩性与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精细识别,对中古51井区良里塔格组沉积相纵横向分布变化规律进行详细分析并建立礁滩相带迁移演化模式。认为中古51井区沉积相以灰泥丘、台内滩和滩间海为主,台内点礁和生屑滩相次之;中古51井区台内礁滩相带在良里塔格组三段-二段沉积早期形成,平面上分布在塔中10号带附近,台缘礁滩相带形成于良里塔格组二段沉积晚期-一段沉积时期,沿塔中Ⅰ号带分布。总体上,礁滩相带具有由下至上,从台内向台缘逐步迁移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摘要:利用岩心物性及岩心照片对比分析研究区两类储层的储集性能和储集空间特征,并通过储层纵横向分布及油气水赋存状态研究寻找优质储集体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发现,受沉积相带和断裂活动显著控制的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储层呈现明显的层位性和分段性;而以不整合岩溶和断裂活动为主控因素的下奥陶统岩溶风化壳储层集中发育于不整合面下40~200 m深度范围内,分层性明显。综合对比两类优质储层发现,两类储层发育的关键作用不同,但储层总体呈现“横向连片,纵向叠置”的分布特征,储集性能相当。进一步分析认为,碳酸盐岩优质储层是在沉积〖KG-*4〗-改造双控作用下发育的。塔中西部平台区和塔中Ⅰ号带内带的岩溶次高地与岩溶上斜坡,具有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条件,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勘探可继续向西、向内拓展。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发育典型的表生岩溶体系,形成特征性的喀斯特地貌及地下岩溶洞穴系统。首先利用地震资料表征了良里塔格组顶部喀斯特地貌,然后应用岩心、镜下及测井资料研究了地下岩溶洞穴系统的基本特征,并通过RMS振幅和方差融合技术刻画了岩溶洞穴系统的展布。结合本区地质背景,探讨了岩溶体系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良里塔格组顶部喀斯特发育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槽谷和落水洞等地貌要素,不同的地貌要素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其内部岩溶洞穴系统发生垮塌、充填及压实,岩溶洞穴通道呈直线形态并交织成复杂网状。控制该区岩溶体系发育的因素有:低水位期海平面下降、先存断裂及裂缝、地表河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