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食品贸易全球化和供应链的复杂化,监管全球食品供应链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目前,一种由政府监管部门参与监督、各食品企业参与配合的第三方溯源服务系统,已逐渐成为监管制度的有效补充。基于我国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燕窝原产国输华燕窝双边议定书的签订,以及境外燕窝加工企业卫生注册工作的开展,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CAIQ)开发了燕窝溯源管理服务平台,为获华注册的境外燕窝加工企业的输华燕窝提供溯源服务,输华燕窝的最小销售包装上均加贴CAIQ溯源标签,我国消费者可通过扫描溯源标签上的二维码或通过网站查询16位燕窝码,获得燕窝产品的燕屋、加工、出口、进口、经销各环节的全程追溯信息,为消费者识别和选购合法进口燕窝提供有效途径。CAIQ溯源系统是建立在进口注册和口岸检验检疫基础上的追溯系统,是搭载了质量信息的追溯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进出口追溯监管系统在进口食品监管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建设"进出口产品追溯监管系统"的实例,对业务管理平台和手机客户端软件进行了设计开发,同时为不同产品使用了不同的追溯防伪标签。结果该系统可收集产品从生产、进出口、仓储到物流、销售的全过程信息,可以帮助进口食品快速通关,对其进行有效地防伪和追溯,并可直接记录产品生产日期。结论该系统可促进进口食品监管模式的创新,形成可供工作参考的大数据,成为联结检验检疫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的一条纽带。  相似文献   

3.
《酿酒》2007,34(1):62-62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所有进出口预包装食品在进出口前,必须通过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每批进出口食品的标签进行查验,不符合要求,不准予进出口。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食品出口量增加,检验检疫部门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监管难度加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食品安全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完善了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合理构建了风险分析预警系统,辅助食品检疫部门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将于今年3月1日实施。《办法》规定,粮食及其制品、畜产品及其制品、禽产品及其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豆制品、乳品、食用油、食盐、经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的地方特色食品、其他类别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将实施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据介绍,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汇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追溯系统信息,通过编码识别、身份信息比对等技术手段和验证管理实现追溯食品和  相似文献   

6.
《肉类研究》2007,(6):17-17
<正>自2007年9月1日起,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的所有食品将一律加施检验检疫标志。检验检疫部门提醒食品出口企业,对此要充分引起重视,认真做好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标志工作,同时也要求食品出口企业积极配合检验检疫机构对检验检疫标志加施进行监督检查、抽查核查等工作。对于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进出口食品的安全卫生,应对贸易技术壁垒,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进出口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检验监管规定》。自8月1日起,将对与食品接触或预期会与食品按触的进出口食品内包装、销售包装、运输包装及包装材料实施安全卫生检验检疫,对出口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和食品包装进口商实施备案管理。据介绍,首次用于加工出口包装的原辅材料,包括印油、助剂等应经检测合格并向所属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备案。对出口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实行企业代码制,企业代码应根据标准要求标注在包装容器上。出口食品包装检验检疫监管的范围包括对出口食品包装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苏口岸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实际情况及当前检验检疫业务改革趋势科学构建了进出口食品核心能力建设指标体系,并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层次评价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并针对重要指标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推动进出口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建立检验检疫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是提升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获悉,为保证进出口食品的安全卫生,应对贸易技术壁垒,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进出口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检验监管规定》,自8月1日起,将对与食品接触或预期会与食品接触的进出口食品内包装、销售包装、运输包装及包装材料实施安全卫生检验检疫,对出口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和食品包装进口商实施备案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今天.追溯成为一个应对人们担心的重要手段。而在食品追溯技术中,RFID技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FID食品及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可以通过软件开发和硬件投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追溯关键点与质量控制点有机结合.建成一套包括信息定制、采集.汇总和查询等子系统在内的专用软件系统.可基本实现通过网络查询可追溯食品及农产品和企业质量安全信息的目标.为科学管理食品及农产品生产与经营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RFID在食品安全追踪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巍 《食品科技》2007,32(2):25-28
将RFID用于食品安全追踪系统,有利于彻底实现“源头”食品追踪和食品安全科学化、透明化管理。阐明了RFID的工作原理及RFID在食品安全追踪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案例,综述了RFID在食品安全追踪中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可追溯体系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主要探讨利用先进的条形码或射频识别码电子标签技术(RFID),采用目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获取(AIDC)技术,监控食品从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配送、零售到消费者的情况,建立能从最终产品快速及时追溯源头的跟踪与召回的管理系统.这是一个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且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食品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公众对食品行业的担忧、不信任以及食品贸易全球化所带来的新挑战,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追溯体系是保证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一步,而选择应用合适的追溯技术又是重中之重。目前研究人员多采用多种追溯技术综合使用来弥补单一追溯技术的缺点,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使得追溯信息更加全面、更有深度,这也是未来追溯技术发展的方向。本文重点综述了目前食品追溯领域常用的追溯技术:无线射频、条形码、DNA指纹、虹膜识别以及同位素溯源技术,提出了目前我国建立食品追溯体系所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可追溯体系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食品可追溯体系是一种以增进产品质量为目的,以信息处理为技术基础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已成为很多国家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说明了食品可追溯含义及食品可追溯体系分类和应用的技术,并介绍了可追溯体系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及构建食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静  胡鑫月 《食品科学》2022,43(15):294-301
疫情防控背景下,冷链食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但当前食品冷链追溯系统建设不完善,仍存在缺乏信任、信息不对称、追溯环节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量子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追溯系统构建思路。在量子区块链中,区块中的记录被编码成一连串彼此缠绕的量子,运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代替传统区块链非对称加密传输,以量子签名进行身份验证,形成纠缠量子态对照效应,达成量子共识,保证任意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真实性,防止数据被篡改。结合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等技术实现追溯系统所有节点共同参与、共同维护。从冷链信息采集业务层、网络数据管理层以及系统应用层3个层级对冷链追溯系统进行构建,并进一步探讨系统运行机制。本文欲利用量子通信技术充分发挥区块链优势,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冷链食品追溯面临的困境,为探索构建真实高效、可持续实施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纺纱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数据可追溯,提出了一种基于Elasticsearch的纺纱生产数据追溯方法。在考虑纺纱生产全流程的情况下,针对现有的人工标识体系,通过将标识数字化并规范化存储,提高数据可追溯性。同时,通过建立双向追溯方法并设计合理的追溯及融合路径,提高数据追溯性能。与常见的基于MySQL和SQL Server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存储稳定性,在追溯速度上分别是MySQL和SQL Server方法的1.6和1.2倍;在数据管理和融合上,采用的数据格式更加灵活,具备可扩展性,该方法在改善纺纱生产的质量溯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发酵食品中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发酵食品中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白酒和红酒的识别、防伪、系统模型构建等方面,酱油、酱、醋、泡菜和酸奶等其他产品的应用研究较少,且鲜有发酵食品可追溯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论述。因此,发酵食品可追溯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及酱油、酸奶等发酵产品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较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研究食品企业对广大消费者偏好的食品追溯信息,为我国的食品追溯信息共享体系建设提供策略支持。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消费者对水果供应链各环节的追溯信息偏好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消费者在此类信息上的偏好差异。结果广大消费者比较偏好的追溯信息是关乎水果质量的认证标示、检测报告、种植基地水质、包装日期、收获季节以及农药使用等6类最重要关键性信息,而对基础性信息偏好较低。结论企业对消费者共享关注度较高的追溯信息,可以提升其对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市场上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现实情况,分析建立转基因食品风险追溯制度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建立转基因食品风险追溯制度的法理基础.在深入剖析欧盟转基因食品风险追溯制度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可借鉴的现实经验,最终落脚到我国现有食品追溯平台建设,力求结合国务院提出建设食品追溯平台的要求,基于转基因食品风险追溯的特点,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