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之一,WHO要求对RSV要严加监控。RSV是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属的单股负链非节段性RNA病毒。RSV疫苗的研制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未被批准使用其疫苗。RSV膜表面融合蛋白F和黏附蛋白G两种糖蛋白,是激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最主要的病毒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开发主要针对这两个蛋白。目前研究的有纯化的F糖蛋白(PFP)、BBG2Na、嵌合型F-G糖蛋白及纯化的F、G和基质蛋白M。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RSV亚单位疫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婴幼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重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之一。本文讨论该病毒候选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包括PFP-1、PFP-2和BBG2Na亚单位疫苗以及冷传代/热敏感突变株等。  相似文献   

3.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引起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预防疫苗。RSV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其诱导的抗体可同时抑制A型和B型两个亚型的RSV感染。因此,以F蛋白作为靶抗原的RSV亚单位疫苗、颗粒样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策略。现就基于F蛋白的RSV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几种不同气道上皮细胞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后病变特点及易感性。采用RSV A2株感染Hep-2、A549、16HBE、BEAS-2B细胞后,奥林巴斯倒置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免疫荧光检测RSV N蛋白表达及空斑实验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病毒滴度。结果显示RSV A2株感染Hep-2细胞后最早形成典型的合胞病变,A549细胞次之,16HBE及BEAS-2B形成病变的时间最晚。免疫荧光检测到RSV N蛋白表达特点与细胞病变特点一致。RSV A2在Hep-2上产生的病毒滴度最高,A549细胞次之,在16HBE上产生的病毒滴度最低。提示Hep-2、A549细胞对RSV具有高度易感性,以Hep-2最为敏感。而16HBE、BEAS-2B细胞对RSV感染不敏感,其中16HBE最不敏感。本研究可为选择合适的上皮细胞进行RSV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尤其是婴幼儿和老人,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尽管RSV感染对医疗保健产生了全球性影响,目前仍以支持性的治疗为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对RSV发病机制和免疫病理学的了解不断加深,RSV的预防策略取得了重大进步。自1966年RSV疫苗首次试验以来已经过去50多年,目前有两种RSV疫苗获批上市。综述了当前RSV感染的治疗方案(包括RSV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以及RSV疫苗的研发进展,以期为RSV的治疗及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一种可以引起严重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目前尚无针对RSV的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20世纪60年代,用RSV的福尔马林全病毒灭活疫苗(FI-RSV)免疫的婴幼儿发生了免疫后RSV疾病增强的症状,其特征为免疫后当再次发生天然感染时会引起高热、支气管肺炎和哮喘,从而引发了更高的住院率,并最终导致两名FI-RSV免疫接种后感染RSV的幼童死亡。增强的RSV疾病(Enhanced RSV disease,ERD)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周围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过量的单核细胞浸润以及非保护性抗体应答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等免疫反应。近年来,RSV研究领域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许多具有新颖设计的候选疫苗正在纷纷进入临床试验,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对ERD发生机制和临床特征的理解和分析。本文提供了对ERD发生机制的概括性描述,并对ERD作为新型候选疫苗的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的一个重要病原,尤其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为了解河南省漯河市SARI住院患者中RS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RSV预防控制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采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漯河市SARI住院病例的咽拭子,并收集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RSV A/B阳性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入组1335例SARI病例,其中220例(16.48%)为RSV阳性,A和B亚型分别占64.55%和30.45%.RSV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1.36%),2岁以下婴幼儿占RSV感染病例的一半以上(占55.37%).RSV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次年1月,不同年份流行季可前后相差一个月.A﹑B亚型在不同月份可单独流行也可共流行.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2-8月SARI病例数较往年同期减少60%以上,RSV阳性率在2020年2-8月降低为0.与非RSV感染组相比,RSV更易感染2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更高(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本研究通过近3年SARI病例监测,揭示河南省漯河市RSV感染以冬春季常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是防控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由于限制性防控措施的干预,RSV感染大大降低.本研究将为RSV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预防性干预手段的使用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收集2004年冬季浙江省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吸引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分离,对分离株用特异性RT-PCR鉴定;对鉴定阳性的RSV毒株进行G蛋白全基因序列测定,并与RSV国际标准株及各地参考株的G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在4株RSV浙江分离株中,3株G蛋白基因ORF全长897bp,另1株为894bp;各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5%、97.06%;与A型RSV标准株的核酸同源性为95.69%,与B型RSV标准株的同源性为78.79%;其3’端基因高变区核苷酸序列与RSVGA2亚型的同源性最高。提示2004年冬季浙江省RSV流行株属于RSVGA2亚型。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G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2004年冬季浙江省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吸引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分离,对分离株用特异性RT-PCR鉴定;对鉴定阳性的RSV毒株进行G蛋白全基因序列测定,并与RSV国际标准株及各地参考株的G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在4株RSV浙江分离株中,3株G蛋白基因ORF全长897bp,另1株为894bp;各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5%、97.06%;与A型RSV标准株的核酸同源性为95.69%,与B型RSV标准株的同源性为78.79%;其3'端基因高变区核苷酸序列与RSV GA2亚型的同源性最高.提示2004年冬季浙江省RSV流行株属于RSV GA2亚型.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免疫双向扩散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免疫双向扩散方法及其在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研制中的用途。本法在琼脂凝胶中附加0.1μg/mL左右的澳酚蓝,使凝胶呈淡蓝色,与抗原一抗体复合物产生的白色沉淀线形成较大的反差,可显示出比较微弱的沉淀线,因而改善了免疫双向扩散法的灵敏度。用这种改进的方法检测RSV抗血清滴度、筛查RSV阳性小鼠以及检测重组RSV蛋白疫苗的抗原反应性,均取得了较传统方法更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天然辅助细胞(natural helper cell,NHC)是近期发现的二型固有淋巴细胞的一种,因其在病毒感染后分泌大量Th2型细胞因子,故在病毒感染所诱发的气道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也是一个反复感染的过程。NHC在RSV感染过程发挥的作用尤其是在再次感染中具体作用尚不清楚,故本研究建立初次及再次感染模型,通过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HE染色观察肺病理炎症反应,Real-time RT-PCR法检测肺组织及NHC内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5、IL-13mRNA的表达,膜表面染色检测肺组织内CD45+Lin-ST2+标记的NHC数量,细胞膜内染色检测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5、IL-13的NHC数量,探讨NHC在初次及再次RSV感染所诱发导致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再次RSV感染相比,初次RSV感染引起的肺炎症反应明显加重,且肺组织内Th2型细胞因子IL-5、IL-13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增多,提示与再次RSV感染相比,初次RSV感染可能通过诱导机体产生更多的Th2型细胞因子,进而导致较重的气道炎症。流式细胞分析术发现初次RSV感染鼠肺组织内NHC总数及IL-5+NHC,IL-13+NHC数量明显多于再次RSV感染组,提示与再次RSV感染相比,初次RSV感染诱导更多的Th2型NHC进入肺组织,参与气道炎症。研究证实NHC通过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尤其是IL-5和IL-13,介导RSV感染所诱发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菊花总黄酮对小儿RSV感染A549细胞诱导RANTES及MCP-1释放作用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菊花总黄酮组和病毒唑组。在Hep-2细胞和A549细胞分别加入菊花总黄酮和病毒唑的含药维持液,测定上述两种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RSV病毒感染Hep-2细胞,观察药物对RSV的病毒抑制作用;RSV感染A549细胞,ELISA法测细胞趋化因子RANTES及MCP-1含量。结果:菊花总黄酮50%有效率优于病毒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TES及MCP-1释放抑制作用比较中,菊花总黄酮组RANTES、MCP-1明显降低,优于病毒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菊花总黄酮能够抑制RSV病毒活性,明显降低A549细胞释放RANTES、MCP-1,缓解患儿的呼吸道症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hnRNPs)是一类结合DNA和RNA的核蛋白,并能在核质间穿梭. A/B型hnRNPs(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hnRNP A/B)是hnRNPs中研究最为清楚的一大类别,生物信息学分析hnRNP A/B可以区分成A和D两个亚群,已鉴定的D亚群主要成员包括hnRNP AB, D和DL. hnRNP A/B的D亚群均含有2个保守的RNA结合结构域(RNA binding domain, RBD)和1个Gly富集区(glycine-rich domain, GRD),成员间的主要区别在于N端和C端的长度和序列不同. D亚群与pre-mRNA和其它蛋白质结合成微粒系统,参与pre-mRNA的加工、稳定、核输出以及翻译过程. 此外,D亚群也能结合单链和双链DNA,参与转录起始和端粒的稳定. 因此,hnRNP A/B的 D亚群在各个阶段影响基因的表达,在神经系统发育、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衰老过程中发挥着多样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给婴幼儿和老年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自福尔马林灭活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FI-RSV)失败以来,RSV疫苗研究进展缓慢。但近年随着对RSV F蛋白(fusion protein, F)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RSV的候选疫苗取得了快速进展,RSV的候选疫苗种类也逐渐增多,包括RSV mRNA疫苗、重组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嵌合疫苗等。其中,RSV mRNA疫苗具有成本低、免疫原性强、生产工艺简单、研发周期短、安全性高和易于标准化生产等特点,适合应对新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现就RSV疫苗的研究现状、RSV mRNA疫苗发展历程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PCR扩增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M2 蛋白的CD8+T细胞表位F/M2:81-95和RSV-G蛋白的B细胞表位片段G:125~225(简称G1),以一个Linker连接,插入质粒pET-DsbA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 转染E.coli BL21(DE3)后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DsbA-G1-Linker-F/M2:81-95(简称D-G1LF/M2),Western-blot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是RSV特异性的,采用Ni+螯合亲和层析法纯化变性的包涵体溶液,经梯度透析法复性,用该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结果表明被免疫小鼠肺部及血清中产生了高滴度的抗D-G1LF/M2及抗RSV IgG抗体和中和抗体,同时还诱导产生了RSV特异性的CTL应答;IgG的亚型IgG1/IgG2a的比值为2.66;用RSV攻击免疫后的小鼠,病毒滴定法检测肺部RSV滴度,结果表明D-G1LF/M2对小鼠肺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遍布全球,并可导致严重的疾病,但目前尚无成功的疫苗问世。为寻求可能用于RSV疫苗研制的重组蛋白抗原,我们在克隆RSV-A全长G蛋白基因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种共表达载体蛋白和G蛋白片段的表达载体,并从中筛选出能以可溶形式高效表达抗原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通过亲和层析纯化了重组蛋白抗原DsbA-G101,将其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了相应的抗血清。经ELISA检测表明DsbA-G10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基于本研究所构建的系列表达载体,可以比较不同的G蛋白片段免疫原性的强弱及载体蛋白的优劣,从中发现最佳的RSV抗原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目前获准上市的流脑疫苗主要有A群、A+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及A,C,W-135及Y群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尚未研制成功。近年来,研究人员以疫苗外膜蛋白为基础,应用反向疫苗学技术对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现重点对B群脑膜炎球菌多组分疫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原因,并可致免疫缺陷病人显著发病和死亡,RSV疫苗已被WHO列为全球最优先发展的疫苗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尚未有RSV疫苗上市。目前RSV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和DNA疫苗等,其中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被认为最有前途,已分别进行了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9.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确定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有效期。对该疫苗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将C群多糖抗原放置在37℃,A C群多糖疫苗分别放置在2-8℃,37℃和56℃,定期取样,用琼脂糖CL-4B凝胶柱层析后,测定Kd值在0.5以前的多糖回收率,结果表明,C群多糖抗原在37℃保存9周,A C群多糖疫苗于2-8℃保存4年,37℃保存88周,56℃保存10个月,多糖抗原或多糖疫苗的Kd值小于0.4,多糖回收率大于75%,符合规程要求;因而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有效期可定为在2-8℃储藏条件下3年6个月。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的A群脑膜料球菌多糖原液制造工艺的基础上,经部分改进后进行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的生产。3批中试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经全面检定后,各项指标均符合WHO《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该疫苗在接种人体后,5-13岁儿童组,抗A群及抗C群脑膜炎球菌的血清杀菌抗体4倍增长率为96.59%和92.15%;≤2岁儿童组,抗A群及抗C群脑膜炎球菌的血清杀菌抗体4倍增长率为68.60%和69.77%。2组儿童接种后1个月的抗A群及抗C群膜炎球菌血清杀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与接种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