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级气道护理对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希望水平、效能感状态、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中国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0例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吸入性损伤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分级气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效能感状态[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总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Herth希望量表、GSES量表及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2周、3周后,两组Herth希望量表、GSES量表及WHOQOL-100量表结果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上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气道护理可显著改善成批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希望水平、效能感状态及生存质量,更受患者认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问候-自我介绍-过程-解释-致谢(AIDET)沟通模式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AIDET沟通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两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降低,观察组HA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升高,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升高,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ET沟通模式护理应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可明显提高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结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当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结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效能、心理复原力、心理痛苦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效能、心理复原力、心理痛苦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痛苦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心理复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结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复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自我感受负担和心理痛苦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联合系统规范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参照组行循证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系统规范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严重程度、自我效能感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尿素氮、意识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胸膜渗出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循证护理联合系统规范化护理可有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并提升自我效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6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36例I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认知能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认知能力、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和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可明显改善IMN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且能提高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在改善其自我护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护理模式;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6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最终对比ESCA评分、自我管理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帕金森病患者ESCA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观察组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患者ESCA评分、自我管理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的提升,作用显著,最终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病情康复加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肋骨骨折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莆田九十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患者进行量化评估,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并对比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肋骨骨折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82例肋骨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范围20~38分,平均得分(28.50±3.50)分,自我感受负担总体处于轻中度水平。文化程度高(大专及以上)、社会支持良好、无焦虑情绪及康复时间<3个月患者的SPBS评分低于文化程度低(初中或高中)、社会支持低下、有焦虑情绪及康复时间≥3个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及有无并发症的肋骨骨折手术患者的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焦虑情绪及康复时间是肋骨骨折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肋骨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在本院开始推行时间(2022年1月)为分界线,将2021年1—12月就诊的1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将2022年1—12月就诊的1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实施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慢性病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0 d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知觉压力[知觉压力量表(PSS)]、疾病自我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生活质量[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比较两组干预30 d后的依从性,记录两组干预30 d内并发症(间歇性跛行、神经病变、足畸形、慢性溃疡)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0 d后,两组血糖指标(FPG、2 h PG)、PSS评分、SPBS评分、A-DQOL评分均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潮汐理论模型的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焦虑抑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IS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潮汐理论模型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效能、生活活动效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生活活动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潮汐理论模型的干预能够改善IS患者的焦虑抑郁,有利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压力接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晚期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韧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共计8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给予压力接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自我感受负担、心理韧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PB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RISC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给予压力接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够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心理韧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治疗的脑卒中患者368名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184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184例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经护理后,分析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33.6±5.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21.3±4.6分)(P 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基于健康行动过程的健康行为改变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潮州北斗肿瘤康复医院收治的152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干预、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接受基于健康行动过程的健康行为改变护理,两组持续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自我效能与饮食依从性等。结果:护理前,两组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评分、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CPSS)、肾脏病饮食依从性行为量表(renal adherence behavior questionnaire,RAB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QSGA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P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RABQ各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护士长自我管理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大内科护士长14名、护士126名,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则开展护士长自我管理,观察两组管理的护士自我效能感。结果管理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两组GSES评分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长自我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士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目标管理法的护理行为对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乙肝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目标管理法的护理行为,观察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自我效能感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自我效能感评分升高,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自我效能感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等QLQ-30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SAS、 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乙肝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基于目标管理的护理行为能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改善负性心理情绪,增加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为患者的生活治疗恢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手指操结合抗阻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抗阻训练,观察组实施手指操结合抗阻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自我效能[类风湿关节炎自我效能感量表(rheumatoid arthritis self-efficacy scale,RASE)]、生命质量[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hronic diseases,QLICD)]。结果:护理后,两组肢体功能、自我效能、生命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手指操结合抗阻训练,可有效改善肢体功能、自我效能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危险分级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8例A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行危险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热、贫血、脑供血不足、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热、贫血、脑供血不足、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险分级护理对AUGIB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还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104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n=54)。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疗效,并且有效改善日常生活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同伴支持对艾滋病患者希望水平、应对方式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同伴支持干预。比较两组希望水平、应对方式、病耻感、心理弹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研究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S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面对、屈服、回避评分均优于干预前,研究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同伴支持对艾滋病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增加患者的希望水平,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病耻感,改变患者的应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行为感知护理下的全程陪伴模式对早产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南京明基医院接收的105例早产剖宫产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52)和试验组(n=53)。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行为感知护理下的全程陪伴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产后恢复状况(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初次泌乳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理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娩自我效能感[简化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母亲角色适应能力(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结果:试验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初次泌乳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VA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CBSEI-C32各项评分及角色认同、照顾行为和亲子依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感知护理下全程陪伴模式能显著改善早产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恢复状况,降低疼痛感,缓解心理焦虑和抑郁,增强分娩自我效能感,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险前瞻应对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险前瞻应对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意外事件。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风险前瞻应对护理不仅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还能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