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Iga肾病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首先由Berger和Hinglais提出,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是肾小球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并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Im)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称Berger病,1968年Berger首先对此病加以描述。其特点是系膜区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及病程多变,从单纯血尿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衰竭等,约15%~40%的成人患者在10年后会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KSRD)。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肾小球疾病的30%~40%。自从40多年前Berger首次报道IgA肾病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IgA肾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颗粒状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的临床综合征。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镜下血尿伴或不伴有蛋白尿到典型肾病综合征,或严重的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IgAnephropathy)由法国学者Berger等1968年首先描述和命名,因此,又称为Berger病,它是一组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补体C3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对IgA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认识也不断提高和更新。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的多样化是IgA肾病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首先由Berger在1968年报道,它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颗粒状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的临床综合征。IgA肾病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该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30%,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IgAN)是免疫病理学分类名称,其典型免疫荧光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颗粒状IgA沉积,常伴C3沉积。自1968年法国学者Berger首次报告本病以来,目前已成为全球最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在亚洲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3,其中日本和新加坡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0%。约有20%-40%的IgAN患者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的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68年Berger和Hinglain首次报告系膜增生性IgA肾病(IgAN)以来,世界各地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研究和大量报道,对IgAN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IgAN是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可呈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各种类型表现。目前认为IgAN发病率最高,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患者的30%-40%,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年来,我科经肾活检确诊IgAN2000多例,结合临床分型、病理类型、中医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化,且不伴有系统性损害的最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是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在我国,IgA肾病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占30%~40%,并且在近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逐渐成为导致我国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常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杨霓芝教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一种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及非IgA肾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是亚洲,特别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全部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患者的30%~40%。它是临床上一组以免疫球蛋白IgA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以及毛细血管袢为特征的疾病。其病理改变复杂多样,轻至轻微病变肾小球疾病,重至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不等,经常伴有严重的肾小管间质病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由法国学者J.Berger和N.Hinglais于1968年首次描述和命名,又称Berger病(Berger’s disease),它是一种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N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为止尚未明确,目前认为IgA肾病的发生与黏膜感染、免疫反应、炎症介质及遗传因素等有关。近年来诸多证据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IgAN)又称Berger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上也无特异性方案。研究发现IgA1分子铰链区O-连接糖基化异常是其重要致病因素。本文主要对IgA1 O-糖基化异常及其在IgAN中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小球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以下5种: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glomerulonephropathy,MCD)、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包括Ig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非Ig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ar sclerosis,FSGS)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有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gA肾病是一个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又可称Berger’s病。最初人们认为本病是一个良性病程。但长期的观察发现约20%的IgA肾病患者经20年临床演变后将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目前IgA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8%~49%,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得到了医家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IgAN是我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肾活检病例的1/3,大约15%~40%的成年人和儿童IgAN患者将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是嘧啶从头合成途径的选择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组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47.97%左右。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证实约20%-40%的患者的病情呈慢性进行性经过,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IgAN)系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免疫病理特征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肾活检病例的1/3,在确诊后5~25年内有20%-40%的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数以血尿为主,可伴有少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少数病人可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性肾炎,最新定义为自体肾活检组织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标染色显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不要求所有肾小球均有IgA沉积),同时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IgA沉积。IgA沉积须有一定强度,分布于系膜区,可伴有或不伴有毛细血管袢沉积。除外单纯膜性、弥漫、球性、颗粒状或线状肾小球基底膜(GBM)沉积。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指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病理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