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甲醇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气产能,采用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研究了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的内部竞争优势、劣势和外部竞争的机会、威胁,总结了煤化工产业、产品、成本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油气行业封存二氧化碳具有天然优势,利用油气藏封存二氧化碳不仅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缓温室效应,同时还可以通过向正在生产的油气井中注入二氧化碳达到驱油并增加原油产量的目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应用在国内尚处于试点示范阶段,为了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二氧化碳驱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文...  相似文献   

3.
张明 《化工机械》2012,39(3):257-265
综述了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的现状,着重介绍了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和煤制烯烃产业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装备状况和发展前景,分析、比较了主要产业的环境承载力,并根据我国煤炭资源和生产消费的特点对该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化工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代煤化工的发展符合我国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的国情。分析了国家相关煤化工产业政策,综述了煤气化、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甲醇、甲醇制烯烃等煤化工领域的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尽管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总体来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现代煤化工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仍然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林建飞 《煤化工》2018,(1):20-26
受低油价的冲击和国家经济转型的影响,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存在的盲目发展、产品同质化严重、经济效益不突出和环保压力大等问题日益突出,煤化工产品市场面临产能过剩局面,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精细化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可以实现煤化工产业链差异化、高端化发展,是解决煤化工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及煤制芳烃等现代煤化工项目产业链及精细化发展的情况,指出了我国煤化工精细化发展的未来趋势,并提出促进煤化工精细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CO2捕集技术及现状。CO2捕集是CCS的关键技术单元之一,针对不同的CO2气源,国内外研究开发了多种技术。许多CO2捕集技术已经工业化,其中燃烧后烟气中CO2的捕集技术主要是以一乙醇胺(MEA)为基础的胺法;燃烧前的CO2捕集技术主要应用于IGCC电厂,一般需要对煤气中CO进行部分变换,变换后脱碳可采用成熟技术,如Selexol(NHD)等。富氧燃烧则是在中试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更大规模的工业示范。国内外大型煤制油化工项目主要采用低温甲醇洗脱除CO2,如果设置CO2产品塔,则可以获得体积分数98%以上的CO2。天然气脱碳主要采用MDEA技术。另外还有低温法、PSA、膜分离等CO2捕集技术及化学链燃烧等一些正在研发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瑞典参与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多是欧盟项目,与英国、德国、丹麦、挪威、法国等国一起开展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的建设。瑞典在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和封存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和政策都有研究,捕集技术的实验平台和示范项目则多设在瑞典境外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封存地则需要考虑运输、地质条件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十分严重,碳捕集与封存利用(CCS/CCUS)技术已经成为应对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上游油气行业的CCS/CCUS项目商业化程度逐渐增加,CO2捕集、运输、封存/利用三大环节的各种前沿技术发展都很迅猛.本文对各石油公司的减排目标和路线图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油气行业利用CO2回注提升采收率的...  相似文献   

9.
国内煤化工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奉奇 《河北化工》2011,34(1):5-7,50
介绍了国内煤化工行业的现状,详细介绍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项日的技术、经济情况,指出通过开发下游产品,合理利用CO2来改善产品单一、节能减排压力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卿嫦  刘致秀  南亚男  门昊 《广州化工》2024,52(4):167-16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我国承诺于2060年全社会进入低碳发展模式。因此大力研发节能减排技术成为我国工业企业尤其是石油、煤炭、化工等重污染领域的发展的首要技术支撑。液化分离法作为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中最具有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的技术也成为近年来各大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宠儿,我们根据陇东地区气候和地质特点,在庆阳市当地企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优化了液化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流程。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动力煤利用效率,分析了中国不同牌号动力煤和各大产区动力煤的煤质特性,阐述了中国动力煤的应用现状。针对动力煤燃烧过程中CO2排放量逐年增长的现状,提出了碳捕集与封存战略,并介绍了目前中国运行中的碳捕集项目。结果表明,中国动力煤中以弱黏煤灰分最低为13.10%,发热量最高为29.59 MJ/kg;贫煤灰分、硫分最高,但水分、挥发分较低;褐煤硫分、发热量最低,水分和挥发分最高。动力煤主要用来发电,其次是锅炉燃烧。褐煤主要用作发电燃料,部分用于气化和合成气;长焰煤多为电厂、机车、窑炉燃料,也可为气化用煤;不黏煤、弱黏煤除用于发电外,还可作为动力及民用燃料。最后提出开展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是降低燃煤CO2排放,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iscusses results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s on coal gasification by mixtures of 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under pressure. This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at the INIEX pilot station as part of the Belgian-German program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gasific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ratio of carbon dioxide to injected oxygen on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heating value of the gas obtained, the gas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the gasification mediu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be satisfactorily explained by means of a model based on thermodynamic equilibria, assuming that gasification is brought about by an internal gasification agent formed by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 coal and by an external gasification agent consisting of injected 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相似文献   

13.
李顺常 《煤化工》2013,(3):1-3,16
结合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开滦可用于煤炭气化的资源情况,通过建设方案比选探讨,提出以现有煤-焦-化产业为支撑,以小气化带动大气化,建设大型煤气化制烯烃项目,促进新型煤化工产业链尽快形成,实现开滦煤化工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省资源禀赋、地理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和污染状况,结合CO2捕集与封存技术(CCS)发展现状,分析了山西省CO2排放源及封存区状况,指出在山西省实施CO2捕集与封存技术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对于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提出通过政策及法律法规建设、资金及人才储备、合作机制建设、示范项目建设等来进一步推动山西实施CO2捕集与封存技术。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全球造成的危害已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介绍了我国在能源技术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指出应从尽快立法或制订条例、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大力提倡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充分利用CO2开展循环经济、调整能源结构、利用科技创新等方面推进碳减排工作及发展低碳经济,完成我国2020年承诺指标。  相似文献   

16.
The reactivities to CO2 of four chars derived from Australian coals at 610 °C, were measured thermogravimetrically. Reaction rates in 100% CO2 (total pressure, 101 kPa) varied from 0.026 mg h?1 mg?1 at 803 °C for char derived from a Lithgow coal to 6.3 mg h?1 mg?1 at 968 °C for a Millmerran coal char.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the four chars were in the range 219–233 kJ mol?1.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Lithgow (Hartley Vale) coal char, reactivity increases with CO2 concentration and decreasing particle size. The apparent reaction order for this char with respect to CO2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to be 0.7. For different chars, reactivity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rank of the parent coal. No general correl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between total mineral content (ash) and char reactivity.  相似文献   

17.
徐明辉  王荣荣  陈鹏 《山东化工》2012,41(7):58-59,63
通过对氮气/二氧化碳系统和纯氮系统在壳牌煤气化中的作用和用户的理解来维护气化炉工况的稳定,保证装置安全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未来人类对过量二氧化碳排放的处理办法,即碳的捕获和存储(CCS).简介了4种二氧化碳的分离工艺及特点和工业中二氧化碳的捕获系统.阐述了变压吸附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其在捕获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上的应用,以及变压吸附分离二氧化碳的工艺在循环结构设计、吸附剂材料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的工业化应用.分析了目前该工艺仍存在的问题,指出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