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金属光泽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开展此项目研究的目的,釉料所用原料及配方组成,釉的制作工艺以及与各种坯料的适应性,还对该釉的烧成和呈色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仿银金属光泽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云 《陶瓷研究》1992,7(4):212-214,211
本文叙述了用于艺术瓷、卫生瓷的新型陶瓷艺术釉-仿银金属光泽釉的研制过程,并讨论了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建筑墙面砖金属光泽釉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正  李晓云 《中国陶瓷》2001,37(5):26-28
合理调整配方,用低温快速一次烧成釉面砖工艺,成功研制出金属光泽釉。这种金属光泽釉色调和光泽等外观类似金属。研究表明:这种金属光泽是由釉中的金红石型针状TiO2晶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5.
论述了开展此项目研究的目的.釉料所用原料及配方组成,釉的制作工艺以及与各种坯料的适应性.还对该釉的烧成和呈色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基础釉对色料呈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1 前言金属光泽釉已经应用于陶瓷砖生产中,市场上现已有黄色、银色、黑色、铜红和棕色等几种金属光泽釉。根据市场需要,经过多次试验,我们研制出釉面光亮并且带有金属膜的绿色金属光泽釉,其绿色金属光泽釉装饰炻质砖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及欣赏价值。近年来对金属光泽釉的研究很多,如在铅硼高碱或硼锌低碱透明釉中加入铁、锰、铜、镍、钛、钒等氧化物。这些氧化物相互配比并且过饱和,可以形成系列颜色带有膜或不带膜的金属光泽釉。笔者通过大量实验,最后确定在高铅高硼低碱的基础釉中过饱和锰、铜、铬、镍等成一定比例的绿色色基,烧…  相似文献   

9.
10.
金属光泽釉是一种具有金属外观和艺术效果的陶瓷艺术釉,具有陶瓷制品具备的价格低、耐腐蚀、釉面硬度高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建筑陶瓷、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概述了金属光泽釉的呈色机理、制备方法和配方的演变,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铅熔块为基础釉、CuO-MnO_2-TiO_2-NiO金属氧化物为析晶剂,制备低温金属光泽釉。通过考察釉料配方、添加物的含量、烧成制度等工艺因素对金属光泽釉的影响做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Mn/Cu质量比为4、TiO_2 20%、NiO 3.5%。  相似文献   

12.
金属光泽釉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筱勤 《中国陶瓷》2002,38(1):36-38
通过对金属光泽釉工艺系统研究,提出了形成光泽釉的最佳硅/铝比,晶化温度及添加物,具有一定的工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验利用钾长石、铅丹、石英、石灰石等原料为基础釉,通过外加着色剂氧化钛、氧化钒等金属氧化物,经过1200~1260℃下一次烧成,该釉面呈现银色金属光泽效果。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系统的考察了配方组成和工艺条件对釉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组成对钧瓷釉呈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河南省Hou地区的原料系统研究了滑石、骨灰、ZnO和Fe2O3对钧瓷釉呈色的影响,通过对釉色的观察和利用国产JFY-PS测配色仪进行颜色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烧成工艺条件下,可以在相当宽的组成范围内获得呈色良好的钧瓷釉;少量引入滑石、骨灰、ZnO、和FeO3不会明显改变钧瓷釉的发色;过多引入滑石会导致釉的析晶而使釉的红色变浅;适量引入ZnO有利于釉色明度的提高,增强釉的乳光效果,获得浅紫红色的钧瓷釉,过量引入ZnO则会明显增中釉对短光的反射率而使钧釉紫红色调增强;过多的引入Fe2O3与骨灰都会降低釉对可见光特别是长波光的反射率而不利于钧红釉的呈色;Fe2O3的引入会使釉色偏向紫红。  相似文献   

15.
以高岭土、长石、石英、磷酸钙、氧化锌、氧化铁等原料制备高温无铅仿古金属光泽釉。主要研究了釉料配方组成及烧成制度对釉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基础釉中添加(wt.%)磷酸钙25,氧化锌2,氧化铁20,在烧成温度为1260℃、保温20min条件下,可获得釉面效果良好的红色仿古金属光泽釉。采用XRD、SEM等现代测试方法对釉层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揭示了釉面的呈色效果与配方组成和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正交法法,探讨了过渡金属Ni2 、Cu2 、Co2 、Fe3 、Cr6 离子用于呈黑色渗花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红外辐射陶瓷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常规相烧结法制备了Fe2O3-MnO2-Co2O3-CuO系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及其分别与堇青石和高岭土组成的复合体系陶瓷,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其在8~14um波段的常温红外辐射率。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常温红外辐射率达到0.930,反尖晶石及混合尖晶石结构的形成是过注金属氧化物陶瓷中产生高的红外辐射率的内在原因。在复合体系陶瓷中获得了0.910~0.930的常温红外辐射率,其中过渡金  相似文献   

18.
分相呈色陶瓷釉的特性及呈色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R2O-Al2O3-SiO2-P2O5(R2O为Na2O,K2O,L2O;RO为CaO,MgO等)系分相基础釉中引入不等量的Ca3(PO3)2、滑石、石英和方解石,研究了以分相微珠结合基础釉基色获得不同釉色的方法.以四角配料实验法、能谱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分相法呈色的物理光学原理以及釉的组成、烧成温度对分相微珠及呈色现象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相釉的呈色机理符合Rayleigh散射及Mie散射规律,即当分相微珠尺寸小于100 nm时,釉层以Rayleigh散射为主,釉色呈蓝色;而分相微珠尺寸大于入射光波长时,则以Mie散射为主,釉色呈乳白色;控制分相微珠尺寸及分布状态是获得分相色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岭土、石英、长石等为原料,以氧化锰、氧化铜为析晶剂,制备金属光泽釉,探讨了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烧成制度对釉面金属光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当前的配方组成下,1120℃下釉烧并保温30分钟,后在820℃下慢冷至620℃,釉面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碱金属氧化物及氟化物对环保型无铅釉上彩熔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20O/SiO2最适宜的范围在0.45~0.56之间;Li2O:Na2O:K2O的比值为0.65:1:0.33最佳;氟加入量在10.18~10.31%之间时,熔剂的耐酸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