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临床流行病学与中医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余学庆 《河南中医》2009,29(3):227-231
中医现代化发展急需中医临床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以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为代表的多学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正确了解其实质内涵,避免盲目或错误使用,是当前中医临床研究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继承宏观辨证和挖掘专病微观辨证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向。辨证论治在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证”的研  相似文献   

4.
肺癌的二级预防,是国内外自70年代以来极为重视和关注的课题之一,尽管肺癌的化学预防已有20余年历史,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化学药物的副作用,使其难于应用于临床。为了探索理想的肺癌二级预防中药,从1988年开始,我们采用“梯度筛选,重点保护”的研究方法,对欧阳研究员经验方保肺饮预防肺癌的作用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工重点保护对象筛选株洲化工厂所在的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区,工业污染严重,也是湖南省肺癌高发市区。该厂拥有职16096人(1989年),1987~1989年癌症发病率为262.肥/10万…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发展,作为东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日益被世界医学所重视,笔者针对中医药科研面临的形势、思路与方法,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医药科研及管理的体会,提出以下设想。 中医药科研思路重在创新  相似文献   

6.
班秀芬  周志 《光明中医》2008,23(10):1567-1567
日前,广东省中医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就筹建国际传统及辅助医学科研网络事宜举行了科研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双方将以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病种为切入点。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及重大疑难疾病的国际临床研究与合作,为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对目前研究中的纵向数据分析方法、模糊数学、循证医学、证候疗效评价等内容及其与临床疗效评价的关系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临床数据是疗效评价的有效载体,高质量的数据是确保临床研究结论普适性的关键。在医疗数据信息化的背景下,本文从中医药临床科研数据面临的问题入手,阐述了中医药临床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临床科研模式下数据获取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临床数据应用现状,结构化与临床电子病历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利用方法以及不同科研模式对临床数据要求的差异分析,进而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中医药临床科研数据的应用如何适应数据多样化、信息化和临床研究模式变化,实现临床与科研数据共享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概念地提出、学科的兴起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有关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研究开始起步,复杂、系统科学方法学的兴起和引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逐渐成为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对临床评价方法学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直到90年代开始才得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开展中医药学研究工作,取得一项理想的科研成果,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是每一位从事中医药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对此,许多人仍苦于不知如何进行科研选题。如何做到思路对头,选题正确,设计合理?其间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少走弯路,避免重复?笔者拟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请同道教正。 在开展中医药学研究工作时,关键是明确方向,选准课题。要求中医药研究工作者根据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分析目前各  相似文献   

11.
1 关于阴阳思想的起源阴阳对立观念思想的起源 ,是源自男女不同性别这一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 ,并非由日光向背引申而来。在古代太阳一词 ,起初并没有日光的意义 ,太阳是表示极盛的阳气。只是到了后汉 ,才具有日光的意义。阴阳思想的产生和流传 ,在传说中比较远早。相传伏羲时画的八卦符号 ,最基本的 -与 - -就是男女两性的区别。阴阳一词虽不见论述于《易经》 ,在《易传》中才大量出现 ,但关于阴阳观念的传说。远在黄帝时 ,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治理日月之行 ,治阴阳之气 ,节四时之度 ,正律历之数 ,别男女 ,异雌雄 ,明上下”《淮南子·览冥训…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科研要重视专利文献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文献是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的综合信息资源,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内容广泛性、技术实用性及数量巨大等特点。广义的专利文献,包括专利说明书、各类检索工具书以及专利申请中拒绝审定、撤消、放弃、无效的专利申请文件等。就医药卫生方面而言,新药品、新医疗技术与新医疗器械总是在专利文献中首先发表,而且约有90%的新技术只在专利文献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临床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观察和一般病例医学报告上,师徒心传口授和个人经验的积累对临床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有其片面性和盲目性。随着科学方法学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临床流行病学及循...  相似文献   

14.
中药遗传毒性研究是中药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药的遗传毒性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得到重视。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以遗传基因突变为指标的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瘤tk试验)、以染色体畸变为指标的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以DNA损伤为指标的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3种。 该文结合中药特点就现代中药遗传毒性研究进展、遗传毒性评价方法、中药遗传毒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新技术在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杜兆香 《光明中医》2003,18(2):21-22
感冒为临床上常见病与多发病 ,不论是流感、重感 ,还是一般的普通感冒 ,其机制上都存在着“同病异症”与“异病同症”等多种情况 ,应对症下药。然而 ,我们发现应用中成药治疗感冒时多为盲目随意性 ,自选性 ,少有对症用药。基于临床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利用中医药有关理论知识 ,对治疗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进行粗浅的论证 ,希望能有助于临床正确对症用药。1 风热感冒其特点是风热之邪外袭皮毛 ,内侵入肺 ,症见恶寒轻、发热重头胀痛 ,咽喉肿痛 ;出汗少 ,口微渴 ;咳嗽吐黄痰 ,舌苔薄白或微黄 ,舌尖红赤等为风热表证。治疗应选用既散肌表之邪 ,又…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则是指中医临床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标本同治、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等概念 ;中医治法是指治疗疾病的方法及措施 ,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大法 ;每一大法又包括若干具体治法 ,如清法有清热解毒、清热泻火、清热凉血和清热养阴之分 ;而补法又有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之别。中医治则治法链接着临床的诊断 (辨证 )与治疗 (施治 ) ,因而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阐明中医治法的现代科学内涵 ,探索其治疗作用机理 ,不仅对中西医学体系在深层次的结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通过这种结合…  相似文献   

17.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梳理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现状、疗效、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建国以来中药药性理论的临床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此项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抗感染作用、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结论,但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中药药性的临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中药药性临床研究必须与中医证的寒热本质研究及实验研究相结合,建立中药寒热药性的客观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根据疾病的动态变化对中药药性进行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是一门以祖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与技能为基础,以研究和观察具有生命的人体为对象,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综合性学科.中医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才能正确理解正常人体的生命过程;只有具备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才能把中医基础理论与医疗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目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主要采取的是中医基础课、专业课与临床实习三段分割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组织规模教学,但不完全适合中医教育特点;虽然强调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但都没有形成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滚动联系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我院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采取理论与实践并举,以理论促临床,用实践深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及制剂质量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建立谱效相关性指纹图谱可以进一步提高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的针对性。本研究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中药谱效相关性研究思路和方法,结合实验室工作积累,探索性地提出了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的研究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