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针疗法配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37例中风后肩痛的患者用脐针疗法配合局部放血疗法进行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37例患者全部有效,且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脐针配合放血疗法改善中风后肩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晓敏  刘立安  孙炜  王红 《河南中医》2014,(7):1407-1408
目的:观察大接经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肩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接经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接经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康复、按摩、电疗并用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06年9月间中风肩痛患者170例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并对其功能恢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临床治愈138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29%。结论:针刺、康复、按摩、电疗并用治疗中风后肩痛运用得当,相得益彰,为中风后肩痛的康复治疗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肩痛是中风患者度过急性期后常见的残存功能障碍,多数在发病后2-3个月会出现此症状[1],常表现为患侧肩关节和手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及血管运动障碍,重者可出现关节僵直、皮肤肌肉萎缩或挛缩[2]。中风后肩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严重影响患者患侧肢体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在心理上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3]。目前,对于中风偏瘫肩痛患者的治疗方法不断补充更新,其中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2018年第2期)数据库,搜集有关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由两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要求单独提取,并交叉核对,采用Stata 14.0和GeMTC 0.14.3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5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898例中风后肩痛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针刺+康复与针刺+推拿+火罐优于康复疗法。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FMA)方面,针刺+康复、针刺+关节松动术+康复均优于康复、针刺。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方面,针刺+康复、针刺+推拿+火罐均优于康复、针刺;针刺+推拿+火罐优于针刺+康复、针刺+中药薰洗+康复。结论:8种不同针刺方法在治疗中风后肩痛方面,总体表现为针灸综合疗法优于单一针灸疗法和康复治疗,且单纯针灸疗法和康复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类针刺综合疗法也互有优劣,建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中医辨证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肩痛是中风后偏瘫的合并症之一,也是影响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笔者采取综合疗法治疗偏瘫后肩痛2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29名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分为综合组46例、康复组42例及电针组41例,综合组采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康复组予常规康复治疗,电针组予常规电针治疗,比较三组效果。结果:综合组上肢运动功能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电针组与康复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致肩痛及上肢活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肩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减少(P〈0.01),ADL积分明显增加;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针剌结合拔火罐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在减轻疼痛,提高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康复训练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中风肩:是指中风后,以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也可伴有肩痛,上肢肿胀,肩的半脱位等。本症候是因中风后卧床,半身不遂,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在中风的诸多并发症后遗症当中,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最普遍,笔者对2006年-2012年本科住院患者和北医三院门诊患者共200例进行观察,几乎所有的中风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同时伴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肩痛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发病率高达5%~84%[1]。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阻碍康复进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05-12-2007-12,我们采用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60例,获得良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中风科确诊为缺血性中风后肩部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56~75岁;病程12~62 d。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52~73岁;病程14~58 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诊断与纳入病例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2],入选病例均经脑CT或MR I证实为脑梗死,中医诊断标准依据1996年国家科委85-919-02-01《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分标准》进行。发病后出现患侧肩关节疼痛、拒按,肩关节肿胀、各项自主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等症状的患者为入选病例。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和康复疗法,康复疗法包括良肢体位和关节松动术。①松动肩胛骨: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托住患肢上臂,一手拇指与4指分开,托住患侧胛下缘,向上外及前活动肩胛骨10...  相似文献   

11.
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永春 《中医研究》2008,21(4):54-56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总疗效、治疗前后肩痛程度、肩痛频度积分改善,肩关节自主活动范围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刺络拔罐治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比常规针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痛点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激痛点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的肩部疼痛程度、活动程度及生活质量情况,根据临床症状的恢复情况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治疗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配合激痛点刺络放血疗法,能有效缓解中风后肩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且远期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浮刺配合棍棒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后肩痛患者(VAS评分≥4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患者在浮刺的基础上配合自编的棍棒操训练,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棍棒操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0 d后采用肩痛程度(VA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治疗组肩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浮刺配合棍棒操训练在改善中风后肩部疼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60例中风后肩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康复评定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功能疗法、关节松动训练、作业疗法、气压治疗等现代康复训练,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加用针刺疗法,针刺取穴以患者患侧的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阿是穴等穴位为主,每日1次,每次30 min,一周治疗5天,且连续治疗4周。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肩部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上肢运动功能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2组患者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现代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作用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患侧肩部运动功能,对患者肩部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埋针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埋针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针刺配合埋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间总疗效、治疗前后肩痛程度积分改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埋针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比常规治疗加针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偏瘫肩痛是中风偏瘫后常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5%~84%[1],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严重阻碍了上肢功能的恢复。2011-05-2012-05,我们采用刺络放血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肩痛31例,并与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1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康复组46例,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进行治疗,针灸组41例、康复组42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康复进行治疗,评测3组在治疗前、后NR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NR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治疗后各组组内比较(P<0.05),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各组组间比较(P<0.05),针灸康复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能促进中风患者偏瘫肩痛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及对全血黏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明显减少(P<0.01),全血黏度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刺络拔罐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方法:将88例中风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进行治疗,评测两组在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治疗后各组组内比较(P<0.05),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两组组间比较(P<0.05),刺络拔罐康复组优于康复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刺络拔罐结合康复能促进中风患者偏瘫肩痛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张华  李敏 《河南中医》2007,27(6):41-41
肩痛症是中风偏瘫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因疼痛、肌紧张,常呈现特殊姿势,是康复过程中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2005年2月--2006年8月.我们在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服用加味指迷茯苓汤治疗偏瘫后肩痛症患者30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