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丝网印刷导电布线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电子产品的大面积、柔性化以及低成本制造,但其有限的分辨率水平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丝网印刷导电布线分辨率降低的现象有助于解决印刷精细度不高的问题,提升印刷电子产品的质量。本文以细导电布线的印刷为例,通过对大量丝网印刷工艺制备的导电布线样品的观察与统计,归纳总结出布线整体宽化、线边缘"圆齿"化、飞墨、毛刺、布线局部膨胀五种分辨率降低的现象,并简要分析其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2.
开关电源印刷电路板EMC辅助设计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印刷线路板的布线设计对电源的EMI水平有很大影响 ,传统的布线规则往往过于笼统 ,实际工作中难以运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场干扰分布图的计算机辅助布线方法 ,帮助设计人员在布线设计的过程中就能将潜在的干扰问题解决掉。文中给出了计算和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3.
伴随无铅化高密度电子组装技术的发展,印刷电路板设计工艺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应地对基材选择、元器件布局、焊盘设计以及布线等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工艺要求,并对设计不当造成的缺陷进行了归纳与分析[1].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 当前、电子领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领域用的各种材料、器件、设备不断被新的一代所更换。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电子设备日趋小型化,高密度。众所周知,在复杂的电子线路布线中,人们总是将电路按功能分成若干单元,而单元间,集成块之间就必须用连接器来“搭桥”。一般都是用普通的单件式或双件式印刷板连接器连接。国外,在高密度线路中,总是将电子元、器件装在一块子印刷板上,然后通过连接器使子印刷板连接在母印刷板上。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单件式或双件式印刷板连接器都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以  相似文献   

5.
基于固态继电器印刷线路板(PCB)体积小、布线紧密和电磁辐射发射较强,采用Ansofi软件建立了含有控制电路、主回路的固态继电器PCB上连线的仿真模型.计算了处于稳态下的固态继电器PCB的电磁辐射发射电平,得到该电平与PCB布线方式、环路面积的对应关系.通过PCB布线方式、环路面积优化,降低了PCB电磁辐射发射电平,提高了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开关电源中印刷电路板寄生参数及功率器件瞬态特性产生的传导电磁干扰现象。针对半桥型DC/DC变换器电路拓扑,使用Cadence软件中的Specctra Quest工具提取了印刷电路板上主要印制线的寄生参数,通过噪声等效电路模型的仿真计算,表明高频情况下印刷电路板寄生参数对传导电磁干扰有较大的影响。最后,对两台原理样机(仅印刷电路板布线不同)的工作波形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瞬间形成的电压和电流突变而造成的高频振荡现象与电路杂散参数有关。最后,对两台原理样机(仅印刷电路板布线不同)的工作波形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瞬间形成的电压和电流突变而造成的高频振荡现象与电路杂散参数有关,说明在不改变原理电路的条件下,通过合理设计印刷电路板布线可以有效提高开关电源的EMC性能。  相似文献   

7.
镀铑层由于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常用作电子、光学领域和首饰等行业的功能及装饰性镀层。经正交试验筛选出一种适用于印刷电镀铑工艺,研究了镀液中各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镀液和镀层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该工艺的操作要点及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8.
《电源世界》2006,(6):61-61
印刷导线的最小宽度与流过导线的电流大小有关。线宽太小,印刷导线的电阻增大,线上的电压降也随之增大,影响电路的性能;线宽太宽,则布线密度不高,板面积增加,不但增加成本,也不利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9.
梅铭  赖旭伦  何丽萍  许瑞 《电池》2012,42(3):132-135
制备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印刷导电油墨。产物的耐擦洗次数为20~50次,润湿角对水为120°~130°,对N-甲基吡咯烷酮为150°~165°,体积电阻率为0.01~0.50Ω.cm。导电油墨的吸液性能好,能将集流体的Warburg阻抗降低至约1/3 000,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四极电测法目前是国内测量大地导电率使用的主要方法。它本为地球物理领域勘测大地结构而使用的方法。后将其应用于通信防护专业交流视在大地导电率的测量,确实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需要研讨。一、测量深度及布线长度的确定估算四极法的有效测深及测量时布线长度是人们首先关心的问题。(一)四极法有效测深的理论值四极法采用直流电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大地表面的地电位变化求解大地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11.
李会杰 《广东电力》2012,25(6):106-109
对220 kV变电站220kV接线方式的选择问题进行探讨,从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两方面对双母线接线、双母单分段接线和双母双分段接线3种220kV接线方式的特点进行比较。以广东某220kV变电站为例,根据其在系统中的地位、配电装置型式和占地面积等因素从系统角度、技术经济角度对3种220kV接线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给出220kV变电站在选择220kV接线方式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金波 《电力建设》2003,24(10):34-0
用户使用的电度表多为三相 2元件式 ,在电度表可能的 4 8种接线中 ,只有 1种接线是正确的。传统的电度表接线检查方法不能检出某些类型的错误接线。通过理论分析和工作实践找到了 1种简单利用钳形功率因数表在线检查有功电度表接线正误和准确判断其错误类型的新方法。该新方法通过测量三相功率因数、电流的方向 ,求出 2个测量元件电压、电流间的相位角 ,把测量的数据与 4 8种接线方式进行对照 ,就能判断出接线的正、误和接线的类型 ,对错误的接线可予以纠正。该新方法也适用于三相三线式无功电度表的接线检查。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阅读二次回路接线图的基本方法。包括二次回路图的分类、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安装接线图及电缆联系图的阅读及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韩俊  谢珍建  耿路  秦华  陈曦  王娜 《中国电力》2020,53(3):91-100
为解决高可靠性地区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在规划设计时评价指标多样、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针对中压配电网的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综合评估方法展开研究。首先,从可靠性、经济性、技术性和适应性4个方面构建了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DEMATEL-ANP-反熵权法和改进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评估因素的权重;接着,采用多项式差值法构成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的指标评分函数;最后,结合江苏某A类区域高可靠性改造工程,对单环网接线、双环网接线、花瓣形接线和含柔直合环的三路同供接线模式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柔直合环的三路同供接线模式的可靠性、适用性较高,最终综合评分较高,符合工程实际,验证了综合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衡水电力通信网中配线记录越来越多,因长期对该项数据记录混乱,削弱了对其监管力度,直接影响了通信设备的维护、施工和改造效率.文章从影响配线记录准确性因素的分析入手,通过破解原有的配线维护流程,绘制出错误配线记录原因分析关联图,找出了影响配线记录准确率的关键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完善了管理系统功能,规范了配线数据地收集、更新方法,增加了核对记录和培训制度等,有效地提高了配线记录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CIM的厂站接线图自动生成技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典型接线形式的图形排布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根据设备连接信息自动生成接线图的经验方法,即通过可扩展的典型接线形式的定义,借助于Oracle Spatial的网络分析功能,对公共信息模型(CIM)数据中有关厂站内的设备及连接关系的部分进行分析和匹配,按照匹配到的接线形式排布厂站内各设备的位置,从而自动生成接线图。  相似文献   

17.
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方式有几百种,在实际检查和分析错误接线时,一般都采用"逐步逼近法",即先通过对电压、电流回路的检查,使电压、电流回路发生错误接线的几率大大降低。其中电压回路的错误接线方式可通过万用表和相序表排除;电流回路的错误接线方式可通过力矩法或相位伏安表法判断。本文以供电系统中普遍采用的高压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为例,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在检查错误接线时所适用范围与检查步骤,以便工作中及时更正错误接线,使电能计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史承逵 《电网技术》2000,24(9):46-48
针对城网改造工作中,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给市区变电所建设带来的困难,提出了“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内桥接线”和“单母线接线”3种接线方式,使变电所接线简单化。中介绍了采用室内化、多层布置和综合利用多功能建筑等方法,在公园附近建设城市中心变电所的实践,解决了市区变电所建设的诸多难题,同时对该变所的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计算在1 000 MW机组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皓 《电力建设》2008,29(2):46-50
对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计算进行原理分析, 利用逻辑分析和全概率公式建立电气主接线可靠性模型, 进而推导出面对工程中各种复杂主接线方式的计算方法。根据最小割集法和可靠性计算原理开发的SSRE- TH 软件, 进行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评估, 分析计算比较简单, 结果可信度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中针对电网高空作业的检修需求进行高空全自动化接线机器人设计,从高空自动化接线机器人机械臂功能设计和接线功能实现方面进行了介绍。高空自动化接线机器人机械臂的结构设计分为机械臂和绝缘设计。采用嵌入“准时”(Just in Time, JIT)调度思想的基于优先级的立即抢先算法实时处理接线多任务,新增绝缘防护失效控制模块,目的是提高处理效率和人机交互的智能化。该系统包括机械臂控制系统、电动机驱动电路系统、移动平台系统等多个模块。通过现场实施测试,证实该系统可以根据任务程序有序、高效地执行实时维护。与传统人工接线相比,高空自动化接线装置具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