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BD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7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患者完全随机分常规组(常规注射器处理)和试验组(BD静脉留置针处理),记录2组患者住院天数、手术后住院天数,伤口愈合程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住院天数、手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13.60±3.42)d比(18.84±6.82)d,(10.23±2.66)d比(13.97±5.74)d,P<0.05].体质量小于60 kg的患者,试验组比常规组的优势更明显(P<0.05).结论 采取BD静脉留置针引流方式处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有一定可行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最基本的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即Auchincloss手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即Patey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疾病的65例临床资料,现解剖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在院2004年~2007年12月收治女性乳腺癌患者146例,比较腋窝多孔单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法(A组)与腋窝,胸壁双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法(B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A组皮下积液12例(16.4%),B组皮下积液3例(4.1%)②。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法有助于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较为合适的拔管时间.方法 采用分割χ2检验,回顾性分析74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引流管的拔除时间与拔管后皮下或腋窝积液发生的情况.结果 拔管时间为5~7天组拔管后皮下或腋窝积液发生率最低(10.18%),且与合并组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09,P<0.001),其余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5~7天是最佳的拔管时间,可有效预防因引流管本身刺激而形成的积液.  相似文献   

5.
程建岳 《医学信息》2009,22(4):364-365
目的本文总结分析了26例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基本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通过术前穿刺细胞学、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共26例,女性25例,男性1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4岁,平均46岁。采用改良根治术切除肿瘤。结果25例病例切口均为印级愈合。1例患者术中用电刀分离皮瓣,术后发生皮瓣较大面积坏死,给予植皮后治愈。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仍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但要注意手术当中分离乳腺或清扫腋窝时尽量用电刀,利用它的高温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其种植或转移。但在分离皮瓣时注意使用普通手术刀。以免使用电刀高温损伤皮肤血运,造成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沙培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4 2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应用沙培林定期行膀胱内灌注 ,并随访 8~ 2 4个月 ,了解灌注后肿瘤复发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 肿瘤复发率为 14 .3% (6 /42 ) ,无肿瘤复发率为 85 .7% (36 /42 ) ,并发症发生率为 11.9% (5 /42 ) .结论 沙培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率高 ,不良反应小 ,患者耐受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沙培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42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应用沙培林定期行膀胱内灌注,并随访8~24个月,了解灌注后肿瘤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肿瘤复发率为14.3%(6/42),无肿瘤复发率为85.7%(36/42),并发症发生率为11.9%(5/42).结论沙培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从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乳腺癌开始,全面评估患者术前的全身情况,包括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注意有关因素并进行相应治疗护理.纠正营养不良,加强基础病的治疗,注意手术技巧,加强术后护理以及皮瓣坏死后的精心护理.结果 46例皮瓣坏死者经过精心护理成活45例,1例合并糖尿病以及皮瓣坏死范围大无法成活经过烧伤科植皮获得成功.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瓣坏死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皮瓣供血不足是术后皮瓣坏死的根本原因,与患者基础疾病、手术方式、包扎技巧、术后双管引流、术后精心护理与观察等有很大关系,通过积极术前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将有助于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放射治疗时甲状腺受照射剂量及放疗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患者16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正常组)和试验组(桥本氏甲状腺炎组),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时甲状腺受照射V30、V40、V50的体积、组织所受平均照射剂量(Dmean);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12、24个月血清中TSH、TT3、TT4、TPOAb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时,甲状腺组织受到射线照射剂量体积范围:V30=74.06%~100%、V40=46.93%~63.00%、V50=24.54%~39.86%、Dmean=3 135.95~5 170.49 cGy;受照后两组患者TSH水平均升高(F=127.142、F=117.218,P<0.01),12、24个月试验组TSH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7.336、t=6....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巴曲亭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渗液中的运用,并对其效果做出相应评价。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共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该42例患者在术后有50%人采取巴曲亭对渗液进行处理,另21例患者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分别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手术后液体引流量及颜色进行记录。结果对所得数据整理后发现,采用巴曲亭处理的患者术后渗液量明显比不采取措施的患者要少,并经检验可以看出,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本次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渗液情况可运用巴曲亭有效进行缓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I、II期乳腺癌患者76例,术中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42例(实验组),切除肋间臂神经34例(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臂感觉障碍率术后1月时分别为19.1%和73.5%,术后3月时分别为7.1%和61.8%,术后12个月分别为2.4%和50.0%,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目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抓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治疗方式,使用焦虑评价量表(ASA)评价患者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术后焦虑情况、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24.00%、50.00%、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6.00%、6.00%、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直接诱导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量、术后苏醒即刻、6、12、24 h疼痛(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即刻、6、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2%,低于对照组的14.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其适应证、并发症、肿瘤学风险与疗效等,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基础上,结合在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检索近年来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相关文献,分析保留NAC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肿瘤学风险、适应证、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并发症和疗效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结果: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NAC并不带来肿瘤残留危险,临床应用不难掌握,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相比并发症并没有提高,疗效确切。结论: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乳腺的自然皮肤和乳头乳晕复合体,为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50例,均为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全乳放疗的保留乳房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发现,患者生存率为96.7%,病变复发率为5.0%;无严重放疗反应和并发症出现;乳房外观优良率为75.0%。结论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与根治术相当,患者生存率高,病变复发率低,有利于乳房美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美肤康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92例乳腺癌术后进行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从放疗第一天开始使用美肤康,2~3次/d,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进行常规皮肤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的损伤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肤康在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岚  董国海  李永光  李桐 《医学信息》2008,21(3):363-366
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和切除乳房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①保乳治疗组48例,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局部切除 腋淋巴结清扫术;②对照组74例,按常规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两组均予放、化疗.结果 随访122例,中住随访期75m,保乳治疗组局部复发率4.17%,生存率6.25%,远隔脏器转移率6.76%.对照组局部复发率5.41%,生存率6.25%,远隔脏器转移率6.76%.两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P>0.05).而保乳治疗组手术创伤小.乳房美观优良率87.5%,与后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与乳癌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疗效可靠.乳房美观效果评价满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剂量学上比较三维适形(3DCRT)、适形调强(IMRT)和容积弧形动态调强(VMAT)3种放疗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优劣。方法:对10个病例统一标准勾画临床肿瘤靶区(CTV)、危及器官(OAR)、计划靶区(PTV)并做计划,比较3种技术间参数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RT和VMAT计划的PTV剂量覆盖均较3DCRT改善(p〈0.05),而前两者间的PTV剂量覆盖、热点区域和不均匀指数(HI)均无显著差异(p〉0.05)。IMRT和3DCRT的心、左肺平均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VMAT的心脏和左肺放射暴露明显高于其它2种技术(P〈O.05)。结论: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IMRT较3DCRT和VMAT有明显剂量学优势。CTV位移界定对胸部靶区和危及器官放射暴露影响显著,需对其进行个体化定量与最小化。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照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淋巴结清扫术中对肋间臂神经的保留与否,探讨该术式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在以往对I期、Il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Anchincloss术式的基础上进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改良,随机选取了 150例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 ,随机均分为保留组和切除组。 结果 保留组的上臂后内侧感觉异常和疼痛等不良主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期内两者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I期、Il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综合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