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000年与2010年包头城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了解儿童哮喘患病趋势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两次流行病学调查对象均为包头市0~14岁儿童。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与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控制相同。2000年调查应用sas/pc统计软件,由中国预防科学院统计室对资料进行双录人。本次调查使用EpiInfo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及比对。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0年调查总样本量为10915例,诊断哮喘患儿96例,患病率为0.88%(95%a0.72%~1.04%);2010年调查总样本量为11323例,诊断哮喘患儿127例,患病率为1.12%(95%C10.93%~1.31%);②两次调查中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儿童哮喘首次发病年龄近60%在3岁以前,85%在7岁以前;④既往诊断正确率2010年为65.35%(83/127),与2000年的51.04%(49/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5);与本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的68.6%(9605/139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⑤治疗方面2010年与2000年比较抗生素、中药及全身激素使用率明显下降,吸人激素使用率升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d0.05),2010年患者峰流速仪使用率5.3%,较全国的J4.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头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诊断及治疗水平较前有较大提高,但在哮喘的个体化治疗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642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调查及其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642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调查及其临床分析王竹兰,冯根宝,王燕燕,王坚对642例糖尿病(DM)患者进行了糖尿病性肾脏病(DN)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其总发生率为47.66%,其中早期DN发生率为34.11%,临床DN的发生率为13.55%。...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5.5%。糖代谢异常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的关系密切。我国尚无有关糖尿病患者LEAD的流行病学数据,一些局部流行病学调查和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结果显示,50岁以上的患者中LEAD的患病率达6.9%-23.8%。  相似文献   

4.
卢红华 《内科》2008,3(2):322-32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慢性持续性心律失常,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平均为5%,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最近一次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总患病率(年龄标准化后)为0.61%,估计房颤患者有800多万。现将我科收治的58例心房颤动伴脑栓塞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伊犁地区多民族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至2003年10月对伊犁地区6个主体民族常住人口进行关于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伊犁地区20~75岁受调查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5.62%,糖耐量受损患病率为5.04%,高于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1994年(2.5%)和1996年(3.2%)的调查结果;维吾尔族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高于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人群(均P〈0.05)。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糖尿病患病率也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增长。1980年全国首次进行了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成年人患病率为1.0%)。2007至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组织了全国14个省市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入糖尿病患病率为9.7%。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便秘的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便秘是一类常见而且可能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疾病,其中功能性疾病引起的慢性便秘约占57.1%。与慢性便秘有关的功能性胃肠疾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FGIDs)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症(IBS-C)。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北美洲符合罗马Ⅱ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达6300万人。我国北京地区18~70岁人群随机分层调查慢性便秘患病率为6.07%,部分地区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为7.3%~20.39%.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尿液白细胞检测结果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阴性的糖尿病(DM)患者同时行尿沉渣镜检,并与非DM患者进行对照。结果DM患者尿沉渣镜检WBC阳性率13.91%,显著高于非DM患者(2.56%)。提示DM患者尿液分析仪检测WBC假阴性率较高,对尿糖阳性者应行尿沉渣镜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COPD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住院确诊的COPD患者进行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回顾性凋查。结果在资料完整的948例COPD患者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总的患病率约为24.5%,COPD合并慢性肾脏病组PaCO2、吸烟指数、血尿酸水平、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病率较无合并慢性肾脏病组高,而PaO2、体质量指数较无合并慢性肾脏病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与COPD严重程度分级无明显的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是COPD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4、3.25、2.67和1.8,9,5%(71分别为2.01~2.75、2.95~3.77、1.99~3.27、1.18~2.63,P值均〈0.05)。结论COPD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是COPD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部听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部听诊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0039)程显声1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听诊的重要性根据笔者“八五”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病率占15岁以上人口的3.00%,估计全国COPD患者约有2...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长期在北京医院老年病房进行健康查体及疾病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老年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记录受检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血脂、血尿酸、乙肝表面抗原、影像学检查结果 以及既往诊断疾病情况,采用公式法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并对影响蛋白尿及CKD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82例老年人中,蛋白尿检出率为4.9%,肾功能下降为47.2%,CKD检出率为4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OR=2.257)和镜下血尿(OR=5.324)是老年人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OR=1.459)、冠心病(OR=3.290)、慢性阻塞性肺病(OR=2.094)、恶性肿瘤(OR=2.072)、高尿酸血症(OR=1.928)、贫血(OR=8.122)、血尿(OR=1.604)是发生CK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步估计我国特殊老年人群的CKD患病率为48.4%,相关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贫血等,与发达国家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现状,探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肾脏病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或住院部确诊且≥14岁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肾脏损伤及相关危险因素检测。根据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14岁以上支气管哮喘患者人群蛋白尿、血尿和eGFR下降患病率为别为9.41%、10.37%和3.03%,均高于普通人群;CKD患病率高达17.38%,在哮喘分期中急性发作期CKD患病率为24.42%,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χ2=12.445,P=0.002)。进一步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病史>10年、发作频率>1次/d和ACT评分<20分的患者白蛋白尿和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组患者(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人群具有较高的肾脏损伤发生率,患者病程、发作频率及控制水平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SCH)与T2DM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将1294例T2DM患者分为SCH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间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及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SCH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结果18.8%的T2DM患者合并SCH。SCH组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足病(DF)患病率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CKD、DR和DPN患者FT3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CH为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9,P=0.012)。 结论 T2DM合并SCH 患者CKD、DR、DPN和DF患病率升高。SCH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的检查结果,了解云南白族成年人尿检和肾功能检查异常的情况,为中国西南地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白族成年人群的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CKD)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了解急性肾损伤与CKD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临床和病理确诊为CKD并发急性肾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比较其与无CKD基础急性肾损伤患者在短期(6个月)预后上的差异.按基础肾功能情况将CKD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4组,即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和CKD4期组;按照危险、损伤、衰竭、肾功能丧失和终期肾脏病(RIFLE)标准将CKD并发急性肾损伤和无CKD基础急性肾损伤分别分级.结果 57例CKD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水肿、高血压、肾病范围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血尿的发生率高于无CKD基础急性肾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血红蛋白值高于后者(P<0.05),血清白蛋白值低于后者(P<0.05),肉眼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各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CKD基础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比例相对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CKD基础急性肾损伤肾功能恢复时间相对短.结论 急性肾损伤影响CKD的预后,加速CKD的病情进展;无论有无CKD基础,急性肾损伤均是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该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有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能与慢性肾病越来越高的患病率有关。本文将重点阐述这两个疾病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发生机制,比如胰岛素抵抗、炎症、氧化应激、高凝状态、胎球蛋白-A和脂联素等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为更全面管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和慢性肾病患者提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排泄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采用MDRD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定义为存在白蛋白尿或者eGFR60 ml/(min·1.73 m2)。白蛋白尿定义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 mg/g。采用多项式回归及曲线拟合分析eGFR与尿ACR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纳入15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3.9±12.0)岁,CKD及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31.0%和28.9%。eGFR≥90、60~89、30~59、15~29 ml/(min·1.73 m2)患者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19.9%、34.5%、65.6%和100%。在正常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比率分别为3.0%、9.3%和40.4%。多项式回归分析显示当患者尿ACR90 mg/g时,eGFR下降缓慢且稳定保持在90 ml/(min·1.73 m2)以上,而当尿ACR≥90 mg/g时,eGFR则迅速下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KD及白蛋白尿发生率高,对2型糖尿病人群进行CKD的筛查应该同时检测尿白蛋白与eGFR,为了延缓CKD的进展,应尽早对白蛋白尿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自2002年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NKF)所属“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工作组提出了CKD的定义和分期标准以来,该指南对提高全球CKD患者的诊断、治疗水平及改善预后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大量根据K/DOQI-CKD诊断标准进行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据使人们对于CKD患病率过高、CKD3期比例过高、老年人患病率过高以及肾脏单纯结构异常是否应诊断CKD等诸多问题产生了困惑,继而引发了关于现行定义和分期系统适宜性的争议。对此,国际肾脏病组织“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于2012年颁布新指南,调整了CKD的定义,建立了考虑病因、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白蛋白水平的CKD联合分期系统(CGA系统),制定了危险分层模型以判断预后,推荐应用CKD-EPI公式估算GFR水平等。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Hypertension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and a key factor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CKD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Albuminuria is one of the earliest screening markers recommended in patients at increased risk for CKD. Objective: 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persistent albuminuria (PA) in newly diagnosed hypertensive subjects and to study its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173 (72%) of 240 subjects among 1340 newly diagnosed hypertensive subjects from an ongoing community-based cohort study who had been screened once for the presence of albuminuria were re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PA in this study. Urinary albumin concentration (UAC) in mg/L and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 (ACR) in mg/g creatinine were determined in a spot morning urine sample by nephelometry.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PA signifying CKD was 9.3%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of 7.8–10.8% by UAC and 8.1% by ACR method (95% CI: 6.6–8.4%). Subjects with PA had mean age of 56.4 ± 11.4 years and 50% were males. Factor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ere male gender (odds ratio [OR], 1.92 (95% CI: 1.24–2.97)) and age less than 55 years with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of kidney disease (OR, 15.51; 95% CI: 7.35–32.97). Among measurable variables, high cholesterol levels (p = 0.001), and progressively higher levels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 < 0.001) were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PA. Conclusion: Hypertensive kidney damage is already present in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newly diagnosed hypertensives suggesting late detection of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联合诊断在糖尿病肾脏病变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94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行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和UACR检查。结果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分别有9.6%(15/157)、25.3%(23/91)、45.7%(21/46)出现了GFR的下降;以UACR为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9%、59.3%,以GFR为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6%、88.8%,而联合UACR与GFR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4%、54.3%;结论UACR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已有部分出现肾功能下降,联合GFR有助于更好地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