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头血性溢液4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头血性溢液是乳腺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我院 1990~1999年收治 45例 ,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1例 ,女 44例 ;年龄 2 5~ 73岁 ,病理确诊良性病变平均年龄 40岁 ,乳癌平均 5 2岁。病变部位及肿块大小 :均为单侧发病 ,左乳 34例 ,右乳 11例。外上象限 18例 ,外下 12例 ,内上象限 5例 ,内下 3例 ,乳头下 7例。扪及乳房肿块 2 7例 ,其中恶性肿块 11例 ,占 40 . 7% ,大小在 0 . 5~0 .6 cm,良性肿块 16例 ,占 5 9.3% ,大小在 1.0~ 3.5 cm。1.2 治疗方法与结果 导管单纯切除 3例 ,导管及腺体部分切除 31例 ,改良乳癌根治…  相似文献   

2.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收集我院2003-04~2005—02乳腺癌66例,均为女性,年龄38~76岁。肿块位于外上象限23例,外下象限8例,内上象限6例,内下象限8例,乳晕区2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0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导管原位癌5例,髓样癌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2例。临床扪及肿块45例,其中左侧22例,右侧23例,发现时间4d~1.5a。肿块质地硬,表面欠光滑,肿块直径0.88cm。乳房胀痛27例,  相似文献   

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3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IntraductalPapillo mas ,IP)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的良性肿瘤 ,是乳头溢液最常见原因之一。本院 1 986~ 2 0 0 0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 34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34例中 ,男 1例 ,女 1 33例 ,年龄 1 6~78岁 ,平均 45 9岁。 1 34例中 ,1 2 7例为乳头溢液 ,其中血性溢液 94例 ,浆液性 33例 ( 1 2例伴有乳晕区肿块 ,7例乳晕外肿块 )。肿块大小 0 5~ 3cm。 7例患者为单纯肿块而无乳头溢液 ,其中乳晕下 5例 ,外周 2例。病变发生在左侧 71例 ,右侧 5 5例 ,双侧 8例。病程 3d~ 1 0…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 1990年以来乳腺癌误诊的 1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已婚已育妇女 ,年龄 30~ 72岁 ,其中 4 5~ 4 9岁 9例 ,6 0~ 6 4岁 5例。病程 1~ 5 a。入院前均在外院或我院门诊就诊。误诊为乳房纤维瘤 6例 ,误诊为乳头内乳头状瘤 3例 ,误诊为乳腺病 6例 ,误诊为乳腺囊肿 2例 ,误诊为乳腺皮肤湿疹 1例。查体 :11例乳腺表面皮肤呈桔皮样改变。 5例于腋窝和(或 )锁骨上窝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质硬 ,表面不光滑 ,活动度差。 13例乳腺触及 1~ 3个肿块 ,均单侧发病 ,左侧 5例 ,右侧 8例 ;肿块位于乳腺外上象限 10例 ,内上象限 5例 ,乳晕…  相似文献   

5.
乳汁潴留囊肿为女性生育后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 ,在临床上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造成误诊误治。现对所遇乳汁潴留囊肿误诊的 8例进行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年龄 2 5~ 5 6岁 ,平均 32 .5岁。均为哺育后妇女 ,最早 1.5 a,最晚 2 .5 a,右乳 3例 ,左乳 5例。外上象限 4例 ,内上象限 2例 ,乳头下 1例 ,内下象限 1例。肿块最小 1.5 cm× 1cm,最大 3 cm× 2 .5 cm ,大部分直径在 1~ 2 .2 cm。 2例有疼痛病史 ,8例均以乳腺肿块入院。术前 5例诊为乳腺纤维腺瘤 ,3例诊为乳腺癌。本组均行肿块切除 ,包膜不完整 ,内壁光滑 ,切开标本发现乳汁样…  相似文献   

6.
乳头血性溢液是乳房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而未扪及肿块者 ,临床处理较为困难。 1990年 8月~ 1998年 4月 ,我们手术治疗 14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44例均为非哺乳期育后妇女 ,年龄 2 5~ 70岁 ,平均38.2岁。均因乳头血性溢液就诊 ,病史为 2天~ 2年。其中多导管溢血 5例 ,双侧乳头溢血 3例 ,有 1例为双侧多导管溢血。 48例就诊时均未扪及乳房肿块。144例均在初诊时行溢液细胞学检查 ,随后作彩色超声检查 ,术前常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 ,作乳腺 X线检查 6 0例。检查结果见表 1。本组均行手术治疗。行乳腺导管剥离加区段切除 135例 ,对于…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 1989~ 2 0 0 1年收治扪不到包块的乳腺癌 2 2例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32~ 6 7岁 ,平均 4 9.5岁。右侧 13例 ,左侧 9例 (其中 1例为双侧乳腺癌 ,对侧乳腺癌为临床 期 )。临床表现为乳头糜烂 2例 ,乳头溢液 8例 ,乳房腺体局限性增厚 7例 ,乳腺皮肤轻微内陷 2例 ,乳头轻度内陷 3例 ,脱落细胞学检查 8例 (乳头溢液涂片 6例 ,乳头糜烂刮片 2例 ) ,5例见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乳腺 X线钼靶摄片 5例 ,2例有局限性密度增高影 ,3例有密集小钙化点。B超检查 3例 ,见乳头下方腺体密度增高。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 7例 ,…  相似文献   

8.
郑振洨 《临床医学》2000,20(6):37-38
我们从1983年1月~1998年2月收治溢液性早期乳腺癌16例,本文对其诊断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为女性病人,年龄31~65岁,平均39岁,其中31~40岁7例,41~50岁5例,51~60岁3例,大于60岁1例,有乳癌家族史2例。溢液导管部位:外上象限7例,外下象限3例,内上象限4例,内下象限2例。溢液性质:血性7例,浆液性、血性交替4例,浆液性4例,脓性1例。肿块:未及肿块10例,及0.5cm以下肿块6例。 1.2 特殊检查: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10例,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年来收治双侧乳房癌4例,均行手术治疗且保持随访,其中2例为同时性原发双侧乳腺癌,余2例分别为非同时性原发双侧乳腺癌。例1 女,51岁。两侧乳房发现肿块1年半,因近期明显增大就诊。两侧乳房外上象限均可扪及肿块,大小约6×6×3厘米~3与皮肤粘着固定,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择期手术,快速冰冻切片为双侧乳腺导管癌,行双侧乳房癌改良根治术,而侧腋窝淋巴结病理报告均有转移。术后口服喃氟啶化疗。半年后局部复发,且有全身转移,维持1年死亡。  相似文献   

10.
由于部分患者乳腺区脂肪层厚、肿块小或位置深 ,往往有些肿块临床不能扪及。随着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的广泛应用 ,超声诊断乳腺微小病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1 3 ]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早期乳癌的正确诊断率。1 资料与方法自 2 0 0 0年 5月至今 ,来我院做乳腺检查并留有完整资料的 10 5例女性病人 ,年龄 19~ 76岁 ,平均年龄 4 1岁。所有病人乳腺临床触诊阴性。超声检出 186个乳腺肿块 ,大者 1.5cm× 1.0cm ,小者 0 .5cm× 0 .4cm ,4 3例为单发 ,6 2例为多发。其中 79例病人因乳腺胀痛查体 ,2 6例病人无任何症状例行体检。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简介病人 ,女 ,5 3岁。因右乳房肿块 18个月入院。查体 :双侧乳房对称 ,乳头无内陷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无酒窝征 ,右乳内上象限可扪及 4cm× 6cm× 7cm大小肿块 ,质硬 ,表面不光滑 ,边界不清 ,局部轻压痛 ,与皮肤、胸壁无粘连 ,左侧乳房未触及肿块 ,右侧腋窝可扪及 1.5cm× 2 .0cm大小淋巴结 ,质硬 ,左腋窝未扪及淋巴结肿大。行右乳房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查到癌细胞。行右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示 :乳腺鳞状细胞癌 ,高 中分化 ,乳头皮肤未查见癌 ,右锁骨下淋巴结查见癌转移 ( 2 /4 ) ,腋窝淋巴结查见癌转移 ( 3 /13 )。免疫组…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病临床多见 ,我们自 1 995年 5月~ 1 998年 5月 ,采用乳房局部封闭疗法治疗本病 2 0 8例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 2 0 8例女性 ,年龄 2 3~ 65岁 ,平均 39岁。发病均为双侧性 ,有乳房疼痛 1 62例 ;肿块最大径 4~2 0cm ,平均 6.4cm ;单或双侧乳头有非血性分泌物 2 6例 ;合并乳腺小纤维瘤 1 2例 ;既往曾行他法治疗无效或复发者 1 8例。2 治疗方法2 1 药物 :确炎舒松A1 0mg(或地塞米松 1 5mg)、2 %利多卡因 3~ 5ml、生理盐水加至 2 0~ 30ml。2 2 操作步骤 :患者取仰卧位 ,两手抱头 ,充分…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根治性切除治疗的 5年生存率为 5 0 % ,DukesA期可达 90 % ,DukesB、C期分别为 5 0 %和 30 % [1] ,但由于多种原因常延误诊断。现将我院 1990年 8月~ 2 0 0 0年 10月术前误诊、术后病理证实的直肠癌 2 2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中 ,男 16例 ,女 6例 ,男女之比 2 7∶1;年龄 2 4~ 72岁 ,平均 4 8岁 ,其中≤ 2 5岁 2例 ,2 6~ 35岁 4例 ,36~ 4 5岁 2例 ,4 6~ 5 5岁 8例 ,5 6~ 6 5岁3例 ,>6 5岁 3例。病程 2个月~ 2年 ,平均 7个月。肿瘤距肛缘 3~ 13cm ,平均 7cm。1 …  相似文献   

14.
张英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3):209-210
2 0 0 0年6月~2 0 0 3年6月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乳腺肿块病例119例,选取其中较有意义的超声误诊的7例进行回顾分析,就其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均为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4岁,最大6 5岁,平均4 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8年。全部使用HP 10 0 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 5MHz。1 2 误诊疾病及声像图表现 5例乳腺癌误诊为纤维瘤,肿块直径均<1cm ,形态规则呈椭圆形,边界清楚,似可见包膜声像,内部回声偏低,其中2例可见侧方声影,后方回声增强;3例未见明确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5.
乳腺导管扩张症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房疾病 ,其发病率一般占乳房良性疾病的 5 %左右。本文报道 16例 ,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系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均为非哺乳期妇女。年龄 2 3~ 6 1岁 ,平均 47 5 %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13例 ,皮肤及乳头凹陷 4例 (2 5 % ) ,肿块表面破溃 2例(12 5 % )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1例 (6 2 5 % ) ;乳头溢液 5例(溢液为浆液性 3例 ,血性 2例 ) (31 2 5 % )。术前诊断乳腺囊性增生症 6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 ;急性乳腺炎 1例 ;乳腺结核 1例 ;其中误诊为乳癌者有 4例。2 病理资料2 …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近年来选择性采用乳晕小切口切除乳房良性肿块6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16~36(平均26)岁。其中未婚者29例,已婚未哺乳者24例,已哺乳者15例。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扪及包块。瘤体大小:0.8~5.0cm,瘤体距乳晕边缘的距离0~5.0cm,乳晕直径3.0~5.5cm。病理检查为乳腺纤维瘤63例,乳房囊肿5例。考虑为良性病变时,根据肿块位置,大小及乳晕大小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17.
乳腺积乳囊肿是生育后妇女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乳腺疾病。我院自1988年~1998年经手术治疗该病,误诊1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误诊12例均为非哺乳期育后妇女,年龄24~58岁,平均38岁。哺乳期后12个月发病者1例,1~5年6例,5年以上者5例。 1.2 临床表现:12例均以乳房肿块求诊。肿块位于乳腺边缘区11例,其中位于外上象限8例,位于外下象限3例,1例位于中央区。肿块最大的2cm×2cm×1.5cm,最小为1cm×1cm×1.5cm,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腺病瘤与乳腺癌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腺良性增生又称乳腺结构不良 ,是乳腺实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和复旧不良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上和形态上的异常。临床一般扪不到明显肿块 ,能触及肿块的乳腺增生又称乳腺腺瘤样增生或乳腺瘤。本文对资料完整的乳腺腺病瘤 15例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 ,与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进行鉴别。1 对象和方法1997- 0 3~ 2 0 0 1- 0 3我院收治女性乳腺腺病 15例 ,年龄 2 9~ 4 7岁 ,平均 38岁。自诉乳腺胀痛不适 ,月经前加重 ,能摸到乳房肿块就诊。体检发现 ,患侧乳腺形态饱满 ,表面不光滑 ,结节感。触诊乳腺肿块 9例 ,直径 2~ 5 cm,…  相似文献   

19.
1病历简介女,28岁。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块3个月,无明显、适症状。体检: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2.0cm×1.5cm肿块,质地中等,境界不清,无压痛。病理检查:肉眼可见灰白色乳腺组织一块,28cm×1.8cm×0.8cm,已剖开,一侧见1.0cm×0.8cm灰黄区域,质地中等,与周围分界不清。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排列成束状、巢团状,其间由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并见散在乳腺导管。肿瘤细胞是多边形、圆形,胞体较大,胞浆丰富。含嗜酸性颗粒,细胞境界清楚;细胞核小,位于细胞中央,圆或卵圆形,染色均匀,核分裂少,有的细胞核中央见一小圆形核仁,细胞…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房疼痛伴肿块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及体征。此类病人多因担心自己是否患有乳腺癌或疼痛无法忍受而就诊。为进一步研究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 ,本文对经超声及病理检查的 5 4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达到提高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准确率的目的。1 资料与方法本组 5 4例病人均因乳房疼痛并似可触及肿块而就诊 ,全部为女性 ,年龄 18~ 6 2岁 ,平均 4 2 11±7 5 3岁。双侧或单侧乳痛并放散至腋下或上臂 ,疼痛呈针刺样或局部烧灼感 ,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疼痛3天~ 10年。使用HP85 0 0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7 5MHz。充分暴露乳腺区 ,先用二维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