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细胞凋亡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预处理组.建立各组模型后取肺组织行光镜和电镜下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NF-κB的表达,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仅极少量NF-κB活化,且只有少量肺泡间质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SAP组可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有线粒体肿胀、基膜增宽、核染色质边集、间质水肿、电子密度升高等病理改变.NF-κB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并呈动态变化,6h达高峰,NF-κB表达及凋亡细胞主要见于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PDTC预处理组病理改变减轻,NF-κB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SAP时肺组织NF-κB活化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参与肺损伤.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及细胞凋亡,对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常山酮(Halofuginone,HF)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免疫系统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LPS 复制大鼠ALI 模型并腹腔注射HF,HE 染色检测肺病理损伤情况, TUNEL 检测凋亡小体数量,ELISA 检测炎症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 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CD14/ NF鄄资B 通路蛋白的 表达。结果:HF 可改善LPS 诱导的肺组织损伤,并能显著抑制ALI 大鼠凋亡小体的形成;同时,HF 可显著抑制LPS 诱导的炎 症因子(IL-1β、IL-6、IL-18)的分泌;此外,HF 能明显减少ALI 大鼠外周血CD14+ 细胞含量;HF 还可显著下调CD14/ NF鄄资B 通 路标记蛋白(CD14、TLR4、NF-κB p65)的表达。结论:HF 可通过CD14/ NF鄄资B 通路调控LPS 诱导的大鼠ALI 免疫系统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 (ALI)时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KGFR)表达水平的关系 ,为基因治疗急性肺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脂多糖 (LPS)造成的小鼠肺损伤模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A5 49细胞 )损伤模型 ,通过病理分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观察肺组织损伤程度与KGFR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LPS造成轻度、中度和重度肺损伤时肺组织KGFR表达水平逐步下降 ,各种损伤程度之间KGFR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A5 49细胞的KGFR表达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随着肺损伤程度的加重 ,肺组织KGFR表达水平逐次减低 ,ALI对肺泡上皮细胞的损害严重影响KGFR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β(PPARβ-)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以期从新的视角揭示ALI/ARDS的发病机理,并为ALI/ARDS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颈静脉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复制大鼠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中PPARβ-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肺组织PPARβ-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湿/干(W/D)比值、肺组织MPO活性、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LPS组大鼠PaO2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W/D比值、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肺组织的病理积分均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可表达PPARβ-蛋白,主要位于肺泡上皮细胞及肺间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肺组织PPARβ-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分布在肺泡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表达一定量的PPARβ-mRNA,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大鼠肺组织PPARβ-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正常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存在PPARβ-,在ALI形成过程中PPARβ-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提示PPARβ-可能与ALI的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黄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及大黄的保护作用。用Wistar大鼠复制LL的的动物模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ALI生物学指标及NO和iNOs。结果显示:LPS组肺间质水肿,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细胞润滑和血浆蛋白渗出;肺管内皮细胞损伤。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蛋白含量及肺泡通透指数,肺毛细管通透性均显著升高,NO和iNOs也显著升高。地塞米松和大黄组,上述指标均较LPS组显著。LPS致LI的机制主要是直接损伤肺泡上和血管内皮细胞,大黄及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和iNOs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肺内热休克蛋白A12B(heat shock protein A12B,HSPA12B)的表达改变,以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血管内皮细胞HSPA12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注射LPS(5 mg/kg)复制小鼠ALI动物模型,6 h后取小鼠肺组织,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肺组织内HSPA12B 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研究采用LPS(1μg/m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HSPA12B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PDTC观察LPS诱导HSPA12B表达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与正常组相比,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HSPA12B mRNA和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同时LPS可时间依赖性地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SPA12B mRNA和蛋白表达,而PDTC预处理可部分逆转LPS诱导的HSPA12B mRNA和蛋白上调.结论:ALI小鼠肺内HSPA12B的表达增加,其机制可能与LPS激活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中性粒细胞(PMN)肺内扣押及对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静脉注射5 mg/kg LPS)、LPS+PHC高、中和低(3.0、1.0和0.3 mg/kg)3个剂量组,每组8只,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PMN计数,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 PHC显著降低ALI大鼠肺组织MPO活性、BALF中PMN计数比例(均P<0.05);ALI组大鼠肺组织磷酸化NF-κB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HC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大鼠肺组织磷酸化NF-κB表达高于ALI模型组(均P<0.05);在造模后不同的时点观察,PHC对磷酸化NF-κB表达的作用有差别,以造模后6 h时最能有效抑制磷酸化NF-κB上调。结论: PHC能抑制LPS诱导ALI大鼠PMN在肺内扣押和肺组织NF-κB活化,PHC抑制LPS诱导PMN肺内扣押可能与抑制NF-κB活化有关,后者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体外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凋亡改变的影响,以探讨HMGB1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脂多糖注射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在LPS致伤后不同时相点(有或无正丁酸钠干预时)获取肺组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RT-PCR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FCM)、Giemsa染色及TUNEL法检测PMN的凋亡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PS急性肺损伤大鼠PMN凋亡率逐渐减低,鼠BALF中PMN凋亡开始时间及无存活细胞时间明显延长;LPS致伤后6-24h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明显增高。正丁酸钠(SB)处理组动物肺组织于伤后6、12h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均显著抑制,与LP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形态学检查显示,LPS致伤后大鼠肺组织出现水肿及明显的病理变化,SB干预可减轻肺损伤的严重程度。致伤后肺损伤程度与肺组织HMGB1表达水平及PMN凋亡改变有关。结论 LPS致伤后,鼠肺HMGB1 mRNA高表达发生较晚,但持续较长时间;SB处理可削弱LPS诱导的PMN凋亡延迟及抑制,下调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HMGB1可能参与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时PMN的凋亡延迟及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泡巨噬细胞(AM)活化过程和共刺激分子CD40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LPS处理组。光镜观察24、48h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测定活化巨噬细胞(activated macrophage,AMφ)中TLR4表达;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AMφ核提取物中NF-κB的活性;Northern blot检测CD40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蛋白表达;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MIP-2及IL-1β的含量。结果小鼠吸入LPS后,肺泡隔断裂、肺间质充血及肺泡腔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检测到AMφ表面TLR4的表达、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增强、共刺激分子CD40mRNA和蛋白显著表达,并随着时间延长出现增加趋势,BALF中炎症因子释放增加,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LPS诱导的ALI中,AM活化和共刺激分子CD40上调,导致瀑链式炎症反应,造成肺急性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0.
NF-κB在糖尿病大鼠肾脏和血液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探讨NF κB在糖尿病肾病 (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电泳迁移率实验和超迁移率实验检测了 12周STZ—糖尿病大鼠血液单个核细胞和肾组织提取物中NF κB的表达及组成NF κB的亚单位。发现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和血液单个核细胞NF κB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进一步利用超迁移率实验证实血液单个核细胞NF κB由P50 和P6 5抗体组成 ,而肾组织NF κB仅P6 5抗体参与 ;丙丁酚干预后可下调肾和血液单个核细胞NF κB的表达 ,但与糖尿病组比较 ,差异仍有显著性 (P均 <0 0 5 )。提示糖尿病时存在NF κB的激活与持续高表达 ,NF κB可能通过调节参与DN发病机制中重要因子的表达 ,在DN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丙丁酚可以抑制DN时NF 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主要探讨肺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与急性肺损伤(ALI)的关系和大黄对其影响。方法:注射脂多糖(LPS)复制ALI动物模型并分为LPS组、对照组、大黄+LPS组、地塞米松+LPS组。观察病理形态和ALI生物学标志并测定肺组织中ICAM-1mRNA的表达。结果:肺血管内皮细胞ICAM-1mRNA表达在LP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大黄+LPS和地塞米松+LPS组显著弱于LPS组(P<0.05,P<0.01)。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以及肺血管壁通透性、肺泡通透指数也显著小于LPS组。结论:在ALI肺组织中ICAM-1mRNA表达增强参与了ALI发病的作用,大黄可使ICAM-1mRNA的表达减弱从而使肺组织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EP可能的肺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均=10):正常对照组,静脉注射与其它二组等量生理盐水;LPS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复制大鼠ALI模型;EP+LPS组,于静脉注射LPS前1h腹腔内注射EP(40mg/kg)。所有动物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4h颈动脉放血处死,取肺组织用Westernblot测定其NF-κBp65的表达,用ELISA测定其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EP+LPS组肺组织NF-κBp65表达增加,肺组织TNF-α和IL-lβ含量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EP+LPS组肺组织NF-κBp65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和IL-lβ含量降低(P0.05)。结论:EP通过下调大鼠LPS诱导的肺组织NF-κBp65表达,降低了TNF-α和IL-lβ的释放。EP可减轻ALI大鼠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及牛磺酸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动物模型,采用TUNEL法、电泳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变化以及Fas/FasL系统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大鼠LIR后,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组织Fas/FasL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DNA断链率、组织钙含量和活性氧(ROS)升高,且与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结论: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以及Fas/FasL系统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参与LIR后ALI的发生;牛磺酸可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但并非通过影响Fas/FasL基因表达而实现其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呼吸系统的急性炎症所致的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常见的急症、重症,也是目前实验研究的热点。在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的探讨过程中,动物模型的有效建立极其重要。 方法 本实验比较了气道内直接滴入和腹腔注射给入两种LPS给入方式,通过组织学病理评价、炎症细胞的细胞学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分泌物蛋白水平的变化等炎症反应指标,评价了LPS两种不同的给入方式对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建立的有效性。 结果 组织学水平显示,气道内直接滴入LPS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的病理改变较腹腔注射LPS组更明显,肺损伤的组织学病理改变也更明显;细胞学水平,气道内直接给入LPS组肺泡灌洗液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渗出,而腹腔注射LPS组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渗出少,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无差别;细胞因子水平,气道内直接滴入LPS肺组织组肺泡灌洗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腹腔注射LPS组。 结论 气道内直接滴入LPS是一种有效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制备方法,可通过LPS的直接气道内分散和刺激至直接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NFκB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NOS基因诱导表达中的作用及抗氧化剂对内皮细胞iNOS诱导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NO-2 水平以反映NO的生成 ,Northern印迹分析iNOSmRNA水平 ,EMSA法测定细胞核内NFκB的结合活性。结果 :抗氧化剂可阻断内皮细胞培养体系LPS和TNFα诱导的NO生成及iNOSmRNA的表达 ;LPS和TNFα可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NFκB的激活并可被抗氧化剂阻断。结论 :LPS和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iNOS基因表达依赖于NFκB的激活 ;抗氧化剂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而阻断iNOS基因的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5(AQP1、AQP5)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和急性肺损伤(ALI)组,ALI组通过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分别于2、6、12和24 h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测定肺湿/干重比(W/D)、肺通透指数;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肺AQP1、AQP5蛋白和mRNA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TNF-α、MIP-1α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至24 h点逐渐恢复。注射LPS后2 h出现肺泡和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以12 h最明显;肺W/D比、肺泡灌洗(BALF)蛋白含量、肺通透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12 h点达峰值。ALI组各时间点肺AQP1及AQP5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以12 h点下降最明显。肺AQP1、AQP5 mRNA表达与肺W/D比、血清TNF-α,MIP-1α存在明显负相关。结论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其肺水肿的形成可能与AQP1、AQP5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验证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经轻微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mm LDL)刺激后激活细胞核因子κB(NF κB)的现象可否同样在高胆固醇血症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内出现并促进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 (PDGF B)的表达 ,以及年龄对NF κB PDGF B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胃饲高胆固醇乳剂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SP)法 ]明确主动脉内皮细胞NF κB激活后发生核转位的情况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内皮细胞PDGF BmRNA的表达 ,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SP法 )观察内皮细胞合成PDGF B链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胃饲高胆固醇乳剂 6周后 ,2个月龄大鼠出现高胆固醇血症 ,主动脉内皮细胞NF κB核转位的比例明显增加 ,PDGF BmRNA的表达也增多。 10个月龄对照组Wistar大鼠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PDGF BmRNA ,摄入高胆固醇乳剂 16周后 ,内皮细胞表达PDGF BmRNA明显增多。较之摄入胆固醇同时期的 2个月龄大鼠 ,NF κB的核转位及内皮细胞PDGF B链的合成均增多(0 4 6 1± 0 0 75比 0 35 0± 0 0 94 ;0 2 30± 0 0 4 0比 0 185± 0 0 37)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0 1)。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能激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NF κB ,使核转位增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蜂胶对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CD54)表达和NF—κBp65活化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肺损伤组、地塞米松组、蜂胶水提组和蜂胶醇提组,脂多糖加油酸两次打击复制ALI模型,观察ALI病理形态,分别用SABC法和SP法测定肺组织中CD54表达和NF—κB p65活性。结果:蜂胶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缓解中性粒细胞的升高,明显减轻肺炎性病变的程度,抑制CD34的表达及NF—κBp65的活化。结论:在ALI肺组织中CD54表达增强和NF—κB p65的活化参与了ALI的发病过程,蜂胶可抑制CD54表达和NF—κB p65的活化,从而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体内观察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和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体外研究LPS调控CCN1表达的分子机制和CCN1在LPS诱导炎症介质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免疫组化(IHC)染色及免疫荧光法观察CCN1在小鼠肺组织和气道上皮细胞16HBE中的表达定位;气道滴注LPS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IHC观察CCN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体外研究中,分别予气道上皮16HBE细胞以ERK1/2、JNK、P38和PI3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2 h后加入LPS刺激,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CN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分别通过CCN1-siRNA和重组CCN1蛋白刺激16HBE细胞,qPCR检测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IL-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水平。结果:CCN1在正常肺组织中以气道上皮表达为主,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气道上皮细胞中CCN1表达升高;LPS可刺激16HBE细胞中CCN1的表达水平升高,其中ERK1/2、JNK、P38和PI3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可以不同程度逆转LPS诱导的CCN1表达升高。重组CCN1蛋白可以诱导16HBE细胞中IL-6、IL-8、TGF-β和VEGF的mRNA合成,干扰CCN1可以部分逆转LPS刺激后IL-6、IL-8、TGF-β和VEGF的mRNA合成。结论:气道上皮来源的CCN1在急性肺损伤中表达升高,其表达调控涉及ERK1/2、JNK、P38和PI3K信号通路;CCN1在介导LPS诱导的炎症介质表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未来急性肺损伤诊治的潜在靶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腺苷A2A受体激动剂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作用。方法:采用LPS(10 mg/kg)气管内注射6 h后的ALI小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LI组、CGS21680治疗组和CGS21680对照组。测定各组6 h后肺湿重/干重比值(W/D)。比色法测定各组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各组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ALI组肺W/D、MPO活性、ICAM-1及VCAM-1表达和MCP-1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GS21680治疗组前述各项指标较ALI组有显著下降。CGS21680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肺组织病理显示,ALI组可见肺间质明显充血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CGS21680治疗组可显著改善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可明显减轻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及肺组织水肿,提示腺苷A2A受体激动剂在急性肺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