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小鼠胚胎肝脏发育的过程和体外干细胞向肝细胞定向分化与NF-κB表达的关系,探讨干细胞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扩增小鼠原始生殖嵴细胞,向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0μg/L的β-神经细胞生长因子(β-NGF)、0.5g/L新生鼠肝脏提取液和胎肝细胞上清液,体外诱导小鼠生殖嵴来源的胚胎干细胞(PGCs)向肝样细胞定向分化。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肝样分化细胞内α1-抗胰蛋白酶(AAT)及NF-κB的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诱导分化过程中NF-κB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胚胎发育11.5、14.5、18.5d的肝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 PGCs培养液中加入β-NGF、新生鼠肝脏提取液和胎肝细胞上清液可见部分细胞变为圆形或卵圆形;诱导12d后,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呈ATT阳性表达;在诱导分化过程中NF-κB的表达逐渐增强,伴随肝细胞的成熟而呈阳性表达并由胞质转入胞核。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在诱导分化过程中NF-κB的表达升高(t=50.229~75.344,P<0.01)。在胎肝发育过程中随肝原细胞向肝成熟细胞转化,肝细胞胞质中NF-κB的表达逐渐增强,并向细胞核内转移。结论 NF-κB在PGCs体外向肝细胞分化和体内肝发生过程中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肝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Ca2+的变化,探讨BMSCs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骨髓,贴壁法纯化和扩增BMSCs。分别添加肝组织提取液、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NGF+尼莫地平诱导BMSCs向肝细胞分化,对照组添加等量营养液。光镜下观察分化细胞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分化细胞的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1-抗胰蛋白酶(AAT)和清蛋白(ALB)的表达;吲哚靛青绿(ICG)摄取实验鉴定分化细胞的转运功能;流式细胞技术对比检测肝样分化细胞内游离Ca2+的含量;MTT法检测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对干细胞增殖和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肝组织提取液和β-NGF诱导后,分化细胞逐渐变圆、呈肝前体细胞特定形态;分化细胞摄取ICG,呈绿色;分化细胞呈AAT和ALB阳性表达;肝组织提取液组和β-NG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β-NGF诱导形成的肝样分化细胞Ca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t=8.757,P〈0.01)。尼莫地平可以阻断BMSCs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抑制干细胞的增殖。结论 Ca2+对BMSCs的增殖和向肝细胞定向分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增城  康利民  李阳  郭斌  冯磊  彭青  潘明新 《重庆医学》2016,(15):2043-2047
目的 探索半乳糖凝集素-3(Gal-3)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最佳诱导条件,并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方法 离心、贴壁培养分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表面标志.取第3代细胞进行分组诱导培养,A组:0 μg/mL Gal-3+ 20 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B组:0.1μg/mL Gal-3+ 20ng/mL HGF;C组:0.5 μg/mL Gal-3+20 ng/mL HGF;D组:1.0 μg/mL Gal-3+20 ng/mL HGF;E组:2.0 μg/mL Gal-3+ 20ng/mL HGF;阳性对照组:SD大鼠肝脏细胞IAR20.分别于诱导后7、14、21、28d时段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Q-PCR)鉴定其诱导分化情况.结果 分组诱导培养后,各组BMSCs形态逐渐向肝样细胞转化,与大鼠原代肝脏细胞IAR20相似,其中28 d时间段,C组转化成IAR20相似细胞比例最高;各组甲胎蛋白(AFP)、清蛋白(ALB)荧光染色阳性率明显增高,并且在28 d时间点C组AFP、ALB的荧光染色阳性率最高;C组AFP、ALB mRNA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以28 d时间点表达量达到峰值.结论 Gal-3联合HGF能有效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分化后的肝样细胞能分泌肝细胞特异性产物AFP、ALB,且其诱导效率与诱导培养时间和Gal-3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Kupffer细胞(KCs)NF-κB激活在鼠非肝硬变性胆道梗阻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70%肝部分切除组(N-PH)、胆总管梗阻1周70%肝部分切除组(BDO-PH)、BDO-PH IL-10或生理盐水治疗组.EMSA法检测KCs NF-κB激活、RT-PCR法检测肝内HGF、IL-6、TGF-β1及IL-1β mRNA表达,ELJSA法检测肝内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BrdU标记.结果BDO-PH后0~72 h肝内IL-6 mRNA、TGF-β1mRNA、IL-1βmRNA及TNF-α表达增高而HGFmRNA表达减少,肝细胞BrdU标记减少.而IL-10能下调BDO-PH后KCs NF-κB活性、上调肝内HGF mRNA与下调肝内IL-6 mRNA、TGF-β1 mRNA、IL-1β mRNA及TNF-α表达,从而促进肝细胞BrdU标记.结论KCs NF-κB过度激活可能抑制非肝硬变性胆道梗阻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适当调节KCs NF-κB活性可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免疫抑制作用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小鼠的BMSCs,观察其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BMSCs CXCR4的表达;应用油红O和阿尔新蓝染色分别鉴定BMSCs成脂和成软骨诱导情况;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前列腺素2(PGE2)的表达;应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培养细胞环氧化物水解酶2(COX-2)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小鼠BMSCs贴壁呈现克隆性生长,大部分细胞呈圆形,部分呈梭形。BMSCs CXCR4的阳性表达率为100%。BMSCs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及软骨细胞。TNF-α处理组上清液中IL-10和PGE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4.235、12.005,P<0.05),细胞COX-2和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8.557、4.301,P<0.05)。结论 TNF-α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明显增强小鼠BMSCs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重组腺病毒(Ad-HGF)转染5-氮胞苷(5-aza)诱导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检测其心肌样细胞分化和HGF基因表达,探讨其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以5-aza诱导比格犬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心肌样细胞标志--β-肌球重链蛋白(β-MHC)和(α-横纹肌肌动蛋白的表达;以Ad-HGF转染5-aza诱导后的BMSCs,RT-PCR、ELISA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结果 形态学观察与免疫组化结果表明,5-aza诱导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Ad-HGF转染5-aza诱导后的BMSCs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HGF表达,转染后48h表达量最高,达103ng/ml.结论 Ad-HGF可高效转染5-aza诱导后的BMSCs,为其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鼠酒精性肝病细胞凋亡中Caspase-3、NF-κB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酒精性肝病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细胞凋亡与Caspase-3、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灌胃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ALD)模型,模型组用40%酒精8g/(kg·d)分两次灌胃共12周,对照组灌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第8、12周末分批处死动物。用HE染色和电镜分别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NF-κ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中央静脉周围,点状、灶状坏死区;Caspase-3、NF-κB主要分布在中央静脉及肝细胞坏死灶周围细胞的胞质中,模型组Caspase-3、NF-κB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F-κB的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大鼠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aspase-3、NF-κB参与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Zhang QL  Xue YM  Zhu B  Li J  Sha JP  Li S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0):2307-2309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INS-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胰岛素瘤细胞系(INS-1)细胞以RPMI 1640培养基常规培养.实验分对照组(11.1 mmol/l葡萄糖组)、高糖组(33.3 mmol/l葡萄糖组)、高糖+NF-κB抑制剂组(33.3 mmol/l葡萄糖+NF-κB抑制剂(5 μmol/l)干预组)3组.以荧光定量RT-PCR检测IKKβ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内NF-κB亚基P65蛋白表达量,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糖组IKKβ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INS-1细胞胞核内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相比较,高糖+NF-κB抑制剂组IKKβ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胞核内P65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INS-1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诱导INS-1细胞NF-κB活化,抑制NF-κB活化可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一种诱导小鼠胚芽干细胞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最佳诱导剂。方法分离提取孕11 d小鼠胚胎的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一部分胚芽干细胞接种到6孔培养板中。向不同孔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维甲酸(RA)、肝细胞提取液进行诱导分化。另一部分胚芽干细胞与胎肝组织共培养。将培养12 d的细胞采用靛青绿摄入试验和白蛋白(ALB)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来鉴定原始生殖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与胎肝组织共培养和添加了β-NGF、肝细胞提取液的胚芽干细胞能够诱导成肝样细胞,这些肝样细胞能够摄取ICG并表达ALB,上述3组细胞ALB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bFGF、EGF、RA并无诱导分化作用。结论β-NGF、胎肝组织产生的细胞因子及肝细胞提取液中的细胞因子可诱导小鼠胚芽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袁静  梁佳  赵颂  包翠芬 《广东医学》2012,33(14):2065-206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中PKB/Akt、PKC及NF-κB p65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再被分为7、9、11 d亚组(n=10)。实验组采用地塞米松(5 mg/kg)连续腹腔注射,1次/d,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动物处死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比目鱼肌中PKB/Akt、PKC及NF-κ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可见少量PKB/Akt、PKC及NF-κB p65阳性表达细胞。与对照组比较,PKC、PKB/Akt于实验7 d显著升高,随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至11 d接近正常水平;NF-κB p65于9 d表达升高,11 d亚组略有降低。结论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中PKC、PKB/Akt及NF-κB p65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内脏脂肪素(Visfatin)对促纤维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构建Visfatin表达质粒及Visfatin RNAi质粒,将细胞分为八组:A组:正常糖对照组;B组:正常糖+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组;C组:过表达Visfatin组;D组:过表达Visfatin+PDTC组;E组:空白表达载体组;F组:空白表达载体+PDTC组;G组:Visfatin RNAi组;H组:空白沉默载体组。比较过表达或沉默Visfatin前后促纤维因子及细胞外基质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转录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纤维连接蛋白(FN)、I型胶原(Col I)、IV胶原(Col IV)等基因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Visfatin、CTGF、FN等蛋白的表达,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NF-κB活性;以及通过观察PDTC处理对照组、过表达Visfatin组、空白表达载体组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鼠肾系膜细胞过表达Visfatin后,NF-κB活性、Visfatin、TGF-β、CTGF、PAI-1、FN、Col I、Col IV的m RNA表达量及Visfatin、CTGF、F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下调Visfatin表达后,NF-κB活性、Visfatin、TGF-β、CTGF、PAI-1、FN、Col I、Col IV的m RNA表达量及Visfatin、CTGF、F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DTC处理的各组,NF-κB活性、TGF-β、CTGF、PAI-1、FN、Col I、Col IV表达量与对应的未经PDTC处理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Visfatin可通过NF-κB通路诱导促纤维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孕晚期暴露诱导子代SD大鼠发生尿道下裂,验证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在胎鼠生殖结节中的差异表达,探讨该通路在DBP致大鼠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DBP组和对照组,在妊娠(GD)14~18天,每天分别通过灌胃给予DBP和大豆油800 mg/kg,于GD 19天处死后取胎鼠,鉴别出DBP组中发生尿道下裂的雄性胎鼠及对照组中的雄性胎鼠,分为尿道下裂组与正常对照组,提取生殖结节组织,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糖原合成酶-3β(GSK-3β)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DBP染毒后子代雄性胎鼠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肛门生殖器距离(AGD)明显缩短,尿道下裂发生率为46.7%,同时尿道下裂组与正常对照组中β-catenin相对表达量的比值为0.505±0.014(P < 0.05),GSK-3β与NF-κB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分别为1.903±0.018和3.661±0.021(P均< 0.05)?结论:DBP可能通过干预生殖结节中Wnt/β-catenin和NF-κB信号通路的正常表达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κB(NF-κB)表达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分泌的相关性.方法2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组PBMCs NF-κB表达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由放射免疫法测定.对两组的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PBMCs NF-κB胞核染色阳性率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NF-κB胞核染色阳性率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F-κB表达增高,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分泌增多.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通过NF-κB表达的上调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14.
芍药苷抑制NF-κB的活性促进人胃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NF-κB的活性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芍药苷以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胞核NF-κB表达情况,并应用胞核NF-κB活性检测(ELISA法)进一步确定胞核内NF-κB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应用芍药苷及5-氟尿嘧啶(5-FU)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芍药苷对胃癌SGC-7901细胞胞核NF-κB表达有明确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以及胞核NF-κB活性检测结果均显示这种抑制存在着时间及剂量依赖现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芍药苷对5-FU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芍药苷抑制了细胞内NF-κB的表达,并借助这种作用增强5-FU诱导的细胞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吲哚-3-甲醇(I3C)对球囊损伤术后大鼠颈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Bcl-1、NF-κB和Bcl-X/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I3C诱导VSMC凋亡的机制.方法 建立35只SD大白鼠颈动脉损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n=5):不给药;实验组(n=30):给予I3C(I3C给药量为12.5、25 mg/d和50 mg/d,给药时间为4 d和7 d,共6个亚组,n=5).术后14 d取材.免疫组化检测Bcl-1、NF-κB和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 术后14 d,各组Bcl-1、NF-κB和Bcl-X/L蛋白表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Bcl-1和Bcl-X/L蛋白表达的25 mg 7 d组,50 mg 4 d组和50 mg 7 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F-κB蛋白表达12.5 mg 4 d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时间和剂量增加时,Bcl-1、NF-κB和Bcl-X/L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I3C诱导血管损伤后VSMC凋亡的机制主要是通过PI3K-PKB/Akt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下调关键性核因子NF-κB和凋亡抑制蛋白Bcl-X/L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肺活血方对香烟提取物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12-豆蔻酸-13-乙酸佛波醇将U937细胞诱导为巨噬细胞,用1.2、2.4、4.8、9.6 g/L的益肺活血方及5、10、20、50、100 mL/L的香烟提取物处理巨噬细胞,于12、24、48 h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分5组:正常细胞组、香烟提取物组、香烟提取物+益肺活血方低、中、高浓度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RT-PCR法检测胞内IL-8和TNF-αmRNA水平。机制实验分4组:正常细胞组、香烟提取物组、香烟提取物+益肺活血方(2.4 g/L)组及香烟提取物+NF-κB抑制剂组,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胞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0、p65及p-IκB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胞核内NF-κB p65及胞浆内p-IκB表达。结果益肺活血方(9.6 g/L)作用细胞24、48 h后及香烟提取物(100 mL/L)于各时间点均有细胞毒性(P0.05)。与正常细胞组相比,香烟提取物组IL-8及TNF-α表达上调,胞内NF-κB p50、p65及p-IκB表达亦升高(P0.05),NF-κB核转位增加(P0.05);益肺活血方可抑制诱导后的IL-8和TNF-α的表达以及NF-κB活性(P0.05)。结论益肺活血方可减少香烟提取物诱导的巨噬细胞表达IL-8、TNF-α,抑制NF-κB活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杨军  董为伟  贾延劼 《重庆医学》2003,32(11):1502-1504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 在无血清条件下,以2-巯基乙醇(2-ME)作为主要诱导剂,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同时以无血清培养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标记蛋白表达和NF-κB亚基P65核移位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IκBα表达变化。结果 2-ME诱导后细胞形成较典型的神经元形态,同时表达多种神经元标记蛋白。对照组无类似情况,但是出现P65由胞浆向胞核移位,IκB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ME诱导后P65信号主要仍在胞浆中表达,细胞内IκBα降低程度较少。结论 2-ME可以抑制NF-κB的活化,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枫叶黄酮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细胞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LPS(5 mg/mL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Raw264.7细胞的活力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一氧化氮(N0)和前列腺素E2,PGE2表达;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环氧合酶-2,COX-2、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枫叶黄酮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Row246.7细胞NO、PGE2,iNOS和COX-2,TNF-α和IL-1β与NF-κB的上调,并且.NO、PGE2、iNOS、COX-2和NF-κB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枫叶黄酮可抑制LPS诱导的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细胞iNOS、COX-2和NF-κB/P65蛋白表达和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  相似文献   

19.
NF-κB参与GSK-3β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 参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化疗药物5-FU诱导结直肠癌细胞colo320凋亡,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细胞总GSK-3β,同时分离细胞核与细胞质蛋白,分析应用GSK-3β抑制剂氯化锂前后细胞核/质GSK-3β和转录因子NF-κB水平.结果:对照组细胞GSK-3β和NF-κB主要位于胞质中,凋亡组细胞总的GSK-3β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发生了细胞质到细胞核的迁移,其选择性活性抑制剂LiCl可抑制5-FU诱导的细胞凋亡,而GSK-3β活性受抑后,细胞核中NF-κB(P65)水平升高.结论:GSK-3β以细胞质/核迁移方式参与并促进了5-FU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转录因子NF-κB可能参与了GSK-3β对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沉默NOD 样受体家族pyrin域3 (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 NLRP3)炎性小体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方法  H9c2心肌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 AGEs组、AGEs+sh-Ctrl组、 AGEs+sh-NLRP3组,后两组细胞首先将短发夹RNA(shRNA)对照(sh-Ctrl)和shRNA干扰NLRP3(sh-NLRP3)质粒分别转染入H9c2细胞,然后后3组细胞用100 mg/L AGEs处理24 h,建立H9c2损伤模型,对照组细胞用溶剂处理24 h。Western blot检测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 ASC)、 Caspase-3、 Caspase-9、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 NF-κB) P65和磷酸化P65(p-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8和IL-1β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核中NF-κB P65的水平。结果  AGEs组和AGEs+sh-Ctrl组NLRP3、 ASC、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与AGEs组相比,AGEs+sh-NLRP3组NLRP3、ASC、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均下降( P<0.05)。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和AGEs+sh-Ctrl组IL-6、IL-18、IL-1β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AGEs+sh-NLRP3组IL-6、IL-18、IL-1β水平和细胞凋亡率低于AGEs组( P<0.05)。AGEs组和AGEs+sh-Ctrl组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细胞核的NF-κB P6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AGEs组相比,AGEs+sh-NLRP3组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细胞核的NF-κB P65水平降低( P<0.05)。结论  沉默NLRP3可通过抑制NF-κB P65的活化减轻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