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国顺 《中国农垦》2006,(11):80-80
近日,120名《周口晚报》的读者来到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体验金秋景色,亲手采摘鲜梨,这是黄泛区农场观光农业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局长张鹏举是从农场基层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他198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从基层技术员干起,一个脚窝一支歌,先后任场畜牧科副科长、牧业公司总经理、黄泛区农场副场长、场长兼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3.
拥有16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主导产品小麦种子销售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河南省的16%,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种业五十强且位置稳中有升,谈起这一切,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场长、党委书记张鹏举如数家珍,非常兴奋:“是外繁基地助飞了黄泛区农场的制种业。”  相似文献   

4.
生长肥育猪日粮中大量应用菜籽粕的生产效果李桂甫,张学常,李春群,王锦松(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畜牧公司饲料厂,西华466632)(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第二商品猪场)菜籽粕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粗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但因其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制约了在养殖业中的应...  相似文献   

5.
踏着世纪交替的钟声,迎着21世纪的朝阳,河南省黄泛区农场迎来了她的五十华诞。50年前的今天,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政府,为治理国民党政府炸开黄河花园口造成的54000多平方公里的“黄泛区”,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在原河南省复兴局的基础上建起了黄泛区农场。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大批乡村干部、民兵、知识分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开始了改造黄泛区的壮举。50年艰苦创业,50年沧桑巨变。如今的黄泛区农场,  相似文献   

6.
华如伟 《中国农垦》2010,(10):85-85
今年,河南省黄泛区农场黄金梨又获丰收,黄金梨结果面积达6500亩,预计产量可达2280万公斤。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垦》2011,(1):I0002-I0002,F0003
1951年1月,周恩来总理指示,在闻名中外的黄泛区腹地——河南省西华、扶沟两县境内,以原“黄泛区复兴局”为基础,正式组建黄泛区农场。60年来,经过几代农垦人的艰苦奋斗,昔日黄沙飞舞、盐碱成片的不毛之地,今天已变成厂房林立、林茂粮丰的“中原明珠”。如今的黄泛区农场是河南省唯一的大型农垦企业,  相似文献   

8.
翟国胜 《中国农垦》2014,(10):48-50
<正>2014年,对黄泛区农场来说,是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一个新起点。2月21日,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到省农业厅调研,点名听取了黄泛区农场场长、党委书记谢天丁的工作汇报,并不时询问具体情况。5月28日,王铁带领省农业厅、省农机局、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周口市委等领导到黄泛区农场调研,希望黄泛区农场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努力建成"引领农业发展示范区、新型城镇社区示范区、高产种业示范区、农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历届领导班子都很重视农场志的编纂工作,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早在1982年5月,农场就成立了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开始了场志编纂工作。于1987年9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泛区农场志》(1951-1984),2001年4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黄泛区农场志·大事记》(1951-2000),2007年4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黄泛区农场志》(1985-2004),2013年12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黄泛区农场年鉴》(2005-2010)。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垦》2009,(5):75-76
刘俊堂是黄泛区农场三分场职工,现承租土地271亩。 21世纪初的几年里,三年两头涝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一度让他失去了种地的信心,每年仅靠机车养家糊口,看到同龄人外出务工经商,他也曾心动过。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各种惠农支农政策的接踵而至,为广大农工注入了动力,重燃了农工们种地的激情。但黄泛区农场三分场地处颖河与清流河交汇处,地势低洼,  相似文献   

11.
李军保是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三分场职工,他不仅能熟练驾驶各种机车,在机车检修、养护方面更是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工会在突出维权职能、建立帮扶困难职工机制,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13.
2019年3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了《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黄泛区农场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标志着黄泛区农场的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省政府《批复》中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和周口市政府,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黄泛区农场改革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正黄泛区农场位于河南省西华县城西6公里处,昔日黄沙飞扬、盐碱成片的情景早已经成为历史,今日的黄泛区到处楼房林立,林果飘香,成为誉满神州的林果生产和良种生产基地。黄泛区农场的成立,是与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分不开的。黄泛区农场的发展,凝结了一代又一代农场人的心血。目前,黄泛区农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187人,正高级职称者7人,享有国务院津贴的专家2人。农场下辖16个农业分场、4个场属行政村,11家控股和参股企业,在乌克兰、塔吉克斯坦有3家境外  相似文献   

15.
在豫东平原上,有一个唯一用“黄泛区”命名的单位,这就是中外闻名的黄泛区农场。这个河南省最大的国有现代化农场的干部职工,在向前来参观考察的人们介绍场史时,总是自豪地说: “黄泛区农场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提议下建立起来的。”说起黄泛区农场的建立,不能不提起66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劫难。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合影的照片。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就想起厉以宁到黄泛区农场进行体制改革调研时的情景。1996年,黄泛区农场被农业部确定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应时任场长肖诗超的邀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成立了"黄泛区农场体制改革课题组",组长就是时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厉以宁教授。6月中旬,副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黄泛区农场2007年大豆超高产栽培的过程和结果,认为黄泛区农场大豆超高产栽培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水、肥调节,精细管理、综防病虫,挖掘大豆利用太阳能的潜力,以达到超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依羲皇古都,傍滚滚三川。承复兴局之薪火,沐共和国之朝霞。辛卯年春,黄泛区农场诞生于茫茫沙滩,泽国汪洋。以“黄泛区”命名,意在不忘过去,永警世人也。  相似文献   

19.
<正>得知厉以宁先生于2023年2月27日19时31分逝世的消息,我的心里猛地一怔:又一位学界泰斗离我们远去了。二十多年前与厉先生相识的往事再一次涌上心头,历历如在眼前。1996年,国有企业掀起新一轮改革热潮。应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的邀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成立了“黄泛区农场体制改革课题组”,组长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厉以宁教授,副组长是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20.
“没想到用计算机发布产品广告这么灵,信息网络帮了俺们的大忙了!”这是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二分场职工群众争相传诵的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