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T2DM)属中医消渴范畴,胰岛素抵抗(IR)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亦是T2DM的特征性改变。本文从实验研究方面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实验性DM大鼠肝组织NF—kB蛋白、MCP-1蛋白及MCP—1 mRNA表达的影响,来探讨肝组织NF—kB与MCP-1途径与T2DM、IR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肝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持续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熊果酸灌胃给药进行干预,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在给药第4、8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肝脏指数(L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肝脏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Real—timePCR法检测肝脏PTP-1B、IRS-2mRNA表达。结果:熊果酸能够显著降低IR大鼠血清FINS、TC、LDL—C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抑制PTP-1BmRNA表达,上调IRS-2mRNA表达。结论:熊果酸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TP-1BmRNA表达从而上调IRS-2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脾肾同治的组方降糖消渴颗粒对糖尿病(DM)大鼠血糖及骨骼肌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的大鼠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吡格列酮片1.5 mg/kg BW)、降糖消渴颗粒组(9 g生药/kg BW),并设正常对照组。干预前及干预2周、4周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S),实验结束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肌肉组织AMPKα、葡萄糖转运子4(GLUT4)、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α、p-AMPKα、GLUT4、IRS-1蛋白表达。结果:降糖消渴颗粒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且该效果存在时-效关系。降糖消渴颗粒能上调DM大鼠骨骼肌组织AMPKαmRNA及蛋白表达,且p-AMPK蛋白量亦明显增加(P0.01),同时提高DM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IRS-1 mRNA及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立足于肝脾肾三脏同治的中药复方降糖消渴颗粒能通过激活骨骼肌AM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达到改善DM大鼠糖代谢,提高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潘智敏  周飞 《中医药学刊》2010,(12):2476-2478
目的:观察调脂积冲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肝脏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49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易善复组、调脂积组。上午,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易复善组和调脂积组给予高脂乳剂;下午,两个治疗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活饮用水灌胃。8周末处死实验大鼠。测定肝脏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T-PCR检测大鼠肝脏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和炎性侵润;与模型组相比,调脂积组TG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表达减少,调脂积组则显著升高。结论:调脂积冲剂能增加肝脏PPAR-γ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生物总碱(Dendrobium nobile Lindl.alkaloids,DNLA)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mRN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6周后,1次ip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1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100 mg·kg-1)和DNLA 20,40,80 mg·kg-1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喂养。给药组每日ig给药1次,连续4周,正常组及模型组ig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IRS-2 mRNA,IGF-1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PG,FINS,HOMA-IR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DNLA 40,80 mg·kg-1组FPG,FINS,HOMA-IR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组织中IRS-2 mRNA,IGF-1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DNLA 40,80mg·kg-1组肝脏组织中IRS-2 mRNA,IGF-1 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DNLA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肝脏组织IRS-2 mRNA,IGF-1 mRNA表达,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7.
解毒通络调肝散防治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淼  朴春丽  南征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0):700-703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调肝散对高脂饲料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高脂饲料喂饲Wistar大鼠1月后,禁食12 h,腹腔注射1.2%链脲佐菌素30 mg/kg,空白组则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1周后进行糖耐量实验,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吡咯列酮组和解毒通络调肝组。治疗组分别按每日0.5 g/kg-1,5 mg/kg,5 g/kg的剂量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2个月后进行糖耐量试验,血浆胰岛素,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解毒通络调肝散治疗组第12周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解毒通络调肝散能显著降低该动物模型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南非传统草药Sutherlandia水提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并高脂饲料喂养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Sutherlandia组。观察体质量、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OGTT、TG、TC、LDL-C指标明显升高(P<0.05),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明显,IRS-1 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Sutherlandia组及吡格列酮组的体质量未见明显增长,Sutherlandia组及吡格列酮组血糖、TG、TC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Sutherlandia组及吡格列酮组骨骼肌中IRS-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注射STZ并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诱导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南非传统草药Sutherlandia可明显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血脂代谢,提高胰岛素水平;Sutherlandia可提高IRS-1骨骼肌中的表达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其确切的作用途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散有效部位群(HQS)对Ⅱ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AMPK/SREBP-1c)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T2DM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HQS(2.4 g·kg~(-1))灌胃给药,连续16周。测定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NEFA)及肝脏TC、TG含量;HE、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AMPK(Thr172)、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Ser79)、SREBP-1c(Ser372)、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Ser731)、蛋白激酶B(Akt)(Ser473)磷酸化蛋白以及AMPKα、SREBP-1c核蛋白(nSREBP-1c)、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IRS-2、Akt蛋白的表达;qPCR法检测肝组织中SREBP-1c、ACC1、FA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IRS-2、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TC、TG、NEFA及肝脏TC、TG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肝组织存在明显的脂肪变性;p-SREBP-1c、IRS-2蛋白的表达和p-AMPK/AMPKα、p-ACC1/ACC1、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P 0.05,P 0.01),AMPKα、n SREBP-1c、ACC1、FAS蛋白表达和p-IRS-2/IRS-2比值显著升高(P 0.05,P 0.01);SREBP-1c、ACC1、FAS、SC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05,P 0.01),IRS-2、Akt mRNA表达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HQS组大鼠血浆TC、TG、NEFA及肝脏TC、TG水平显著降低(P 0.05);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p-SREBP-1c、IRS-2蛋白表达和p-AMPK/AMPKα、p-ACC1/ACC1、p-Akt/Akt比值显著升高(P 0.05,P 0.01),nSREBP-1c、ACC1、FAS蛋白表达和p-IRS-2/IRS-2比值显著降低(P 0.05,P 0.01);SREBP-1c、ACC1、FAS、SC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 0.05),IRS-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 0.05)。结论 HQS可能通过调节AMPK/SREBP-1c通路,减少脂质合成,改善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调脂积冲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减肥降脂作用,观察对真胰岛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2(IRS-1、IRS-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脂积冲剂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减肥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5只,设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55只用于造模。7周后,选择出高于正常组体重20%的肥胖大鼠并测量身长并计算Lee's指数,再随机分为调脂积冲剂组、荷丹片组及肥胖模型对照组。调脂积冲剂组、荷丹片组给予相应计量的调脂积冲剂、荷丹片混匀药液,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相对计量的生理盐水。给药5周后的动物称体重,测体长,计算Lee's指数,测定大鼠TC、TG、FFA、FBG的含量,用ELISA试剂盒测空腹真胰岛素,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调脂积冲剂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低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5);调脂积冲剂组大鼠血清TC、TG水平低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5);调脂积冲剂组大鼠血清FFA水平明显低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1);调脂积冲剂组大鼠血清真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5);调脂积冲剂组大鼠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肥胖模型组大鼠(P<0.05);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mRNA的表达水平有一定升高,与肥胖模型组大鼠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脂积冲剂对肥胖大鼠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调脂积冲剂对肥胖大鼠具有调脂作用;可以降低肥胖大鼠血清FFA,可能是其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之一;调脂积冲剂可以降低真胰岛素水平,增加肥胖大鼠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2(IRS-1、IRS-2)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饲料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脂质代谢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 解偶联蛋白2(UCP2)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ig,30.0g·kg-1·d-1),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ig,10.0g·kg-1·d-1),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灌服参苓白术散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对肝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实时荧光定量RT-PCR仪检测肝组织SIRT1、UCP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SIRT1、UC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证实肝组织脂质蓄积严重,血清TG、TC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UCP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肝组织脂质蓄积明显改善,血清TG、TC含量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P<0.01),UCP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效果较好;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16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肝细胞内SIRT1/UCP2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2,IRS-2)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复方黄连降糖片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28mg/kg)腹腔注射合并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复方黄连降糖片治疗8周。处死后分别测定其血糖、血清胰岛素浓度,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IRS-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升高,各组织IRS-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复方黄连降糖片能降低模型大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并能显著升高各组织IRS-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复方黄连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与其提高外周组织IRS-2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的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改善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心肌病大鼠SERCA2a及L-钙电流的机制研究。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高脂高糖饮食及STZ诱导糖尿病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n=5)、黄芪甲苷组(10mg/kg,n=5)、贝那普利组[100mg/(kg·d),n=5],另设正常组(n=5),4周治疗后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SERCA2a蛋白水平、基因表达及ICa-L电流的变化。结果 高脂高糖饲料联合STZ-诱导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下降、SERCA2a、ICa-L电流表达降低,黄芪甲苷组较模型组可显著改善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同时提高SERCA2a蛋白和mRNA表达,改善ICa-L电流的作用,与盐酸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甲苷可通过提高SERCA2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ICa-L电流,改善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贞清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其对大鼠肝脏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 1, SIK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贞清方组、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并设立正常对照组8只,贞清方组给予贞清方每日12 g生药/kg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混悬液每日15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治疗12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 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称体重和肝脏湿重并计算肝重指数,测肝脏TG含量, 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及SIK1在肝脏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SIK1、SREBP-1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FA、 TG、TC、ALT、AST水平、肝重指数和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重度脂肪变性,肝SIK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增多(P〈0.01);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贞清方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FBG、FFA、 TG、TC、ALT、AST及肝重指数均降低,肝脏TG含量下降,SIK1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而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同时大鼠的肝脏病变程度得到了改善。贞清方组FBG、TG、TC、ALT、AST、肝TC含量、SIK1 mRNA 和蛋白表达、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均优于二甲双胍组(均P〈0.05)。结论本实验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IK1表达降低,同时贞清方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D(Insulin Receptorβ,InsR-[3)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空白组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两组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制备IR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空白组继续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继续给予高脂高糖高盐饲料饲养;针剌组给予高脂高糖高盐饲料饲养,同时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m-blot方法测定肝脏InsR-β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InsR-β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剌组大鼠肝脏klnsR-β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而针刺组与空白组大鼠肝脏InsR-β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以增加肝脏InsR-β 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陈汤、柴胡疏肝散、二陈汤+柴胡疏肝散及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肝脏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解郁化痰法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颈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复制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二陈汤组(9.135 g·kg^-1),柴胡疏肝散组(6.615 g·kg^-1),二陈汤+柴胡疏肝散组(合方组,9.135 g·kg^-1+6.615 g·kg^-1),二甲双胍组(0.158 mg·kg^-1),并以正常组作为对照。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于末次给药后,麻醉处死,分离大鼠卵巢、肝脏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激素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的IRS-1,IRS-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水平显著上升,E2水平显著下降(P<0.01),卵巢组织病理可见大量囊状扩张卵泡,颗粒细胞层较薄,黄体少见,肝脏组织IRS-1,IRS-2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T水平显著下降,E2水平显著上升(P<0.01),卵巢组织病理可见囊状扩张卵泡数目减少,颗粒细胞层增厚,可见各级卵泡,二陈汤组IRS-1,IRS-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P<0.01);柴胡疏肝散组IRS-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IRS-2 mRNA及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合方组IRS-1 mRNA及蛋白表达和IRS-2 mRNA表达明显上升(P<0.05),IRS-2 mRNA有上升趋势;二甲双胍组IRS-1蛋白和IRS-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IRS-1 mRNA有上升趋势。结论:二陈汤改善PCOS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效果较柴胡疏肝散更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IRS-1,IR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方对Purina#5008饲料饲养诱导ZDF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胰腺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以Purina#5008饲料饲养的SPF级雄性ZDF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0.5 g·kg~(-1)·d~(-1)),解毒通络调肝方大剂量组(5 g·kg~(-1)·d~(-1))、中剂量组(3 g·kg~(-1)·d~(-1))、小剂量组(1 g·kg~(-1)·d~(-1));普通饲料饲养的SPF级雄性ZL大鼠作为正常组。盐酸二甲双胍组,解毒通络调肝方小、中、大剂量组均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用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饲养第17周处死大鼠无菌取胰腺组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IRE1/p-IRE1,JNK/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解毒通络调肝方大、中、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增多(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二甲双胍组、解毒通络调肝方大、中、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与盐酸二甲双胍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大、中、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解毒通络调肝方中剂量组比较大、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减少。结论:以Purina#5008饲养诱导ZDF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可引起内质网应激,通过解毒通络调肝方干预,可减少IRE1、P-IRE1表达,同时降低JNK,P-JNK表达,其可能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机制及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解毒通络调肝散对高脂饲料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的药效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饲Wistar大鼠1个月后,禁食12 h,腹腔注射1.2%链脲佐菌素30 mg/kg,空白组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吡咯列酮组和解毒通络调肝组.治疗组分别按0.5、5、5 g/(kg·d)的剂量灌胃给予不同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2个月后进行各指标检测.结果 解毒通络调肝散治疗组第12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模型组(P<0.01).各指标与治疗组相比亦有不同程度差别(P<0.05或P<0.01).结论 解毒通络调肝散能显著降低该动物模型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7,(6)
目的通过研究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水提物对肝脏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mRNA的表达影响来了解治疗大鼠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80只SD大鼠均分成模型组和青钱柳叶水提物组,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体质量、尿量、饮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值(FBG)、血清中胰岛素和肝脏组织中InsR、IRS-2 mRNA含有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青钱柳叶水提物给药组可明显减少动物的摄食量、饮水量和尿量,增加体质量;降低空腹血糖值和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上调肝组织中InsR、IRS-2的mRNA表达。结论青钱柳叶水提物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症状,降低空腹血糖和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上调肝组织中InsR、IRS-2的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加味楂曲饮(JWZQY)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学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F级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低、中、高剂量JWZQY进行干预,连续灌胃8周,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CYP2E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呈现明显脂肪变性。高、中剂量JWZQY治疗后肝脏脂肪变程度明显减轻,中剂量组CYP2E1mRNA水平明显降低、CYP2E1蛋白表达丰度明显降低。结论 JWZQY可有效防治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并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