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自行研制的放电离子源离子迁移谱仪器上,制备了质子化水团簇离子(H+(H2O)n)并研究了丙酮的离子迁移谱。丙酮的产物离子峰个数由浓度决定,当浓度在1 ppb时出现一个产物离子峰,当浓度在几百个ppb时出现两个产物离子峰,当浓度达到1 ppm时出现一个产物离子峰。丙酮在离子迁移谱仪器中发生了质子转移反应生成了单体离子和二聚体离子。实验测量了各种离子的约化迁移率。  相似文献   

2.
 离子迁移谱被广泛应用于爆炸物毒品等现场检测。离子源是离子迁移谱的核心部件,它与离子迁移谱最终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密切相关。近年来,以光电离技术为代表的非放射电离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基于VUV 灯的新型光电离源,重点综述近年来试剂分子辅助电离正离子源负离子源的进展,分析这些新型光电离离子迁移谱在环境污染物爆炸物等检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用标记 Xe~+ 及背散射分析研究 Nb 的阳极氧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注入不同深度Xe原子标记法和卢瑟福背散射分析技术、X射线谱、Auger电子谱法分析研究了Nb在质量分数w为5%柠檬酸铵溶液中阳极氧化成膜机制,计算了不同阳极氧化电压下离子迁移数。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膜主要是由于Nb离子和O离子相向迁移,随着阳极氧化电压的升高,生成氧化膜的区域向外(溶液侧)迁移,氧化膜的成分是Nb2O5。  相似文献   

4.
吴福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9):4453-4456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了离子在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High-Field Asymmetric Waveform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FAIMS)迁移管中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当作用的电场大小和占空比一定时,离子在迁移管中的运动仅仅与其本身的性质有关,而当FAIMS迁移管周围存在磁场干扰时,离子处于电场和磁场的复合作用下而作余摆线运动。电场的作用使离子定向漂移,而磁场的干扰使离子的运动变得复杂,从而大大降低了FAIMS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降低磁场对迁移管中离子运动的干扰,提出了具有屏蔽电磁干扰的FAIMS迁移管结构。  相似文献   

5.
FAIMS离子检测用高场非对称波电源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一种用于FAIMS(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技术)离子检测器的电源,并简要说明FAIMS工作原理.针对FAIMS离子检测器的特点,设计了高场非对称波电源.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思路正确,电源达到了预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针对气味进行现场即时检测分析的操作方法。方法:应用离子迁移谱仪,采用辉光放电离子源,不需要经过捕集、富集等过程,对可嗅到的香水气味直接进样分析。结果:在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种类的香水气味分析中,根据各自的迁移谱特征即漂移时间和离子碎片峰的特征,确定了由香水气味进行香水种属的鉴别方法。结论:以辉光放电为离子源的离子迁移谱方法可以根据挥发的香水气味,对其香水的种属进行鉴定。同时,这种方法还是一种针对气态物质进行分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IMS迁移管内电场分布的均匀性对仪器分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辨率是判断离子迁移谱检测仪(IMS)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其中,离子门初始电压脉冲宽度和离子的扩散效应是影响IMS分辨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离子门开门时间和迁移管温度的变化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迁移管内电场分布的均匀性对分辨率的重要影响,对于所使用的仪器,拟合所得的电场不均匀性参数ε大致等于0.1.根据讨论结果可以认为,在IMS仪器中电场分布的不均匀所造成的仪器分辨率降低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AgX-Ag_2O-P_2O_5-B_2O_3(X=Br,Cl)系统快离子玻璃样品,确定了其玻璃的形成区,测量了该系统玻璃的离子电导率、迁移数、玻璃转变温度和红外光谱。提出了该系统中银离子迁移的结构模型,玻璃是BO_3、BO_4、PO_4基团和Ag~+离子、Br~-离子或Cl~-离子组成的。玻璃中AgX、Ag_2O和B_2O_3/P_2O_5含量越多,电导率就越大。电导率随组成的变化从结构和化学键的观点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针对离子迁移谱信号受到噪声干扰的现状,本文提出利用小波阈值降噪的方法对离子迁移谱原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建立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降噪模型,以图谱中的1ng TNT信号为实验对象,对阈值计算原则、阈值处理方法以及小波基的选择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sym5小波,将原始信号进行3层分解后,根据固定阈值原则(Universal)获得的阈值,按照软阈值方法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并重构,原始信号中的噪声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文题玻璃的形成区并测定了它们的电导率、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离子迁移数和阻抗谱。结果表明:该玻璃只是F~-离子导电,其电导率随ZrF_4含量的减少而增加,当组成为65 ZrF_4-10 BaF_2-25 PbF_2时,在200℃时的电导率最高可达1.656×10~(-6)S·cm~(-1)。  相似文献   

11.
在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一台以真空紫外灯电离为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仪,并通过该仪器详细研究了迁移管中电场的空间均匀性.发现迁移管内径20 mm,外径40 mm,金属环厚1 mm,聚四氟乙烯厚6 mm的结构能够保证迁移管内电场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电渗析过程中两份重金属阳离子Cu~(2 ),Co~(2 ),Ni~(2 ),Zn~(2 )等对基准离子Mg~(2 )透过国产聚乙烯异相阳膜的选择透过系数,它们在膜内的淌度比以及它们在膜内的选择吸附系数;试验研究了Cu~(2 ),Co~(2 ),Ni~(2 ),Zn~(2 )等分别和Mg~(2 )组成的混合溶液体系中二价重金属离子的电渗析脱盐和浓缩特性。结果表明,Cu~(2 ),Co~(2 ),Ni~(2 ),Zn~(2 )等对Mg~(2 )透过阳膜的选择透过性系数、在膜内的淌度比均稍大于1,而在膜内的选择吸附系数均稍小于1,亦即Cu~(2 ),Co~(2 ),Ni~(2 ),Zn~(2 )等离子在电渗析过程中透过阳膜的选择透过性、淌度和在膜内的选择吸附系数均与Mg~(2 )相当。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油藏,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作用对驱替效果的影响,考察二元复合驱合理流度(黏度)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油藏原油黏度、储层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大,流度控制作用对二元复合驱采收率的贡献率增加;与聚合物溶液相比较,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度控制作用效果较差,它在储层内仍沿原水流通道流动,仅靠降低通道内剩余油含油饱和度提高采收率,增油效果较差;流度控制作用对二元复合驱采收率的贡献率超过65%,大港油田港西三区合理黏度比为0.81~1.45。  相似文献   

14.
将电喷雾解吸电离与常压离子迁移率谱进行联用,通过在离子迁移率谱仪漂移管进样口前端设置与进样口同电位的辅助电极提升了检测信号强度及稳定性。利用该系统对玻片表面吸附的美莎芬样品进行直接检测,得到的美莎芬约化迁移率为1.29 cm2/(V·s)。同时研究了电喷雾解吸电离源参数对被测物特征峰强度的影响,发现该系统可在较低的雾化气气压下获得较大的特征峰强度。在优化的参数下对玻片表面不同量的美沙芬样品进行直接检测,根据10倍噪声计算系统对美沙芬的检测限为1.6 ng/cm2,表明电喷雾解吸电离常压离子迁移率谱系统具有对物体表面痕量物质进行直接检测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辉光放电的方法产生氮原子离子束,束流中N^+/N2^+高达5:1,用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束流的N^+/N2^+比率与放电条件的关系,指出了提高N^+/N2^+比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运动模式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信号的路径划分方法,并给出了形式化的路径描述模型。结合应用背景,根据划分的路径量化分析得到用户的运动模式。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方便地提取用户的运动模式,为评估用户的行动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移动路由器和顾主控制概念上,提出了一种考虑主机移动模式和主机访问历史的、基于层次结构的移动主机定位和路由策略.通过引入移动位置更新层次限制参数S,将移动主机的跟踪和定位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发往移动主机的IP数据报的优化路由传输,获得了优化路由和位置更新代价的折衷.该策略具有网络及其主机数量的规模可扩展性.对该策略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控制参数S,网络将获得较好的移动计算支持性能  相似文献   

18.
压力酸化是低流度油气藏进行改造的主要措施,储层物性、措施选层和措施设计是影响增产措施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油田主要依靠经验来进行措施选层,为了避免措施选层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试井数据的增产措施选层方法。首先,以试井参数流度为标准,将低流度储层分类四种类型;以南堡油田为例,对每一种类型储层的试井曲线特征和储层特点与增产措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建立了低流度储层增产措施的选层方法。采用该方法在华北油田二连探区乌兰花凹陷和南堡油田优选了10个层,措施后效果均与措施选层结果相吻合。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适用于砂岩岩性的低流度油田,具有普遍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