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及交通事故的增加,胸部创伤日益增多,胸部外伤致撕裂伤-假囊肿及血肿形成为一种较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它是重于肺挫伤的一种肺外部伤,也主要由肺部钝性外伤引起。由于肺实质的挫裂伤所形成的裂口,在周围肺组织弹力回缩后形成囊肿,视出血的情况分别形成肺囊肿、气液囊腔或完全实变的肺血肿,由于气胸或肺挫伤渗出掩盖血肿也常被漏诊。本文对我院2006年8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34例胸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胸外伤引起肺实质损伤病例的影像资料分析,探讨其各种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本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本组60例病例均作了胸部后前位或正斜位X线片,其中20例为床边照相,32例作了胸部CT平扫,图像薄层重建(3~5cm),用肺窗、纵隔窗观察分析。12例作了B超检查,结合透视观察17例。结果:肺挫伤42例,占70%;肺撕裂损伤有8例,占13.3%;肺血肿10例,占16.7%。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胸外伤致肺部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病人有外伤史一般诊断不难。有时需与肺结核空洞,先天性肺囊肿,肺脓肿等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后肺挫伤与撕裂伤的X线与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肺挫裂伤的X线与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其X线、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87例肺挫裂伤患者中存在肺内实变(其中轻度20例,中度39例,重度28例);肺气囊肿或气液囊肿18例(单纯囊腔8例,气液囊腔7例,混合者3例);肺血肿13例;支气管断裂1例;合并肺外损伤83例(其中血气胸26例,气胸14例,血胸11例,外伤性膈疝2例,纵隔气肿3例,皮下气肿27例)。结论胸部x线检查结合cT扫描能准确显示肺挫裂伤及合并症的各种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低死亡率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各型的CT影像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结节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 40例胸部结节病中,0期患者1例,肺部清晰,未见明显异常;Ⅰ期11例,Ⅱ期20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伴纵隔、右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前者肺内无异常,后者伴肺浸润影,沿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淋巴管及胸膜下散在分布;Ⅲ期3例,仅见肺部浸润影;Ⅳ期5例,肺部出现肺纤维化、肺大泡、肺囊肿改变.结论 CT对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肺囊肿。使用DR数字摄影及螺旋CT平扫肺部。结果:支气管肺囊肿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支气管肺囊肿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肺囊肿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28例临床和随访证实的外伤性肺囊肿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28例中共有37个囊肿,多发囊肿7例(25%),单发囊肿21例(75%),位于上叶5个,中叶17个,下叶15个,形态上呈圆形(19例)、椭圆形(6例)或不规则形(3例)。首次MSCT检查病灶边缘均不光滑,灶周可见多少不一的渗出性病变,15例随访复查,其中13例在1周后囊肿缩小或增大。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病变特征,是目前诊断外伤性肺囊肿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CT征象,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外伤后并发假性囊肿的CT影像.结果 5例胰腺外伤性假性囊肿,CT影像表现为胰腺及胰周单发囊性病灶,境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囊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囊内未见强化.结论 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结合病史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认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76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肺挫伤63例,表现为肺血管纹理增粗、增浓、轮廓模糊、伴有斑点状模糊影7例;小片状、条絮状密度增高影9例;单侧或双侧肺内大小形态不一的斑片状、云絮状密度增高影,部分融合成大片状,或局限于一叶灶样分布的较高密度影20例;毛玻璃样改变18例;肺内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实变影,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征9例。肺撕裂伤共13例,17个病灶。其中单腔含气囊肿3个、气液囊肿5个,簇状多发肺气囊4个,肺内血肿5个,肺撕裂伤周围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肺挫伤。结论:肺挫伤及肺撕裂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能明确诊断,并对治疗、转归及预后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肺囊肿是肺内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当囊肿合并感染时易误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1例外伤性肺 囊肿合并慢性感染的患者,此患者最初经胸腔镜活检诊断为胆固醇性胸膜炎,后因病情反复行开胸手术,术中可见 一直径10 cm且与胸部、横膈膜紧密粘连的肺内薄壁囊肿,游离囊腔发现蒂部起源于右下肺。病理结果提示为假性囊 肿,结合胸部外伤史,考虑为外伤性肺囊肿合并慢性感染,行右侧中下肺叶切除术及纤维板剥脱术后预后良好。胸 部外伤10年后才发现的外伤性肺囊肿非常少见,合并胆固醇性囊液者更为少见,巨大肺囊肿合并感染时易误诊为胸 腔积液。因而,仔细询问病史对临床医师作出正确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此外,对于胸部外伤患者无论有无临床症 状都应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肺不张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31例有完整资料的肺不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中,速发型肺不张12例,迟发型肺不张19例.结论 引起外伤性肺不张的原因较多,除了支气管阻塞外,还与肺挫伤、肺撕裂伤、迟发性血胸、气胸或液气胸有关.CT是外伤性肺不张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利用普通X线检查对胸部钝性创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胸部钝性创伤的临床X线资料,全部病例均摄胸部正斜位片,个别病例加摄肋骨局部切线位。结果:胸部钝性创伤的X线表现并不是单一出现,往往是多种征象参差出现,主要包括肋骨骨折、肺部改变、支气管损伤、气胸及血气胸、纵隔及胸膜改变等,其中肺部改变有肺挫伤、创伤性湿肺、肺血肿及肺囊肿等。结论:对于胸部钝性创伤的X线平片分析,应注意全面观察,肺血肿、肺囊肿、肺挫伤及创伤性湿肺等X线征象对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肝肺综合征患者肺部血管改变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对44例肝肺综合征(HPS)患者及5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肺部常规扫描,分析对比其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 16层螺旋CT主要表现为:末梢肺血管呈杵状显著扩张,部分扩张的血管与胸膜相连(22/44);多条血管的扭曲、扩张(9/44);下肺结节状血管影(5/44);双肺毛玻璃影(1/44).7例患者肺部CT图像未出现异常表现.结论肝肺综合征患者肺部血管在16层螺旋CT上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毛玻璃影也是HPS的CT表现之一.这些征象可为肝肺综合征的诊断提供帮助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对肺泡微石症的诊断认识.方法 报道2例肺泡微石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并探讨本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2例肺泡微后症患者临床症状轻,肺部影像学改变明显:胸部X线和CT示两肺满布小结节状高密度影,两肺中下肺野及后部居多.结论 对临床症状不明显,影像学示两肺满布小结节状高密度影的患者应考虑肺泡微石症.  相似文献   

14.
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害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害影像学改变及其演变过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少量组、中量组和大量组)在早期(<3 d)、中期(3~14 d)和后期(15 d)的胸部影像学资料,分析患者肺损害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依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其口服计量的大小和中毒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但肺问质改变是百草枯中毒的最终改变.结论 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发现和演变有诊断价值,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肝囊肿并发症的CT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09月~2011年05月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患者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5~81岁,平均45.7岁.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6例行开腹探查,6例保守治疗并随访观察.结论肝囊肿的并发症有:囊肿伴感染、外伤致囊肿破裂、外伤性囊内出血、囊蒂扭转、继发胆道出血.  相似文献   

16.
肺挫裂伤是比较严重的胸部损伤,肺挫裂伤可由直接撞击外伤或高压气浪伤所致,可发生于外伤着力处,亦可发生于对冲部位。主要病理变化为肺间质或肺实质内的液体渗出、肺组织裂伤和囊肿或血肿形成。收集我院经临床、X线和CT追踪观察确诊的肺挫裂伤患者41例,将不同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探讨CT表现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肺挫裂伤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胸膜下单发创伤性肺假性囊肿15例随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发胸膜下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证实的单发胸膜下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资料。结果 15例均合并胸膜下肺挫伤及血气胸、13例合并肋骨骨折。位于肋胸膜下12个,位于叶间胸膜下3个。大小:11 mm×13 mm~3.1 cm×4.6 cm。首次CT可表现为气囊、液囊及气液囊。随访3天~2月病灶消失,平均6.3天,囊肿消失时间长短与大小呈正相关。结论 CT是观察单发胸膜下创伤性假性肺囊肿演变情况最佳的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18.
70例闭合性肺挫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玫  王成名  覃求 《海南医学》2008,19(2):113-113,123
目的 总结闭合性肺挫伤的CT表现与病理生理、时间长短的关系并评价闭合性肺挫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月~2006年9月有完整资料的70例闭合性肺挫伤CT表现.结果 闭合性肺挫伤CT表现主要分为渗出型和实变型,可同时有肺撕裂伤改变,并可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共存.结论 闭合性肺挫伤的CT表现随不同病理时期、创伤程度、时间长短而出现相应的改变;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应把CT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其  刘琼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9,44(10):1371-137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以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而形成的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疾病。肺CT在ARDS的诊断和评估中起重要作用,而肺CT血管成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的诊治中起主要作用,对于ARDS中肺部灌注、肺血管改变关注相对较少。本综述通过对肺部CT血管成像在各疾病中的运用状况,肺血管CT成像研究最新进展,结合ARDS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简述肺血管CT成像在ARDS的运用现状及应用影像学改变评估ARDS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肺囊性疾病包括囊性腺瘤样畸形、支气管源性肺囊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肺隔离症.其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及影像学改变各有不同.本文结合其组织胚胎学及病理学改变主要介绍以上4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囊性腺瘤样畸形是由于细支气管发育停滞,肺泡不发育引起的肺间质大量增生;影像学上根据其病理大体类型分成大囊型、小囊型和实性型.支气管源性肺囊肿是胚眙发育时期支气管树某段的异常肺芽形成的,分为纵膈型、肺内型和异位型;肺内型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单发的气囊肿、液囊肿、液-气囊肿或多发囊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是支气管内阻外压以及支气管壁的病变造成的气体陷闭,肺泡腔扩张;以按大叶分布的肺气肿病变及病变内纤细、拉长且稀疏分布的肺血管为特征性表现.肺隔离症是部分肺组织与正常的支气管肺组织无交通,供血来自体循环,病变肺无正常功能,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其中伴或不伴有囊性病灶的下叶后基底段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为常见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