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碱渣处理装置采用预处理+QBR高效生物处理的工艺路线,设计处理柴油碱渣和汽油混合碱渣,通过其高效生物菌种降解COD至1000mg/L以下,再送入普通污水处理场处理合格后排放.运行初期存在设备、管线腐蚀及结晶堵塞多种问题.通过攻关,实现对设备管线材质的升级改造,流程上对多种碱渣实施...  相似文献   

2.
延安石油化工厂5000吨/年碱渣处理装置采用美国MERICHEM公司的MERICON废碱处理设备和QBR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含硫和含酚混合废碱,实现了该技术在国内的首次成功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装置运行情况以及开工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延安石油化工厂配套建设5000吨/年碱渣处理装置的生化处理单元中引进的韩国SK集团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浓度废水生物处理技术QBR和QBF技术的原理、处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结合该技术对工艺技术及控制指标进行了改造和修订,使延长集团炼油厂高浓度碱渣废水与废气得到了有效地处理。解决了困扰延长石油集团多年的碱渣废水处理的老大难问题,为延安的碧水蓝天工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高效生物强化技术在治理炼油碱渣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处理炼油高浓度碱渣废水与废气的高效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处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采用高效生物强化技术对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高浓度碱渣废水与废气进行处理.处理前碱渣废水的CODCr的质量浓度在200~300g/L,处理后低于1 000mg/L,CODCr去除率为99%左右.出水水质满足综合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5.
生物强化技术处理化工碱渣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化工行业碱渣废水主要来自乙烯、柴油、汽油、液化气等产品碱洗精制、酸化提酚后的废水,该类废水水质复杂,含盐量和污染物浓度高,含硫化物、酚等有毒有害物质,其处理方法一直是困扰化工行业的一大难题,国内企业通常采用焚烧法、湿式氧化法、罐储滴排进常规污水处理设施等方法进行处理。但几种方法分别存在投资大、处理费用高、设备易腐蚀、易产生二次污染以及对常规污水处理设施造成较大冲击、影响正常处理效果等缺点。QBR生物强化技术不同于普通生物处理工艺,做为一种高效生物处理技术,不仅对碱渣进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理,还节省了工程的投资及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6.
《清洗世界》2021,37(1)
某炼化厂硫磺车间由于预处理经常出现析硫和结晶盐堵塞原料泵的情况,导致预处理装置停用,碱渣原料直接进入QBR高效生物反应池。通过使用高效特殊菌种降解高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高硫化物的碱渣废水。在整个碱渣生化系统调试期间,出水COD在500mg/L以下,氨氮在65mg/L以下,挥发酚在0.1mg/L以下,硫化物在1.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生物絮凝代替原工艺混凝气浮部分,COD、SS去除率迭80%以上,且处理费用低,无二次污染,有利于羊毛脂回收。经生物絮凝处理的洗毛污水,直接经砂滤,总COD、SS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透明。  相似文献   

8.
采用"LTBR高效生物处理+强化Fenton"生物综合处理工艺对一种煤化工废水进行了试验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废水COD、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挥发酚、硫化物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处理效果较好,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强,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9.
将钙基膨润土酸性活化,用其处理染料废水,其一次性COD去除率可达62%,色度去除率可达83%。若再对其进行无机柱撑,COD的去除率可达81%以上,色度去除率可达98%以上。其处理后的染料废水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蜡防印花生产废水清污分流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洗蜡废水分流后经双级气浮蜡回收处理,蜡回收率和处理水回用率可达90%以上;皂化脱蜡废水分流后采用酸化-加压溶气气浮技术处理,蜡回收率可达95%以上;皂化脱蜡处理水与印花废水经内电解预脱色处理,脱色率可达92%以上;各段处理废水与其它废水混合后经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行业一级排放标准。该处理工艺处理效率高、费用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杨敦培  李雅婕 《广东化工》2011,38(2):117-118,138
文章介绍了括性污泥法,生物强化法,固定化细胞技术,生物膜技术等几种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其中水解酸化法作为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技术效果较好,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而生物强化法作为焦化废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技术,应用前最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水质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臭氧氧化前投加微量高锰酸盐氧化的处理方法,并与臭氧活性炭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盐有利于臭氧活性炭技术的运行,提高了对颗粒物的去除;总有机炭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0%以上,而UV254的去除率可以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藻毒素是从蓝藻中释放出的一种肝毒素,可导致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死亡。水中藻毒素的去除有多种方法,但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率较低,一般在50%以下,有时甚至出现负去除率。物理法、化学法、光催化氧化法及生物法等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一般可达90%以上,考虑到处理效果和运行的经济性,以光催化氧化法和生物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探讨以铁负载活性炭催化降解为核心的物化组合方法对煤化工精馏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并对影响处理效果的诸因素进行了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精馏废水经除硫、脱氨氮、铁负载活性炭催化氧化预处理后,酚的去除率达90%以上,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BOD5/COD由0.02增至0.43,为废水的后续生物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石化碱渣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物,如酚类物质和含硫有机物,不达标排放会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文章对石化碱渣废水的来源、危害及特点进行了简述,针对目前炼厂存在的碱渣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论述。认为目前炼厂碱渣废水主要采用氧化处理技术和生物方法,其中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较为常用,生物强化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目前碱渣废水处理研究的趋势是开发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简单安全的新工艺,并要针对废水中污染物的特点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6.
混凝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理混合化工污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生物接触氧化法治理化工污水的试验工艺选择,对生化进水的预处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生化实验中,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规律,初步探讨了其动力学模型,试验证明:本法能有效地处理化工污水,在接触氧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36小时的条件下CODcr、BOD5的去除率可达55%和90%以上,色度和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R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饮用水时各阶段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臭氧发生系统、臭氧尾气处理系统、臭氧预氧化及后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各阶段的应用现状及特点。指出:臭氧发生系统采用氧气为原料来提高臭氧浓度,臭氧质量分数可达6%左右;由于电加热分解臭氧尾气反应速度快,可在1.5~2s内完全分解,应是今后自来水厂臭氧尾气处理技术应用的重点;臭氧预氧化一般采用静态混合器或水射器单点投加,投加量为1~2mg/L,接触时间为1~4min;臭氧后氧化一般采用微孔曝气盘以微气泡的形式多点投加,水中臭氧余量控制在0.2~0.4mg/L,接触时间大于10min;生物活性炭滤池对苯类化合物和相对分子质量在500~1000范围内的腐殖质去除率达70%~86.7%。  相似文献   

18.
摘525X781在本世纪解决碱渣问题的构思—陈孟秀;《天碱科技》1995.NO1.5~8页。论述了天津碱厂解决碱渣问题的紧迫性和在本世纪解决碱渣问题的可能性,即综合利用碱渣,化害为利,如用碱渣制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企业的效益可达利税率9.85%...  相似文献   

19.
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系统由沉淀水箱、高效藻类塘和水生生物塘等组成.结果表明:高效藻类塘出水COD浓度受藻类生长影响较大,但出水溶解性COD比较稳定,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为93%,氨氮主要通过硝化、挥发和生物同化吸收三种途径去除.塘内磷主要通过沉淀去除,总磷平均去除率在50%左右.水生生物塘不仅能有效去除高效藻类塘出水中的藻类和悬浮物,而且能进一步降低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浓度.冬季水力停留时问的延长对保障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是有效的.高效藻类塘系统用来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每年排弃近千万吨碱渣。目前尚无能够消纳如此大体量的、可持续的处理和利用碱渣的方法。含有氯盐是阻碍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问题。本文报道采用改良后的电动除污技术进行碱渣除氯盐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极室液中不同时段各种离子浓度的测定、对处理前后碱渣中氯离子的测定以及对处理前后碱渣进行XRD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电动技术氯离子去除率达90%以上。针对碱厂排放碱渣的条件特点,提出采用电极层与碱渣层相间逐层叠摞的工程实施方法的设想,以解决电动除氯过程耗时长与碱渣单位时间排出体量很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