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胫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较高,占10%左右,治疗方法较多,如处理不当,则可出现伤口感染、畸形愈合、延迟愈合、骨不连、骨髓炎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甚至有截肢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胫骨骨折中的不稳定骨折,处理较为困难。1996年4月~2005年12月,我院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拉力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胫骨骨折12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外科技术趋向于微创化,在骨科领域内微创技术日渐发展,但远未达到普及程度。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3年1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微创术式有选择性地治疗39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87例胫骨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并对本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术中对87例患者取小腿骨折部为中心前路切口,切口长度平均6.5 cm;A和B型骨折用1~2枚拉力螺钉,应用AO内固定技术垂直骨折面固定;C型骨折用2~3枚拉力螺钉将3 cm以上的骨块先行固定,将复杂骨折转变为简单骨折后,安装外固定支架。结果: 术后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51%。有2例出现钉道局限性感染;1例出现骨不连;无1例断钉。结论: 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切口小,软组织剥离小,血供破坏少,有利于切口愈合;能够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胫骨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皮下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平 《四川医学》2004,25(6):691-692
骨科领域内微创技术现已日渐发展,但远未达到普及程度。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采用小切口经皮下放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9例,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6.
7.
王明强 《广西医学》2001,23(5):1230-1231
我院于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 6 8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6 8例 ,男性 6 0例 ,女性 8例 ,年龄 17~ 5 0岁 ,平均年龄 30 4岁 ,横断性骨折18例 ,长斜形骨折 2 0例 ,螺旋形骨折 10例 ,严重粉碎性骨折 2 0例。1 2 治疗方法 :本组 6 8例 ,均采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于仲嘉教授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操作 :遵循复位 -穿针 -固定的基本步骤。复位尽量达到解剖复位 ,闭合性骨折采用纵行小切口显露 ,但不剥离骨膜 ,开放性彻底清创尽量不损伤骨膜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3年6月~1999年12月间临床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116例,并经随访观察.结果116例中有88例随访6个月~7年(平均随访3.8年),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3个月,愈合率94.32%,患肢功能恢复满复.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既能减少骨折局部的创伤,保护血运,又能稳定固定骨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对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10.
黄永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151-152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7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通过影像检查,针对损伤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33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患者为结合组,43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内固定组,所有患者均随访6~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结合组Muzur分值(83.49±3.81)分,优14例,良15例,优良率87.88%;内固定组Muzur分值(90.07±2.88)分,优24例,良16例,优良率93.02%,内固定组治疗效果及Muzur分值略高于结合组,但两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753,0.0592).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均有适应者,术前结合检查资料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术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胫腓骨干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加钢板固定腓骨(腓骨固定组)以及单独行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腓骨不固定组)两种方法,对87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和分析,动态观察骨折的愈合过程。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痂出现时间:腓骨固定组为(6.9±2.3)周,腓骨不固定组为(8.1±2.3)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腓骨固定组为(14.2±2.5)周,腓骨不固定组(15.3±2.5)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腓骨固定组2例,发生率为5.6%,腓骨不固定组11例,发生率为21.6%。对于胫骨上、下段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加腓骨钢板固定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P<0.05),腓骨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不固定组(P<0.05)。结论:不扩髓髓内钉固定加腓骨钢板内固定能显著提高胫骨干骨折愈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扩髓或不扩髓绞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大髓腔或不扩大髓腔对胫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扩髓或不扩髓绞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 37例 ,并进行临床随访和分析。 结果 :31例得到随访的患者骨折均愈合 ,愈合时间(14.9± 2 .6 )周。对于胫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 ,不扩髓的绞锁髓内钉固定可以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P <0 .0 5 ) ,最终治疗效果根据Johner Wruhs标准进行评分 ,优 2 8例 ,良 3例。 结论 :应用绞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可以获得优良的临床疗效。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 ,推荐使用对胫骨髓内血供影响较小的不扩髓绞锁髓内钉固定。  相似文献   

13.
周炼 《海南医学》2009,20(11):65-68
目的比较交锁(Interlocked nail,ILN)和非交锁(Unlocked nail,ULN)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82例(平均年龄41.6岁)符合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非交锁钉固定组(ULN)42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2.1岁,其中女性13例,男性29例;交锁钉固定组(ILN)40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0.0岁,其中女性10例,男性30例。观察伤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率和平均康复时间,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ULN组手术时间、手术伤口长度显著小于ILN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平均康复时间、平均复位率、疗效、骨不连发生率及功能评分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损伤机制、骨折部位、开放性骨折类型以及相关的其他治疗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交锁钉治疗中下1/3胫骨干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交锁钉则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内固定并能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超关节外固定架和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超关节外固定架和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塌陷骨折临床效果。探讨此项技术手术要点和注意问题。方法 自1995年-2001年1月,对35例胫骨平台粉碎、塌陷骨折行超关节外固定架牵引复位固定,同时有限内固定。结果 病人骨折对位、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总优良率94%。结论 超关节外固定架和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翠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139-140,144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9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新鲜胫腓骨骨折患者3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配合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及早期的功能锻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Johner-wruh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性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配合以合理的护理及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胫腓骨新鲜骨折疗效确切,优越性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范围的骨膜剥离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范围的骨膜剥离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应用接骨板治疗股骨干骨折 42例 ,随机采用常规或有限的骨膜剥离后 ,行复位和接骨板固定。 结果 :采用有限骨膜剥离方法 ,其骨痂出现早 ,新骨形成量多 ,愈合时间缩短 ,骨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低。 结论 :骨断端骨膜的完整性对股骨干骨折的愈合有重要影响 ,在解剖复位的过程中 ,应尽可能避免广泛骨膜剥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和有限切开内固定辅助外固定架外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两种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各32例。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按照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运平  杨利  刘晓潇  曾可培  仙登沁 《西部医学》2011,23(4):686-687,690
目的评价微侵袭接骨板技术(MIPO)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41例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并以临床功能和X线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4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41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7-16周),没有发生内固定失败以及骨不愈合者。浅表感染1例。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36例(87%)。结论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的骨折创伤小,对软组织的干扰少,能够获得并维持稳定的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3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2.9个月),X线片显示3—6个月内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65.1%(28/43),良25.6%(11/43),可9.3%(4/43),优良率为90.7%。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具有微创、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I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与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9例(对照组),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膝关节评分(HSS)、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12-26个月随访,观察组HSS评分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能提供良好的显露,损伤小,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