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小君  谢绮明 《医学文选》2001,20(4):571-572
腰麻与硬膜外复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己较广泛应用。我院自 1997年 2月至 1999年 12月 ,对 6 7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施行腰麻与硬膜外复合麻醉 (CSEA) ,效果满意 ,现将其护理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CSEA组 6 7例 ,年龄平均 (4 2 .5± 6 .6 5 )岁 ;单纯硬膜外麻醉 (EA)组 5 4例 ,年龄平均 (4 1.7± 6 .85 )岁 ,两组相比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手术种类见表 1。表 1 手术种类分布术 式 CSEA组(例 )EA组(例 )剖宫产 16 14子宫肌瘤剔出术 7 7腹式全宫、次全宫切除 36 2 9腹式全宫加附件切除 84合计 6 7 5 42 护理观察2 .1…  相似文献   

2.
全胃切除术是胃癌治疗常见和相对安全的手术。我院 1 998年 8月~ 2 0 0 2年 8月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 2 7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7例中男 1 6例、女 1 1例 ,年龄 32岁~ 73岁(平均 5 4 .5岁 )。病史 3周~ 1年。主要症状 :上腹饱胀、食欲不振、疼痛、消瘦、乏力、体重减轻、呕血、黑便、腹部包块。术前均行胃气钡双重造影及胃镜检查 ,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1 .2 手术资料①麻醉 :2 7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 ;②手术径路 :经腹切除 1 8例、胸腹联合切口 7例、经胸 2例 ;③病变部位 :占 3个分区 6例 (其中CMA3例、MA…  相似文献   

3.
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建辉  谢春岩 《医学争鸣》2003,24(15):1425-1425
1 临床资料  2 0 0 0 0 6 /2 0 0 3 0 3施行肺切除术 1 1 2例 ,其中1 7(男 1 3,女 4 )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 ,发生率 1 5 % ,年龄 33~78(平均 5 7)岁 .心律失常发生率 :肺楔形切除或肺叶切除者1 3% (1 4 /1 0 5 ) ,一侧全肺切除者 4 3% (3/7) ;年龄大于 6 0岁者2 8% (1 1 /39) ;术前心电图异常者 5 7% (1 2 /2 1 ) .1 7例心律失常均发生在术后 72h内 ,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 >1 6 0次·min-1 ) 8例 ,房性早搏或快速房颤 5例 ,频发室性早搏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例 ,心室颤动 1例 .采用维持两侧胸膜腔压力的相对平衡 ;保持有效的血氧供…  相似文献   

4.
应用神经导航显微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百祥  郭世文  王茂德  姜海涛  鲍刚  王拓 《医学争鸣》2003,24(15):1408-1410
目的 :评价应用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指导显微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手术效果和精确性 .方法 :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指导显微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2 6 (男 1 9,女 7)例 ,平均年龄 4 6 .6岁 .其中脑脓肿 9例 ,脑囊虫 7例 ,脑膜瘤 6例和炎性肉芽肿 4例 .病灶直径 8~ 30mm .对其手术效果、注册准确性、术中准确性进行分析 .结果 :手术全切率 1 0 0 % ,死亡率 0 .2 1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 ,5例无变化 ,无手术并发症 .平均坐标误差 (MFE) ,1 0cm预期准确性 (PA)分别为 (2 .6 3± 0 .93)mm和 (2 .4 6± 0 .82 )mm .持续准确性 1 (SA1 ) ,持续准确性 2 (SA2 )和持续准确性 3(SA3)依此为 (2 .36± 0 .75 )mm ,(1 .33± 0 .78)mm和 (1 .4 5± 1 .0 2 )mm ,术中SA2和SA3准确性相近 (P >0 .0 5 ) ,术中脑移位(1 .5 2± 0 .4 3)mm ,在允许范围内 .结论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指导显微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定位准确可靠 ,且术中实时导航 ,有助于顺利寻找和全切病灶 ,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收集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4月本院外科手术作蛛网膜下腔麻醉 (腰麻 )患者 70例 ,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腰麻后头昏头痛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70例病人中 ,男 2 1例 ,女 4 9例 ,年龄16~ 5 5岁 ;手术种类 :子宫切除 2 2例 ,剖宫产 15例 ,阑尾切除 9例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剥脱术 6例 ,胫腓骨骨折开放整复 9例 ,附睾切除 2例 ,疝修补术 7例。1.2 麻醉方法1.2 .1 药物配制 对照组药物配制 :取市售 0 .75 %或0 .5 %的丁哌卡因 3ml(2 2 .5或 15mg) +麻黄碱 1ml(5 0mg) + 5 0…  相似文献   

6.
结节性甲状腺肿20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总结过去 5年间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合并的癌肿和其它病变外科治疗的经验和问题 ,探讨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 1998年 7月至 2 0 0 3年 6月 2 0 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包括甲状腺癌、腺瘤、甲状腺炎和继发甲亢等并发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 女 (1716例 )∶男 (32 0例 ) =5 .4∶1,15岁以前无性别差异 ,35岁至4 4岁之间女男发病差异达 7.2∶1,6 5岁以后差异逐渐消失。年龄 12~ 83岁 (平均 4 5岁± 11岁 ) ,2 5岁以后逐渐增加 ,5 5岁以后下降。病史 1天~ 6 0年 ,平均 3.1年。超声检查 12 6 7例 (6 2 .2 % )。甲状腺功能检查 393例 (19.3% ) ,其中异常 2 4 2例 (6 1.6 % )。ECT检查 2 6 9例 (13.2 % )。CT检查 12例 (0 .6 % )。双侧病变 170 7例 (83.8% )。临床诊断 病理符合率 86 .2 %。胸骨后甲状腺肿 2 2例 (1.1%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 181例 (9.2 % )。合并甲状腺癌6 4例 (3.3% ) ,其中术前明确诊断 12例 (18.8% ) ,术中 术后病理证实 5 2例。复发结甲手术 92例 (4 .7% )。甲状腺双侧大部切除 938例 (4 6 .6 % ) ,单侧大部切除 6 4 3例 (31.9% ) ,部分切除 2 6 4例 (13.1% )。喉返神经损伤 8例 (0 .4 % ) ,无呼吸困难 ,其中永久性声嘶 2例 (0 .1% ) ;术后一过性抽搐 35例 (1.7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异丙酚麻醉对人工流产术的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后行人工流产术。结果 :观察组 6 4 5例麻醉后术中疼痛分级Ⅰ级 5 6 7例 (87.9% ) ,Ⅱ级 78例 (12 .1% ) ,Ⅲ级 0例。镇痛疗效满意率达 10 0 %。与对照组Ⅰ级 2 1例 (2 .6 % ) ,Ⅱ级 2 6 0例 (32 .2 % ) ,Ⅲ级 5 2 6例 (6 5 .2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术中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为 0∶4 .3% (P <0 .0 1) ;术中未发生 1例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酚麻醉后行人流术镇痛疗效满意 ,解决了术中不适的痛苦 ,同时也减少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无痛人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气管内肿瘤切除与气道重建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5月间23例行气管内肿瘤切除与气道重建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根据肿瘤部位(上、中、下段)、大小和气管阻塞程度决定麻醉和气道处理。结果全组无1例麻醉意外。术中5例(21.7%)出现脉搏氧饱和度(SpO2)<90%,经多次吸痰、鼓肺后,SpO2回升至95%以上。术毕17例(73.9%)通气良好,SpO2>95%,清醒后拔管;另6例(26.1%)带气管导管留外科ICU观察,于术后24h内拔管。结论气管内肿瘤切除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气管阻塞程度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而定,术中麻醉处理的关键在于既要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又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肝叶切除术后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叶切除是治疗肝脏肿瘤、肝脓肿等的一种手术方式。根据肝脏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不同 ,其手术方式有规则性肝叶切除 (包括肝叶切除、半肝切除、三叶切除 )和不规则性肝叶切除。本人在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监护室进修期间 ,共收治肝叶切除病人 4 6 6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6 6例 ,男 380例 ,女 86例 ;年龄 10~ 86岁。原发性右肝癌 2 0 8例 ,占 4 2 .4 9% ;原发性左肝癌 86例 ,占18.4 5 % ;继发性肝癌 12 8例 ,占 2 7.4 7%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2 8例 ,占 5 .11% ;肝脓肿 16例 ,占 3.6 5 % .本组病人均行肝叶切除术 ,术后仅 1例…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手术414例近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近期并发症及其发生率 ,降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414例宫颈癌手术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临床分期 ,Ⅰa2 5例 ,Ib10 5例 ,Ⅱa2 0 5例 ,Ⅱb39例 ,放疗后未控或中心复发 2 0例 ;病理诊断宫颈鳞癌393例 (94.93 % ) ,其他类型约 5 % ;少数病例作了术前或术后放疗 ;手术方式包括 :Ⅰ类手术 (筋膜外全宫手术 ) 8例 ,Ⅱ类手术 (次广泛子宫切除术 ) 10例 ,Ⅲ类手术 (次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 110例 ,Ⅳ类手术 (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切除 ) 2 86例。结果 :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泌尿系统并发症 ,包括泌尿道感染发生率 2 6 .0 9% ,尿潴留发生率 2 4.4% ,术后尿瘘发生率 2 .6 6 %。其他少见的并发症包括术后腹部伤口感染 (1.2 % ) ,肺部感染 (0 .48% ) ,盆腔感染 (0 .48% )和手术相关的死亡 (0 .2 4% )等。结论 :本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文献报道一致 ,改进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术后泌尿道感染和尿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郭道心  龚兴林  刘波  岳丽 《四川医学》2001,22(10):944-945
本文应用局麻药耐乐品在硬膜外麻醉病人手术结束前单次注药作为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32例 ,ASA - 级 ,A组(实验组 ) ,女 2 1例 ,男 11例 ,年龄 2 1~ 64岁 ,平均4 3.37± 7.2 7岁 ,其中择期手术 8例 ,急诊手术 2 4例 ,上腹部手术 6例 ,下腹部手术 2 6例。 B组 (对照组 )一般情况与 A组相似 (P>0 .0 5 )。1.2 方法 :A组手术前期用 2 %利多卡因作为硬膜外麻醉用药 ,视手术进程及病人身体情况 ,在最后一次追加量用 0 .75 %耐乐品 5~ 7ml,至手术结束时再推入0 .2 5 %耐乐品 …  相似文献   

12.
妇科手术     
970303输卵管吻合术141例临床报告/顾素逸…//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一1996,30(2)一160-162 本组选择绝育术后需要生育,全身状态良好,妇杳子宫附件无肿瘤,无明显炎症粘连,月经周期正常,卵巢功能良好者141例病例,年龄最大39岁,最小27岁。手术时间以月经干净3一7天为宜。麻醉一般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和腰麻。硬膜外麻醉98例(69.49%),腰麻6例(4.26%),二者合用34例(24.12价),全麻3例(2.13%)。输卵管吻合手术操作包括开腹、探查、切除疤痕、通水试验、插人支持线、吻合等过程。本组141侧吻合部位为:膨大部问33例(2340肠),膨大部与峡部间24例门7.02…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观察比较它们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12 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氯胺酮全身麻醉组(PK组) ,n =6 0 ;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组(RO组) ,n =6 0。PK组:丙泊酚-氯胺酮以质量比2∶1配成混合液(PK液) ,切皮前,先给予丙泊酚1.5mg/kg ,缓慢静脉注射,5min后给予氯胺酮1.5mg/kg ,缓慢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按丙泊酚剂量以每小时4mg/kg~8mg/kg微泵输注PK复合液,按需调整给药速度。RO组:①先行斜角肌间臂丛阻滞:注入0 .33%罗哌卡因15ml~2 0ml;②再行颈深、浅神经丛阻滞:分别注入0 .33%罗哌卡因4ml和5ml。结果:PK组麻醉效果优为6 0例(占10 0 % ) ,术中血压、心率平稳,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 )均在94 %以上,术中无呕吐及呼吸抑制等情况。RO组:麻醉效果优为5 1例(占85% ) ,良为9例(占15 % ) ,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1例,喉返神经阻滞3例,术中出现血压升高7例、心率加快7例,SpO2均在94 %以上,术中无呕吐。PK组麻醉效果优于RO组。结论:PK组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优于RO组,副作用少。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是一种安全、简便,麻醉效果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肖贵全  房秀生 《重庆医学》2000,29(6):545-546
为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1995年 4月~ 1999年 11月间行腭裂修复术 10 0例 12岁以下的小儿行气管内麻醉作一分析。小儿麻醉的关键在于术中管理 ,术后适时拨管 ,保证了术中及术后小儿的安全性。本组病例无死亡。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中男 6 7例 ,女 33例 ,6岁以下 6 5例 ,7~ 12岁 35例 ,学龄前儿童占总数 5 5 % ,手术时间最长 5小时 2 0分 ,最短时间 2小时 40分。2 术前准备2 1 患儿住院后经胸透及常规检查 ,有呼吸道感染者必须控制后方能进行手术。本组绝大多数患儿术前情况良好 ,少数…  相似文献   

15.
目前 ,我院在全子宫切除手术中主要选择椎管内麻醉 ,本文主要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 (EA)、脊麻 (SA)和 SA复合 EA(CSEA)三种方法的优缺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0例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ASA分级为 - 级 ,年龄 31- 5 9岁 ,平均 4 3.9± 4 .2 5岁 ,体重 4 7- 75 kg,平均 6 1.8± 6 .92 kg。随机分为EA组 2 0例 ;SA组 2 0例和 CSEA组 2 0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 30分钟肌注安定 10 mg,阿托品0 .5 mg。入室后全部行心电、血压、SPO2 呼吸 (RR)监测。SA组一次注入 0 .5 %布匹卡因重比重液 2 ml加吗啡 0 .2 mg。CSEA…  相似文献   

16.
我院 1998— 2 0 0 2年对 6 3例脑动脉瘤患者施行了脑动脉夹闭术 ,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3例 ,男 2 0例 ,女 4 3例 ,年龄 7~ 71岁。其中 7岁 1例 ,>6 0岁 19例。手术部位及ASA分级见表 1。表 1 手术部位及ASA分级 (例 )手术部位ASA分级ⅠⅡⅢⅣ前交通动脉瘤 0 7 5 0后交通动脉瘤 0 3 1 2 0大脑前动脉瘤 0 2 6 0大脑中动脉瘤 0 4 80左颈眼动脉瘤 0 3 0 0大脑后动脉瘤 0 80 51.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 ,阿托品0 .5mg。全麻诱导 :咪唑安定 0 .1~ 0 .2mg/kg ,芬太尼…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术后切缘癌残留是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1993— 2 0 0 0年我院行手术切除食管癌 6 5 8例 ,术后切缘癌残留 5 6例 ,发生率 8.5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切缘癌残留 5 6例中 ,男 5 3例 ,女 3例 ,年龄 47~ 6 9岁 ,平均 5 2岁。其中弓下吻合 15例 ,弓上吻合 32例 ,颈部吻合 9例。病理检查示上切缘癌残留 47例 (83 .9% ) ,下切缘癌残留 7例 (12 .5 % ) ,上下切缘癌残留 2例 (3.5 % )。除 4例切除瘤体上端食管不足 5cm外 ,其余 5 2例切除瘤体上下端食管 5cm以上。2 结果切缘癌残留与肿瘤部位、长度、病理分型、分…  相似文献   

18.
刘天奇  赫军  梁中骁 《广西医学》2001,23(3):478-479
目的 :在临床上对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我科 1990至 2 0 0 0年治疗的 30 5例原发性肝癌进行总结 ,获得 期手术切除 172例 (5 6 .4% ) ,不能 期手术切除的采用 :肝动脉结扎插管灌注化疗 19例 ,DDS19例 ,PEI18例 ,TACE34例 ,电化疗 38例 ,RF治疗 5例。并使用 r-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肝复乐等行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治疗缩小后获得 期切除 2 2例 ;术后复发再切除 2 0例 ,术后复发 RF治疗 4例。后续治疗有 DDS、TACE、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结果 : 期手术切除的术后 1、 3、 5年生存率为 75 .6 %、 5 0 .6 %、 30 .2 % ;小肝癌术后 5年生存率 5 1.3% ; 期切除的术后 1、 3、 5年生存率为 72 .7%、 45 .45 %、 18.75 % ;术后复发再切除的术后 1、 3、 5年生存率为 95 %、 35 %、 30 % ;RF治疗 9例随访 3~ 6个月 6例肿瘤得到控制或缩小。结论 :肝癌的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遵循个体综合评估的原则 ,选择疗效互补、肝功能及全身情况能承受的方案 ,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 ,降低复发和转移率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自 1990年 11月~ 2 0 0 1年 12月笔者共行腭裂修补术 2 0 0例。现将手术及麻醉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0例 ,男性 119例 ,女性 81例 ,年龄 3岁~ 48岁 ,平均年龄 7.2岁。单侧 16 7例 ,双侧 33例 ;其中Ⅰ度腭裂 3例 ,Ⅱ度腭裂 6 5例 ,Ⅲ度腭裂 132例 (单侧中的左侧 82例 ,右侧 5 0例 )。1.2 手术及麻醉方法 :①手术方法 :Ⅲ度腭裂均采用三大瓣手术 ;Ⅰ度及Ⅱ度腭裂 6 0例采用林氏法手术 ,5例采用半后推式手术。无 1例发生复裂 ;仅有 5例术后穿孔 (1例因腭大神经血管束损伤所致 ,3例因术后出血压迫止血所致 ,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引起眶纸板损伤的原因。方法:对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658例的手术部位、病程、既往手术史、术中出血量及麻醉方式进行分析。结果:(1)出现眶纸板损伤17例中,眶壁损伤脂肪脱出11例,术后出现眶周青紫瘀斑6例。(2)既往手术史:无手术史者544例中眶纸板损伤10例(1.84%),有手术史者114例中眶纸板损伤7例(6.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中出血量:>100mL 96例眶纸板损伤6例(6.25%),<100mL 562例中眶纸板损伤11例(1.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麻醉方式:局部麻醉眶纸板损伤2例(2.74%),全身麻醉眶纸板损伤15例(2.5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易引起眶纸板损伤,与手术部位、既往手术史及术中出血量多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