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38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同时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26.3%,宫腔镜宫内异常发生率63.2%,取活检病理结果异常为81.6%。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
杨元萍  张玉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48-3249
目的: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8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同时宫腔镜下取病理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22.4%;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55例,占62.5%;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71例,占80.7%。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陆静 《四川医学》2011,32(10):1539-154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03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宫腔镜检查、B超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6例,子宫颈管内膜息肉23例,子宫颈管粘膜下肌瘤7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9例,子宫内膜炎13例,子宫内膜癌4例,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为87.4%,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7.5%。结论宫腔镜在直视下观察宫腔病变并定位取活检,使诊断更直接、更准确,是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3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及价值。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20.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26例,占60.5%。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41例,占95.35%。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3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及价值。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20.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26例,占60.5%。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41例,占95.35%。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检查资料,探讨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疾病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妇科就诊的绝经后妇女186例,年龄47~80岁。因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彩超发现宫腔内占位或宫内异常、阴道异常排液等行宫腔镜检查,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未见异常70例,阳性检出率为62.3%。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别为95.2%、92.6%。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8.9%。子宫内膜增生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1.0%。结论绝经后妇女宫腔镜检查的主要原因为绝经后异常阴道流血,其中子宫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占异常流血者13.8%(15/109);另一重要原因为宫腔内占位或宫内异常回声者中,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分别占27.7%、19.1%。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最好,其次为子宫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是当前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08~2007-12初诊为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人572例,比较宫腔镜检查、B超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3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39%;黏膜下子宫肌瘤180例,符合率95.56%;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50例,符合率66.67%;慢性子宫内膜炎96例,符合率87.50%;宫内胚物残留16例,符合率100%.结论:宫腔镜在直视状态下对宫腔病变进行观察并取活检,使诊断更直接,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在诊断子宫腔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6例宫腔内病变患者的3D-TVS诊断资料,并与宫腔镜检查及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用Kappa检验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病理检查的一致性。结果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5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1例,子宫内膜癌5例。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诊断,3D-TVS与宫腔镜检查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56、0.909和0.887,3D-TVS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48、0.818和0.774。结论 3D-TVS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与宫腔镜及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诊断宫腔病变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桂枝  张丽芬  戴翠芳  黄慧文 《吉林医学》2013,34(10):1926-192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未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06例,统计宫腔镜检查诊断符合率,并总结宫腔镜检查的护理方法。结果:经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增生诊断准确度为93.9%,敏感度为94.7%,子宫内膜炎诊断准确度为92.8%,敏感度为95.1%,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准确度为91.2%,敏感度为83.8%,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准确度为92.9%,敏感度为100%,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度为100%,敏感度为100%。结论:宫腔镜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宫腔内病变,并可以对病灶进行取材活检,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更加准确、直接。术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加强并发症的护理是宫腔镜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鸢  刘玉珠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57-1258,126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育龄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2例21~49岁异常子宫出血,在月经干净3d,对于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选流血停止或明显减少者,经B超检查,提示宫腔回声异常及正常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宫腔内病变阳性检出率占83.54%,初诊时B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48.63%,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与病理结果符舍率为85.92%,其中子宫内膜息肉〉1cm及子宫黏膜下肌瘤〉0.50cm诊断准确,术后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83~96.87%。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仅为22.01%,宫腔镜检查呈息肉样增生时必须取内膜活检,根据病理得出诊断。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适用于生育期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性病变和宫内节育器并发症,另外可选择可疑内膜定点活检送病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检查是采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纤维导光束和透镜将冷光源经宫腔镜导入宫腔内,直视下观察宫颈管、宫颈内口、宫内膜及输卵管开口的形态及病变,它比子宫造影、B超检查更直观、准确,并可取病变部位做病理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行宫腔镜检查时,由于患者紧张、焦虑、恐惧,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等)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罗翔宇 《微创医学》2007,2(6):614-615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技术,它具有诊断准确、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宫腔镜检查是采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纤维导光束和光透镜将冷光源经宫腔镜导管导入宫腔内,直视下观察宫颈管、宫颈内口、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开口情况,针对病变组织直观准确取材、电切除并送病检[1]。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行宫腹腔手术158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无一例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8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6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原发性不孕38例,以卵巢、子宫发育不全为多见;继…  相似文献   

13.
李东川  闫燕  张英 《四川医学》2008,29(5):568-569
目的 探讨官腔镜检查术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84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30例(10.56%),而宫腔镜发现宫内异常共254例(62.9%).活检内膜病理结果异常249例(87.68%).结论 官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的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很好手段,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出血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2006年150例子宫异常出血进行病因诊断,宫腔镜检查定位取内膜活检及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联合术前B超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B超宫内异常68例,而宫腔镜发现宫内异常124例,宫腔镜的特异度及阳性率均高于B超及诊刮。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准确率高,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很好手段,宫腔镜联合B超内膜定位活检、诊刮病理对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5.
罗莉  王赛莉  陈霖  朱娇芳  孙静 《中外医疗》2011,30(30):26-2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结果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病变者110例,占80.9%。宫腔镜诊断的宫腔病变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内、子宫内膜炎、子宫粘膜下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疑似子宫内膜癌、宫腔粘连、宫腔内妊娠组织残留。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是目前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最佳方法,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宫腔镜在诊断妇科子宫出血中的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2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行病理活检并与B型超声诊断情况做比较.结果 本组260例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宫腔镜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6.15%(250/260),B超检查诊断阳性率(58.46%)(152/260).260例患者均作常规病理活检,病理活检阳性率95.0%.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B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58.46%,宫腔镜检查优于B超(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视宫腔,有助于鉴别子宫内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对可疑病灶在直视下取材活检,诊断准确率高,优于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宫腔镜诊断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的优势及价值.方法 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对136例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同时宫腔镜下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64.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131例,占96.3%,其中功能病变占12.5%(17/136),非功能性病变占86.0%(117/136),节育环异常引起的占1.4%(2/136).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我院自1986年6月至1990年10月应用宫腔镜检查,诊断并处理子宫腔及宫颈管粘连25例。25例病人中,由于人工流产引起的22例,其他原因刮宫引起的2例,造影引起1例。25例病人中宫腔粘连13例,宫颈管粘连9例,宫颈管并宫腔粘连3例。宫腔镜捡查创伤性子宫粘连可清楚地看到宫腔内改变,作出正确诊断,并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子宫粘连主要由于创伤引起,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为了避免发生子宫粘连,手术者要严格执行宫腔手术操作常规,以减少子宫颈和子宫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有效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对2001.3~2006.12宫腔镜检查,内膜活检的2070例及确诊子宫内膜癌25例的宫腔镜下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100%。25例子宫内膜癌中,5例为弥漫型,表现病灶凹凸不平,表面有曲折异型血管。18例局限型,镜下表现为病灶型态不规则,有曲折异型血管的宫腔赘生物。有2例表现宫腔点状出血灶,追踪检查,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结论宫腔镜检查并行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快捷方法。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炎的诊断要慎重,对宫腔镜下的出血病灶,必须追踪检查,以防子宫内膜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06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梅 《重庆医学》2006,35(24):2269-2270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和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月应用宫腔镜检查量,三宫出血疾病患者106例,同时宫腔镜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6例,符合率69.44%;子宫内膜息肉30例,符合率83.33%;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符合率85.71%。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