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张培彤  裴迎霞  祁鑫  朴炳奎 《中草药》1999,30(5):352-355
利用辅有Matrigel的Boyden小室观察抗CD9、抗CD42a、抗CD63、抗TSP抗体对PG-CL3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2.5、10、20mg/L的川芎嗪、丹参酮ⅡA和50、500、1000U/L的水蛭素和凝血酶对PGCL3细胞膜表面CD9、CD42a、CD63、TSP表达的影响,观察川芎嗪、丹参酮ⅡA、水蛭素和凝血酶对人肺巨细胞癌PGCL3细胞表面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CD  相似文献   

2.
检测4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证、39例慢支隐性肺证患者及36例正常人外周血、支气管肺灌洗液(BALF)T淋巴细胞亚群(OKT8)、皮质醇及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TXB2/PGF1a。结果表明:肺气虚证局部NEIS紊乱较明显,它与AM分泌的TXB2和PGF1a有关。隐性肺证局部病理生理变化较轻,局部与整体NEIS功能相互作用,尤其是整体对局部的调节稳定作有更加明显,而AM产生炎症介质对局部NEIS破坏的作用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3.
应用APAAP桥联酶标技术和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了55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和2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28名健康对照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和血浆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GPⅢa,GP,Ib自身抗体,分析了治疗前上述免疫学改变及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的关系,发现免疫学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中医证型与预后也有一定关系,提示ITP治疗前  相似文献   

4.
应用APAAP桥联酶标技术和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了55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和2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28名健康对照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和血浆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GPⅢa、GPⅠb自身抗体;分析了治疗前上述免疫学改变及中医辩证分型与预后的关系。发现免疫学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中医证型与预后也有一定关系。提示ITP治疗前免疫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型对于判定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脾虚患者胃粘膜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鹰  韦嵩 《中医研究》1995,8(3):16-18
本文观察了75例慢性胃病患者胃粘膜三种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含量,发现脾虚组患者胃粘膜PGE_2、6-keto-PGF_(1a)、6-keto-PGF_(1a)/T×B_2比值及cAMP含量均明显低于肝气犯胃组(P<0.05~0.01),TXB_2、cGMP及cAMP/cGMP比值则两组差异不显著,还发现胃粘膜PGE_2、6-keto-PGF_(1a)与cAMP呈明显的正相关。提示脾虚时胃粘膜PG_s和环核苷酸含量有一定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是脾虚时胃粘膜代谢和功能变化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2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炎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前后的血浆TXB2、6-K-PGF1a及尿蛋白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20例对照。结果:肾炎组治疗后血浆TXB2、TXB2/6-K-PGF1a比值增高,6-K-PGF1a降低,三者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肾炎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后血浆TXB2无明显改变(P>0.05);6-K-PGF1a治疗后升高,TXB2/6-K-PGF1a比值降低,两者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尿蛋白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存在TXA2—PGI2平衡失调,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肺泡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与肺气虚证本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36例正常人血,支气管肺灌洗液(BALF)和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TXB2和PGF1a,及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正常人与肺气虚证患者外周血,BALF中或AM分泌TXB2和PGF1a具有明显差异。(2)肺气虚证或隐性肺证患者皮质激素抑制AM分泌TXB2和PGF1a抑制率明显低于正常人。总之,本文从整体,局部及细胞水平阐明肺气虚证患者TXB2及PGF1a代谢特点,以及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蝙蝠葛碱对二尖瓣狭窄患者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MS患者(16例)动脉血静息状态及凝血酶(0.05ml、0.1U/ml、0.5U/ml、1.0U/ml)激活时,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Ⅳ(GPⅣ)及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分布状况,并与健康人(14名)比较。结果:静息状态时MS患者血小板膜表面OPⅣ分布显著高于健康人,而血小板膜表面TSP分布与健康人无显著性差异,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02例受试者进行“小周天”功锻炼三个月前后血浆中血小板a一颗粒膜蛋白(GMP一140)、血栓烷B_2(TXB_2)、6一酮一前列腺素F_1a(6一Keto一PGF_1a)含量。结果表明:气功锻炼后血浆GMP一140含量比练功前明显降低,TXB_2含量练功后较练功前明显降低,练功前后6一Keto一PGF_1a含量无明显变化,但练功后TXB_2/6一Keto一PEGF_1a比值较练功前明显减小。结果提示:“小周天”气功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从而可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补阳还五汤和益气活血方对四血管夹闭模型免缺脑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发现:1.两方均可明显抑制再灌注后脑组织MDA的升高(P<0.05),均可提高脑组织抗氧化酶GSH-Px活性(P<0.01),提示两方均可对抗再灌注后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保护抗氧化酶,此为两者的共同作用机理之一.2.两方均可抑制再灌注组织TXB2的升高(P<0.05),均可提高脑组织6-keto-PGF1a含量(P<0.05),提示调节脑内TXA2/PGI2平衡为两方另一相同的作用机理。3.补阳还五汤可显著抑制再灌注后脑组织Ca含量的升高(P<0.05),而益气活血方对再灌注后脑组织Ca的升高无明显的影响,提示补阳还五汤可对抗脑缺血再灌后脑细胞的钙超载,此为补阳还五汤与益气活血方作用机理的不同处之一。4.补阳还五汤不能明显抑制再灌注后脑组织cAMP的升高(P<0.05),而注射益气活血方后脑组织cAMP含量升高不甚明显;提示益气活血方对脑组织CAMP的升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为两者作用机理的另一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参麦总皂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MA-1)表达的影响,探讨参麦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制备参麦总皂苷,以炎症因子TNF-α为诱导物,用一系列浓度的参麦总皂苷进行干预处理HUVEC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VCMA-1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情况。结果:TNF-α可剂量依赖性诱导HUVEC细胞表达VCMA-1,其中20ng/ml为合适诱导浓度;参麦总皂苷可以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VCMA-1表达,并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但对正常HUVEC细胞的VCMA-1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参麦总皂苷对TNF-α诱导的HUVEC细胞VCMA-1表达有抑制作用,提示其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2.
An extract of Cestrum parqui aerial parts in methanol:water (1:1) showed inhibition of carrageenin-induced oedema. The aggregation of human blood platelets induced by adenosine diphosphate and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was also inhibited (IC(50)s were 3 and 2 mg/mL, respectively). On the contrary, the extract did not inhibit arachidonic acid-mediated platelet aggreg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穿心莲成分API 0134(API)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探讨API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30例高脂血症患者,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静息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和不同浓度API作用后的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P选择素(GMP—140)和血小板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强度值。结果 与活化血小板组比较,不同浓度API(25mg/L、50mg/L、100mg/L)均能够显著抑制GPⅡb/Ⅲa的平均荧光强度,抑制作用强度与用药剂量成正比;API 50mg/L和API 100mg/L亦能显著减低活化血小板的GMP-140,API 100mg/L可降低vWF的平均荧光强度(P<0.05,P<0.01)。不同浓度API对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表达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API具有显著的抗血板GPⅡb/Ⅲa的药理作用,中、大剂量API对血小板GMP—140和vWF的表达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组分-A3(APS-A3)对对氧磷(PARA)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EVAPVR)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对象,以PARA为损伤药物,以APS-A3为保护药,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R)、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ECMP)及细胞培养液生化指标。结果 APS-A3剂量依赖性(0.1,1,10 mg/ml)地显著减轻了PARA(3.63μmol/L)对血管EDRR的抑制作用,降低了ECMP的增加,保护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阻滞了丙二醛(MDA)浓度的升高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降低(均P<0.05)。结论 APS-A3对PARA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PS-A3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M-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人类单核细胞系U937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计数法观察HUVEC与U937细胞的粘附率;用ELISA方法检测MM-LDL作用后HUVEC膜表面粘附分子血管细胞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结果:MM-LDL(75ug/ml)作用HUVEC 4h后,其对U937细胞粘附明显增加(P<0.01),HUVEC膜表面未见VCAM-1、ICAM-1、及P-selectin表达上调,作为阳性对照重组肿瘤坏因子a(rTNFa)5.0ng/ml可显著诱导以上3种粘附分子表达。中药EGb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M-LDL诱导HUVEC与U937细胞粘附。结论:EGb能保护HUVEC,减少 MM-LDL对其活化,可能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进展。MM-LDL诱导的HUVEC与U937粘附不是通过ICAM-1,VCAM-1及P-selectin介导的。  相似文献   

16.
陈彻  董建勇  刘凯  刘永琦  王雅丽 《中药材》2007,30(9):1099-1102
目的:研究红芪总黄酮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红芪总黄酮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建立H2O2致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化学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对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红芪总黄酮可清除氧自由基。100μmol/L H2O2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4 h,细胞液LDH、细胞内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DNA损伤明显。红芪总黄酮可明显抑制MDA损伤,显著降低LDH释放及细胞内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红芪总黄酮对H2O2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含中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在4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含中药血清,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结果。含中药血清可以降低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的数目,抑制细胞的DNA合成,尤以高剂量含中药血清作用明显,结论:含高剂量中药的大鼠血清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炎炎  朱会超  李来来  肖扬  王怡 《中草药》2014,45(18):2669-2672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质量分数为95%)体外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法,检测ADP、AA、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血栓通7.2、14.4 mg/mL组能显著抑制ADP、AA、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注射用血栓通3.6 mg/mL组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具有体外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远航  李微 《中医药学刊》2010,(10):2193-2194
目的:研究蒲黄提取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脂质过氧化的影向。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蒲黄提取物对内皮细胞有无毒性。根据MTT法的结果,采用蒲黄提取物(10mg/L,50mg/L,100mg/L)预处理细胞24h,再加入100mg/L Ox-LDL造成细胞损伤,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Ox-LDL损伤组LDH的活性、MDA的含量显著升高,SOD的活力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0、50、100mg/L蒲黄提取物可显著降低LDH的活性、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力。结论:蒲黄提取物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血府逐瘀汤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为血府逐瘀汤防治多种由于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而导致的心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加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1:80稀释的1 g/ml血府逐瘀汤与含10%血府逐瘀汤鼠血清已经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80稀释的1 g/ml血府逐瘀汤能显著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达17.9%。结论:血府逐瘀汤不仅能够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而且具有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的作用,血府逐瘀汤具有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