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加碘食盐对防治碘缺乏病效果的影响,以及人群中碘营养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高州市碘缺乏病监测点1984年以前未采取防治措施与1988年(采取防治措施3年后)以及1999年广东省碘缺乏病抽样监测结果到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调查内容为学生甲状腺肿检查和尿碘测定以及居民户盐碘含量,学生甲状腺肿用触诊法和B超法检测,尿碘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居民户盐碘含量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结果居民户1985年以后食用加碘盐(碘盐检出率为99.6%),1999年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5%;2005年合格碘盐食用率为61.1%.儿童尿碘从防治前的48.6ug/L肌酐上升到防治后的226.4ug/L肌酐(1988)和372.7ug/L(1999),245.0ug/L(2005);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1984年的20.4%下降到2005年的7.5%.结论高州市消除碘缺乏病基本完全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和最简便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许昌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制定和完善防治时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化抽样方法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盐碘和尿碘水平.结果 2006年监测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75%,碘盐合格率为97.00%,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61.10 μg/L.结论 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以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人群碘营养水平得到提高,碘缺乏病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建水县碘缺乏病现状,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0例孕妇检测尿碘和盐碘;抽取40例8~10岁学生检查甲状腺、尿碘、盐碘。结果建水县碘盐覆盖率99.67%,碘盐合格率为93%,碘盐中位数为24.53 mg/kg;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2.77μg/L,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为206.02μg/L,未检出甲肿儿童。结论建水县碘缺乏病防治措施效果良好,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居民食用碘盐状况,确保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为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随机抽取9个乡(镇、办事处)、36个村、288户居民盐样,5所小学100名8~10岁儿童的尿样和5个村庄13份水样进行盐碘、尿碘、水碘的测定;盐碘采用GB/T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尿碘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WS/T107-2006,水碘采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结果共监测288份盐样,碘盐合格率为98.26%,碘盐覆盖率99.65%,合格碘盐食用率97.92%,非碘盐率0.35%,中位数28.8mg/kg。监测100份尿样,尿碘中位数255.6μg/L,水样13份,水碘中位数13.7μg/L。结论继续坚持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持续供应合格碘盐,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固原市通过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等综合防治措施后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按不同方法在市所辖的6县(区)随机抽取3县(区)进行儿童甲肿率、尿碘、不同层次碘盐、不同人群健康等指标的现状调查。结果触诊法检查6~10岁儿童甲肿率由1998年23.8%下降至2010年的6.2%。儿童尿碘水平由87.1μg/L上升至293.6μg/L,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22.1%提高到96.3%,加工及批发仓库、销售店盐碘合格率为48.0%和83.3%。健全问卷小学生知识及格率91.9%,家庭主妇及格率55.1%。结论固原市碘缺乏病防治12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人群碘缺乏病状况已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那坡县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情况以及尿碘检测碘含量情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中所制定的评定标准,和按照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碘盐检测采用GB/T 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川盐、强化盐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尿碘检测采用WS/T 107-2006催化还原分光光度法,合格碘盐判定标准为20~50mg/kg,合格尿碘判定标准为>100μg/L。结果 2010年前三年中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覆盖率2007年为97.19%、96.18%、98.96%,2008、2009年均为100.00%,尿碘含量低于100μg/L的比例不超过20%。结论 2010年经省级考核评估,那坡县碘盐"三率"和尿碘含量均达到了国家碘缺乏病消除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全省碘缺乏病病情和居民碘营养水平,为调整江西省食盐加碘浓度提供依据。方法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30个县(市、区)的30所小学.每所小学采用B超法测定40名学生甲状腺容积.抽取上述小学8~10岁儿童尿样345份,并在每所学校周边的3个乡(镇)分别采集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样共894份.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尿碘含量检测,并对学校所在村分别采集饮用水进行水碘含量检测。结果监测结果表明.全省儿童学生甲状腺肿大发生率为1.25%;盐碘中位数为30.80mg/kg,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00%;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308.95、206.75、206.72μgg/L,其中儿童尿碘大于或等于300μg/L的样品数占52.20%,而孕妇尿碘小于150μg/L的样品数占34.73%;全省水碘中位数4.62μg/L。结论江西省人群碘缺乏状况总体控制良好,仍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的监测,适时调整碘盐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盘锦市居民户食用碘盐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方法 2011年~2015年,依据国家及辽宁省相关规定,深入市区和各乡镇随机抽取居民家中食用盐,采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检测,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等数据。结果 2011年~2015年合计抽取食用盐碘检测5940份,非碘盐率0.49%,碘盐覆盖率99.51%,碘盐合格率98.33%,合格碘盐食用率97.85%,盐碘含量(27.12±5.34)mg/kg。结论从近5年盘锦市居民食用碘盐质量监测结果来看该地区食盐加碘工作水平较高,碘盐覆盖率较好,但仍然需要注意对非碘盐的打击,加强碘缺乏病的宣传,以保证人们的影响及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抚顺市2013年~2017年碘缺乏疾病变化趋势。方法抽样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每个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不足40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每乡抽取20名孕妇,收集我市2013年~2017年抚顺市居民户碘盐监测报告,分析抚顺市碘缺乏疾病变化趋势。结果 2013年~2017年碘盐覆盖率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P>0.05);碘盐合格率随着具有下降趋势,其中2016年碘盐合格率较低为9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检测2014年儿童检测样本121份,甲状腺肿大率为0.8%,2016年甲状腺肿大率为0.2%,2017年为0.14%,肿大率呈现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和孕妇盐碘水平随着时间呈现微小的上升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尿碘呈现下降趋势(P<0.05),并且2016年与2017年差异不明显(P>0.05);孕妇尿碘2016年与2014年降低,但是2017年相对2016年尿碘水平升高(P<0.05)。结论 2013年~2017年抚顺市碘缺乏疾病发生率降低,并且重点人群儿童尿碘降低,但是孕妇水平尿碘水平有所上升,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碘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成人每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μg,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140μg。人体所需的碘主要来自食物,人体碘缺乏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胚胎期与出生后早期缺碘可引起克汀病、单纯性聋哑病;而生长期缺碘,则引起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生殖衰退、性发育落后等。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采用食盐加碘是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最简单有效的措施,而碘盐监测就成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全面准确了解碘盐居民食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  相似文献   

11.
王治霞  ;解俊霞 《河北医药》2014,(18):2833-2834
目的了解张家口市桥西区8-10岁学生尿碘监测结果,分析尿碘监测结果中的问题,为碘缺乏病进一步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所抽取小学各随机抽检100名8-10岁儿童(男、女各半)尿样。结果本次共检测8-10岁儿童尿碘500份,中位数为241.4μg/L,〈50μg/L的占1.8%(9/500),〈100μg/L的占9.0%(45/500),100-199μg/L的占28.6%(143/500),200-299μg/L的占29.4%(147/500),≥300μg/L占33.0%(165/500)。结论张家口市桥西区8-10岁儿童尿碘监测数据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指标要求。但尿碘超过足够量和碘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应根据人群碘营养水平适时调整盐碘含量。  相似文献   

12.
何泽民  王祥 《淮海医药》2003,21(4):273-274
目的 了解我市近年来 8~ 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 ,为合理补碘 ,消除碘缺乏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根据 1995年~ 2 0 0 2年 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 (甲肿 )率和尿碘含量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全民普食碘盐后 ,儿童碘营养水平明显提高 ,甲肿率由 11.3%降为 3.75 % ,尿碘中位数由 111.4 4 μg/L 升至 2 72 .6 0~ 35 8.75 μg/L。结论 碘摄入量可以满足机体需要 ,但仍需坚持服用碘盐 ,不需要采用其他补碘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立长效防治机制保持地区内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临沂市控制碘缺乏病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建立防治碘缺乏病长效机制使地区内长期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的方法与措施。方法分析历年流调与防治资料,探索控制与消除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结果通过防治实践建立了组织与专业防治体系,形成了消除碘缺乏病长效工作机制。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结果:防治前临沂市人群甲状腺平均患病率10.94%,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54.98%,居民尿碘值为23.9~32.2μg/gCr,水源碘含量0~6.96μg/L,乡镇人群患病率与饮水碘含量呈负相关(r=-0.7218, P<0.05);1980年全民食用碘盐防治后至2005年碘盐合格率由72.72%上升至94.28%,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37.70%降至3.89%,尿碘均值由35.23μg/gCr上升至266.56μg/L;1994~1996年重点人群累计补服碘油丸4 212 374人次,平均补服率84.1%;各类人群IDD防治常识知晓率由1985年的70.14%升至2005年的94.28%。结论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建立可持续进行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机制,在一个较大的地区长期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是可以操作的。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深圳市自1996年实行全民食盐加碘以来的防治效果及病情现状作出评价。方法:按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进行抽样,将1997-1999年两次病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8.34%,尿碘中位数为230.1μg/L,碘盐合格率为98.0%,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8%。结论:深圳市在2000年能够达到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15.
赵义刚  勾正兴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06-3407
目的:了解当前永川和涪陵地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人增多与普及全民食盐加碘的关系。方法:选择居民食用碘盐率一直较高的永川地区和居民食用碘盐率较低的涪陵地区,对1997~2008年期间发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永川地区尿碘中位数271.43μg/L,涪陵地区尿碘中位数为130.68μg/L;两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组,女性显著多于男性,约为2:1;普及碘盐后,永川地区平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为40.51/10万,涪陵地区为12.19/10万,两组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碘化食盐摄入量增多,有可能会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碘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为信 《首都医药》2003,10(6):38-39
一、碘缺乏与甲状腺肿 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也可致甲状腺肿,如致甲状腺肿食物或药物、水源污染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尿碘(50μg/L,就会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近来研究发现尿碘在50~100 μg/L时,虽然没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生,但是儿童的智商、生长发育都会受到影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尿碘<100 μg/L>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称为碘缺乏病(IDD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了解掌握南阳市卧龙区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找出问题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干预。方法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抽取卧龙区9个乡镇288户居民户正在食用中的食盐,按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 2012年南阳市卧龙区居民户碘盐覆盖率为99.31%,碘盐合格率为94.10%,合格食用率94.10%。结论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的得力措施,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在巩固原来取得的防治成果基础上,还应该提高消除碘缺乏病的警惕性,防止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8.
全民食盐加碘水平下调后孕妇碘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民食盐加碘水平下调后孕妇碘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 :选择单纯食用合格碘盐补碘的 5 0名孕妇作为研究组 ,于妊娠 12周~ 15周收集尿标本 ,酸消化砷铈接触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水平 ,与作为对照组的 1999年同一地区 6 0名孕妇的尿碘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孕妇尿碘水平为 111.0 0 μg L ,对照组为 2 5 8.2 6 μg L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全民食盐加碘水平下调后 ,单纯食用合格碘盐不能满足孕妇妊娠期对碘的生理需求 ,需要特别给予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居民普及食用碘盐,主动改变生活行为,评估其对防治碘缺乏病(IDD)的效果。方法调查合格碘盐食用率、非碘盐率、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儿童智力测验、IDD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居民食用合格碘盐、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处于较适宜状态。甲状腺肿大率为4.1%,IDD健康教育知晓率五年级学生为76.7%,育龄妇女为94.4%。8~10岁儿童智商与理论值比较智商水平向中下偏移。结论 IDD宣传干预措施不到位,局部呈下滑趋势,加强IDD健康教育,促进群众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形成,预防和减少碘缺乏病的危害,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荆门市近50年碘缺乏病(IDD)防治措施及效果,为今后巩固消除IDD防治成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IDD历年防治资料,按照抽样调查、普查普治、防治监测及效果评估等4个不同防治阶段统计数据,分析效果,找出问题。结果近50年来,采取以落实加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已从1975年25.29%降至1985年1.6%,7~14岁儿童甲状腺肿率已从1990年32.5%降至1994年的15.47%,8~10儿童甲状腺肿率已从1996年26.17%降至2007年6.88%,有效的控制了IDD的危害,20年无新发克汀病患者;居民户盐碘值(M)已从1994年前14.8mg/kg升至2001年的35.88mg/kg,连续9年≥30mg/kg;居民户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连续9年达到90%以上;儿童尿碘中位数,连续10年≥300μg/L。结论 5县(市、区)于2009年达到消除IDD的考评标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8~10岁儿童尿碘值过高是由于居民户碘盐过高所致,建议尽快进一步下调盐碘浓度;5年级学生IDD知晓率不高,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