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桃小食心虫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桃小食心虫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表明,各组样本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聚集分布的检验标准。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s回归分析法测出桃小食心虫成虫的空间格局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的聚集分布。根据Blackith对昆虫的聚集因素分析可知,桃小食心虫成虫聚集的原因是由于环境的作用引起的。根据Iwao’s最适理论抽样模型,在一定精确度水平下测得桃小食心虫成虫理论抽样模型为:N=t2D2(1.8m020+0.1205)。  相似文献   

2.
桃小食心虫卵的空间分布型与序贯抽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卵的田间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而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其Iwao回归式为m=0.2627+1.1315m,Taylor回归式为logs^2=0.1902+1.11011ogm在分布型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小桃食心虫卵的田间序贯抽样技术,并给出了田间拉机的最大最小抽样数量。  相似文献   

3.
用几种理论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卵的空间格局符合负二项分布,在各种密度水平下,为普通聚集型,分布的基本成份是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的大小均为6株,约0.5cm~2。其理论抽样数可由公式N=281.1871x~(-0.693)确定。大豆食心虫成虫产卵有选择性,在荚长3.1~4.1cm即8~13日龄和离地面25.3~32.3cm上下高度的豆荚上有卵频次最多。分析了空间格局参数特征和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并探讨了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桃小食心虫卵的田间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而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其Iwao回归式为m-=0.2627+1.1315m,Taylor回归式为logs2=0.1902+1.11011ogm。在分布型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桃小食心虫卵的田间序贯抽样技术,并给出了田间抽样的最大最小抽样数量。  相似文献   

5.
大豆蚜虫花期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法和Taylord法等对茶毛虫卵的空间分布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茶毛虫卵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可以由环境条件引起,也可以由茶毛虫本身的习性引起.在此基础上得出其理论抽样模型为n=t2/D2 ·0.063 7(x)-0.2108.  相似文献   

7.
对小地老虎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地老虎的生态习性,制定正确的抽样方法,用Taylor幂法则S^2=ax^-b及各种聚集度指标,分析了小地老虎卵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各组的I、K、a值均大于0;Iδ、m/x及L/(1+x)均大于1;扩散系数C值均大于置信区间上限(C显著大于1),说明小地老虎卵在不同生态环境菜地、洋芋地等呈聚集分布。各组λ值均小于2,表明小地老卵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在此基础上得出 理论抽样数模型:n  相似文献   

8.
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与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测定和分析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在秋大豆田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内在结构,测定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卵块呈均匀分布,而低龄幼虫(1 ̄2龄)呈聚集分布,高龄幼虫(3 ̄6龄)呈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了其的聚集原因。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N=t2/D2(5.6415/m 15.3063)]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T_0(n)=2.5n±10.4770n~(1/2)]。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测定小麦纹枯病在麦田上属核心P-E分布(α=1.1129,β=0.9374)要用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麦田每丛病株数≥2.3024株时,其聚集原因可能是遗留在麦田内的菌核侵染所致,当病株数少于2.3024时,可能是病菌从其它病田上入侵所致,采用Iwao的抽样模式,建议大田普查一般经病田可抽取50~100丛麦;中,重病田可抽取10~50丛,根据不同防治指标,应用Iwao提出种群聚集分布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10.
秋大豆田豆荚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的测定检验结果表明:豆荚螟幼虫在田间呈均匀分布,并具密度依赖性,田间幼虫密度愈高,种群分布愈均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田间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危害桃梢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应用聚集指标、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梨小食心虫1~2代幼虫危害桃梢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危害桃梢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幼虫危害桃梢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原因是由自身群体和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正>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fsingtauica Mell)是我国黄淮地区夏大豆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为害普遍严重。笔者等于1985—1986年在阜阳地区农科所及附近大豆田调查,对豆天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一、调查与测定方法 (一) 调查方法。1985年8月1—8日豆天蛾幼虫发生盛期,对1~4块豆田,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等分配法,按田块大小,划出7~68个大小相同的小区区组。每小区面积为10×10米。应用随机数字表在每个小区内,随机取样4点,每点单行20株,按顺次单株记载幼虫的数量。大豆品种为阜阳250。合计调查面积为9100平方米。1986年等距单株点播豆田一块,于8月9~10日调查,实查面积为100平方米(10×10米),逐个记载幼虫数量。田间调查结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陕北烟草上发生的烟蚜进行了空间分布型测定,为聚集分布。求得最适抽样数为N=56.91/x 16.21(三为平均每株有蚜数),当临界防治密度为平均每株有蚜5头时,序贯抽样的上、下限为T(n)=5n±7.88n~(1/2)。  相似文献   

14.
松扁叶蜂卵的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松扁叶蜂卵在松树上的分布型。用Iwao的回归方程、Taylor幂法则和四项聚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该虫的卵在松树的不同层次和方位上均属于随机分布、提出适宜的抽样方法为5点取样、每点1至2株标准树、每株标准树仅调查南或北下层即可、此法既准确又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15.
应用4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与Iwao的m* - m直线回归方程测定和分析了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murain)在鲜食大豆田间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内在结构,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了其聚集原因.结果表明,大豆蚜在鲜食大豆田间呈聚集分布,并具有密度依赖性,其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自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因子综合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N =t2/D2(25.129/m 1.0601)]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T0(n)=27.99n±76.7631平方根n].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樟叶蜂幼虫的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叶蜂幼虫为聚集分布,用泊松,奈曼,负二项分布的三种公式进行拟合表明,幼虫为负二项分布,列出了不同允许误差下的理论抽样数表及不同防治阈值的序贯抽表。  相似文献   

17.
麦田泽漆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向阳  朱克响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4):361-362,379
研究表明,麦田泽漆在各种密度下都是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升高而增强。其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种子集中散落的结果。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型取样均适合泽漆的田间调查,尤以棋盘式取样最佳。同时给出了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8.
烟蚜Myxzus persicae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采用Iwao平均拥挤度回归式M=α+βm,Taylor幂法则S~2=am~b和频次分布检验等10种方法,验证了马铃薯瓢虫越冬代成虫,卵块和一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型,多符合P—E格局,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作用所引起。三种虫态在田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双重个体群,大小个体群面积分别为1.10~1.32m~2和0.44~0.90m~2。经比较确定了棋盘式抽样法较有代表性,并根据n=t~2/D~2((α+1)/x+β - 1)提出了三种虫态不同密度下的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表明:大猿叶虫为聚集分布且具密度依赖性,其分布的个体成分是个体群。引起幼虫聚集的原因是其本身的生活习性,成虫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田间抽样调查成虫应取“Z”字型,幼虫应取五点式。统计调查数据得出Iwao的线性回归式m=α βm中的α,β值,再将其作为参数进行计算,得出大猿叶虫种群密度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