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时期,尤其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20世纪60年代"两条线"外交战略包括其成因、内容和影响作了较全面探讨,提出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从而有助于国外深入研究新中国外交战略,并对当今中国进一步研究20世纪60年代本国外交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当然,美国在上述探讨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台湾问题既是中国内战的后遗症,也是冷战的遗留问题;冷战在亚洲的结束具有相对的非彻底性,即冷战结束的渐变性。这种特征反映在美国和日本调整对台湾的战略中;同时,日本染指台湾问题、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加强,两者殊途同归,也塑造和反映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渐变性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东北亚的战略发展态势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战略。一种是发展战略,中国与日本都属于这一种类型;另一种是美国奉行的“均势”战略。发展战略与“均势”战略构成了东北亚基本的战略对抗与竞争。一、日本、中国的发展战略回顾“冷战”时期,最具革命性的两件大事,一个是日本通过一条新型的国家发展道路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另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确立了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审视后冷战时期,日本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样引人注目。二战结束之初,日本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日本经济倒退了25年。日本成为…  相似文献   

4.
中印边界冲突爆发时期,美国一改之前的亲巴政策,态度明显向印度倾斜,对其提供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企图改变印度的外交政策,实现"以印制华",并实现印巴和解,从而团结起来共同承担冷战的责任。但美国的构想与其努力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印度不仅没有放弃其固守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而与美国建立长期的安全关系,反而向苏联靠拢,"以印制华"战略不攻自破。特别是美国的盟国巴基斯坦向其冷战对手中国靠拢,标志着美国南亚安全政策的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5.
中印边界冲突爆发时期,美国一改之前的亲巴政策,态度明显向印度倾斜,对其提供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企图改变印度的外交政策,实现"以印制华",并实现印巴和解,从而团结起来共同承担冷战的责任。但美国的构想与其努力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印度不仅没有放弃其固守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而与美国建立长期的安全关系,反而向苏联靠拢,"以印制华"战略不攻自破。特别是美国的盟国巴基斯坦向其冷战对手中国靠拢,标志着美国南亚安全政策的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6.
论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第三次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苏联在70年代乘美国实行战略收缩之机大规模扩充军备和在世界各地扩张,严重危及美国的霸权地位。里根政府前期全面调整美国的外交政策:增强实力,"遏制"苏联的扩张,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其结果恢复了美国的实力,扭转了美苏攻守态势,加剧了美苏"冷战"气氛,但同时也加深了美国自身的困难。美国的外交战略面临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东亚同盟体系:态势、趋向及意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盟战略是美国军事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根据其后冷战时期的战略需要 ,对其传统的东亚同盟关系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形成了一个以美国为轴心的扇形网络 ,并呈现出新的态势、特点和趋向。美国此举隐含着广泛而深远的战略意图 ,其中针对中国的一面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战略思想家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他们对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精致设计为美国赢得冷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战略思想展现了美国冷战时期国家安全战略成就的广度和深度。研究美国战略思想家与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之间的互动关系至少具有历史、理论、现实和冷战战略研究四个维度的重要意义。从宏观角度看,美国战略思想家这个群体的国际影响主要是推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进、提升国际战略的学术研究和维护美国的霸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美国战略思想家及其战略思想的局限性,对其要有批判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隐蔽行动战略是冷战期间美国对外实施的主要战略之一.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冷战期间美国为了遏制所谓中国共产主义的扩张,对中国西藏也实施了这一战略,并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即:持续时间长;以隐蔽政治战和准军事行动为主,辅之以隐蔽的宣传战;与印度情报机构进行了密切合作,并力图使西藏问题国际化.这一战略行动虽以失败告终,但也给中国留下了棘手的后患.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与美国对华意识形态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一直是影响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重要因素 ,并且在冷战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冷战结束虽然使美国认为共产主义已经不再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 ,但美国并未放弃反共政策。冷战结束使中国成了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自然是美国最主要的意识形态对手。这一变化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在美国寻找新的战略对手时 ,更易于将目光聚集到中国 ;二是当中国实力增长之时 ,美国更倾向于将中国看成是个“威胁”。“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 :中国仍然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强大后必然对资本主义世界构成威胁。中美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导致冷战后中美两国在很多事情上持对立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威胁论"是理解冷战后美国对华外交战略调整的文化线索.冷战后,"中国威胁论"持续充斥美国朝野以及各类传媒,涉及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中国威胁论"引发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的重新定位,并导致美国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由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崔丕先生撰写的《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 (194 5- 1994 )》一书已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5月出版。本书以多国档案文件比较研究和多学科研究方法为基础 ,以美国冷战战略、巴统组织、中国委员会的兴衰史全程为考察对象。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阐明了经济遏制政策在美国冷战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与政治、军事遏制政策之间的互动作用 ;阐明美国冷战战略对巴统组织、中国委员会的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走向的影响 ,西方世界国家对美国冷战战略的调整、变迁的制约与影响 ;阐明巴统组织…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亚洲冷战政策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亚洲战略构想,二战结束初期便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美苏全球冷战政策的全面展开,及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逐步取得胜利,迫使美国逐渐调整其亚洲冷战政策。1948年10月正式确立日本取代中国成为其在亚洲的战略伙伴,来抗衡苏联及中国的共产主义威胁。本文通过对美国亚洲冷战政策的形成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受意识形态因素所制约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对华战略服从于其全球战略.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总体上在动荡中不断向前发展,其战略定位对未来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冷战结束后中美战略关系的变迁入手,剖析对华战略演变的轨迹及导致两国战略关系变迁的若干促动因素以及制约因素,分析了两国战略关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被称为"冷战活化石"的朝鲜半岛的局势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美国相继对其全球战略和东北亚战略作出调整.针对东北亚地区和朝鲜半岛的特殊战略地位,美国以"利用与限制"和"遏制与接触"两大政策来框定其东北亚战略,以确保其在全球及东北亚地区的超强独霸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从尼克松到克林顿:中国在美国战略中的角色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问中国以来,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角色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但是本文的目的不在于考察中美关系的变迁,而把重点放在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在其战略中的位置。本文试图证明以下几个命题:(1)中美两国间大期望导致大失望,更实际地认识两国关系反而更有利两国关系的发展;(2)冷战时期中国在美国战略中的重要性始终以它国威胁为前提,而冷战后的中国终于以自己的经济成绩显示其在美国战略中的价值;(3)与命题二相联系,70~80年代,中国对美国存在经济与安全双重需求,而美国对中国主要是安全需求,今天,双方对对方的需求均是双重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与朝鲜间关系的发展不仅是两国出于各自利益的主观意愿,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朝鲜半岛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在历史上成为各大国互相争夺的焦点,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工具。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更加重视朝鲜半岛在美国东北亚地区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美国以朝核问题为切入点,制造地区紧张气氛以维持和加强日韩对美国的军事、安全需要,同时将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纳入自己的地区战略和掌控之中,以维持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遏制中国。可以说,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也因而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后,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提高,各个大国、强国以及国际上其各种势力无不纷纷利用各自优势,争先恐后抢滩这一地区,对中亚国家施加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影响,以便在这一地区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牟取中亚的地缘战略利益以及丰富的战略资源。美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9.11事件后,反恐成为了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中心环节,美国以联合反恐为旗号,打击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为地缘突破口,加大了介入中亚力度。而作为中国的近邻,美国的中亚政策必将影响我国西部的稳定、安全以及我国同中亚国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美苏冷战的终结和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进入各种力量分化和重组的过渡期。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90年代后正不断地重塑其对外战略,以适应来自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两方面的巨大变革。本文拟就此评析美国在冷战后进行对外战略调整的背景,其对外战略的目标、手段和局限性。一、战略调整:基于冷战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复杂性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得以摆脱冷战阴霾,重新制订其对外战略,以取代曾经长期实施的遏制战略。90年代以后,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相继提出了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但事实上,迄今为止美国尚…  相似文献   

20.
欧洲在当代美国外交中处于战略的中心地位,亚洲则相对处于次要地位。这种"重欧轻亚"的显著特点,并不是美国外交的传统。它是随着美国实力的变化、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并正式确立于本世纪40年代后期美苏"冷战"开始之时。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美国外交战略会怎样转变将深刻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