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对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平均每组38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得了糖尿病,最怕血糖等代谢紊乱,控制不好会导致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慢性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等和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对称性多发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DN)患者血小板计数 (P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并与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及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但有糖尿病肾病或 /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比较。兹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均为符合 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门诊 2型糖尿病患者 ,年龄 38~ 6 5岁。除外合并 2级以上高血压病患者、有明显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患者、严重的急慢性肺部疾病及其他肾脏疾病或严重肝病患者等。同时合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糖尿病患者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53例患者,13例死亡,其中5例死于合并脑血管疾病。结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眼病的预防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85秦娟娟,曹晖糖尿病常常并发眼病。有些患者糖尿病的症状隐匿,往往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而到眼科就诊。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疾病中的两个主要眼病,据报道705例糖尿病中因白内障致盲者占17...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对正己烷中毒患者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9例正己烷中毒患者(病例组)经mNGF治疗1、6及12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内源性NGF水平,并与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比较.结果 病例组3次检测血清内源性NGF水平均低于检出限值(30 ng/L),检出率为0%,对照组血清内源性NGF检出率为35.7%.mNGF治疗1年后,病例组周围神经异常表现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正己烷中毒患者血清内源性NGF水平较低;mNGF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异常表现;血清内源性NGF水平恢复晚于神经行为异常的恢复,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对小儿脑性瘫痪(CP)的治疗效果.方法 22例患儿均予综合康复治疗(康复组),治疗组56例,其中29例免疫正常患儿给予NGF治疗(NGF组),27例免疫异常患儿给予NGF并联合注射IVIG(NGF+IVIG组),两组同样予综合康复治疗,均为 2~3个疗程,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5.7%,NGF组、NGF+IVIG组有效率分别为82.8 %和88.9 %,康复组有效率为54.5 %,NGF组、NGF+IVIG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GF治疗脑性瘫痪有明显疗效,且治疗应用简单,毒副作用少;对于脑部髓鞘化不良脑瘫患儿可考虑联合IVIG治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2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近4000万,比欧洲2000万和美国1600万的总和还要多。糖尿病足(糖尿病坏疽、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冠心病、眼底和肾脏血管病是糖尿病的四大血管并发症。而糖尿病足在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中,又是病变复杂、治疗困难和病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据国外报道,该病平均高位截肢率在20%以上。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保护好您的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效果、不良反应。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腓浅神经的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改善率97.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33/43),(χ2=6.672、P=0.01);两组发生注射部位疼痛、头晕及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10.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正己烷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5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治疗,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经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深、浅感觉,肌力,腱反射及神经-肌电图检查明显改善,6个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恢复正常,与未用或病程后期使用NGF者比较,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大量证据表明,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为心、脑血管功能障碍或病变,而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功能障碍或血管病变与糖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自主神经病变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认识,早期全面控制糖尿病,积极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山东潍坊市政府机关门诊部(261041)杜进香,冯进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治疗以往常用地巴唑及维生素类药物,但收效不佳。近年来,通过药理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许多药物对治疗本病有确切疗效,现简介如下。1.川芎嗪沈氏等报道[1...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1500万人患糖尿病。每年约以75万新的糖尿病患者递增。约有70%~80%以上糖尿病人死于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临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60%~90%。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极为复杂,迄今尚未阐明。近年来报道认为较肯定的因素:①微血管病变引起神经营养不良,电镜观察证实神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肥厚,有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②代谢性因子;持续性高血糖,使神经细胞内山梨醇积聚和渗透压升高,造成细胞破坏,进入细胞内肌醇减少,导致神经功能损害;③能量代谢因素:神经和肌肉中细胞的高能量是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贮存,糖尿病人末梢神经肌酸缺乏,细胞产生能量下降,神经膜传导与兴奋功能障碍。④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比较9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用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前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总评分以及神经肌电图结果的差异.结果 神经系统评分于治疗后1个月即开始改善,2个月后有明显改善(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诱发电位幅值、远端潜伏期、传导速度3项指标经NGF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诱发电位幅值改善更为明显;而开始改善的时间不一,但大多在治疗6个月左右.治疗剂量减少后重度中毒患者诱发电位幅值、远端潜伏期以及传导速度在观察末期依然有改善,改善程度不一.结论 NGF能改善神经系统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是治疗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很有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也是糖尿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显示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最危险的病变为心血管病变,约70%以上的病人死于心血管性病的各种并发症。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3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的病人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交通及建筑业事故所造成的头部及脊髓外伤也有增无减;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痴呆病人也不断增多。可是,对以脑和脊髓为主的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至今仍然是世界医药界公认的难题。然而,神经生长因子(简称NGF)的应用给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有资料表明,NGF对下列疾病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价值。 1.治疗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当脑部负责学习和记忆区域的细胞严重减少,神经纤维形  相似文献   

17.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艮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甲钴胺(弥可保)治疗神经病变;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20μg,用2ml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30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及体征,并用肌电图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胫神经的MNCV及S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会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预防可避免危险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伴随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要积极治疗,以此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重要原因,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从根本上提高糖尿病性ED的勃起功能。而目前尚无确切治疗糖尿病性ED神经病变的方案,本文用对照研究应用甲钴胺、西洛他唑联合治疗对糖尿病性ED患者神经病变的影响及其对勃起障碍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炎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变,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随着近年来基础医学研究的进展,已经证实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炎症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研究抗感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笔者观察了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