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栓素/前前列环素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栓素/前列环素(TXA2/PGI2)与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肺高压)发生的关系。方法:对63例先心病患儿行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a(6-K-PGF1a)进行放免分析测定。结果:先天病肺高压组TXB2、TXB2/6-K-PGF1a明显增高,6-K-PGF1a明显下降,且不同程度肺高压组间TXB2/6-K-PGF1a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XA2/PGI2的失衡在先心病肺高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28例新生儿窒息的前列腺素、血栓素代谢产物6-K-PGF1α、TXB2生后24小时及72小时血浆水平,且并与16例无缺氧性疾病的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三组的血浆6K-PGF1α生后24小时测值均比生后72小时高。且重度窒息组生后24小时测值明显高于另两组。血浆TXB2生后24小时和72小时测值均以重度窒息组增高明显。且重度窒息组中有脑损伤者72小时6-K-PGF1α、测定值高于无脑损伤组。提示血浆6-K-PGF1α、TXB2水平可作为新生儿缺氧及其严重程度判断的灵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观察45例硬肿症患儿血浆6-酮-前列腺索(PGF_(1α))及血栓索B(TxB_2)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血浆TxB_2、PGF_(1α)水平明显升高,轻症、早期以TxB_2升高为主,重症中、晚期以PGF_(1α)升高为主;TxB_2/PGF_(1α)比值在Ⅱ°硬肿时明显升高,Ⅲ°硬肿时明显下降,与无肺出血组比较,重度硬肿肺出血组PGF水平显著升高,TXB_2/PGF_(1α)比值则下降。提示TxA_2与PGI_2的代谢失衡与新生儿硬肿症及并发症肺出血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浆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 PGF1α)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 30例哮喘患儿在哮喘发作期及其中 2 4例处于喘息缓解期的血浆TXB2 、6 K PGF1α和PAF水平 ,并以 2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哮喘患儿喘息发作期血浆TXB2 、TXB2 / 6 K PGF1α(T/P)和PAF较对照组及喘息缓解期明显升高 (P分别 <0 .0 1,0 .0 5 ) ;喘息缓解期血浆TXB2 、T/P和PA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而各组间 6 K PGF1α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TXA2 、PAF是导致哮喘发作的重要炎性介质 ,在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脂酶A2(PLA2)及细胞因子(CKs)在肺炎恶化进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结合危重病评分.采用ELISA检测25例肺炎患儿血清PLA_2、CKs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叶及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并监测患儿脏器功能、血乳酸及动脉血气。结果肺炎组患儿血清PLA2、TNF-α及IL-8含量明显低于伴呼衰组(P<0.05)及伴多衰组(PMO.01);PLA2与TNF-α、IL-8及血乳酸是正相关。结论PLA2及CKS相互作用,参与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PLA2与肺炎病情有关,并可作为早期警示呼衰及多衰发生的实验性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维生素E(VitE)含量的变化及其在治疗上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监测血SOD;LPO则采用改奶TBA法测定;VitE应用高压液相法测定。结果 1.肾炎患儿急性期SOD活力降低与恢复期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SOD在恢复期活力明显提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LPO急性期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非常显著(P<0.01),恢复期LPO下降,但尚未能正常水平(P<0.01)。3.肾炎患儿血VitE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氧化-抗氧化功能失衡参与了肾脏损伤及恢复,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及其水解产物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别用ELISA法及RIA法检测54例患儿及22例健康儿童血清sPLA2、血浆血栓素B2(TXB2,系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及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系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的水平,并结合儿童危重评分(PCIS)监测患儿脏器功能。结果血清sPLA2、血浆TXB2水平在SIR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疾病恶化及死亡组明显高于好转及治愈组(P<0.01);PCIS≤70分组较71~89分组的sPLA2、TXB2水平明显增高(P<0.05,P<0.01);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组较单脏器功能衰竭组明显增高;相应地,血浆6?Keto?PGF1α水平在SIRS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组低于治愈组,MSOF组低于单衰组,高危重评分组低于低危重评分组(P<0.05或P<0.01)。血清sPLA2与血浆TXB2及脏器衰竭数呈正相关,与6?Keto?PGF1α及危重评分呈负相关。结论sPLA2、TXB2、6?Keto?PGF1α作为强烈致炎因子在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动态监测血清sPLA2、血浆TXA2及PGI2并结合危重评分对SIRS的病情轻重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为今后应用sPLA2抑制剂及环氧化酶抑制剂防治SIRS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肺出血新生大鼠肺组织6-酮-前列腺素(6-k-PG)、血栓素B2(TXB2)的动态变化,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机制.方法 新生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1、2、3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 g/L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L/kg后放4℃冷室.实验1组1 h后拿出,断头处死;实验2组4 h拿出,断头处死;实验3组4 h拿出后复温,同时注射肾上腺素1次,剂苗不变,间隔1 h再注射1次,剂量加倍,出冷室后2 h断头处死.肉眼观察其肺组织大体病理情况.将结果分为5级:Ⅰ级正常肺,Ⅱ级肺水肿,Ⅲ级点状肺出血,Ⅳ级局灶性肺出血,Ⅴ级弥散性肺出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肺组织6-k-PG和TXB2水平.结果 1.肺大体病理改变:实验1组Ⅱ级肺9只、Ⅴ级肺1只;实验2组Ⅱ级肺6只、Ⅴ级肺4只;实验3组Ⅲ级肺4只、Ⅳ级肺1只、Ⅴ级肺5只;正常对照组大鼠Ⅰ级肺10只,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Ⅴ级肺电镜下见肺泡腔内有出血,部分气血屏障结构模糊.2.实验1组肺组织TXB2水平与实验2组、实验3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a<0.05).实验1组6-k-PG/TXB2值与实验2组、实验3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a<0.05).结论 在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形成过程中,前列环素(PGI2)作用相应增加,PGI2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参与肺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 (VPA)对癫疒间 患儿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8例服用不同剂量VPA的癫疒间患儿分别于服药前、服药 3个月和 6个月时检测其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 (TXB2 )和6 酮 前列腺素 F 1α(6 Keto PGF 1α)的水平。结果 服用VPA 3个月与服药前比较 ,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t =2 82 4 ,P <0 0 1) ,且与VPA剂量呈负相关 ;胶原和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 (t =2 15 3和 2 2 6 3,P均 <0 0 5 ) ,与VPA剂量呈负相关 ;TXB2 显著下降 (t =2 373,P <0 0 5 ) ,与VPA剂量不相关 ;6 Keto PGF 1α无明显变化。服药 6个月与 3个月比较 ,上述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全身性发作组与部分性发作组比较 ,上述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VPA能影响癫疒间 患儿的血小板数量及功能 ,影响的程度与VPA剂量相关 ,与癫疒间 患儿的发作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诊断与病理类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新生儿肺出血,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0.2%~3.8%,尸检率为7%~54%,持续正压通气抢救成功率为28.6%~583%。各比率间差别颇大,现就此进行探讨。肺出血诊断标准及研究方法:诊断标准:(1)临床标准:在原发病基础上口鼻或气管内有血性液体流出者。(2)病理标准:肉眼见肺出血总面积占全部肺面积的两叶以上,镜下能见到大片出血者(简称弥漫性肺出血)。研究方法:1958年6月~1992年12月34年半期间,我院新生儿尸检1015例,对符合临床或病理肺出血诊断标准者进行分析。结果:1.符合临床标准者132例,除外经病理证实是消化道出血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肺出血新生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斑点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对照组(71=15),肺出血存活极期组(存活组,71=14),肺出血恢复期组(恢复组,71=14)和肺出血死亡组(死亡组,71=6)新生儿BALF中SP—A水平。结果肺出血组BALF中SP-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死亡组SP-A降低更明显,明显低于存活极期组(P〈0.05);肺出血恢复期,SP-A水平明显恢复,接近对照组(P〉0.05)。结论肺出血新生儿BALF中SP—A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肺出血高危新生儿预警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凝血酶,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儿肺出血多发生在各种严重疾病的晚期,病死率极高,近年来使用正压通气治疗,成活率有所提高。本文应用凝血酶配合正压通气成功治愈三例新生儿肺出血,报告如下:例1,男,3天,孕36周,体重2.4kg,以发热、呼吸急促1天人院,查体:T41C,P180次/分,R80次/分,口周青紫,三凹症阳性,双肺少许湿罗音,心(-),腹平软,肝脾(-),双下肢硬肿,诊断新生儿肺炎,硬肿症予头晕吸氧等综合治疗4小时,症状无改善,双肺出现大量湿罗青,予气管插管,从导管中涌出大量血性液体,诊断肺出血行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参数:FIO。O.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血栓烷(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FCNS)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FCNS儿脑脊液(CSF)中ET1及TXA2和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PGF1α,非感染手术儿CSF为对照。 结果FCNS儿CSF、ET1、TXB2及TXB2/6-k-PGF1α(T/K)比值升高,昏迷儿CSF、ET1、TXB2高于非昏迷儿,恢复期CSF、ET1、TXB2/6-k-PGF1α。比值较急性期下降。 结论FCNS时神经系统ET1和TXA2生成增加,CSF中ET1、TXD2和6-k-PGF1。改变可反映脑实质损伤程度,有助于临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PV)评分标准在新生儿肺出血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10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并使用CPPV的标准评分,判断CPPV分值与肺出血发生的关系。结果本组100例患儿均存在CPPV分值的改变。肺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与CPPV分值密切相关。肺出血CPPV评分值≤3分30例均治愈.4~6分53例,治愈率为18.86%,好转率为56.6%.病死率为24.5%.≥7分者17例均死亡。肺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与CPPV分值密切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提示缺氧和感染是新生儿肺出血的重要原因。结论使用新生儿肺出血CPPV评分标准有助早期诊断肺出血,以指导临床治疗,降低肺出血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新生儿硬肿症53例,各种原因所致肺出血12例。检测了TXB2(血栓素A2-TXA2的稳定衍生物)、6-K-PGF1α(前列环素I2-PGI2稳定衍生物)、PC-ACA(蛋白C抗凝血活性)。其结果,新生儿硬肿症早期TXB2升高,PC-ACA在低体温时活性低,揭示本症存在着高凝趋势。肺出血病人6-K-PGF1α升高,有些病人是在肺出血前检出的,提示此项可做为肺出血早期监测指标,但指标水平及出现时间等应进一步研究。肺出血病人T/P(TXB2/6-K-PGF1α以下简称T/P)比例失调,本研究证明新生儿硬肿症及肺出血存在血小板激活/破坏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变,有出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肺出血3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儿肺出血(简称肺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收治32例肺出血患儿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人来源及诊断标准1996年1月~1998年7月我院NICU确诊为新生儿肺出血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诊断标准:1.有肺出血的各种高危因素。2.临床诊断:气道内有血性液流出为依据[1]二、呼吸机的应用应用美国生产纽邦E-150型呼吸机。通气形式为IPPV加PEEP,呼吸机参数,初调值:FIOZ0.7~1.O,PIPZ.452~3.423kPa(25~35cmH刃),PEEPO.588~O.98IkPa,l/EI:正.0~1.2,FIS~12L/min,RR35~45/mi…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肺出血血栓素B2和纤维蛋白肽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索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机制和早期监测的方法,为防治肺出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硬肿症的肺出血和无肺出血患儿血液中血栓素B2(TXB2)和纤维蛋白肽A(FPA)进行了对照观察。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FPA和TXB2的浓度。同时对肺出血患儿作血气分析。结果新生儿硬肿症肺出血组和新生儿窒息肺出血组TXB2及FPA的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新生儿硬肿症肺出血组TXB2及FPA值较新生儿硬肿症无肺出血组、正常新生儿组明显升高(P<0.01);新生儿窒息肺出血组TXB2及FPA值较新生儿窒息无肺出血、正常新生儿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异常凝血;窒息和硬肿症所致的新生儿肺出血都存在止血凝血功能障碍这一共同因素;TXB2和FPA可作为预测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客观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在新生及婴幼儿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出生-6个月婴儿临床出血病例,维生素K治疗前后检测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进行判断。结果: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88例,其中早发型16例占18.2%,典型型10例占11.4%,迟发型62例占70.4%,颅内出血占63.6%,胃肠道出血占22.7%,皮肤出血占20.5%,病列率12.5%。结论: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目前仍是我国婴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婴儿生命健康,应积极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静脉点滴甲氰咪胍佐治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12冽,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自1490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男7例.女5例;日龄<1天者2例,2~7天老7例,8~28天者3例;新生儿窒息3例,新生儿出血症6例,NEC1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例;轻度出血8例,中度出血3例,重度出血1例。对照组11例.男6例,女5例:日龄<1天者3例,2~7天者6例,8~28天者2例;新生儿窒息3例,新生儿出血症5例.NECI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例;轻度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30例哮喘患儿在哮喘发作期及其中24例处于喘息缓解期的血浆TXB2、6-K-PGF1α和PAF水平,并以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哮喘患儿喘息发作期血浆TXB2、TXB2/6-K-PGF1α(T/P)和PAF较对照组及喘息缓解期明显升高(P分别<0.01,0.05);喘息缓解期血浆TXB2、T/P和PA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各组间6-K-PGF1α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TXA2、PAF是导致哮喘发作的重要炎性介质,在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