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分析脊柱痛风患者的资料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3例脊柱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患者既往均确诊有痛风,均因出现颈部或腰部神经受累症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血尿酸(sUA)水平正常,患者2、3的sUA水平升高。患者1、3术前脊柱磁共振检查可见T2WI信号减低,其中患者1的C3~7锥体炎性变可能性大;患者3的C4~6锥体可见环状高密度影,及清晰硬化边缘。患者1、2术后病理检查可见痛风性肉芽肿,患者3见少许纤维血管组织呈慢性炎症伴玻璃样变、肉芽增生及多核巨细胞反应。术后3例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痛风患者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影像学检查有痛风典型骨损害特点,应考虑脊柱痛风诊断的可能,需要及时完善sUA及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查,术前明确脊柱痛风诊断,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平扫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均接受过X线与CT检查, 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标准, 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X线与CT检查影像学特点比较, 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软骨及骨硬化、关节强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但CT检出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及骨侵蚀率高于X线(P<0.05);诊断AS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比较, CT平扫诊断与最终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符合率(86.7%, 65/75)高于X线诊断的诊断符合率(73.3%, 55/75), P<0.05;且CT平扫诊断的Kappa值高于X线诊断(P<0.05)。结论 AS骶髂关节病变采取X线与CT平扫诊断, 在影像学特点方面检出结果基本相似, 但CT平扫的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检出率更高, 且CT平扫对Ⅰ级与Ⅱ级病变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骶1骶髂(S_1 alar iliac,S_1AI)螺钉与经骶2骶髂(S_2 alar iliac,S_2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S_1AI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S_2AI内固定,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翻修率。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和翻修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 S_2AI螺钉内固定和S_1AI螺钉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S_1AI螺钉内固定能够降低患者翻修率,减轻患者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髂筋膜-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给予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研究组给予髂筋膜-骶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阻滞时间及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应激反应的变化。结果:与参照组比,研究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完全时间均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时VAS评分低于参照组,而手术切皮时、手术结束时VA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时,研究组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髂筋膜-骶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可显著延长麻醉阻滞时间,提高镇痛效果,并有助于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磷酸甘露糖变位酶2(PMM2)-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 CDG)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为PMM2-CDG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PMM2-CDG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中中国PMM2-CD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患儿临床表现为生长迟缓、大运动发育落后、皮疹、肌张力低下及肝转氨酶异常,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PMM2基因存在一个纯合突变c.634A>G,来自于父母,明确诊断后给予喂养和营养指导、保肝治疗、补充甘露糖等支持疗法并定期复查。患儿6月龄后肝转氨酶恢复正常,1岁后渐呈前额宽大特殊面容,随访至2岁6个月患儿生长迟缓未改善,发育落后逐渐明显。数据库中21例中国PMM2-CDG患者多表现为生长迟缓、发育落后和肌张力低下,颅脑影像学检查可见小脑发育不良,c.395T>C(p.I132T)和c.430T>C(p.P144L)是我国患者出现较多的基因突变类型。结论 PMM2-CDG是罕见的先天性代谢性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SPK)术后患者脾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和预后。方法 分析2例成年因糖尿病性肾衰竭行SPK术后并发脾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出现血淀粉酶、D-二聚体增高,行床旁腹部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示脾静脉血栓形成,于术后第2天行剖腹探查术,患者1术中移植胰腺表面及周围邻近组织器官表面见散在灰白色坏死样组织,移植胰腺稍硬,移植胰腺尾部脾静脉内可见血栓形成。患者2术中见移植胰腺呈紫黑色,肿胀明显,表面见散在灰白色坏死样组织,质硬。2例患者均为移植胰腺脾静脉血栓形成,术中决定摘除移植胰腺。术后给予患者抗凝治疗。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分别于术后第24、27天顺利出院。结论 血栓形成是SPK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术后应进行密切监测,床旁超声检查为术后血栓形成首选的影像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诱导期并发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ALL合并深静脉血栓(DVT)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两例患儿均是按照CCCG-ALL-2015方案进行的化疗,并在化疗诱导期出现下肢DVT.其中患儿1白细胞计数>50×109/L...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 通过分析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患者术后应用依维莫司(EVR)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探讨HCC肝移植术后EVR相关副作用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HCC肝移植术后应用EVR出现不良反应并规律随访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患者使用EVR 5月后出现口腔溃疡,表现为口底及唇黏膜溃疡,上颚黏膜糜烂伴舌体边缘水肿,临床考虑为EVR相关性口炎;停用EVR并改为他克莫司抗排斥治疗后,口炎逐渐好转。例2患者使用EVR 6月后出现咳嗽、憋气,进行性加重,无咳痰及发热,胸部CT提示间质性肺病,排除其他原因后,考虑为EVR相关间质性肺病;停用EVR并改为他克莫司抗排斥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2个月后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较前明显减轻。结论 HCC肝移植患者使用EVR时,临床医务工作者应警惕并注意预防患者EVR相关不良反应(如口炎、间质性肺疾病等),一旦发现应及时调整用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高风险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中预植保护性导丝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心脏外科2021年2例TAVR术中预植保护性导丝的冠脉高风险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TAVR,其中1例患者左冠脉植入冠脉支架1枚,另1例患者仅行术中冠脉导丝、支架预保护,术后撤出导丝及支架。2例患者术后造影见人工介入瓣膜开放良好,轻度反流,冠脉通畅;术后心衰症状均不同程度地减轻或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2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均提示主动脉瓣人工生物瓣膜功能正常,少量瓣周反流;冠脉CTA均未见冠脉明显异常。结论 保护性导丝预植入技术预防TAVR术中冠脉闭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总结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MYO5B基因缺陷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和基因分析.方法 报道2021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MYO5B基因缺陷致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基因分析结果及治疗和转归,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患儿,女,2岁3个月,新生儿期出现胆汁淤积,持续至3个月龄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