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从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旅游业给桂林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利与弊,阐述桂林市发展旅游业与发展工业之间存在的矛盾,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桂林市经济发展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循环经济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为现实的必由之路。本文认为,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存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应以旅游企业内部循环为基础,大力发展微观层面循环;加强与相关产业的耦合,积极拓展区域层面的中观循环;利用旅游业的广泛关联性,争取融入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  相似文献   

3.
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迎涛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2):98-100,108
中原经济区已被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其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然而,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解决这种矛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首先就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的框架体系,最后提出了旅游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旅游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共同发展的基础,即低排放与高利用.湖南发展旅游面临着能源缺乏、旅游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通过对旅湘游客的问卷调查、游客碳足迹及旅行社旅游线路安排的分析,提出构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以期实现湖南旅游产业的创新和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会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极大地带动了国内许多城市旅游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章深入探究了桂林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桂林市可开发的会展旅游产品类型。并对今后桂林市的会展旅游的营销对策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芳云 《社会科学家》2006,(Z1):189-190
桂林旅游新模式是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建立在大桂林旅游圈的基础之上,以桂林市区旅游为核心、周边县域旅游为腹地,实现了品牌依托、整合多赢.文章基于改革与创新,从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旅游发展新格局、旅游业发展新突破等方面分析了桂林旅游新模式所取得的丰硕成效.  相似文献   

7.
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广西北部湾滨海城市各自的特征,北海市宜选择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循环型旅游模式,钦州市宜选择工业旅游为主体的循环型旅游模式,防城港市宜选择以滨水城市型为主体的循环型旅游模式,以推进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旅游景区旅游规划及环境监测、清洁卫生等生态技术及方法得到普遍运用,但是环保设施、生态治理和水体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稍显不足;在生态化管理机制和旅游行业生态规范的执行和遵守方面还需要改进;在景区生态化信息管理方面,只有极少数实现了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数字化管理.对此,桂林市应在生态技术、生态组织、绿色制度和生态观念四方面加强旅游生态创新,并统筹协调旅游生态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9.
桂林市会展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市会展旅游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桂林市会展旅游应在会展旅游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中介机构建设、营销策略、信息化、产品开发等方面加以完善,努力将桂林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会展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桂林是中国典型的旅游区,桂林旅游产业既是中国旅游产业的缩影,也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探索的先行者。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对桂林市旅游总收入与各旅游产业要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MLR模型,并建立旅游总收入与旅游产业要素的灰色系统GM(1,N)模型,以对比分析两模型的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旅游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管理体制以及游览方式,其合理组合可以有效提高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桂林市全域性休闲旅游空间进行分类后运用量化分析方法探讨其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桂林市总体及各类型休闲旅游空间均呈显著集聚特征,其中购物服务型的集聚程度最高,风景名胜型的集聚程度最低;(2)桂林市休闲旅游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呈现出中心城区显著集聚,周边县区“大分散、小集聚”的格局,不同类别休闲旅游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3)平均房价水平、常住人口密度、路网密度、高等级旅游资源密度和低等级旅游资源密度是影响休闲旅游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各类型休闲旅游资源的影响因素不同。基于研究结果,从四个方面提出桂林市休闲旅游发展路径,包括优化休闲旅游空间、完善交通网络体系、推动旅游产品升级、拓展品质消费空间,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推进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工业旅游是旅游业的一枝新芽。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 ,工业旅游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因此 ,开展工业旅游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阐述什么是工业旅游及工业旅游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 ,描述和剖析了中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促进中国工业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灿  褚尚军 《河北学刊》2012,32(1):227-230
随着河北省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经济迅速增长,但旅游市场的开发所产生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已不容忽视。因此,积极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北省旅游产业链,实施旅游循环经济战略,是实现河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转型与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循环经济理念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天然的关联性。实现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统筹考虑生态保护、旅游扶贫与致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及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等战略目标,加快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转型与升级,扩大其辐射与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茂名市的旅游业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特色”,只要突出特色、开发旅游品牌。如:发展具有特色的工业旅游等,但如何通过发展工业旅游来促进茂名市的旅游业,我们需要做一些尝试。现阶段茂名市旅游业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正在悄悄兴起的工业旅游或许正是一条可行之路。工业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供旅游者参观、考察、体验和学习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属于文化旅游产品的一种。一座旅游城市要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必须找准城市的定位,塑造具有…  相似文献   

16.
工业旅游在中国正逐渐兴起,工业已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之一。本文阐述了工业旅游这一新概念,系统总结了自贡工业旅游的效益,对自贡工业旅游进行了优势分析,提出了一些发展工业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廖柏明  余俊 《社会科学家》2006,(Z1):345-346
文章分析桂林市旅游生态城市中环境执法的战略任务,探讨了桂林市环境执法的组织设计,提出了桂林市环境执法协调机制的创新设想.旨在提高桂林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生态城市中的核心竞争力,以期桂林城市更美、更亮,为全面建设桂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桂林旅游经济圈是以桂林市区山水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包括阳朔、临桂、灵川、兴安、龙胜等12个县。组建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桂林市的成立为构建和发展大桂林旅游经济圈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产业生态学发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生态学以探讨产业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旅游产业的集群属性与生态特征,加之旅游学的开放性及产业生态学的交叉性,使得产业生态学引入旅游学研究成为可能。旅游产业生态学是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理论依据,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全新视角,对推进旅游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产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化、旅游产业生态过程、旅游产业生态模拟、旅游产业生态规划、旅游产业生态工程、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程莉 《阴山学刊》2007,21(3):67-69
旅游业对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开发包头的工业旅游资源,大力力发展包头的工业旅游,对促进包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包头工业旅游的现状,对工业旅游的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工业旅游的对策和措施,旨在全面推进包头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