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噪声污染的伪彩色红外图像,提出了一种小波自适应去噪算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分解为R,G,B颜色分量图像,对每幅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根据变换后的不同细节子图的小波系数在区域及方向上具有的不同相关性,用不同的窗口对不同细节图像系数的方差进行估计,然后对小波系数进行一种改进的阈值处理,得到结果图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噪声,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和细节.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变换阈值的信号去噪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赵红怡 《现代雷达》2001,23(2):37-39
对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不同尺度上分析和处理信号的各种频率成份。用非线性小波阈值的方法去噪声,使有用信号能从噪声中检测出来,提高信号的分辨率,信噪比。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小波域去噪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L.Dohono和I.M.Johnstone提出的多分辨分析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阈值函数。与传统的硬阈值和软阈值比,此函数不仅易计算,且具有优越的数学特性和清晰的物理意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去除白噪声干扰,无论在视觉效果还是在信噪比和均方误差定量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常用的软、硬阈值及改进的软硬阈值折中算法,充分体现出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下图像小波变换的图像阈值去噪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下图像污染过程和机理十分复杂,不同的水下环境噪声也不尽相同。在此尝试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水下图像进行去噪,力求改善图像质量。小波阈值去噪是信号处理中一种重要的去噪方法,针对常用硬阈值函数不连续的特点以及软阈值函数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阈值处理方法。在Matlab中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新阈值方法的去噪效果无论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在信噪比上都优于传统的硬阈值和软阈值,充分体现出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抑制SAR图像的相干斑噪声,对Garrote阈值函数做了改进,增加指数函数使其更易于逼近其渐近线,提高函数中阈值参数和自变量的阶数,以缩小其偏差性.将改进的Garrote阈值函数用于SAR图像小波阈值去噪.首先,在图像预处理阶段,利用常规方法将SAR图像相干斑乘性噪声模型转换为加性噪声模型,以利于小波滤波处理;其次...  相似文献   

6.
小波阈值去噪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非线性小波阈值语音去噪原理和实现过程中的几个难点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和传统空间域Lee滤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图像去噪的的组合滤波方案。首先在小波域对图像阈值去噪,得到预去噪图像;再在空间域上利用自适应Wiener滤波器进一步提高恢复图像的精度。为了保证小波域和空间域两种算法之间的匹配,对预去噪图像中残留噪声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对其噪声方差估计做了改进,提出了一种估计噪声方差的近似最优公式。仿真实验表明,与单独的在小波域或空域去噪相比,该方法的均方误差和信噪比指标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双模噪声模型统计特性的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小波阈值算法。新算法中设计改进的阈值函数和控制函数,克服了传统硬、软阈值法的不足,并且自适应得到最佳控制因子。该算法对加入双模噪声的信号进行闭环反馈处理:小波分解、阈值量化处理、小波逆变换重构信号、控制函数寻优。Matlab 2012 a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硬、软阈值法,去噪图形曲线清晰、光滑、连续性好,信噪比分别提高9 dB和4 dB。在双模噪声背景下,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有效、可行,拓展了小波阈值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小波阈值语音去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语音信号在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噪声干扰的问题,在传统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去噪方法。该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对小波阈值参数进行自动寻优,并对传统遗传算法加以改进,克服了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实现了阈值的自适应选取,解决了人为选择阈值导致去噪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实验表明,改进方法能够较好的去除语音信号中的噪声干扰,信噪比较高,相比于通用阈值法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0.
鉴于当前智能手机显示屏多采用RGBG格式的像 素结构,本文提出了应用于AMOLED的RGB到 RGBG高速像素转换技术(HSHQ)。该技术的特征是先区分出简单转换点和复杂转换点,对于 简单转换点采 用直接赋值实现像素转换,对于复杂转换点,采用权重因子算法实现像素转换。本文主要有 三个创新点:(1) 不同于传统方法对图像中所有像素进行复杂转换,本文首创性地提出了以相邻像素单 元的灰阶差值作 为判断依据,进行转换像素标记,区分出简单转换点和复杂转换点,只针对标记点进行复杂 像素结构转换。 因此,该方法提高了像素转换速度。(2) 对于简单转换点,采用直接赋值法,由于原图像 的灰阶不做改变, 该方法完全保留了简单转换点的图像信息。(3) 对于复杂转换点,采用权重因子算法,在 将转换前后信息损失降至最低的同时,抑制了彩边效应。 相比于DA算法,HSHQ算法处理所得图像的PSNRU和PSNRV分别提高了7.04%和6.62%。相比于ED MSE,HSHQ算法的转换率降低了75.63%。因此,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保证转换质量的同时,大 大提高了转换速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阈值去噪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智  韩国玺 《舰船电子对抗》2010,33(1):101-103,108
小波阈值去噪是小波域去噪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对合适阈值的选取,采用阈值函数对小波系数进行相应的非线性处理,获得基于均方差的最佳去噪效果。针对图像去噪,将图像分别进行软阈值、硬阈值、软硬折中法和模幂次法去噪,对各个阈值去噪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相对有效的处理方法,为小波去噪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红外图像去噪研究是红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热图的去噪效果对后期的图像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针对于红外热像传统去噪算法中无法有效保持红外热像差细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中值滤波结合小波变换对红外热图进行去噪处理,结果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持红外图像热差细节的同时,对噪声抑制也具有理想的效果,对于后期处理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张飞云  姚宁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4):127-129,142
介绍了小波域HMT模型和基于阈值分解的多级中值滤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中值滤波和小波域HMT模型的混合噪声抑制算法。在仿真实验中,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混有椒盐噪声和高斯白噪声的Lena图像,并与其他的图像去噪方法相比。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去除混合噪声、提高图像峰值信噪比的同时,具有更好的保持图像细节和边缘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于国桥  刘天华 《红外》2007,28(2):25-27
小波图像去噪已经成为目前图像去噪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小波阈值去噪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红外图像去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传统滤波去噪方法,能有效地抑制噪声,可用来对红外图像做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波能量比在平滑的红外图像中提取过渡区存在误判的问题,提出用基于小波变换过渡区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小波变换将红外图像的低频和高频进行分离,对高频分量进行分析,构造方差,对方差进行阈值处理,重构过渡区,从而克服了小波能量比将红外背景误判为过渡区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提取出来的红外图像的过渡区具有很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小波去噪的基本理论以及小波阈值法去噪的原理。小波阈值法去噪的关键是阈值的设置和阈值函数的选择。本文归纳了阈值的设置方法和阈值函数的选择方法,并针对图像去噪进行了仿真实验,将一幅混有不同水平高斯白噪声的图像分别进行软、硬阈值函数去噪。实验得出软阈值函数的去噪效果比硬阈值函数的去噪效果好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边缘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红外图像的边缘提取是其判读和识别的重要技术基础.红外图像背景复杂、噪声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小波变换易于消除噪声、运算方便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边缘提取算法.首先利用小波算法对红外图像进行滤噪,然后利用高斯函数作为平滑函数对图像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小波变换,提取红外图像边缘特征.给出了仿真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压缩编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红外图像空间相关性强的特征以及红外图像经小波分解后的数据特性,利用小波变换对红外夜视图像进行了压缩编码研究,得到了不同压缩比下的压缩结果。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此方法没有方块效应,视觉效果良好,对于红外图像来说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多分辨分析特性,可用于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的图像融合。一般情况下,对于分解后得到的低频分量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来进行简单处理,这对融合后图像的对比度和视觉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来分别处理分解后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并与其他融合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出的算法进行融合后的图像内容清晰,具有增强图像的空间细节能力,提高图像分辨效果和人眼对场景目标的发现和识别概率,在不影响互信息量值的情况下,融合后图像的边缘保持度提高了将近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