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01基因簇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3例食管癌进展期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进行组织芯片高通量microRNA检测,采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食管癌RNA测序数据验证的方式对miR-101基因簇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另收集33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分别提取样本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miR-101基因簇相关基因的表达,logistic回归分析miRNA异常表达对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影响,受试者特征曲线(ROC)评价miR-101基因簇对食管癌的诊断效力,Fisher检验分析基因簇各miRNA的表达和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iRNA芯片高通量检测及TCGA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与食管正常组织相比,miR-101-3p、miR-125a-5p和miR-145-5p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5)。qPCR结果显示miR-101基因簇在33例食管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01基因簇miR-101-3p、miR-127-5p与miR-145-5p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OR (95% CI)值分别为:0.717(0.563,0.912)、0.717(0.534,0.962)和0.597(0.426,0.838),均为P<0.05];ROC分析显示miR-101基因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3、0.792、0.763和0.800(P<0.05)。此外,miR-101-3p、miR-145-5p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肿瘤大小相关(P<0.05),miR-125a-5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miR-101基因簇在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作为食管癌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在食管癌进程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miR-14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前期芯片检测结果,通过靶点预测软件PicTar TargetScan和miRanda预测miR-143可能与肿瘤相关的靶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iR-143、MMP-2和TIMP-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R-143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表达较远端癌旁组织中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iR-143低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依次为0.042、0.039、0.007);MMP-2、TIMP-1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均较远端癌旁组织中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和P=0.021);MMP-2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0.367 P=0.037);miR-143与MMP-2、TIMP-1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依次为-0.442、-0.410,P均<0.05),MMP-2与TIMP-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94,P=0.000)。结论: miR-143与MMP-2、TIMP-1表达失调共同参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MMP-2和TIMP-1可能是miR-143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查并验证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初步探讨这些miRNAs在食管癌发生演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iRNA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系统筛查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及远端正常食管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验证差异显著miRNA的表达情况,分析miRNAs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与远端正常组织相比较,miR-21、miR-132、miR-130b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 < 0.05),miR-141、miR-143、miR-133b、miR-195表达下调(P < 0.05);miR-140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iR-21、miR-132、miR-143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有关,miR-21、miR-132、miR-143、miR-133b与淋巴结转移有关,miR-21、miR-141、miR-143、miR-133b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 < 0.05)。结论: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筛查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与远端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miRNA表达的变化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iR-93-5p和miR-106b-5p在酒精性肝硬化肝癌(酒精相关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酒精相关性肝癌患者穿刺组织蜡块10例,根据性别、年龄配对原则选取1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穿刺组织蜡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中的miR-93-5p和miR-106b-5p表达水平。另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酒精相关性肝癌患者资料71例,治疗前抽取患者外周血,qPCR法检测血清中miR-93-5p和miR-106b-5p的表达水平,分析miR-93-5p和miR-106b-5p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酒精相关性肝癌患者癌组织中miR-93-5p和miR-106b-5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均P<0.01)。miR-93-5p或miR-106b-5p高表达组肿瘤最大径较低表达组显著增加(P<0.01),且临床分期较晚(P<0.01)。全组患者中,年龄<60岁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优于≥60岁组患者(P=0.03);肿瘤最大径<5 cm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优于≥5 cm组患者(P=0.01);TNM分期Ⅰ+Ⅱ期患者生存率高于Ⅲ期患者(P=0.02);miR-93-5p或miR-106b-5p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年龄和miR-106b-5p表达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2和0.03)。结论: miR-93-5p和miR-106b-5p有作为酒精相关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潜力,治疗前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223-3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23-3p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分析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将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对照组、miR-223-3p过表达组,其中正常对照组细胞未作任何处理,转染对照组细胞转染空质粒载体,miR-223-3p过表达组转染miR-223-3p mimics。MTT实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CT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转染法沉默A549细胞中的ECT2后,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结果:miR-223-3p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而癌组织中ECT2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r=-0.666,P < 0.05);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对照组细胞相比,miR-223-3p过表达组细胞的增殖率降低(P < 0.05),ECT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 < 0.05);沉默ECT2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与过表达miR-223-3p基本一致。结论:miR-223-3p可能通过负向调控ECT2的表达,进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RUNX1-I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62例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lncRNA RUNX1-IT1的表达。并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CT-116)和人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系(FHC),qPCR检测细胞系中 lncRNA RUNX1-IT1和 miR-21的表达水平,选择最适细胞系用于后续实验。通过上调或下调SW480细胞中lncRNA RUNX1-IT1和miR-21的表达后,采用qPCR检测lncRNA RUNX1-IT1和miR-21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RUNX1-IT1和miR-21的靶向关系,Transwell实验检测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lncRNA RUNX1-I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P<0.05),而miR-2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5),且lncRNA RUNX1-IT1与miR-2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5,P=0.031)。与正常结直肠 FHC细胞相比,lncRNA RUNX1-IT1在 3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而miR-21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且SW480细胞最明显,故后续采用SW480细胞系进行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lncRNA RUNX1-IT1靶向调节miR-2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lncRNA RUNX1-IT1可抑制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抑制 miR-21表达可抑制 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上调 miR-21表达可逆转过表达 lncRNARUNX1-IT1对 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LncRNA RUNX1-IT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lncRNARUNX1-IT1通过靶向miR-21调控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iR-362靶向Six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宫颈癌患者142例,测定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362的表达水平;同时设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miR-362inhibitor组,测定各组癌细胞活力、癌细胞单克隆形成数目、癌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穿膜孔数以及Hela宫颈癌液miR-362、Six1 mRNA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miR-362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病理学分期越高、TNM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越深,miR-362mRNA表达率越低(P<0.05)。miR-362mimics组OD值、存活率水平低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inhibitor组OD值、存活率水平高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miR-362mimics组克隆形成数目低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inhibitor组克隆形成数目高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 mimics组(P<0.05)。miR-362mimics组细胞凋亡率高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低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miR-362mimics组G1期高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inhibitor组G1期低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 mimics组(P<0.05)。miR-362 mimics组细胞穿膜数低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 inhibitor组穿膜数高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miR-362 mimics组miR-362 mRNA表达水平高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 inhibitor组miR-362 mRNA表达水平低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miR-362 mimics组Six1 mRNA表达水平低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inhibitor组Six1 mRNA表达水平高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结论 miR-362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肿瘤抑制作用;其机制与miR-362通过负调节Six1抑制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梳基因家族成员环指蛋白2(RNF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NF2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随访并分析RNF2阳性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的关系。结果:RNF2和PCNA蛋白在肿瘤组织中均高表达,RNF2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69%(35/64)和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 < 0.05);PCNA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4%(39/64)和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7,P < 0.05);2种蛋白的阳性表达均与食管癌的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 > 0.05);食管癌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与RNF2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r=0.494,P < 0.01)。5年总生存期分析结果显示RNF2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时间更短(P < 0.01)。结论:RNF2和PCNA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二者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miR-221和miR-222(miR-221/222)表达水平对GATA结合蛋白3(GATA3)和叉头框蛋白A1(FOXA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分别采用茎环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miR-221/222的表达水平及GATA3、FOXA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一步在5种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SKBR3、MDA-MB-231和BT-549)中转染miR-221/222 mimics后,采用qPCR检测各细胞中miR-221/222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中GATA3、FOXA1、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钙黏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用细胞划痕和迁移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修复和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在乳腺癌组织中,miR-221/22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miR-221/222表达水平在FOXA1、GATA3、ER-α及孕激素受体(PR)阴性表达组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组(P<0.01);在Her-2阳性和高表达Ki-67的乳腺癌中较Her-2阴性和低表达Ki-67组显著升高(P<0.05);在三阴性和Her-2阳性亚型乳腺癌中显著高于Luminal A和Luminal B1型乳腺癌(P=0.00);而miR-221/222水平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在5种乳腺癌细胞系中,miR-221/222在MCF-7细胞中均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在MCF-7细胞中瞬时转染miR-221/222 mimics后miR-221/222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内源性的GATA3和FOXA1蛋白表达被抑制(P<0.01),上皮细胞相关分子ER-α和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1);划痕修复能力和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P<0.01)。结论: miR-221/222可能通过下调GATA3和FOXA1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lncRNA-ATB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进展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ncRNA-ATB的下游结合分子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56例,采用qRT-PCR分析lncRNA-ATB及下游结合分子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敲降lncRNA-ATB前后的胃癌BGC-823细胞系中,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200a、β-catenin、vimentin、E-cadher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lncRNA-ATB与miR-200a有直接结合位点,miR-200a与β-catenin能直接结合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lncRNA-ATB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0.001),miR-200a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中明显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胃癌组织中lncRNA-ATB与miR-200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17,P=0.017)。lncRNA-ATB在Ⅲ、Ⅳ期胃癌较Ⅰ、Ⅱ期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脉管内癌栓阳性及肿瘤低分化组lncRNA-ATB表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200a在Ⅲ、Ⅳ期胃癌患者较Ⅰ、Ⅱ期患者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脉管内癌栓阳性及肿瘤低分化组miR-200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BGC-823细胞系中敲降lncRNA-ATB后β-catenin和vimentin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ATB通过与miR-200a结合,影响β-catenin的表达促进上皮间质转化进程从而影响胃癌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R-195-5p对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和8 Gy X射线照射KYSE510和KYSE150细胞,以未照射细胞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qPCR检测细胞内miR-195-5p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KYSE510细胞分为转染miR-195-5p类似物组、转染miR-195-5p拮抗物组和相应的对照组,并采用X射线照射后,Incucyte实时动态活细胞监测和EdU掺入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和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各组KYSE150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经X射线照射后的KESE510和KYSE150细胞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组细胞miR-195-5p表达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0.01)。转染miR-195-5p类似物组的KESE510细胞在接受X射线照射后的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降低,EdU阳性率和克隆存活率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均降低(P<0.05或0.01);转染miR-195-5p拮抗物组KESE510细胞的EdU阳性率和克隆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升高,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在KYSE150细胞中过表达miR-195-5p能够抑制BIRC5 3' UTR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195-5p可能通过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增强食管鳞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miR-143、miR-145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哈萨克族食管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iR-143、miR-145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miR-143、miR-145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降低(P均<0.01);Survivin mRNA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升高(P=0.000);miR-14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18、0.004、0.022);miR-145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7、0.039);Survivin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42、0.034)。miR-143的表达与miR-145呈正相关(r=0.662,P=0.000),与Survivin mRNA呈负相关(r=-0.313,P=0.002);结论: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miR-143、miR-145低表达、Survivin mRNA高表达,miR-143/145基因簇、Survivin mRNA可能共同参与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miR-320a和头帕肿瘤综合征蛋白(CYLD)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肿瘤切除术的4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收集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非肿瘤胃粘膜组织,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20a和CYLD mRNA表达水平,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YLD蛋白表达, 分析miR-320a和CYLD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iR-320a和CYLD 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37±0.09)、(0.91±0.23), 在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6±0.15), (1.56±0.42), miR-320a和CYLD 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非肿瘤组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078, 29.113, P<0.001);CYLD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3.48%与癌旁非肿瘤组织73.91%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624, P=0.003);miR-320a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25.859, 13.742, P<0.05);YLD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37.725, 59.323, P<0.05)。miR-320a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0.36±0.56)(95% CI:19.252~21.462)与miR-320a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8.29个月95% CI:27.158~29.412个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967, P<0.001);CYLD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17.70个月95% CI:16.599~18.796个月)与CYLD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6.74个月95% CI:25.474~27.997个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87, P<0.001);miR-320a和CYLD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9.01个月95% CI:26.831~28.946个月)与非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17.13个月95% CI:17.214~19.568个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80, P<0.001)。肿瘤组织miR-320a与CYLD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07, P<0.001);miR-320a低表达、CYLD阴性表达、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39、2.180、1.561、1.719、1.608, 95% CI:1.141~3.295, 1.252~3.796, 1.014~2.403, 1.115~2.650, 1.097~2.357, P<0.05)。结论 miR-320a和CYLD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降低, 与疾病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是潜在的胃癌诊断及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NA调控食管癌细胞CaES-17的凋亡和增殖的潜在机制。方法:纳入2019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例,采集其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后抽取总RNA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在食管癌细胞CaES-17中过表达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miRNA,检测食管癌细胞CaES-17的凋亡和增殖情况。通过TargentScan7.2在线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NA的靶标mRNA。结果:6例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hsa-miR-30d-5p、hsa-miR-6818-5p、hsa-miR-525-5p、hsa-miR-1909-3p、hsa-miR-212-5p、hsa-miR-586、hsa-miR-1286、hsa-miR-365b-3p、hsa-miR-30e-5p、hsa-miR-4317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在8倍以上,并且食管癌组织均高于癌旁组织。干扰上述miRNA后,发现干扰miR-586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CaES-17的增殖水平和迁移水平,提高凋亡水平。过表达miR-586后,食管癌细胞CaES-17的凋亡水平下降,增殖水平和迁移水平上升。TargentScan7.2在线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发现miR-586靶向TLR7的3' 端非编码区。敲低TLR7后,食管癌细胞CaES-17的凋亡水平下降,增殖水平和迁移水平上升。过表达TLR7后,食管癌细胞CaES-17的凋亡水平上升,增殖水平和迁移水平下降。但是,同时干扰miR-586和敲低TLR7后,相比于对照食管癌细胞,食管癌细胞CaES-17的凋亡水平和增殖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miR-586通过靶向TLR7的3' 端非编码区,降解了TLR7的mRNA,抑制了TLR7的蛋白翻译,最终抑制了食管癌细胞CaES-17的凋亡、促进了食管癌细胞CaES-17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B7同系物4(B7-H4)在小鼠食管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33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42只和诱癌组91只。诱癌组小鼠采用饮水法给予50 μg/mL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15周,诱导小鼠食管癌前病变。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价食管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食管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小鼠血清中的表达。结果:从16~28周,4NQO诱癌组小鼠食管组织出现肉眼可见的增厚、凸起、肿块等病理改变。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食管组织癌前病变级别与诱癌时间呈正相关(r=0.55,P < 0.01)。另外,B7-H4在食管组织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前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57,P < 0.01)。与对照组相比,第26周和第28周诱癌组小鼠食管组织B7-H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与正常小鼠相比,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小鼠血清B7-H4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 0.05)。结论:小鼠食管癌前病变进程中,B7-H4蛋白在血清和食管组织中表达上调,B7-H4可能参与了食管癌前病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