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锥形束乳腺CT(CBBCT)检查中采用头部偏转90°俯卧位投照的意义。方法纳入60名接受CBBCT检查的女性志愿者(120侧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60侧乳)。对试验组采用头部偏转90°俯卧位投照,对照组以头正位俯卧位投照。比较2组图像覆盖乳腺头侧、足侧、内侧、外侧及后侧范围,计算图像阳性率;根据11分数值疼痛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分;观察年龄、疼痛评分及图像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图像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644,P<0.001),疼痛评分与图像阳性率呈负相关(r=-0.366,P=0.004),年龄与图像阳性率呈负相关(r=-0.313,P=0.015)。结论CBBCT检查中采用头部偏转90°俯卧位投照覆盖乳腺组织成像范围较传统投照体位更大,且不加重疼痛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锥形束CT(CBCT)扫描机架角度及中心位置对模体中植入物体积及CT值的影响.方法 于非均匀模体中插入均匀圆柱棒,以其中心为扫描中心,机架旋转360°扫描模体,分别在X、Y、Z方向上移动将扫描中心2.5、5.0、7.5和10.0 cm,或机架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20°,间隔20°,于180°?360°...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健康对人体咀嚼功能、发音、面部美观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锥形束CT(CBCT)现已广泛用于口腔种植、正畸、颌骨肿瘤及口腔手术规划.本文对CBCT在牙颌分割、三维重建、治疗规划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锥形束CT观察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观察并评估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方法 收集551例上颌第二恒磨牙患者的锥形束CT资料,记录性别、年龄、牙位、近颊根根管数目和形态,采用Vertucci分类法记录根管构型,并记录根管弯曲位置、弯曲方向和弯曲角度.结果 551例中,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为25.41% (140/551),男性多于女性;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大多向远中及腭侧弯曲,弯曲根管占87.54% (604/690),57.57% (397/690)的弯曲发生在根中1/3,重度弯曲占19.28% (133/690).结论 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MB2的发生率较高,中、重度弯曲根管较多.锥形束CT可在各层面显示根管系统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观察成人离体面神经管膝状神经窝影像学解剖。方法对38具成人尸体头部标本行CBCT扫描,获得76侧颞骨图像,观察面神经管膝状神经窝及前壁CT表现。结果最终72侧纳入研究,包括68侧左右配对图像及4侧单侧图像。膝状神经窝形态不一,内外径(2.84±0.46)mm,前后径2.30(1.94,2.74)mm,上下径(1.44±0.26)mm。72侧中,53侧前壁骨质完整,厚度(1.54±1.49)mm,5侧部分缺损,14侧完全缺损;55侧前壁可见岩浅大神经管显示,开口处直径(0.88±0.31)mm,穿行于颞骨长度(3.47±1.58)mm;36侧前壁岩浅大神经管外侧见细小骨管,开口处直径(0.51±0.24)mm。结论成人面神经管膝状神经窝影像学解剖形态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6.
C臂锥形束CT(CBCT)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一种利用数字平板探测器与CT多平面重建技术相融合,通过C臂旋转运动同时提供旋转血管造影、三维血管重建和软组织断层成像的新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介入治疗、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非血管性介入治疗等方面。国内外学者运用CBCT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进行肝癌诊疗的大量研究中显示了CBCT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显著优势。本文就目前CBCT在TACE及RFA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锥形束CT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影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而锥形束CT既是一种全新的CT成像技术,又是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系统的关键设备。本文介绍锥形束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并对锥形束CT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工种植牙耐用坚固,比起其他形式的义齿有着更多优点,被越来越多患者所接受[1]。牙种植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并已逐渐发展为成熟的缺牙修复技术[2]。随着种植应用的广泛开展,种植后神经障碍、出血及骨结合差的发生概率也不断升高,这就使得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变得十分重要。作者探讨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在种植术前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修正算法对宫颈癌患者锥形束CT(CBCT)影像进行修正,探讨CBCT影像剂量计算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CIRS-062电子密度模体分别在Brilliance CT Big Bore 4D-CT模拟定位机及Truebeam加速器机载CBCT上执行CT扫描,获得计划CT(pCT)和CBCT的CT值-相对电子密度曲线。采用直方图匹配算法对CBCT影像的CT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CBCT(mCBCT)。将25例宫颈癌患者的调强放疗计划分别移植到模体和患者的pCT、CBCT和mCBCT上进行剂量计算,比较其绝对剂量和剂量分布的差异。结果 模体等中心处,CBCT计算的绝对剂量与pCT计算的绝对剂量偏差为0.87%±0.24%,mCBCT与pCT的偏差为0.05%±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5)。患者治疗等中心处,CBCT计算的绝对剂量与pCT计算的绝对剂量偏差为1.05%±0.32%,mCBCT与pCT的偏差为0.1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3,P<0.05)。靶区剂量分布的剂量体积图显示,mCBCT的剂量分布和pCT的剂量分布相似,而CBCT的剂量分布和pCT的剂量分布差异较明显。结论 CBCT影像经算法修正后,可用于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计算,并能提高剂量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 V-CBCT)获取不同区段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第一周的摆位误差,分析不同部位食管癌摆位误差的区别。方法将43例食管癌患者按照原发病灶的位置分为A组(颈段及胸上段)和B组(胸中段及胸下段),对A组病例放射治疗时利用颈肩膜固定,对B组病例利用体膜固定。应用直线加速器机载k V-CBCT在放射治疗第一周进行每天1次扫描,采集的容积图像与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左右(X轴)、前后(Y轴)、头足(Z轴)三个方向上的线性摆位误差。结果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A组(0.39±0.20)cm、(0.27±0.14)cm、(0.34±0.19)cm;B组(0.44±0.25)cm、(0.31±0.25)cm、(0.49±0.17)cm。三个方向上的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分别为:A组5.11 mm、4.36 mm、5.72 mm;B组6.79 mm、5.76 mm、7.38 mm。A组患者在X轴、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较B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Y轴方向上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载k V-CBCT可用于评估食管癌患者的摆位误差值,利用该摆位误差值可估算PTV的外扩边界。颈肩膜固定的准确性要优于体膜。  相似文献   

11.
王文双  孙晓东  刘丽梅  夏洪波  丁梅 《临床荟萃》2012,27(7):568-570,573
目的 探讨俯卧位超低剂量7.5 mAs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女性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100 mAs及超低剂量7.5 mAs俯卧位肺及乳腺联合扫描.记录两组扫描方式肺组织及乳腺结构的显示情况,CT容积剂量指数(CTD)、剂量长度乘积(DLP)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肺组织及乳腺结构显示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低剂量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仅为常规组的7.5%.结论 俯卧位超低剂量7.5 mAs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能清晰显示肺及乳腺的各部结构,并且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盆腔CT扫描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检查能清楚地发现典型和不典型的腹股沟疝,显示疝囊、疝内容物及腹壁缺损程度。结论CT扫描检查对腹股沟疝,特别是不典型的腹股沟疝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吸虫性阑尾炎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吸虫性阑尾炎患者,并随机选取36例非血吸虫性阑尾炎患者,观察并比较其CT表现,包括阑尾形态、阑尾石形态和邻近结肠壁是否钙化。结果 血吸虫性阑尾炎与非血吸虫性阑尾炎患者间阑尾增粗、阑尾壁增厚和阑尾周围炎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非血吸虫阑尾炎相比,血吸虫性阑尾炎的结肠壁钙化和阑尾石呈双轨状更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平扫加MPR和CPR示阑尾石双轨状和阑尾周围肠壁钙化有助于诊断血吸虫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14.
肾周肿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周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肾周肿瘤8例,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结果:脂肪肉瘤(LS)4例,表现为肾周混杂密度肿块,3例以脂肪密度为主,内见条、片及团块状软组织影,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1例以实体为主,内见多发散点状钙化,肾实质撑开呈新月状,肾盏扩大积水;脂肪瘤2例,表现为肾周脂肪密度肿块,杂有纤维条索。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1例,表现为左肾周混杂密度肿块,内见大块状钙化,肿瘤侵犯肾皮质、腰大肌、腰方肌及腹后壁,脾门及胰头周围多发钙化性转移结节,肝、肺及左侧胸膜转移。平滑肌肉瘤1例,表现为左肾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境界不清,强化不匀,侵及腰大肌及肾实质。结论:CT可清晰显示肾周肿瘤部位、密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脂肪瘤、分化良好的LS及有钙化MFH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HPV的CT表现。结果:5例(5眼)PHPV均表现为患侧小眼球,玻璃体密度增高,玻璃体内见条带状或锥形软组织影,从晶状体后部连接到视乳头;4例4眼患侧眼球晶状体不同程度变形、轮廓不光滑、晶状体位置前移、前房变浅、晶状体密度增高,5例5眼软组织内均未见高密度钙化灶。结论:小眼球、玻璃体内见条带状或锥形软组织影,从晶状体后部连接到视乳头,软组织内未见高密度钙化灶为PHPV的CT表现。CT扫描可清晰显示眼内病变组织,可为PHPV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征象对周围型小腺癌(S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7例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表现,并计算各个征象及组合征象的灵敏度、特异度,绘制ROC曲线。结果细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深分叶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等征象的出现对周围型小腺癌的诊断具有统计学差异(χ2分别=8.08、15.58、7.31、7.12、4.82, P均<0.05);随着组合征象的增多,阳性预测值增高;组合征象诊断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71,当取征象数≥3为截点时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 SPN所表现出的CT征象及其组合情况有利于提高早期诊断周围型小腺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脏肿瘤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9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4例肾脏转移瘤。用勾画感兴趣区(ROI)法测量病灶的SUVmax,同时测量病变的大小及CT值。结果:14例患者中,共计18个病灶,其中左肾单发5例,右肾单发6例,双肾单发2例,右肾2处转移灶、左肾1处转移灶1例。结节状弥漫性高摄取病灶11个,环形高摄取病灶6个,弧形高摄取病灶1个,SUVmax(4.3~21.5),平均值11.6±5.5。等密度灶8个,低密度灶7个,高密度灶3个,CT值范围15.0~35.0 HU,平均CT值(27.9±5.2)HU,病灶最大径范围1.1~7.2 cm,最大径平均值(3.3±1.6)cm。结论 :肾脏转移瘤在18F-FDG PET/CT显像有一定特点,18FFDG PET/CT对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世煜  李威  张伟  赵立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68-1871
[目的]通过分析Churg-Strauss综合征 (CSS)患者的肺CT表现,探讨准确诊断血管炎的放射学和临床的综合途径,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CSS 12例,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胸部CT扫描.[结果]CT表现有:纵隔小淋巴结11例,磨玻璃影9例,局部胸膜肥厚9例,纤维条索影9例,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