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用Gaussian 03程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桥环三元环苯的结构和芳香性进行研究,优化得到了其稳定平衡构型,讨论了结构,通过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分子轨道(MO)分析,确定了桥环三元环苯的芳香性与键的定域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分子中的各个环的环电流大小是由取代基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具有环丙烷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代谢中间体,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霉菌和细菌等微生物体内。三元环是一种具有很好生物活性的结构单元。三元环的反应活性不仅因为它具有类似于链状双键的化学性质,同时还具有易重排的特点,例如,由三元碳环到四元碳环、五元碳环和七元碳环的扩环反应及四元碳环到三元碳环的环收缩反应,据文献报道,给体-受体同碳取代的三元环和多取代的三元环也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单元。  相似文献   

3.
乙烯基环丙烷(VCP)是重要的环状单体之一,具有典型的高张力三元环结构,在自由基聚合条件下,能够发生1,5-开环及多种环化反应,生成含有2-戊烯等重复单元的复杂聚合物。聚乙烯基环丙烷(PVCP)具有较小的体积收缩率,是重要的修复材料,在临床等多个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结合近年来的重要成果,梳理了VCP单体自由基开环聚合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单体结构设计、聚合物结构控制策略以及结构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VCP自由基开环聚合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映选择催化环丙烷化反应中活性铜催化剂组成的测定臧二乐,李萍,胡秉方(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94)关键词铜络合物,催化机理,环丙烷化手性铜(Ⅱ)络合物已广泛应用于催化环丙烷化反应[1,2].关于反应中催化活性体的组成,结构及诱导机理却不...  相似文献   

5.
含环己烯氮杂环结构的聚醚砜酮三元共聚物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甲基-4,5-二(4-氯代苯甲酰基)环己烯与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4,4′-二氯二苯砜经亲核共缩聚反应,合成了含环己烯结构的杂环联苯型聚醚砜酮三元共聚物。结果表明,聚合物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可溶性无规共聚物。聚合物含有不饱和双键结构,有一种反应性高分子。  相似文献   

6.
三元乙丙橡胶环氧化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元乙丙橡胶环氧化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研究王学会,张会轩,王新华,王志刚,蒋俊光,姜炳政(吉林工学院化工系,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环氧化,PBT,增韧作用,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具有优...  相似文献   

7.
郭佳生  梁晓天 《有机化学》1991,11(4):425-430
酮类化合物的碱催化自氧化反应受底物的结构和反应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同的底物或不同的反应条件,可得不同类型的产物。在油菜甾醇内酯 B 环的合成中,曾探索了用该反应来合成内酯环。本文报道一些与三元环共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11种1,1'-双[1-(芳亚氨基)乙基]二茂铁(简称二茂铁双亚胺)(la—1k)和8种环汞化反应产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确定了它们的结构;除1c外,其余均为新化合物。双亚胺的环汞化反应表明主要生成单汞化产物,且汞化反应发生在取代茂环的邻位,但产率较低。探讨了影响环汞化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配体结构对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洪良 《应用化学》1996,13(1):47-49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1,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物Pd(Phen)(PCA)+中(PCA,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最适宜堆积的苯基羧酸是2-苯乙酸和3-苯丙酸。  相似文献   

10.
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了[Cu(8-Q)2(phen)]·H2O 及[Cu(NCS)2(phen)2]·H2O 两个三元混配化合物。室温下[Cu(Ac)2(H2O)]与邻菲?啉固体几乎不发生反应,但加入第二配体8-羟基喹啉及KSCN,反应几乎立即发生。XRD、IR谱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并不仅仅促进[Cu(Ac)2(H2O)]与第一配体的反应,它同时也参与反应,形成了三元混配化合物。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上述两个三元混配化合物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三种不同结构的分子筛(ZSM-5,MCM-22及-β)以及不同晶粒大小的ZSM-5分子筛对环己烯水合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具有12元环孔道体系的β分子筛对环己烯的转化率(9.6%)最高,但对环己醇的选择性(35.4%)最差。MCM-22分子筛的活性很低,其环己烯转化率只有0.8%。而孔口为10元环结构的ZSM-5分子筛则具有较高的活性环己烯转化率7.5%)和产物选择性(99.2%),因此是较好的水合催化剂。ZSM-5分子筛的晶粒大小对其环己烯水合反应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分子筛晶粒越细,则水合反应活性越高,其原因大于晶粒变细增大了分子筛的外比表面积,从而增加了接近孔口处的活性中心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MP2(FC)/6-311++G(d,p)对硫叶立德和类硫叶立德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优化了中间体、过滤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本文侧重从量子拓扑学的角度,对IRC(内禀反应坐标)反应进程中各点进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讨论了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和化学键的变化规律。找到了这类反应的能量过渡态和结构过渡态,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先经历一个没有形成三元环拓扑结构的能量过渡态,再经历一个形成了三元环拓扑结构的结构过渡态,最后到达产物。  相似文献   

13.
亚烷基卡宾与丙烯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秀慧  武卫荣 《化学学报》2003,61(11):1707-1713
用二阶微扰理论研究了单重态亚烷基卡宾与丙烯环加成反应的机理,采用 MP2/6-31G~*方法计算了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根据所得 势能面上的能量数据可以预言,反应(1)的a途径和反应(2)的b途径将是单重态 亚烷基卡宾与丙烯环加成反应的两条相互竞争的主反应通道,两反应途径均由两步 组成,(I)两反应物分别生成了富能中间体INT1a和INT2b,它们均是无势垒的放热 反应,放出的能量分别为60.28和26.33kJ·mol~(-1).(II)中间体INT1a和INT2b分 别通过过渡态TS1a和TS2b异构化为三元环产物P1和四元环产物P2,其势垒分别为 16.43和12.73kJ·mol~(-1)。  相似文献   

14.
几个硫-叶立德反应机理的量子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MP2(FC)/6-311++G(d,p)对硫叶立德和类硫叶立德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优化了中间体、过滤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本文侧重从量子拓扑学的角度,对IRC(内禀反应坐标)反应进程中各点进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讨论了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和化学键的变化规律。找到了这类反应的能量过渡态和结构过渡态,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先经历一个没有形成三元环拓扑结构的能量过渡态,再经历一个形成了三元环拓扑结构的结构过渡态,最后到达产物。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具有三元环状结构的化合物的广泛生理活性和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制,本文设计、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新型5-氟尿嘧啶(5-FU)的三元碳环缀合物及三元氧杂环缀合物。并对5-FU 的N-1和N-3位的选择性烷基化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苄氧甲酰氧甲基保护基具有稳定性高、有效保护性好、制备方便、易于脱除等特点,适宜于在本类反应中应用。测试了所合成的新型5-FU三元环缀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7、8、12、13显示了对人食管癌细胞Ec9706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反式共轭类碳烯CH2=CH-CH=C∶LiF的氢迁移反应.计算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所有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频率振动分析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结果表明,在β位上的H原子迁移过程中,经历一个带有三元环结构的中间体和两个带有三元环结构的过渡态.第一步反应势垒较大.  相似文献   

17.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反式共轭类碳烯CH2CH—CHC∶LiF的氢迁移反应.计算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所有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频率振动分析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结果表明,在β位上的H原子迁移过程中,经历一个带有三元环结构的中间体和两个带有三元环结构的过渡态.第一步反应势垒较大.  相似文献   

18.
李坤兰  周宁等 《催化学报》2002,23(2):125-126
考察了溶剂和催化剂Q3[PO4(WO3)4]中季铵盐阳离子对环已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在环已烯环氧化反应中,以氯仿和叔丁醇为溶剂时,环氧化反应的结果最好,当催化剂中季铵盐阳离子的碳数适合时,才能形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过程,催化剂本身不溶于反应体系,但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形成可溶于反应体系的活性物种,均相地催化环氧化反应,当过氧化氢消耗尽时,催化剂又恢复到起始结构并从反应体系中析出。  相似文献   

19.
钌离子催化氧化研究石油沥青质芳香环系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四种石油沥青质钌离子催化(RICO)的研究表明,芳羧酸产物中三元以上的芳羧酸主要分布在水相中,二元芳羧酸在水相和有机相中均有分布,而一元芳羧酸完全分布在有机相中。产物甲酯化后利用色谱/质谱检测到苯甲酸甲酯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表明沥青质中存在被忽略的联苯型(包括三联苯型)芳香环系的结构,现有沥青质结构模型可能高估了芳香环系的缩合程度。根据RICO氧化分析结果本文计算了沥青质的芳香环系结构特征参数,发现该参数能较好地反映沥青质芳环结构特征,而且与原油成熟度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磊  徐建华 《有机化学》2003,23(8):750-762
介绍了一个新的多功能有机合成子环丙叉环丙烷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反应,环 丙叉环丙烷现已可从环丙烷羧酸甲酯出发较大量地制备。其单取代衍生物亦可容易 地经对其进行去质子化-亲电取代而制备,环丙叉环丙烷的典型反应性能为:(1) 环丙烷环上四个亚甲基有增强了动力学酸度,易于去质子化;(2)中间双键对环 加成反应有很高活性;(3)环丙烷环上处于双键近端和远端的C-C单键可发生裂解 ;(4)在有些反应中,可同时表现出上述反应性能,介绍了环丙叉环丙烷及其衍 生物的一些反应:对中间C=C双键的[2+n]环加成反应、亲电和自由基加成反应、1 ,3-偶极环加成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