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以碧香早为杂交亲本的62个F1代优株进行主要生化成分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2个F1代优株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17.12%,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5.根据UPGMA聚类分析将优株分为3大类,第Ⅰ类群30个优株,第Ⅱ和第Ⅲ类群各16个优株;第Ⅱ类群与第Ⅰ和第Ⅲ类群水浸出物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第Ⅲ类群与第Ⅰ和第Ⅱ类群咖啡碱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各类群间茶多酚、氨基酸和酚氨比两两存在极显著差异.第Ⅰ类群为红绿茶兼制,多以碧香早、保靖黄金茶1号和金萱为亲本,第Ⅱ类群多数适制红茶;第Ⅲ类群适制绿茶,多以碧香早、铁观音和龙井长叶为亲本.筛选出高氨基酸特异优株20个、高茶多酚特异优株16个、高水浸出物特异优株2个.  相似文献   

2.
对以碧香早为杂交亲本的62个F1代优株进行主要生化成分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2个F1代优株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17.12%,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5.根据UPGMA聚类分析将优株分为3大类,第Ⅰ类群30个优株,第Ⅱ和第Ⅲ类群各16个优株;第Ⅱ类群与第Ⅰ和第Ⅲ类群水浸出物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第Ⅲ类群与第Ⅰ和第Ⅱ类群咖啡碱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各类群间茶多酚、氨基酸和酚氨比两两存在极显著差异.第Ⅰ类群为红绿茶兼制,多以碧香早、保靖黄金茶1号和金萱为亲本,第Ⅱ类群多数适制红茶;第Ⅲ类群适制绿茶,多以碧香早、铁观音和龙井长叶为亲本.筛选出高氨基酸特异优株20个、高茶多酚特异优株16个、高水浸出物特异优株2个.  相似文献   

3.
对保存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种质资源圃内的75份黄金茶群体资源进行高氨基酸茶树资源筛选,并对获得的高氨基酸资源进行生化成分分析及适制性试验,共筛选出36份高氨基酸资源、1份高茶氨酸资源。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高氨基酸黄金茶资源酚氨比8,变异系数最大的是酚氨比(12.31%),其次分别是茶多酚(9.89%)、咖啡碱(6.93%)、氨基酸(6.31%),最小的是水浸出物(2.39%),茶多酚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而水浸出物最小;适制性试验表明,高氨基酸资源制绿茶品质优。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挖掘利用武夷名丛资源、丰富红茶品类,以水仙为对照,对13个武夷名丛分别蒸青固样、加工红茶。通过生化成分检测和感官审评,分析其红茶适制性,并对鲜叶生化成分与红茶品质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鬼洞白鸡冠’鲜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红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黄酮、茶黄素、茶红素等含量均超过对照,其中茶黄素含量为0.81%,显著高于对照,且感官审评品质优异。综合生化成分检测和感官审评结果得出,‘鬼洞白鸡冠’、‘金锁匙’、‘金凤凰’、‘白毛猴’、‘雀舌’适制红茶。鲜叶酚氨比与红茶品质未发现显著相关性。鲜叶水浸出物、咖啡碱、酚咖比和氨咖比与红茶品质或重要影响因子呈显著相关,可为茶树种质红茶适制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18个紫芽新品系春梢芽叶特性进行调查,并对其花青素、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生化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8个种质均为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叶形椭圆形,芽叶紫红色;花青素含量变幅为3.35~19.65 mg·g-1,高花青素(≥10 mg·g-1)种质有1份;水浸出物含量变幅为42.4%~48.0%,水浸出物较高(≥45.0%)的种质有12份;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5%~21.4%,其中YY-3、YY-4、YY-6、YY-8、YY-10、YY-11、YY-12、YY-18等种质含量较高(≥20.0%);游离氨基酸变幅为3.4%~5.2%,高氨基酸≥5.0%)的种质有3份;咖啡碱变幅为3.17%~4.04%;酚氨比变幅为3.52~5.94,YY-5、YY-7、YY-14、YY-15四个种质酚氨比低于对照.紫芽新品系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与芽叶紫色色泽深浅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与各生化成分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茶区主栽品种鄂茶1号为对照,研究引种的茶树品种黄金茶1号鲜叶以及春梢所制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黄金茶1号春梢鲜叶氨基酸、咖啡碱显著高于对照,而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酚氨比低于对照;夏、秋梢鲜叶内含物质丰富,各生化成分含量相对高于春梢.春梢所制绿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酚氨比低于对照,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以及氨基酸总量高于对照;共检测出香气成分37种,各香气类别、组分所占比例均与鄂茶1号有明显差异;感官审评表明,黄金茶1号所制绿茶苦涩味低、嫩香浓郁、滋味鲜醇淡爽,品质优于鄂茶1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一路香’茶树新品系的茶类适制性及生化成分,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2022年连续3年春季,分别以‘福鼎大白茶’和‘黄棪’为对照,采摘一路香鲜叶,分别按红茶、绿茶、白茶、闽南乌龙茶工艺加工制样,并对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品质鉴定结果表明:一路香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稍带花香,味较醇,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1.2分;制绿茶汤色黄绿,有奶香,味较鲜爽,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0.45分;制白茶有清香,味清甜,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0.53分;制闽南乌龙茶花香浓郁,味醇爽,水中有香,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黄棪高1.25分。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一路香红茶和绿茶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游离氨基酸与对照相当;一路香白茶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比对照福鼎大白茶低;一路香乌龙茶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总量、水浸出物含量均比对照黄棪高。【结论】初步得出‘一路香’是个多茶类兼制的优异茶树新品系,在不同茶类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均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8.
西湖龙井茶主要呈味物质浸出浓度与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晓林  龚淑英  张月玲 《茶叶》2006,32(2):92-96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冲泡水温与冲泡时间、冲泡水温与冲泡次数对西湖龙井茶冲泡效果的影响.对茶汤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一次冲泡时,茶汤中各种成分的浸出浓度与冲泡时间呈正相关,各种成分的相对浸出速率为咖啡碱〉氨基酸〉水浸出物〉茶多酚.分次冲泡时,酚氨比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大幅增加.各种成分浸出浓度据温度的不同在第1泡或第2泡出现最高值,第3泡之后开始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南省的92份鹧鸪茶种质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和氨酚比等5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鹧鸪茶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游离氨基含量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氨酚比。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7.70%,能够反映5个品质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基于各种质在5个品质性状上的差异,对92份鹧鸪茶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第Ⅰ、Ⅱ、Ⅲ类3个类群,第Ⅲ类群综合表现最好,抗氧化的保健功效突出,且咖啡碱含量最低,可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本研究结果可为鹧鸪茶的开发利用以及优良无性品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连续两年对22个茶树品种春梢的一芽二叶制蒸青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氨基酸含量年份间差异极显著,咖啡碱含量年份间差异显著、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茶树体内生化成分含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外,还随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定量分析主要生化成分在白茶感官品质决定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以新选801、新选807、福鼎大毫和金牡丹4个茶树品种分别在3个不同萎凋条件下制得的12个白茶茶样为材料,测定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还原性糖和咖啡碱含量及感官审评得分,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对主要化学成分与白茶品质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白茶的感官审评得分与氨基酸含量(R=0.855)成极显著正相关,与还原性糖含量(R=0.680)成显著正相关,与水浸出物含量(R=-0.873)和酚氨比(R=-0.841)成极显著负相关;对感官品质直接正面影响较大的化学成分为还原性糖和氨基酸;而茶多酚和咖啡碱则对感官品质产生直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明成  王敏  解娟  贺鼎  薛红  张凯 《中国茶叶》2020,(1):9-11,14
巴渝特早是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和多年系统观察、筛选、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及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春季萌芽特早、春茶产量高、适应性强、全年生育期长、适制性好、综合性状优的特点,尤其适合开发名优早茶,制作的名优茶品质优异,春茶萌展期较福鼎大白茶提早10~15 d,全年生育期达280 d左右,较福鼎大白茶长15~22 d,平均单产较对照福鼎大白茶高20.5%,水浸出物含量35.43%、多酚类23.01%、咖啡碱2.82%、氨基酸3.15%、酚氨比7.30;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福鼎大白茶,酚氨比明显低于福鼎大白茶;适制名优绿茶,制茶品质优良;抗旱性和抗虫性较强,可在西南、江南、华南茶区海拔1000 m以下地区作为名优绿茶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3.
江华苦茶是我省茶树珍贵地方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课题组通过系统选种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潇湘红21-1。潇湘红21-1为中叶类,中生种,芽叶黄绿,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季红、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38.26%、44.22%,茶多酚19.40%、30.38%,游离氨基酸5.01%、5.04%,咖啡碱5.11%、5.09%;红、绿茶中咖啡碱含量均高达5%以上,属于高咖啡碱优异茶树资源。制红、绿茶品质兼优,尤以红茶品质突出,"冷后浑"明显,乳状络合物呈橙黄色。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是一个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茶区引进13个茶树品种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酚氨比,咖啡碱、儿茶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平阳特早,菊花春,福鼎,龙井43四个品种,在生化成分上综合反映出更适合作为绿茶品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海南农垦红茶、绿茶进行感官审评、理化组分和香气成分的分析,深入研究了海南农垦红茶、绿茶的品质特点。结果表明,海南农垦红茶具有高含量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低含量咖啡碱的特点,形成了海南农垦红茶"橙红汤、果蜜香"的品质特征。海南农垦绿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咖啡碱含量低,形成了海南农垦绿茶"香郁味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对新选801、新选802两个品系进行芽叶性状观察、绿茶品质鉴定及配套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新选801、新选802萌芽期特早,发芽密度高,芽叶肥壮,茸毛特多,持嫩性强,适制卷曲形烘青绿茶;加工绿茶,香气清高,栗香显或有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耐冲泡,品质优异,明显优于福鼎大白茶;两个品系萎凋程度的要求不同,新选801、新选802分别萎凋减重25%与20%时,品质最佳。内含生化成分随着萎凋程度的加重而发生显著变化,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茶多酚含量与酚氨比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增加趋势,差异不显著,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福鼎大白茶和桂绿1号两个品种为对照,对柳州九万山古茶树群体种进行绿茶产品试制,比较分析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古茶树群体种所制绿茶产品表现出栗香高、滋味醇爽的感官品质特征,具有高水浸出物(46.78%)、高氨基酸(4.59%)、茶多酚含量适中(23.61%)的生化特点,茶氨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7.72%,EGCG占儿茶素总量的比例(42.53%)显著低于两个对照品种。古茶树群体种所制绿茶产品综合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和桂绿1号所制绿茶。  相似文献   

18.
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根据植物学特征,从中选取具代表性的茶树初分为6种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测试了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评审了所制红、绿茶样的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枇杷茶树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46±0.07)%~(5.69±0.10)%,茶多酚含量为(21.67±0.40)%~(37.16±0.99)%,咖啡碱含量为(4.01±0.18)%~(4.88±0.03)%,水浸出物含量为(33.31±2.49)%~(47.28±1.35)%,儿茶素总量为(77.08±1.18)~(236.47±29.59)mg/g,因此,部分材料可以作为选育高儿茶素、高咖啡碱等特异成分的育种材料。以咖啡碱、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作为影响红碎茶品质的第一、二、三主成分或综合因子,结合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酚/氨值及感官审评结果可推论,E类适制红茶,F类制绿茶品质最优。从茶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含量比例、儿茶素组分及总量等可推论,6类供试枇杷茶树中,E类茶树进化程度最高,接近栽培型。  相似文献   

19.
沅陵县地处湖南西部,是湖南产茶大县,产茶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茶树资源。为了探明沅陵县地方茶树资源的特性及其直接利用价值,分别对其区域内官庄(GZ)、麻溪铺(WJ)和清浪(QL)等3个乡镇的茶树资源进行挂牌调查及鲜叶内主要代谢物检测分析。结果发现,WJ茶树资源的水浸出物含量最高,QL的茶多酚含量最高,GZ的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最高;茶多酚和咖啡碱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可可碱和茶碱区域间无明显差异(p> 0.05),儿茶素组分中仅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其他儿茶素组分区域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聚类分析和单一生化成分分析,所取样品可聚为三类,Ⅰ类为茶多酚较低、氨基酸较低及简单儿茶素较高的资源,Ⅱ类为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茶多酚含量较低和酚氨比值较低的资源,Ⅲ类为高茶多酚、高儿茶素尤其是酯型儿茶素EGCG含量高的资源。其中较...  相似文献   

20.
"中茶111"是从优异资源"云桂大叶"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的绿茶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及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发芽期中等(偏早),芽头肥壮,鲜叶产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1.7%~41.9%;内含成分丰富,春茶一芽二叶氨基酸含量为3.6%、咖啡碱3.2%、茶多酚31.3%、水浸出物41.9%;适制绿茶,制茶品质优良;抗病虫性和抗逆性强,可在浙江、湖北、湖南和贵州等省适宜茶区与特早生品种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