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挫伤的效果。方法视神经挫伤55例(60眼)分为3组:常规药物组17例(20眼),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复方樟柳碱组20例(20眼),除常规药物外,加用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14d;体外反搏组18例(20眼),除用以上两组治疗方法外,加用体外反搏治疗。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是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结果常规药物组有效率为35%,樟柳碱组有效率为70%,体外反搏组有效率为8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Ⅱ号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非颞动脉炎型)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AION(非颞动脉炎型)的患者38例38眼,随机将其分为A组(常规用药组):采用高压氧;口服醋氮酰胺片、维生素B1,B12、复方丹参片;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L。B组为(复方樟柳碱Ⅱ号联合苦碟子组):除高压氧;口服醋氮酰胺片、维生素B1,B12、复方丹参片,另加用复方樟柳碱Ⅱ号,在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联合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20mL。均以10d为一疗程。每天观察视力,眼底情况,治疗前后予以视野、FFA检查对比。结果:B组视力提高程度、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视力视野、FFA检查均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Ⅱ号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AION(非颞动脉炎型)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组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58例60眼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9例30眼接受复方樟柳碱侧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曲安奈德20mg后Tenon囊下注射(治疗组);另外29例30眼采用复方樟柳碱侧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对照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用药后每天观察视力变化及视乳头水肿消退情况,治疗前有视野者复查视野。结果:治疗15d后,两组视力,视野及视乳头水肿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视力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P<0.01);治疗组有视野检查的14眼中治疗后好转12眼(86%),2眼无变化(14%);对照组有视野检查的13眼中治疗后视野好转4眼(31%),9眼无变化(69%),两组视野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曲安奈德治疗AION优于单纯复方樟柳碱治疗。  相似文献   

4.
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复方樟柳碱球后注射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与单纯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对其视力、视野等影响的差别,评价其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观察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20例20眼采用复方樟柳碱球后注射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的治疗组与20例20眼单纯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的对照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视力、视野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复方樟柳碱球后注射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与单纯颞浅动脉旁注射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用药后7 d和用药后14 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提高视力,改善视野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复方樟柳碱球后注射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1例(46眼)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28眼)、对照组14例(18眼),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25mg,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每次2mL(急重症者可加球旁注射,1次/d),14次为1疗程.以视力、视野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视力治愈率为32%,显效率为43%;治疗组视野缺损治愈率为39%,显效率为3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妥拉苏林注射液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均有治疗作用,但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优于妥拉苏林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均每日1次,14天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 应用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后,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底改变恢复正常,视野改变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86%。结论 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对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神经缺血的疗效.方法 对36例(57只眼)增生期DR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神经缺血患者,应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观察其视力、视野等视功能变化.14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后1、2、3、6、12个月观察视力、视野变化.通过显效、有效、...  相似文献   

8.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杭丽 《国际眼科杂志》2008,8(10):2141-2142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34例(3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24眼)、对照组12例(14眼)。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联合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疗程21d。以视力和视野作为观察和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4%。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联合针灸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眼睑痉挛患者55例67眼,实验组30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治疗14d后,实验组22例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对照组11例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16,P=0.000<0.001),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联合针灸治疗眼睑痉挛,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复方樟柳碱在视网膜震荡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在视网膜震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72眼)视网膜震荡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用复方樟柳碱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口服维脑路通片、复方丹参片和维生素类药物,15天后观察其视力、眼底、视野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震荡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外伤性视神经损伤63铡(63只眼),随机分成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复方樟柳碱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组(治疗组)03只跟,单纯视神经管减压术组(对照组)30只眼。全部患者均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急性期给予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甘露醇。结果疗效的主要观察指标是视力。治疗组有效率78.79%,对照组有效率50%。两组比较显示: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复方樟柳碱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48,P〈0.05)。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患者易接受的、创伤小、并发症及毒副作用少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激素冲击及补充能量综合治疗青少年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82眼青少年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41眼,对照组32例41眼;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同样的全身用药的同时,于患眼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1次/d,2mL/次,于14,30,6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程时间、视力、视觉诱发电位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变化.结果:于14,30,6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组均比对照组的有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较传统激素冲击及补充能量综合治疗青少年急性视神经炎,可以缩短病程,减小激素用量,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9-01/2011-05于沧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视神经挫伤患者72例72眼。其中36例36眼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行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为治疗组,36例36眼应用传统药物治疗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的视力、眼底及视野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神经挫伤是一种有效易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因素、临床误诊及诊断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1例37眼的发病特点,视野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表现以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经治疗视力改善26例(84%)。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早期视盘全部或部分荧光充盈延缓或缺损,伴有相应的视野缺损,造影晚期视盘荧光形态有多种表现形式。结论:中老年的糖尿病、高血压和(或)动脉硬化患者是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高危人群,其诊断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视野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临床误诊率高,应注意和其他视神经疾病鉴别。治疗应首先控制原发病变,结合全身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扩血管药物、能量合剂、维生素类药物等。非颞动脉炎引起者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视网膜循环,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钴胺离子导入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联合用药组30例,患者患侧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同时患眼甲钴胺注射液500μg离子导入,每天1次。甲钴胺组25例,患眼甲钴胺注射液500μg离子导入,每天1次。复方樟柳碱组20例,患侧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每天1次。以上治疗连续10d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主观症状、眼位偏斜、眼肌运动、复视相及副作用,随访6个月。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愈率80.0%,高于甲钴胺组52.0%及复方樟柳碱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86.7%)与甲钴胺组(80.0%)及复方樟柳碱组(8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428,P=0.5058;χ2 =0.2770,P=0.8679)。联合用药组治愈时间(29.5±12.6)d,较甲钴胺组和复方樟柳碱组分别缩短约10d和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甲钴胺组和复方樟柳碱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治愈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中无注射部位硬结、出血等发生。结论 甲钴胺离子导入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可提高眼肌麻痹患者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有效,而副作用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