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雷公藤叶总酯片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汉保  王玉玺 《中成药》1991,13(10):4-5
雷公藤历来用根。本文首次报道了叶取取物——雷公藤总酯片的工艺及标准,为解决雷公藤的资源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RP-HPLC法测定雷公藤双层片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雷公藤双层片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硅胶一氧化铝复合柱纯化,HFLC法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1.3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8nm,进样量10ul。结果:含量测定精密度实验(RSD)为0.75%,平均回收率为100.548%。结论:RP-HPLC法可用于雷公藤双层片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剂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公藤双层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兔Arthus反应,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进行雷公藤双层片治疗SLE的实验研究。结果:雷公藤双层片对家兔Arthus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Arthus反应家兔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以及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雷公藤双层片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继发病变,使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重量减轻,肾上腺重量增加。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结论:雷公藤双层片对SLE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它降低血清IL-2水平。抑制Th细胞和B细胞功能,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减少有关,亦与其通过类激素样抗炎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关节的主要症状为晨僵、关节肿痛、关节变型。探讨和比较秦息痛片和雷公藤双层片在治疗类风湿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的剂型及不良反应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国内某些省称为黄藤。雷公藤近20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炎、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及各种皮肤病等。研究表明雷公藤可以抗炎,免疫,抗生育和抗肿瘤,抗菌活性。雷公藤含有生物碱、倍半萜类、二萜、三萜等多种成分,其中二萜类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公藤涂膜的制备方法,观察涂膜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有效成分,聚乙烯醇为成膜材料,制备雷公藤涂膜,制定质量标准,结果:雷公藤涂膜质量稳定,成膜性好。结论:雷公藤涂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有效成分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中药雷公藤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提出应将液相色谱应用在雷公藤有效成分纯品的制备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近年来雷公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方法:从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两方面综述了近17年来雷公藤应用于治疗银屑病的部分文献。结果: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尤其是对寻常型治疗效果尤佳;其剂型以口服为主。而外用剂型过少,仅查见内酯醇软膏一种。结论:研制具有渗透性好、局部药物浓度更适合、使用更方便的雷公藤外用新剂型是非常有临床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DASS)研究雷公藤双层片的体外释放和跨膜透过特征,并考察其与该制剂在Beagle犬体内过程特征的体内外相关性。 方法: 以雷公藤定碱为指标成分,考察雷公藤片及雷公藤双层片在转篮法中的释药特征,研究其在DDASS模型体外连续、动态、实时的释放和跨膜透过特征;考察2种制剂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相应的体内外相关性。 结果: 雷公藤双层片中雷公藤定碱在转篮法和DDASS中释药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呈溶蚀释放机制。与雷公藤片相比,雷公藤双层片中雷公藤定碱在Beagle犬体内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相对生物利用度174.88%。在DDASS模型释放/跨膜透过特征与Beagle犬体内吸收特征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优于转篮法溶出特征与Beagle犬体内吸收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论: DDASS模型可有效评价雷公藤双层片中雷公藤定碱的体外释放及体内吸收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离并且鉴定了雷公藤Tripterygium uilfordii根皮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质谱(M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方法,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确证从雷公藤根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hydroxy-2,5,8-trimethyl-9-fluorenone(Ⅰ),3-hydroxy-2-oxo-3-fridelen-20α-carboxylic acid(Ⅱ),cangomnine(Ⅲ),3β,29-aihydroxy-D:B-friedoolean-5-en(Ⅳ),3-epikatonicacid(V),雷公藤内酯甲(wiforlideA,Ⅵ),萨拉子酸(salaspermic acid,Ⅶ)以及萨拉子酸-3-乙基醚(salaspermic acid-3-ethvljc aether,Ⅷ)。结论:化合物Ⅷ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在复方制剂工艺中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雷公藤中的有效成分雷酚内酯及总生物碱为指标,研究雷公藤及含雷公藤的中药复方制剂中,雷公藤单独提取及其与方中相关药材共同提取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雷公藤用8倍量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其有效成分雷酚内酯及总生物碱含量较高;而雷公藤与方中其它药材共同提取时,总的趋势是,雷酚内酯的含量下降,而总生物碱含量则有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来源雷公藤药材中有效部位总二萜内酯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edde显色法,检测雷公藤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采用重量法,检测雷公藤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比较了8批不同产地、来源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和总生物碱的含量,其中河南产雷公藤(批号:080706)总二萜内酯含量最高,四川产雷公藤(批号:081030,081031)中总生物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雷公藤.结论 不同产地、来源雷公藤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在含雷公藤的复方制剂生产中应建立药材检测的可控标准.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雷公藤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雷公藤有效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雷公藤的总萜内酯进行萃取研究,考察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和改性剂对雷公藤甲素得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适宜的工艺条件是以乙醇作改性剂,萃取温度50℃,压力30mPa,时间120min。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雷公藤总花内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临床高剂量雷公藤多苷对幼年大鼠生育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高剂量(1.5mg/㎏)雷公藤多苷(GTW)对幼年大鼠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雌性SD幼鼠各50只,均随机分为空白组与GTW组,每组25只,GTW按每日9mg/kg给药,用药12周后,雄鼠按1:1与健康成年雌性大鼠合笼,雌鼠按2:1与健康成年雄鼠合笼,分3次合笼,每次合笼时间为2周,合笼后观察雌鼠受孕率、仔鼠离乳存活率。结果雌、雄鼠每次合笼后GTW组受孕率、离乳存活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高剂量GTW对幼年大鼠发育为成年大鼠后生育能力和所生仔鼠的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TWH), commonly known as the Thunder-God-Vine, is a popular remedy for rheumatism in souther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2 (an extract from TWH) on adjuvant-induced paw oedema in rats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T2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adjuvant-induced paw oedema of rats. During in vitro study, lipopolysaccharide (LPS)-stimulated human mononuclear prostaglandin E2 (PGE2) in the culture supernatant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T2 at a concentration of 2 μg/m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ithout T2 treatment (22352±4725 vs 43433±9014 pg/mL, p <0.05). When rat neutrophils were treated with 3 μg/mL of T2, the superoxide produ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without T2 treatment (0.72±0.07 vs 1.37±0.04 nmol, p <0.05). T2 failed to suppress the β-glucuronidase release from rat neutrophils bu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30 μg/mL, it expressed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lysozyme release (20.7±2.9 vs 38.2±4.0 in the control, p <0.05). The findings suggest this Chinese herb, like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expresses a potenti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through its inhibition of PGE2 and superoxide function and lysozyme release. © 1997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扦插育苗繁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当年生轻微木质化枝条,用500~1000 ppm的IBA或NAA,沾蘸或浸泡后立即扦插,并配合使用薄膜和遮阳网,能明显提高成活率。扦插宜选择9~10月或梅雨季节的6月,并用当年生轻微木质化枝条。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多甙对子宫肌瘤患者性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 40 mg/d对 6 5例子宫肌瘤患者性腺轴的影响。方法 :雷公藤多甙 40 mg/d治疗 3~ 6个月 ,治疗前后用 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 ,用放射免疫法 (RIA)测血清促卵泡素 (F SH)、促黄体生成素 (LH)、垂体催乳素(PRL)、雌二醇 (E2 )、孕酮 (P)和睾酮 (T)水平。结果 :6 0 .71%的患者于治疗 3~ 4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 ,其中 40例治疗达 5~ 6个月者 70 .0 0 %患者有效。子宫肌瘤于服药 3~ 4个月时缩小 (2 7.84± 3.6 9) % ,5~ 6个月时缩小 (5 1.6 0±3.92 ) % ,呈时间依赖关系。治疗后外周血 E2 ,P水平明显下降 ,治疗前 E2 和 P分别为增生期 42 2 .2 5± 5 2 .81和 10 .0 3±3.82 ,分泌期 36 8.80± 2 7.36和 2 4.49± 5 .5 3,治疗 3~ 4月后 E2 和 P分别为增生期 2 2 3.47± 31.6 2 (P <0 .0 1)和 4.41±1.33(P <0 .0 5 ) ,分泌期 2 35 .2 7± 30 .2 8(P <0 .0 1)和 15 .71± 4.0 9(P <0 .0 5 ) ,治疗 5~ 6月后 E2 和 P分别为增生期16 3.75± 33.92 (P<0 .0 1)和 2 .0 4± 0 .46 (P<0 .0 1) ,分泌期 195 .30± 2 9.30 (P<0 .0 1)和 10 .0 1± 3.2 4(P<0 .0 1)。FSH和 LH水平明显上升 ,治疗前 FSH和 L H分别为增生期 16 .2 6± 4.0 3和 17.0 5± 4.75 ,分泌期 10 .2 0± 5 .33和 6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HPLC外标法。A g ilen t Zorbax SC-C18柱为色谱柱,甲醇-1%醋酸溶液(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5 nm,体积流量为1.0 mL/m in。结果雷公藤红素线性范围为40.96~204.8μg/mL(r=0.999 6),药材的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为1.01%(n=9),制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为1.18%(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雷公藤类药物中雷公藤红素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以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为主要抗癌活性成分的雷公藤的毒性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对策。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雷公藤抗癌活性成分TP是其诱导肝毒性、生殖毒性、心肌毒性、肾毒性及厌食、腹泻、消瘦、脾肿大、卵巢萎缩等毒副作用的主要毒性成分,且雷公藤的安全窗口窄,用药安全隐患大。结论建议系统开展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即开展基于中医药基本理论的配伍减毒增效药物的筛选研究、基于"量-时-效"关系研究的配伍减毒增效研究、基于配伍的雷公藤及TP安全窗口的拓宽优化研究,拓宽雷公藤的安全窗口,最终为其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并为其它有毒中药的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