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2012年收治的60例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体检,x线、B超检查及临床观察后均行手术治疗,治愈60例,术后并发症2例。结论对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应及早诊断,选择合理术式及时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外伤性闭合性小肠穿孔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10年老年外伤性闭合性小肠穿孔53例临床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手术治疗,术后Ⅰ期愈合50例,切口感染2例,死亡l例,未发生腹腔脓肿、肠痿等并发症。结论掌握老年外伤性闭合性小肠穿孔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时处理老年患者全身基础疾病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志富 《安徽医药》2004,8(5):364-364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2例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均治愈.其中2例为小肠系膜挫伤致迟发性小肠穿孔,1例行肠切除治愈;另1例因误诊时间较长,行小肠造瘘,6个月后关瘘治愈.结论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应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术后合理应用全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56例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治方法及经验,进一步提高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成都市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自1998至2008年外伤性小肠穿孔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手术治疗,术后Ⅰ期愈合52例,切口感染3例,死亡1例,未发生腹腔脓肿、肠瘘。结论使用多种诊断方法,及早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术中全面仔细探查,警惕多处肠穿孔,同时积极处理其他合并症及基础病,是提高外伤性小肠穿孔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5例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疗确诊的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其中行单纯修补29例,肠部分切除41例,修补加肠减压5例,73例治愈,2例死亡(1例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致内脏器官衰竭,1例小肠多处损伤术后出现腹腔脓肿继发弥散性腹膜炎致感染性休克引起内脏器官衰竭)。结论在处理外伤性小肠破裂损伤时,应详细全面了解评估伤情,对可疑腹腔脏器损伤的病例必须严密临床观察,进行反复多次检查,一旦确诊就应在有效的术前准备下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直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992年3月-2007年5月收治的18例外伤性直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后切口感染2例,尿道狭窄、肛门狭窄、肛周感染各1例,均给予对症治疗,18例全部获愈.结论:重视早期诊断、彻底清创、充分冲洗引流和转流粪便是提高直肠损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收治外伤性胰腺损伤44例,其中胰腺严重挫裂伤、胰腺横断、主胰管断裂及胰头或胰体尾挫伤合并十二指肠、胃、肝、脾、肾及小肠多发性破裂等27例。损伤以车祸和上腹部踩伤为主。急诊入院的32例胰腺损伤术前无1例明确诊断,均为术中探查时发现。治愈36例,2例未治疗,死亡6例,死亡率为13.6%。手术原则及术式要根据胰腺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部位,以及合并其它脏器损伤的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总结本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疗确诊的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40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在处理外伤性小肠破裂损伤时,应详细全面了解评估伤情,严密临床观察,进行反复多次检查,一旦确诊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分析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诊疗经验,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人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全组24例病人均由外伤引起,均经手术证实,治愈20例,占83.3%;死亡4例,占16.7%.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占20.8%.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病死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前、术中合理的评估及术后恰当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魏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94-1995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治愈39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绝大多数应行手术治疗,术式应根据脾损伤的程度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4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本组4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治愈39例,治愈率为86.7%,死亡6例,死亡率为13.3%,其中4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9%,其中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病情较为复杂,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病例的诊治分析,提高对腹内疝致肠梗阻的认识。方法对23例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所致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腹内疝致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类型及发病因素,并对其诊治及预防进行讨论。结果全组患者由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其中小肠肠系膜裂孔疝11例,十二指肠旁疝2例,盲肠旁疝2例,大网膜裂孔疝3例,闭孔疝1例,先天性肠管发育不良和扭转致小肠系膜疝2例,腹腔内单纯束带形成压迫肠管2例。患者中8例出现肠坏死。22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1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出现肠坏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59.3%(切口感染37.1%,肺炎22.2%),明显高于无肠坏死组的11.8%(切口感染5.9%、肺炎5.9%)(χ^2=3.861、3.861,均P<0.05)。结论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为闭襻性肠梗阻,术前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迅速,不及时手术治疗短期内可出现肠绞窄、肠坏死。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诊治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60例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治愈46例,显效10例,好转4例,46例痊愈患者均无并发症,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病与妊娠期产妇的生理变化及某些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手术损伤有关,通过抗感染、抗凝、溶栓加以支持疗法、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6例(81.2%),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41%),其中十二指肠瘘9例,腹腔感染4例,死亡6例。结论对十二指肠损伤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中采用合理的术式,加强术后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以指导临床诊断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56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其中行回盲部切除1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横向结肠切除术1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5例,乙状结肠切除术7例, Miles’切除术12例。结果本组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有5例(8.9%)发生切口感染,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根治性切除手术平均生存期超过1年以上45例(84.9%)。结论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早期应争取根治性切除治疗,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和辅助化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闭合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7例闭合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3例颈部气管损伤急诊行修补后痊愈,1例胸部气管膜部损伤行纵隔引流保守治疗痊愈,3例气管、支气管损伤行气管、支气管缝合、修补、成形痊愈。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提高闭合性气管支气管损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观察手术效果,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PDA合并IE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予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及时予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充分地抗感染和心功能维护治疗。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低心排综合征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肝功能损伤1例,短暂脑损伤1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PDA合并IE这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具重要的诊断价值;适时而彻底的外科手术治疗至关重要;术后继续充分地抗感染治疗和心功能维护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损伤的保守手术与根除治疗的对比效果。方法:将40例创伤性脾损伤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全脾切除术,治疗组采用保守手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肺部感染7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治疗组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肺部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两组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获得治愈,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根除治疗,保守手术治疗创伤性脾损伤能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提高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率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6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断,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6例中,死亡1例.17例修补加引流术后,发生胰瘘6倒,经保守治疗而愈;2例形成假性胰腺囊肿,二期手术囊内引流而愈.结论 胰腺损伤术前很难做出诊断.诊断的关键是剖腹探查;胰腺损伤的手术方式较多,应根据胰腺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才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