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头孢噻肟钠 /头孢克洛序贯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12 2例细菌性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 6 2例 ,对照组 6 0例 ,对照组连续静滴头孢噻肟钠 7~ 10d ,观察组静滴头孢噻肟钠 3~ 4d后改为口服头孢克洛 ,总疗程 10d ,观察两组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不良反应 ,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 (χ2 =1.76 ,P >0 .0 5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这三项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头孢噻肟钠 /头孢克洛序贯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经济的方法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胃肠安丸加头孢克洛;对照组使用头孢克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24例(80%),有效5例(16.67%),无效1例(3.3%)。对照组治愈显效20例(66.67%),有效2例(6.67%),无效8例(26.67%),二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肠安丸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徐蕾 《中国校医》2014,(12):941-941
目的观察头孢克洛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牙周炎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86例,共有患牙112颗,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患者共55颗患牙采用头孢克洛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共57颗患牙采用头孢克洛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60.47%,有效率30.23%,无效率9.30%,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治愈率39.53%,有效率32.56%,无效率27.91%,总有效率为72.09%;2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头孢克洛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较单独使用头孢克洛的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几年收治的7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2.12,P〈0.01)。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较单纯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D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D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DP方案化疗.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4.2%(13/24)和45.8%(11/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564).生活质量提高加稳定率治疗组为87.5%(21/24),对照组为58.3%(14/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9,P=0.023).体重增加及稳定率治疗组为79.2%(19/24),对照组为45.8%(1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9,P=0.017).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5.8%(11/24),对照组为41.7%(10/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5,P=0.771).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下降程度减轻,恢复快,化疗后免疫功能好于对照组.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D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应用头孢呋辛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7.5%,两组相比χ2=11.2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相比χ2=4.5187,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确诊后,立即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同时给予相同条件的健康宣教与护理。观察组给予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尼群地平片10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治疗依从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对照组为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7,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1.5±7.2)分,对照组为(72.8±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6,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治疗依从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起始剂量为每次6.25 mg,每天3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50 mg,每天3次;观察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11.875 mg,每天1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190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30 m,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2%,对照组为2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5)。结论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孢他美酯颗粒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小儿化脓性中耳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各32耳)。对照组根据情况进行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次口服10 mg/kg头孢他美酯颗粒,2次/d。两组均5 d为1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5)。对照组显效时间为(9.26±2.03)d,观察组为(6.80±1.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8,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为3.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5,P0.05)。结论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采用头孢他美酯颗粒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显效更快,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受诊的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两组疗程同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压变化状况、治疗依从性,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5,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80.65%,对照组为6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6,P0.05);观察组收缩压(122±11)mm Hg,舒张压(81±10)mm Hg,对照组收缩压(139±8)mm Hg,舒张压(92±11)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94、3.549,均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在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4例,根据患者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性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5.83%,对照组为76.0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χ2=16.81,P0.001)。治疗前,两组患儿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神经功能评分为(4.07±0.13)分,低于对照组的(5.59±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9,P0.05)。试验组患儿体温、心率、血压、呼吸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例),低于对照组的21.74%(10例)(χ2=10.08,P0.001)。对照组6例(13.04%)转为危重症,试验组1例(2.08%),试验组转为危重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8.94,P0.001)。结论脑苷肌肽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强化培训在医学生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2015年武汉7所大中专院校的医学生,分为对照组(2011—2013年的675名医学生,上岗前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综合培训,即一次性大培训)和干预组(2014—2015年的682名医学生,实施院-科-带教导师三步式实习生强化培训),比较两组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暴露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干预组各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防护措施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1.70%(148名),低于对照组的65.33%(441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91,P<0.01);干预组主动进行血清病毒检测和强化接种乙肝病毒疫苗的医学生所占比率分别为14.66%(100名)、11.73%(80名),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6%(20名)、2.67%(18名)]。干预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操作环节均为配药,干预组职业暴露报告率为72.97%(108/148),高于对照组的50.11%(22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2.78,P<0.01)。结论对医学生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强化培训,能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切口牵开保护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切口牵开保护器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收治的Ⅲ~Ⅳ类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切口牵开保护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和对照组(未使用),比较两组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共监测患者31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60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00%(6例),对照组为11.88%(19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2.10±3.30)min、(7.00±2.20)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8.30±4.10)min、(10.00±3.50)d],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评分为(2.00±1.70)分,低于对照组的(3.00±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口牵开保护器可有效降低Ⅲ~Ⅳ类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院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成人和婴幼儿麻疹发病特点的差异。方法对该院2006年1月-2013年6月165例麻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婴幼儿组和成人组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各种检查结果阳性率的差异。结果除12月份外,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患者主要集中在2-8月份(157例,95.15%)。成人组高热(68例,82.93%)、Koplik’s斑(78例,95.12%)、消化道症状(43例,52.44%)、眼部症状(61例,74.39%)的发生率均高于婴幼儿组[对应值分别为(39例,55.71%)、(47例,67.14%)、(23例,32.86%)、(41例,58.57%)];Koplik’s斑的持续时间为(5.99±1.57)d,长于婴幼儿组的(3.12±1.41)d(均P<0.05)。成人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64例,78.05%)明显高于婴幼儿组(7例,10.00%);而婴幼儿组并发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29例,41.43%)明显高于成人组(12例,14.63%)(均P<0.05)。 成人组32例患者入院第2天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查,其中30例(93.75%)出现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下降[(122.10±96.20)cells/μL],26例治疗1周后复查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升高[(445.10±187.20)cells/μL](P<0.01)。结论成人麻疹更易出现高热、消化道症状、眼部症状和肝功能损伤,全身症状较重;婴幼儿麻疹更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LPS)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类型鉴别和疗效判断价值的意义。方法对某院110例H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革兰阴性(G-)菌感染肺炎组(50例),革兰阳性(G+)菌感染肺炎组(30例),对照组(非典型病原体或病毒感染组,30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清PCT、LPS、C反应蛋白(CRP),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CT与LPS对预测HAP病原菌感染类型的效能。结果G- 菌感染肺炎组PCT、LPS水平分别为(3.43±1.15)ng/mL、(0.20±0.08)EU/mL,高于G+ 菌感染肺炎组[分别为(0.42±0.12)ng/mL、(0.05±0.02)EU/mL]和对照组(0.14±0.08)ng/mL、(0.02±0.01)E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 菌感染肺炎组治疗前后PCT[(3.43±1.15)ng/mL vs(0.63±0.22)ng/mL]、CRP[(47.26±30.35) mg/L vs(9.21±6.54) mg/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重度组较轻度组血清PCT[(5.43±1.05)ng/mL vs(0.72±0.32)ng/mL]、LPS [(0.33±0.07) EU/mL vs(0.09±0.04) EU/mL]和CRP[(57.46±20.15) mg/L vs(8.25±5.24) mg/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和LPS联合检测区分G- 菌和G+ 菌感染HAP的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96.15%,AUC为0.95。结论PCT和LPS在HAP患者病原类型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PCT和LPS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HAP感染类型的特异度,并可根据其动态变化评估抗菌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抗菌手术薄膜对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12月某院神经外科病变手术患者分为使用抗菌手术薄膜组(A组)和普通手术薄膜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A组患者术中手术切口薄膜起边率为38.3%(98/256),低于B组的96.88%(248/256),两组患者薄膜起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57,P0.01)。512例患者,发生SSI17例,发生率为3.32%,A组患者SSI发生率为1.56%(4/256),低于B组的5.08%(13/256)(χ2=7.93,P0.05)。神经外科SSI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BMI)≥24、出现围手术期低体温、吸烟、术前住院日数≥5 d,以及未使用抗菌手术薄膜均是神经外科SS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是否使用抗菌手术薄膜是神经外科SSI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使用抗菌手术薄膜能有效降低起边率和SSI发生率,建议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庆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手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4—6月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及手表面采样的方法,对24所市级医院的111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所有被调查科室均设置有专门的洗手设施,且被调查者均采用流水洗手的方式进行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使用消毒剂的比例(82名,73.87%)高于采用六步洗手(42名,37.84%);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99.10%(110名),高于接触患者后的89.19%(99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23、9.88,均P0.01)。诊疗活动中手卫生前手最大菌落总数为475 CFU/cm~2,手卫生后手最大菌落总数为85 CFU/cm~2,洗手后手菌落计数低于洗手前(P0.01)。年龄、性别、科室和职业是影响手卫生的重要因素。洗手前,护士手卫生合格率高于非护士,女性、护士以及Ⅰ类环境中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低于男性、非护士以及其他类型环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洗手后各组手卫生合格率均有提高,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均有减少。结论重庆市市级医院洗手设施配置和手卫生效果均较好,但≥35岁年龄组、男性、Ⅲ和Ⅳ类环境科室的医务人员,以及非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奎硫平联合治疗脑外伤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由脑外伤所致精神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奎硫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奎硫平治疗,治疗8个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5/20),对照组为35.0%(7/2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奎硫平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较单一使用奎硫平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暖箱日常清洁消毒方法的效果,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办法。方法选择某院 2013年12月-2014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30台使用中暖箱,随机分为基线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台。基线组和对照组使用常规消毒法处理,即清水和含氯消毒剂分别擦拭暖箱内外壁,试验组在日常消毒法的基础上加用强化消毒法(乙醇擦拭暖箱内壁)1次,比较各组消毒效果。结果基线组于试验第4天首次检出不合格暖箱,至第7天所有暖箱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合格标本检出率为31.43%(88/280)。对照组首次检出不合格暖箱的时间中位数为第5天,试验组首次检出不合格暖箱的中位数为第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P<0.05);试验组标本不合格率为15.36%(43/280),低于对照组的32.86%(92/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P<0.05)。结论在常规消毒法的基础上,加用乙醇强化消毒能够有效提高暖箱表面消毒效果,加之其方便实用、经济安全的特点,可以作为暖箱日常消毒方法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套预防开放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性,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开放性腹部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行开放性腹部手术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术中使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和对照组(常规应用无菌纱布垫对切口进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换药费用、切口感染情况,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干预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为14.81%(12/81),低于对照组的34.57%(28/81);干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6.42%,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住院期间换药费用低于对照组[(305.5±176.7)元vs(431.6±381.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蛋白血症(OR=2.88,95%CI:1.21~6.87)、BMI≥24(OR=3.11,95%CI:1.12~8.66)及出血量≥400 mL(OR=3.98,95%CI:1.36~11.64)是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切口保护套是保护性因素(OR=0.24,95%CI:0.09~0.59)。结论切口保护套有效降低了开放性腹部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