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除干扰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但仅适用于较简单的控制系统。对有连锁、保护的控制系统,采用消除干扰法,设计时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且需有一定的设计经验。现另介绍一种设计方法——逻辑线路设计法。程序控制系统一般包括三部分: (1)执行线路——直接操纵执行元件(如气缸),多由各种类型的换向阀组成; (2)信号线路——控制执行元件运动的线路部分,如气按钮、气行程开关等; (3)控制线路——把执行线路与信号线路以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线路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气动程序控制回路的逻辑设计方法。气功控制回路设计的关键是根据执行元件的动作要求准确地确定控制信号元件与操纵元件之间的关系。本方法是利用控制信号元件的信号状态式进行逻辑运算来确定控制信号元件与操纵元件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控制信号元件与操纵元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式设计气动回路。这种逻辑设计方法简便易懂,适用于各种控制方式(如气动、电气等)的气动传动回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铸造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迅速发展,气动控制在铸造生产上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在整理国内外有关气动控制设计资料基础上,介绍铸造机械程序控制气路设计的一种方法——消除干扰设计法,并附有实例。一、概述气动控制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介质,通过各种装置对空气的流问、压力和流量的控制,使其执行机构(一般为气缸)动作。气动在造型、制芯、铸造生产线上获得广泛应用,因它具下列优点: 1.空气可以从大气中取之不尽,无介质  相似文献   

4.
奚洋 《电焊机》2018,(2):26-31
气动夹具因其操作方便快捷、动力源洁净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汽车焊装夹具中得到广泛应用。气路设计是夹具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路系统的设计和管线排布对焊装夹具结构以及机器人动作轨迹都有一定影响。以汽车排气系统焊装夹具为背景给出气路图设计的一般步骤,针对气路元件在安装调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气路设计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减压差压铸造气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金属铸造机功能为导向设计了气动回路控制系统。系统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来实现对整个气路的控制,实现了铸造系统的自动化。在阐述控制流程的基础上,计算出PLC输入输出分配点,并给出减压铸造工序的PLC梯形图。  相似文献   

6.
以减压差压铸造气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金属铸造机功能为导向设计了气动回路控制系统。系统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来实现对整个气路的控制,实现了铸造系统的自动化。在阐述控制流程的基础上,计算出PLC输入输出分配点,并给出减压铸造工序的PLC梯形图。  相似文献   

7.
第三章伺服阀与液压放大器伺服阀是液压伺服系统的核心元件。它由转换器和液压放大器组成。它能将输入功率很小的电气(或气动、机械)信号加以转换并放大,输出一个与输入成比例的液压信号(流量或压力),用于控制执行机构。根据输入信号及转换器型式分电液伺服阀、气液伺服阀和机液伺服阀。其中电液伺服阀最为普遍。电液脉冲马达是另一种液压伺服元件,它由步进电机和液压扭矩放大器组成,广泛应用于开环数控机床的驱动系统。它们的特点是功率放大系数大、灵敏度高、快速性好、体积小、正是这些显著优点使电液伺服系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产液压元件的工厂中,在生产液压阀类元件,如方向阀、控制阀、分配阀等液压阀元件方面,其阀体的油道大部分采用铸造的方法形成,即由砂芯铸造出来.而油道砂芯不少单位是采用热芯盒射芯.由于液压阀对油道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功能反重力铸造设备实际生产时出现的问题,开发了新型一体化反重力铸造气路控制系统。原有的模拟量气动薄膜阀转换成响应速度更快和控制精度更高的数字组合阀,提高了一体化反重力铸造气路控制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易操作性,为满足不同类型铸件的生产需求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
行程气控回路最优设计的目标是:在确保各气缸动作程序功能的前提下,使得控制回路中排扰辅助阀的数量最少。用带记忆性的气动复位行程阀(简称气复阀)及“逻辑与”排扰法设计控制回路,则能达到上述目的。本文在资料的基础上,讨论气复阀排扰法及其选用原则;并通过两个引理证明:单往复气控回路中,所有干扰信号都能用气复阀排除。文中还简叙了“逻辑与”排扰法的选用原则,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气动顺序逻辑控制系统设计的状态阵列法。此方法对于相邻程序步为同一执行元件的不同动作的程序,可直接在动作程序中插入记忆元件;对于不属前述类型的程序,只要列出状态阵列并划分出逻辑矛盾区间,即可插入记忆元件。文中还提出了确定控制信号的步骤和技巧,以及用于判别控制信号正确与否的逻辑式正确性充要条件。本设计法直观、简便、易学。掌握这一方法能迅速和正确地设计出复杂的气动顺序逻辑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由继电器线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因此其程序设计兼有两者的特点。传统的继电接点线路的设计除经验设计方法外,一般均采用逻辑设计方法,它是以布尔代数为理论基础,根据生产过程中各机械程序之间各检测元件(如行程开关、接近开关,速度继电器等)状态的不同组合和变化列出各检测元件相对应机械程序的信号状态表,再根据各执行元件(如电磁阀、接触器等)在各机械程序中的通断情况列出相应的执行元件动作节拍表,然后将各机械程序的程序特征码进行二二区分,得到待相区分组,根据不能区分的程序数及待相区分组的多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气动控制液压传动装置的主要元件——气控液压换向阀的设计、静动态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以及这种阀应用于—工进液压滑台上进行实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5-2执行元件-负载环节的动态特性液压伺服系统中,放大器和传感器的动态,通常较伺服阀和执行元件-负载环节的高得多,可近似看作比例环节;伺服阀的传递函数可查阅样本或由其试验数据来确定;需要详细讨论的是执行元件-负载环节的传递函数。执行元件有油缸和油马达二种,它们可由伺服阀,也可由变量泵来控制,因此有阀控缸,阀控马达和泵控马达三种组合方式。阀控缸中常用的是四通(四边)滑阀-双作用缸,三通(双边)阀-差动缸二种。下面就来确定这些组合方式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传递函数,并讨论诸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差压铸造气路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了一套减压差压法下的差压铸造气路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三菱FX3U系列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对气路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并阐述了控制方案,同时根据气路系统的控制要求和特点,确定了PLC的输入输出分配,设计出梯形图.PLC程序主体部分利用步进指令实现对各工艺阶段的逐步控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人身安全,为鼓风炉加料装置设计了一种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气控回路。按照工作要求,提炼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程序并对工作程序进行校核及校正,采用X-D线图法设计气控回路,并利用Fluid SIM软件对所设计的气控回路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气动回路能够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稳定完成自动加料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归納总結了用分析法簡化气动控制回路的原理和步驟。按照本文所介紹酌方法能保証所设计的气动控制回路控制信号元件数量最少。控制回路优化的关鍵是合併減少排除干扰信号所需的辅助控制信号元件和用原有的辅助控制信号元件代替所需的辅助控制信号元件来排除干扰信号的干扰段。本文介紹了用分析法合併和取代輔助控制信号元件的主要原則,并用簡单的数学关系式表示这些原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还列举了三个典型实例,具体說明如何运用这些原則来簡化控制气路。本方法不仅可用来设計气动回路,而且还可用来检查和优化已有的气动回路。  相似文献   

18.
膜片式气动元件是由洛阳的气动工作者研制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气动元件,它由两大类元件组成:膜片式逻辑元件和膜阀。本文介绍了单元膜阀的结构及动作原理;分析了作为换向阀而成对使用时,膜阀的启闭过程;讨论了膜阀的设计参数;最后指出了使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种通用气动机械手的控制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鲍燕伟  吴玉兰 《机床与液压》2006,(9):166-167,169
介绍一种可用于教学实践及工业应用的气动机械手的组成、特点、动作顺序及其应用PLC进行控制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气动系统原理图,确定了PLC的输A/输出量,建立了PLC控制的硬件接线图及相应的控制流程图。该设计运用电磁阀或阀岛进行气路转换,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性好,可用非接触式传感器接收信号,并可实现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20.
电液伺服阀的设计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在所有的伺服系统中(包括电伺服、液压伺服、气动伺服、电液压伺服、气液压伺服等),电液伺服系统的质量最高,品质最好。原因是它集中了电气输入讯号和反馈讯号的灵活性、快速性和液压执行元件(液压马达、油缸)的小惯量的优点,使电液伺服系统能达到的精度和快速性为最高。特别是在大功率系统中,这个优点更为突出。电液伺服系统虽然具有上述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在发展这种系统时碰到的一个困难是电和液压之间的转接元件——电液伺服阀是比较复杂的,从而限制了电液伺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