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能导致难治性感染,并存在多种目前尚未明确的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尤其在免疫抑制患者中多见.尽管毒力不强,但由于其能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医疗器械表面定植,因此是住院患者的重要致病菌.同时,由于其对多种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以及对一线用药复方新诺明的耐药呈升高趋势,目前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受到了较大的挑战.近年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统计机械通气患儿痰液细菌培养情况 ,结合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对 38例机械通气患儿的气管内痰液进行培养 ,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 结果  机械通气患儿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主要细菌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布兰汉菌、施氏假单胞菌、黄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使用与药敏符合率为 73 5 %。 结论  治疗机械通气患儿感染应重视临床经验用药 ,抗生素可选择头孢他定或亚胺培南 ,年长儿可以使用环丙沙星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减少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阳性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细菌耐药现象很严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高产AmpC酶是导致革兰阴性菌耐药的主要酶.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具有多种耐药机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有效地切断耐药菌株的传播,对于降低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非常重要.加强临床耐药检测,按照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患儿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统计机械通气患儿痰液细菌培养情况,结合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38例机械通气患儿的气管内痰液进行培养,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机械通气患儿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细菌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布兰汉菌、施氏假单胞菌、黄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使用与药敏符合率为73.5%。结论 治疗机械通气患儿感染应重视临床经验用药,抗生素可选择头孢他定或亚胺培南,年长儿可以使用环丙沙星,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超广谱融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变迁。方法:选取 2008 年入院新生儿病房机械通气时间≥48 h 的2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 8 年前进行比较。结果:2008年VAP发生比率为25.2%,低于8年前的36.1%(P<0.05)。VAP的发生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MV)时间、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次数、胃出血及使用血制品呈正相关(P<0.05)。病原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77%),排前 3 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杆菌(2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8%),鲍曼不动杆菌(13%);革兰阳性细菌占23%,以缓症链球菌(14%)为主。而8年前病原菌革兰阴性细菌排前3位分别是克雷伯杆菌属(23%),铜绿假单胞菌(17%),不动杆菌属(16%);革兰阳性细菌占22%,以缓症链球菌(11%)为主;白色念珠菌(1%)。结论:VAP的发生与胎龄、出生体重、MV时间、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次数、是否有胃出血及是否使用血制品密切相关;致病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与 8 年前比较,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率增加,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减少。[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2):936-93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在治疗机械通气新生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对应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37例采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治疗,美洛培南治疗方法和剂量为20~30mg/kg,每日2次,静脉滴注。临床疗效评价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痊愈和显效作为有效统计。结果除1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外,其余22例革兰阴性细菌均为敏感,达95·7%。在治疗结束时,痊愈19例,显效7例,进步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3%。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美罗培南适用于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细菌种类、药敏情况及易感因素,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HAP患儿,总结其临床特点、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94例HAP标本均行痰培养检查,56例阳性,阳性率71.8%,共检出病原菌66株,84.8%为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为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菌占15.2%,主要为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及多数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对亚胺培能、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较敏感.结论 新生儿HAP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耐药菌株的增加,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病原菌在构成和药物敏感性上发生了较大变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等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部分常用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以及真菌感染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患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新生儿肺部感染的病原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CE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患儿纳入最终研究,共进行104次痰培养检查,检测出细菌112株,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36株,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29株,鲍曼不动杆菌19株,大肠埃希菌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株;革兰阳性球菌仅5株,溶血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各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药敏分析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半合成青霉素类及部分的头孢类抗生素敏感性<50%,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性>8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的敏感性为100%.结论 CEA患儿合并的肺部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半合成青霉素类及部分的头孢类抗生素敏感性较低,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CEA患儿所并发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住院患儿, 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体重、出院诊断、药品名称、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疗程、病原微生物、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共纳入220例患儿, 年龄1个月14 d至16岁7个月27 d, 主要分布在学龄期(70例)、学龄前期(65例)、幼儿期(44例), 占所有患儿数的81.37%。共计13个科室使用, 主要集中在呼吸科(77例)、血液科(49例)、感染内科(47例)、儿童重症监护室(14例)、干细胞移植科(9例), 占总病例数的89.08%。主要用于肺炎(150例)、全身播散性结核病(25例)、脓毒症(20例)及血液病合并感染(16例)的患儿。常见的病原为肺炎支原体(102例)、肺炎克雷伯菌(1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4例)、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铜绿假单胞菌(9例)。左氧氟沙星的用法用量中, 单次给药剂量不足25例, 超剂量使用9例, 给药频次错误9例。与左氧氟沙星相关的药物不良...  相似文献   

11.
颅内肉芽肿样改变20例影像学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我科共收治 2 0例头颅CT或MRI显示肉芽肿样改变 2 0例患儿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2 0例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8个月~12岁 ;病程 1d~ 6个月。二、临床表现  2 0例中 17例以抽搐为主诉就诊 ;3例以肢体运动障碍首诊。 10例头痛 ,5例呕吐 ,4例中枢性面瘫 ,1例意识障碍。三、辅助检查  12例血白细胞增高 13.0~ 2 0 .8× 10 9/L ;中性 0 .5 2~ 0 .78;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正常。 6例血沉增快。PPD试验 3例强阳性 ,5例阳性 ,余均为阴性。脑脊液检查 2例白细胞数稍高 2 4~ 35× 10 6/L ,…  相似文献   

12.
儿科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流行菌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临床病原菌的变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统计分析自1999年来对PICU临床分离细菌的监测,对2153例患儿采集标本1684例次,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脓液、尿、便和各种体液等。结果467例患儿细菌分离阳性,共分离病原体5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0株(19·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阴性菌355株(67·5%),主要为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阴沟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等;真菌71株(13·5%)。近年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有增多趋势。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提示PICU中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啉敏感率17·9%,对头孢哌酮、头孢三嗪敏感率约50%,头孢他啶敏感率65·4%,头孢吡肟敏感率81·3%。葡萄球菌是阳性菌中主要耐药菌株,其耐甲氧西林发生率>55%,氨基糖苷类和万古霉素敏感率高;革兰阴性菌中主要耐药菌是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杆菌中产超β-内酰胺酶菌,其发生率分别是29·8%、22·2%和21·9%,对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结论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 ,13岁 ,因 1个月来反复双下肢皮肤对称性紫癜 ,伴腹痛及间断性少量柏油样便 ,双髁关节肿痛 ,近 7d因肉眼血尿而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好 ,双下肢散在较密集的对称性紫癜 ,略高出皮面。双上肢少量紫癜。心肺腹无异常。血常规 :白细胞 14 6×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6 2 ,淋巴细胞0 2 9,嗜酸粒细胞 0 0 9,血红蛋白 110g/L ,血小板 45 3×10 9/L。尿常规 :尿糖 ( ) ,定量 16 7mmol/L ,蛋白( ) ,红细胞 ( ) ,尿pH值 7 5。血钾 2 6 5mmol/L ,血钠 148mmol/L ,血氯 110mmol/L ,血糖 4 1mmol/L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本院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深部痰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指导VAP的早期经验性抗生素应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符合VAP诊断标准的121例在PICU呼吸机治疗的患儿,通过封闭式吸痰收集其深部痰液,采用W1TEK60微生物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特殊耐药菌进行鉴定.结果 PICU符合条件的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7株,革兰阴性菌64.57% (82/127),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所占比例分别为25.61% (21/127)、20.27%(17/127)、20.27% (17/127)、16.22%(12/127)、9.46%(11/127),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达77.62%.革兰阳性菌29.92%(38/12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除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敏感外,对头孢菌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真菌占5.51% (7/127).结论 PICU患儿VAP深部痰培养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较强,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加强VAP的综合防治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降低感染和细菌耐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呼吸病房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260例肺炎患儿纳入重症组,来自呼吸病房的300例患儿纳入普通组,重症组分为机械通气组126例,未机械通气组134例,机械通气组分为有创通气组94例,无创通气组32例.常规取痰标本送检,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耐药酶检测,比较不同组间的病源菌构成和耐药率.结果 重症组和普通组革兰阴性菌比例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但重症组革兰阴性菌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而革兰阳性菌比例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重症组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比例高于普通组(P<0.05),而普通组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比例高于重症组(P<0.05).机械通气组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比例明显高于非通气组(P<0.05),而在有创通气组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P<0.05).重症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呼吸病房肺部细菌感染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菌谱构成和耐药性有明显差异,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呼吸病房,机械通气尤其有创通气易导致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检测了5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类,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分类,以期找出相关性。现报告如下。男35例,女20例,年龄<3岁25例;~6岁10例,~12岁20例。血小板计数<25×10~9/L28例,~60×10~9/L24例,>60×10~9/L3例。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5例,有腹泻史6例;注射百白破疫苗3例,应用复方氨基比林、苯妥英钠各1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2 3例,~0.05 4例,~0.10 38例,>0.10 10例,骨髓嗜  相似文献   

17.
阿奇霉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评价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5  
我科采用国产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12 6例 ,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确诊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12 6例 ,均为住院患儿 ,符合《儿科学》制定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 。男 81例 ,女 45例 ;年龄 6±3.1岁。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 12 1例 ,体温 39± 0 .85℃ ,咳嗽12 4例 ,气喘、呼吸困难 71例 ,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 12 4例。实验室检查 :血WBC <10× 10 9/L 10 5例 ,>10× 10 9/L 2 1例。血沉 (2 0~ 41)mm/1h 76例 ,>41mm/1h 2 6例 ,肝功能ALT <40…  相似文献   

18.
青海地区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UTI)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院2006年12月-2008年2月门诊及住院经中段尿细菌培养确诊的UTI患儿229例,对分离出的229株细菌应用改良Kirby-bauer法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UTI主要表现为腹痛、尿路刺激征,伴腹部压痛及尿道口充血。UTI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0.13%;其次为肠球菌属(19.21%)、金黄色葡萄球菌(15.28%)、屎肠球菌(7.86%)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白色念珠菌Ⅰ型、表皮葡萄球菌Ⅱ型等。细菌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仅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仍保持较高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极为敏感,余抗生素均耐药,其中对头孢唑啉、诺氟沙星全部耐药。结论肠道细菌是儿童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段尿培养仍是尿路感染诊断的必要方法,临床医师应结合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儿童血液系统肿瘤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血液系统肿瘤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因素及其感染病原学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1 994~2 0 0 2年收治的2 84例血液系统肿瘤患儿进行调查,对其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 细菌、真菌感染发生率为45 .42 % ,感染病死率为3 1. 7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感染例次数的43. 41 % ,其次为胃肠道、下呼吸道、口腔、皮肤软组织等;医院内细菌、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长、白细胞数<1 . 0×1 0 9/L、应用化疗药物及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等。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 0 4% ;革兰阳性菌占2 6. 0 4% ,真菌占2 2 . 92 %。药敏实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对舒普深普遍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不同程度耐药,对部分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性增加;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青霉素、克林霉素部分产生耐药。结论 细菌、真菌感染与疾病本身、住院时间、患儿免疫力低下、应用化疗药物及激素、抗生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病原菌的耐药率呈增加趋势,故加强保护性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毒     
05 0 660 饮用井水致肠源性紫疳症 3例 /吴维平∥中国误诊学杂志 .- 2 0 0 4 ,4( 8) .- 1 2 2 20 5 0 661 儿童急性中毒 2 0 0例临床分析 /姚 悍…∥儿科药学杂志 .- 2 0 0 3,9( 6) .- 5 9~ 60中毒途径 :食入 1 72例 ,皮肤接触 1 2例。中毒种类 :药物中毒 1 49例 ,食物中毒 41例。临床表现呕吐、抽搐、昏迷、烦躁等。治疗主要是洗胃、输液、利尿、高压氧、解毒剂及支持对症治疗。结果 :1 88例治愈 ,9例留有后遗症 ,3例死亡。表 1 (何 燕 )0 5 0 662 第三代头孢菌素致小儿过敏性休克2 4例分析 /甄 琴…∥儿科药学杂志 .- 2 0 0 4 ,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