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钢滑动摩擦副咬死温度变化特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变化是摩擦副胶合前期重要特征之一。在MHK-500型块式磨损试验上,采用热电偶测温技术,对45^#淬火钢和钢试环、试声滑动摩擦副咬死过程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胶合瞬间,摩擦副表面温度发生了突变,胶合发生后,摩擦副是否发生咬死受材料高温下机械特性以及润滑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磨擦副表面微凸峰之间以及润滑油中磨屑与摩擦副表面间的微切削作用是导致磨擦副表面温度突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由于设计制造、使用修理、维护保养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拖拉机部分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粘着磨损,轻则擦伤磨擦表面,重则发生刮伤、胶合、撕脱和咬死损坏.  相似文献   

3.
齿轮胶合的计算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于系统和时变观点的齿轮胶合机理分析[1],研究了齿轮传动的啮合特点,并以非稳态齿轮本体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计算了齿轮本体温度场的分布,结合文献[2]的研究结果,建立了齿轮传动的胶合计算方法。还介绍了作者进行的齿轮胶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研究的计算方法得到的胶合载荷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试验结果还表明:在同一种“油-材料”组合下,由作者设计的齿轮温度测量装量测出的发生初期胶合时的齿面温度不是一个常数,它与转速、扭矩、运转方式及油量等都有很大关系;初期胶合发生后,齿轮传动还可继续工作。因此本研究认为,监测初期胶合,对于防止齿轮传动发生胶合、咬死等重大损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事故的原因我厂有一台南宁市第二机床厂制造的Y3180F型滚齿机,在加工本厂卷烟机的蜗轮(27齿,与6头蜗杆配合)时,因蜗杆转速太高,分度蜗杆蜗轮先后发生三次胶合咬死,蜗轮齿面受力一侧磨损严重,并且把分齿挂轮轮齿打掉。用纸检查蜗轮齿面,毫无油渍,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使用JB23-80吨冲床时,有时因离合器缺油被咬死,发生滑块连冲离合器转键杠杆被打弯,转键被折断的问题。其原因是:离合器套及盘是两个滑动配合面,此处的润滑是由油杯A供油。润滑油经过几次转弯,仅有少量的油到达滑动配合面,致使两相对表面不能很好的润滑,其表面由半干摩擦、干摩擦、最终出现咬死现象。解决办法是:在大齿轮内侧钻一个M14×1.5mm、深15mm的螺孔,装一个A—18  相似文献   

6.
咬死是螺纹副失效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之一。介绍了一种新的金属涂层用于核电厂紧固件抗咬死失效的处理,包括金属涂层抗咬死失效的机理、涂层镀膜工艺和镀膜性能等,并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在核电厂运行工况下该金属涂层的螺纹副抗咬死能力,结果表明这种金属涂层的抗咬死能力明显优于常规松动剂、矿物油脂和抗咬死润滑剂。  相似文献   

7.
图1所示的零件上有5个10×25毫米的长圆孔。为了提高经济效果及零件精度,我们设计了一次冲成的冲孔模,凸模用环氧树脂胶合,几年来一直工作正常。环氧树脂配方如下表。浇注工艺  相似文献   

8.
硼酸镧纳米添加剂对摩擦副抗咬死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含硼酸镧纳米粒子添加剂润滑油的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发现 ,硼酸镧纳米添加剂能改善滑动摩擦副的抗咬死性能及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通过分析咬死失效后的表面形貌 ,结合咬死失效前后滑动摩擦副表面XPS图谱 ,分析了硼酸镧纳米添加剂提高滑动摩擦副抗咬死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锈钢紧固件存在咬死的问题,认真分析了发生咬死的原因,结合该紧固件使用的环境条件,找到改善不锈钢紧固件咬死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使用无机粘结剂可显著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降低成本。根据我们的经验,粘结胶合冲制材料在0.5毫米以下的凸模与固定板间隙为0.3~0.7毫米,固定板厚度为15~18毫米。冲制材料在0.5~2毫米之间,凸模与固定板间隙为0.7~2毫米,固定板厚度为25~30毫米。采用此工艺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含磨屑油润滑的滑动摩擦副咬死失效理论模型及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含磨屑油润滑时,线接触滑动摩擦副咬死失效理论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接触区最高温度达到材料的熔焊温度引起接触区局部熔焊而发生咬死失效观点建立的。并从理论上计算了含不同尺寸磨屑润滑油润滑时咬死极限载荷在 M H K500 型环块式磨损试验机上,通过对含不同尺寸磨屑润滑油润滑的滑动摩擦副咬死极限载荷的对比试验,部分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咬死失效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咬死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MHK-500型环块式磨损试验机上,在L-AN46全损耗系统用油的不同供油温度下,对由45#淬火钢试环、试块组成的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温度对摩擦副的抗咬死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润滑油的供油温度,有利于提高摩擦副的抗咬死能力。试验还发现:摩擦副失效后表面温度表现出不确定性。润滑油中的磨粒状况对摩擦副咬死影响不可忽视。对摩擦副咬死的研究应考虑润滑油中磨粒随时间改变的因素,基于时变的观点来研究摩擦副咬死机理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润滑油中磨屑尺寸对滑动摩擦副咬死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HK-500型环块式磨损试验机上,对含不同尺寸磨屑润滑油润滑的45^#淬火屑试环,试块组成的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油中磨屑尺寸对滑劝摩擦副抗咬伤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改善润滑油清洁度的显著提高摩擦副的抗咬死承载能力,滑动摩擦副的抗咬死能力随润滑油中磨屑含量的增中减小很快,观察咬死后试件上的磨痕,表明滑动摩擦副的咬死是由于局部高温引起的接触区熔焊所致。  相似文献   

14.
供油温度对45^#淬火钢滑动摩擦副咬死影响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HK-500型环块式磨损试验机上,在L-AN46全损耗系统用油的不同供油温度下,对由45^#淬火钢试环、试块组成的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温度对摩擦副的抗咬死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润滑油的供油温度,有利于提高摩擦副的抗咬死能力。试验还发现:摩擦副失效后表面温度表现出不确定性。润滑油中的磨粒状况对摩擦副咬死影响不可忽视。对摩擦副咬死的研究应考虑润滑油  相似文献   

15.
测试了不锈钢螺纹连接在慢速预紧与拆卸、快速预紧与拆卸、涂胶后快速预紧与拆卸3种条件下的抗咬死能力,分析不锈钢螺纹连接的咬死机理,提出了螺纹连接咬死的预防措施。研究表明,快速预紧和拆卸引起的螺牙间高温导致不锈钢螺牙表面发生严重黏着磨损。黏着磨损产生的磨屑在螺牙间堆积,阻碍了螺牙的旋合过程并最终引起咬死现象。涂胶和减小预紧和拆卸速度均可降低螺牙间温度,从而减轻黏着磨损,降低不锈钢螺纹连接发生咬死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润滑油对滑动摩擦副咬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MHK-5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上对N46#机械油在不同供同温度下由45#淬火试环、试块组成的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温度对摩擦副的抗咬死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润滑油的供油温度有利于提高摩擦副的抗咬死能力。试验还发现:随着润滑油中磨粒的增多,摩擦副咬死极限载荷逐渐下降,且摩擦副失效后表面温度表现出不确定性。润滑同中磨粒状况对摩擦副咬死影响不可忽视。对摩擦  相似文献   

17.
在大中型汽轮机组上,经常发生螺栓咬死的现象,通过实例介绍了防止咬死的对策和拆卸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速旋转摩擦副生热加剧会引起零部件的工作温度异常升高,严重时会导致摩擦副表面润滑失效、摩擦副胶合甚至咬死,严重威胁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摩擦生热问题,建立高速滑滚摩擦副的表面温升计算模型:分别利用接触理论和传热学分析两滚子摩擦副的接触特性和摩擦生热,将结果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到接触摩擦副的有限元模型中,得到摩擦副的表面温升及沿深度方向温度变化情况。通过与高速台架试验中获得的摩擦副表面温度进行比较,表明了高速滑滚摩擦生热模型正确,为分析摩擦副表面热失效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滑动摩擦副抗咬死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咬死是高速,重载滑动摩擦副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在MHK-500型块磨损试验机上对45^#淬火,45^#调质,GCr15,ZQAL9-4材质组成的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构成摩擦副材料的粗糙度,相对滑动速度,不同材质摩擦副对摩擦副抗咬死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改变摩擦副材质性能提高摩擦副抗咬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总结了不锈钢螺纹联接副咬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介绍了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状况,给出了防止咬死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