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4):F0002-F0002
罗铨,男,1938年3月生,江西省吉水县人。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云南省名中医。196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首届中医医疗系6年制本科。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曾师从于云南省名医吕重安先生。历任云南省中医医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内科主任,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云南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和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病心血管病组委员,云南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结业考评委员。1996年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名中医”称号,1997年及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4):F0003-F0003
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于1998年经云南省学位委员会、省教委立项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带头人为吕光荣教授,建设依托部门为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暨临床医学院。经过3年多的建设和努力,  相似文献   

3.
严继林,男,1938年6月出生,1962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师从名中医吕重安先生及岳父戴丽三先生。并先后到成都中医学院和北京中医学院进修。1990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名中医戴慧芬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耳提面命,尽得其传。1996年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名中医”光荣称号。曾任楚雄卫校附院中医科主任,云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和金匮学科学术带头人,云南中医学院直属医院院长,全国第二届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4.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6):F0002-F0002
刘复兴,男,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4月生。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云南省中医皮肤学科创始人、带头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首批省级中医药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第三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顾问,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名医馆”专家。1966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毕业后留校,在外伤科教研室任教,1970年调入省中医医院从事中医外伤科临床工作,后创立皮肤疮疡科,并任科主任,直到退休。40余年来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精于中医外科临床,尤擅长…  相似文献   

5.
严世芸,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5—2005年任上海中医药人学副校长、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九届、十届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教师,《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上海市中医学术发展专家组组长,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巾医学院名誉客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6.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F0002-F0002
吴宗柏,男,1938年12月生,天津武清县人。1965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曾任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医诊断学杂志、云南中医杂志、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等编委会委员。从医执教四十余载。具有精深的中医药专业理论基础和宏富的教学、临证经验,在业内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望。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名中医。长期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辨证治疗学》等多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提倡:精研教材、提纲挈领、由博反约的…  相似文献   

7.
<正> 经山东省中医管理局、山东省中医药学会批准,山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3月29日至3月31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全省的85名骨伤科工作者参加了会议。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由19名委员组成,经民主协商,选举山东中医学院骨伤系主任曹贻训教授为主任委员、文登整骨医院院长朱惠芳主任医师、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邵光湘主任医师、青岛市骨伤医院副院长逢玉良主任医师为副主任委  相似文献   

8.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5):F0002-F0002
苏藩,男,生于1937年6月6日。中医眼科主任医师。1960年8月毕业于昆明市医专中医专业。曾任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眼科教研室主任等职。擅长治疗眼底血证、眼底各种疾病、角膜病、变性疾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等眼科疑难疾病。现任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委。曾任中国中医眼科学会委员,云南中医药学会委员、常委、五官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中医药杂志编委。1987年至1992年被选为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代表。1992年至1998年任云南省政协第七届委员。1960年10月分配到昆明市中医医院内科工作,1977年…  相似文献   

9.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4):F0002-F0002
张良英,女(1935~)江西南昌人,教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原任云南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云南医药杂志编委会委员,云南中医学会及云南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二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6年赴美参加美国一中国第二届中医药国际研讨会并被美国加州中国医学研究院聘为顾问。  相似文献   

10.
赵淳,男,1940年10月生,1964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80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2年制)。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曾任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云南中医学院急诊教研室主任。系全国第三批和云南省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厥脱证协作组成员及云南分组组长、  相似文献   

11.
张和媛(1935),女,贵州贵阳市人,1957年7月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疗系,1959年被选送至贵州省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中医3年。1966年受业于贵州省名老中医夏森柏教授,学习针灸,以后一直在贵阳中医学院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995年退休。曾任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贵州省针灸学会理事。曾在《中国针灸》、《中医杂志》《贵阳中医学院学报》等各级刊物上发表针灸学术论文30余篇。她的临床经验被选入《当代针灸临证精要》、《针灸疑难奇证医案荟萃》、《针灸临证指南》、日文版的《耳针法》等著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27-27
云南省医学伦理学会2009年年会于2009年12月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云南省医学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云南省卫生厅厅长陈觉民及来自云南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民政厅、昆明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等单位有关领导与云南省医学院校和医院的学会会员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F0002-F0002
杨国祥,男,生于1937年10月。196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6年制)。1973年4月前,先后在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屏边县湾塘地区医院工作。1973年4月调入云南中医学院,在其工作期间,先后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药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实用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并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职务中评会委员、学报编委等。1992年晋升教授。在社会兼职方面,曾任云南省科委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首届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第三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教育厅专业技术职务高评会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卫生厅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高评会委员和中医药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云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及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14.
吴生元教授(1937年~),云南省昆明市人,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亲———云南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学习中医。1960年昆明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被选派为吴佩衡的学术继承人,跟师临床并研悉吴氏中医学术,随之又在云南中医学院系统进修中医3年。吴生元教授跟名师学习中医多年,又经过系  相似文献   

15.
吴佩衡(1888~1971),名钟权,四川省会理县人。十八岁时,受业于当地名医彭恩溥先生,在彭师教诲之下,导入医学门径。1908年卒业之后行术为医。1930年代表云南中医界应邀赴沪,出席全国神州中医总会,抗议汪精卫取缔中医之反动条例。其后留沪行医六载。抗战前夕返昆,被推选为省、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创办《国医周刊》以资促进中医学术交流,1948~1950年间,创立云南省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任校长职。解放后,先后任云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云南省中医学校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云南中医分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中医学院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8年7月30日至8月28日,举办了“云南中医学院国际针灸短期学习班”。该班由法国传统针灸学教学与传播中心阿贝尔·古立翁主席组织带领法国、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学员共十二人参加。内容以中医针  相似文献   

17.
宣明盛教授 1 937年出生 ,四川省简阳市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于1 96 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曾任云南中医学院方药教研室副主任 ,肿瘤研究室主任 ,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 ;云南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副会长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4 0余年来从事中医医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在中医药临床工作中广收博采云南民族民间中医药经验 ,深入研究中草药对各种良性、恶性肿瘤的治疗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编著有《云南抗癌中草药》 ,《中医肿瘤防治学讲义》 ,《云南中草药》一、二册 ,约 80多万字。撰写过 :《祛…  相似文献   

18.
《中医基础理论》双语教学的实践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是高等中医药类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在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积极的准备,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在我院开设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英双语教学选修课,笔者担任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英双语教学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冯薇  苏晓华 《中国医院》2005,9(6):47-50
石学敏院士1938年出生于天津.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传统医学院第一副院长,美洲中医学院及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针灸学术经验交流会于1989年11月5日至7日,在湖南中医学院召开。省政协副主席刘国安,省卫生厅原副厅长崔洪源,省中医学院副院长刘伟仕,省中医学会副秘书长谭克陶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省65个医疗单位共77人。其中年龄最大为73岁,最小为25岁。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