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基于复合开关投切电容器的无功补偿装置采用过零投切的复合开关模块投切电容器,晶闸管在电压过零时导通,电流过零时关断,避免了合闸涌流的冲击。本文对晶闸管投切时电容器上的能量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晶闸管最佳开通和关断时间,确保晶闸管导通时无合闸冲击电流。  相似文献   

2.
高艳霞  季凌 《电世界》2007,48(12):26-27
1复合开关结构原理 在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设备中,为了既能实现对低压电力电容器的零投切控制,又能减小功率损耗,多采用复合开关。这种复合开关电器的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晶闸管与继电器(或接触器)的触点相并联,其中图1(a)采用单向晶闸管,图1(b)采用双向晶闸管。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可控性好、导通功耗大;而继电器触点的接通、断开时间可控性差,但接通功耗小。两者取长补短,合闸时先在电压过零点附近导通晶闸管,然后接通继电器触点,分闸时则先断开继电器触点,后在电流过零点晶闸管截止。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片机(AT89C52)无功补偿复合开关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怀忠 《广西电力》2006,29(5):23-25
针对电磁开关和电力电子开关投切电容器在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2)并应用于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复合开关。该复合开关与接触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它既有晶闸管过零投切电容器时电网浪涌电流小的优点,又有接触器闭合时晶闸管无功耗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电工技术杂志》2008,(12):95-95
重庆明斯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电容投切开关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MJD—G系列低压智能三相共补型复合开关,MJD—F系列低压智能三相分补型复合开关用于电容器的投切。它吸收了接触器导通内阻小、不发热及晶闸管零电压投入、零电流切除等优点,成功地将投入、切除时瞬间涌流控制在小于等于1.2倍额定运行电流以内,完美地解决了在电容器投切过程中出现的高电压谐波和大涌流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电工技术杂志》2008,(16):79-79
重庆明斯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电容投切开关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MJD-G系列低压智能三相共补型复合开关。MJD—F系列低压智能三相分补型复合开关用于电容器的投切,它吸收了接触器导通内阻小、不发热及晶闸管零电压投入、零电流切除等优点,成功地将投入、切除时瞬间涌流控制在小于等于1.2倍额定运行电流以内,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装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成本高,导通损耗大等问题,笔者结合无触点开关和交流接触器各自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由单片机80C196KC控制的复合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装置,并且分析了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装置常用主电路的特点,介绍了该装置主电路的结构特点、信号检测、晶闸管电压过零检测、触发电路以及电容器投切时刻的选择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成本高,导通损耗大等问题,笔者结合无触点开关和交流接触器各自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由单片机80C196KC控制的复合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装置,并且分析了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装置常用主电路的特点,介绍了该装置主电路的结构特点、信号检测、晶闸管电压过零检测、触发电路以及电容器投切时刻的选择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新型三路复合开关。将晶闸管和磁保持继电器并接,利用STC12C5410芯片控制复合开关在零电压投入、零电流关断。该复合开关解决了电网中因电容组的投切造成的电流冲击与电压振荡问题,在降低装置成本和体积的同时,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顾建华 《电世界》2009,(5):26-27
目前低压电容器柜中,采用三相共补与单相分补相结合的方法,已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这种补偿方式的特点是电流信号源取自总柜三相取样电流互感器,并利用复合开关(双向晶闸管加旁路接触器)进行投切控制。投入电容器时,晶闸管得到投入脉冲信号,先导通,接通电容器,随后旁路接触器将晶闸管短接。切除电容器时,则与上述步骤相反。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进行电容器的过零投切,使回路工作更为可靠。补偿电容器由三相电容器和单相电容器共同组成,如果取样结果中三相一致呈欠补或过补,功率因数自动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首先发出三相脉冲信号,  相似文献   

10.
在无触点有载调压的过渡过程中,晶闸管有载分接开关的动作有可能导致调压过程中产生冲击电流,给调压变压器带来不利影响。利用全电力电子式有载分接开关的调压原理,以接入调压绕组为例,分别做了在电流过零点前、电流过零点时和电流过零后导通晶闸管分接开关的有载调压实验,得出在电流过零点时通过导通晶闸管分接开关来消除冲击电流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陈玲  莫岳平  黄澄扬 《低压电器》2014,(6):21-23,27
基于静止无功补偿的思想,设计了由独立控制单元控制的新型智能电力电容器。介绍了以dsPIC30F6014A为主控制芯片、采用过零点投切技术控制的复合开关、利用人机接口电路参数设计的硬件电路。给出了软件程序总体流程设计。经过试验测得的电容器投切过程电流波形表明,当电压过零投入、电流过零切除时,投切涌流很小。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零电压零电流倍流整流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倍流整流变换器.采用变压器和隔直电容串联,滞后桥臂串联二极管,使其超前桥臂实现零电压开通,滞后桥臂实现零电流关断,与滞后桥臂串联的二极管也实现零电流关断,二次侧整流二极管也是自然关断,变换器所有的功率器件都有较大的软开关范围,文中还简单讨论了软开关范围和参数设计.最后,采用峰值电流控制,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控制方案,研制2.5kW的软开关全桥变换器,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切换电容器接触器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切换电容器接触器的若干问题。阐述了其用法、型号、工作原理、预充电触头开距、涌流计算,以及并联使用情况。提出了用晶闸管代替预充电触头的设想。该探讨对提高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A novel concept for a combined short circuit limiter and dynamic series compensator is presented. The device consists of a fixed capacitor, 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s, and a thyristor switch inductance. The circuit is designed to regulate the impedance in steps. The series compensa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capacitors switching on and off, while the current limitation is achieved by the insertion of a resonant LC circuit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The thyristor switches are operated at zero current crossing, which eliminates the harmonics generation. The system operation has been analyzed and realistic components have been selected. The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vice can regulate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It can be built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omponents; the significant operation improvement is expected to justify the cost of the new device  相似文献   

15.
普通晶闸管换流阀无关断电流的能力,需要借助电网电压完成换相,不适用于没有交流电网的无源逆变电路.为了将晶闸管换流阀应用于柔性交直流电网,以并联十二脉动晶闸管换流器为前级,以七电平直流电流分配单元为后级构成级联型电流源逆变器.七电平直流电流分配单元不仅实现了对直流母线电流的动态平均分配,而且形成了周期性的直流电流过零点,为十二脉动晶闸管换流器提供零电流换相条件,从而实现晶闸管换流阀的强迫换相.实现强迫换相的晶闸管换流阀外特性相当于全控型逆阻器件,因此换流器可实现无源逆变.在对电路拓扑、调制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额定功率为0.5 MW的七电平柔性直流换流器试验装置,以三相电阻为负载,进行了无源逆变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大电流工况下,晶闸管换流阀与多电平直流电流分配单元协同作用实现晶闸管换流阀受控关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无功补偿装置电磁暂态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TP—EMTP软件平台,建立了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操作的仿真计算模型,模拟了系统投、切操作可能引起的过电压、过电流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对无功补偿系统中的电磁暂态过程进行了分析。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无功补偿电容器组投入时产生的合闸涌流和切除时产生的重燃过电压是对系统危害最严重的电磁暂态过程。文章对限制重燃过电压的措施也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安装保护后设备所承受的最大过电压,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压配电网存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目前比较得到认可的解决方案是采用自动换相系统来实现。这种系统由智能换相终端和换相开关单元组成。在换相开关中,选用磁保持继电器与双向晶闸管并联的复合开关作为换相开关的执行机构,在投入和切除的瞬间由晶闸管承担过零投切,然后由磁保持继电器接通运行。双向晶闸管的触发一般采用硬件监测电网线电压过零点的方式,易受电网谐波影响,不能准确检测电网自然换相点,不能实现特定相位触发晶闸管。通过采用软件监测电网电压相位的方法,选用合理的换相算法来实现三相不平衡的调节,有效地防止了对负载和电网的冲击,提高了晶闸管触发的可靠性。实验结果的验证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解决三相不平衡、提高电能质量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无功补偿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共补与分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晶闸管移相触发实现了电容器组的快速无电涌投切。装置采用32位ARM处理器单片机LPC1768,实时采样和存储数据,并且具有LCD中文显示和故障自动闭锁(过电压、欠电压及缺相保护)等功能。通过检测配电线路运行状态、实际无功功率和电压等参数,自动控制电容器组投切进行补偿。经试验验证,该装置控制准确、灵活、快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