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人心肌梗死1年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了解心肌梗死后心脏植物神经调节状况.方法:采用时域法五项指标分析50例心肌梗死后1年内门诊随访的老年患者的HRV,并与50例元冠心病证据的老年健康者进行对比.结果:心肌梗死后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1年内老年患者HRV仍有异常改变,则提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并预示严重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2.
肖霖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38-2439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时心率变异性poincare散点图分析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测定手术前1天(T1)、麻醉诱导前(T2)、诱导插管(T3)、术中(T4)、苏醒时(T5)、术后1 d(T6)6个时间点各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散点图短轴(SD1)、散点图长轴(SD2)的变化以及T2~T5时AAI的变化.结果 与T1时比较,T6时MAP、SD2明显下降(P<0.05);与T2时比较,T3时心率明显增快,MAP、SD2明显升高(P<0.05);T4、T5时MAP、SD2明显下降(P<0.05);T3~T5时AAI、SD1明显下降(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非线性分析指标SD1与反映麻醉镇静程度的AAI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动态心电图主要是发现并记录在通常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或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电异常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外大样本儿童的HRV分析及其正常值测定的报道较少,诸多的研究中检测仪器无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4.
王河 《医药世界》2010,(9):1098-1098,110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Holter系统记录仪对79例冠心病患者采用12通道闪光卡式24h连续记录检测,同时记录患者活动及感觉情况。结果 79例冠心病患者中无痛性心肌缺血(SMI)占62.03%;伴典型心绞痛占11.39%;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占50.63%。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率最高。结论 DCG可以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进行及时的诊断、预报,有效地降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人心肌梗死1年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了解心肌梗死后心脏植物神经调节状况.方法:采用时域法五项指标分析50例心肌梗死后1年内门诊随访的老年患者的HRV,并与50例元冠心病证据的老年健康者进行对比.结果:心肌梗死后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1年内老年患者HRV仍有异常改变,则提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并预示严重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变化。方法21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观察组B组,1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A组,两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在平均心率、最低心率、下壁ST-T异常、心率变异性下降方面与健康人有明显差异(P<0.01),而在最高心率、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方面与健康人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虽然以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但心电图特点和心率变异性改变可以作为该病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以探讨培哚普利治疗CHF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4例CHF患者,测量治疗前后HRV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与2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CHF患者HRV所有成分除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外较正常对照者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后培哚普利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LF、HF增加非常显著(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增加(P<0.05),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F/HF有减小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以探讨培哚普利治疗CHF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4例CHF患者,测量治疗前后HRV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与2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CHF患者HRV所有成分除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外较正常对照者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后培哚普利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LF、HF增加非常显著(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增加(P<0.05),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F/HF有减小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心脏性猝死较常见,但动态心电图记录猝死全过程则报告较少,现将我院1例经治疗的报告如下。 患者 男,74岁,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近3天轻微活动即引起胸骨后疼痛,持续5~10分,并向左肩及背部放射,伴出汗,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缓解,收住院诊治。查体:血压13.38.6kPa(100/65mmHg),神志清楚,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可闻及湿性罗青。心脏向左下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余无阳性体征。12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初步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Ⅲ级。入院后经…  相似文献   

10.
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无创性定量检测方法,笔者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46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变化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心电ST段与T波及心率变化情况.方法 分析疑似心肌缺血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心电图ST段变化和T波变化进行分组和分型.根据心电图ST段变化情况对其分组:Ⅰ组:ST段压低<2.0 mm组;Ⅱ组:ST段压低≥2.0 mm组;Ⅲ组:ST-T异常变化组;Ⅳ组:ST段水平延长组;Ⅴ组:ST段抬高组.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率,Ⅰ组为79%;Ⅱ组为100%;Ⅲ组为100%;Ⅳ组为40%;Ⅴ组为20%.相比较,t=5.9,P<0.05;冠脉造影阳性率,Ⅰ组与Ⅱ组相比较,t=3.2,P<0.05;Ⅰ组与Ⅲ组相比较,t=3.2,P<0.05;Ⅰ组与Ⅳ组相比较,t=3.7,P<0.05;Ⅰ组与Ⅴ组相比较,t=5.9,P<0.05.T波分型和ST段变化、心率变化组间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肌缺血和心电ST段和心率关系较为密切,但是与T波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新兵入伍3周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及步长稳心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90名新兵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并对其初人军营时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选取焦虑评分高的60名新兵进行为期3周(在第3周时服用步长稳心颗粒)的心率变异性观察.结果 训练后(训练3周且服药1周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分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45.8±6.1)分比(52.5±7.3)分,P<0.05;SDS:(39.5±4.7)分比(54.9±8.4)分,P<0.01];而对照组SAS及SDS的分值较本组治疗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AS:(58.7±8.2)分比(51.2±6.5)分,SDS:(52.7±7.7)分比(57.0±7.2)分,均P<0.05];研究组SAS及SDS分值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训练后(训练3周且服步长稳心颗粒1周后),对照组低频段和低频段/高频段比值明显高于本组训练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频段:(797±82) ms2比(703±61)ms2,低频段/高频段比值:(2.61±0.39)比(2.30±0.26),均P<0.05];对照组低频段/高频段比值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39)比(2.3±0.22),P<0.05].结论 新兵入伍后出现交感、迷走神经失衡,服用步长稳心颗粒可得到调节和改善.  相似文献   

13.
张国琴  张薇  魏胜利 《天津医药》2002,30(11):670-671
目的 :对常规正常心电图进行STc延长及QRS_ST夹角的分析 ,以探讨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71例心电图无ST段改变的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36例冠状动脉狭窄≥50 %为冠心病组 ,35例狭窄<50 %或无狭窄为对照组 ,STc≥0 12s为延长。同时进行QRS_ST夹角阳性分析。结果 :STc延长冠心病组34例 (94 44 % ) ,对照组3例 (8 57% ),两组比较χ2=52.43(P<0.01);冠心病组STc为 (0 1248±0 0055)s ,对照组为 (0 1133±0 0011)s ,两组比较t=14.62(P<0.01);冠心病组QRS_ST夹角阳性30例 (83 33% ) ,对照组6例 (17 14 % ),两组比较 χ2=28 51(P<0.01)。结论 :STc延长和QRS_ST夹角阳性分析有助于冠心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期前收缩(PVB)患儿心率变异(HRV)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2例患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患儿及28例无嚣质性心脏病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患儿24h心率变异性作对比分析.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期前收缩患儿24 h心率变异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期前收缩患儿存在着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心率变异性检查可用于评价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期前收缩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检测"金标准",评估并对比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效能。结果 78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30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敏感度为61%(23/38),特异度为82%(33/40),准确率为72%(56/78);平板运动试验敏感度为73%(27/37),特异度为73%(30/41),准确率为73%(57/78);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的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及总诊断率(71%和73%)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诊断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作为辅助诊断方法,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CAD)患者常合并T2DM.心电学检查包括动态心电图(DECG)、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及窦性心律震荡(HRT)检查等.笔者就T2DM对CAD患者的心电学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二者的阳性率及心律失常诊断确诊率。结果86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74.4%,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率48.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4,P〈0.05),其中〈45岁年龄组间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两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389、3.557、3.264,均P〈0.05);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x^2=3.337,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可做为早期诊断冠心病的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双嘧达莫(dipyridamole)对心脏缺血区的血液流向非缺血区的药理特点,探讨用双嘧达莫诊断冠心病。方法:检测260例(男性186例,女性74例,年龄48±s9a)隐性冠心病人。病人秤体重后,取平卧位用双嘧达莫注射液(5mg/mL),按1mg/kg,iv,在注射的前3min注入总量的1/2,余量在后7min推完,用12导联心电图仪描记用药前和用药后即刻,2,4,6,8,10,30min心电图,并密切观察和记录病人反应。结果:隐性冠心病阳性检出111例(占42.7%),其中阳性诱发心绞痛同时伴房室传导阻滞者46例(占41.4%),伴Q-Tc延长者109例(占98.2%)。结论:双嘧达莫可用于诊断隐性冠心病,其方法简便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有明显心绞痛症状,静息心电图无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出现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方法收集10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症状、静息心电图和其他辅助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静息心电图无ST-T改变,21例有1~3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结论患者出现反复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静息心电图无ST-T改变,其他的辅助检查结果对诊断帮助不明显时,应多考虑患者临床症状,尽快做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以免漏诊、误诊,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患者25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剂量从6.25mg开始,无不良反应后,逐渐加量,最大剂量每天100~150 mg,疗程3个月,用药前后查12导联体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结合临床症状等进行评定.结果①临床症状评定:胸闷心悸者25例,治疗后减轻者20例,有效率为80%;焦虑者20例,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有效率为100%;头晕者14例,治疗后减轻者12例,有效率为85.7%.②室性早搏评定:25例中达到室性早搏抑制率70%者有11例,有效率为44%;平均室性早搏抑制率为45.6%,6例成对室性早搏抑制率为80%,3例短阵室速消失,平均心率降低12.6/min.③生化指标: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④2例因血压低未加药量.结论美托洛尔治疗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疗效肯定,尤其对运动后早搏增多者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改善较显著,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无致心律失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