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腰椎骨折伤者因受伤部位疼痛,活动受限,加之术后担心移位,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切口裂开或损伤神经等,受伤后或手术后一般都不敢活动。医护人员应针对具体情况及时给予解释指导,鼓励他们进行适度的锻炼。我院自1999~2003年间共收治胸椎椎骨折伤者136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了解骨折病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的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本文对资料中挑选的83例骨折患者,为其制定合理的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并监督其认真完成相关的锻炼,进行血液检查和超声多普利检查。并对这些骨折患者进行系统性的跟踪和记录。查阅相关资料,并将检查结果与未进行早期量化功能锻炼的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早期量化功能锻炼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由于骨折肢体长时间未运动而产生血液循环堵塞等状况,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脊柱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 ,轻者常有腰背疼痛 ,重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 ,其康复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功能锻炼。因此 ,只有及时主动的功能锻炼及正确的护理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将康复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88年~ 1998年 ,共收治单纯性脊柱骨折患者2 0 6例 ,其中男性 12 4例 ,女性 72例 ,年龄 18~ 6 7岁。2 护理方法2 .1 卧位 患者入院后睡硬板床、平卧 ,以保持脊柱平直 ,防止发生畸形及进一步损伤。2 .2 翻身方法 指导病人正确的翻身方法 ,工作人员帮助翻身时 ,要保护受伤部位的固定 ,不弯曲、不扭转。其方法是 :…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较为常见的严重损伤,创伤后多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的功能锻炼是尽早消除症状、巩固和提高疗效极为重要的措施.若骨折复位后不进行功能锻炼,就不能发挥脊椎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的牵拉力与腰肌共同形成肌肉夹板作用,甚至还会增加软组织粘连及组织纤维化的机会,也会使脊椎各关节活动性减退,影响以后的脊柱运动,造成腰背肌的慢性疼痛.胸腰椎骨折后治疗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复位,更取决于腰背肌锻炼得如何.术后加强腰肌锻炼增强肌力,对恢复第二脊柱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我科自1997~2001年共收治胸腰椎骨折108例,对其分别进行功能练习指导,使患者达到独立的生活能力,减少或避免终生卧床.……  相似文献   

5.
张新兰  王春燕 《重庆医学》2021,50(10):1782-1784
活动性疼痛是患者在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引起的疼痛,有效治疗活动性疼痛有助于促进患者充分开展术后功能锻炼,又能降低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对手足外伤患者活动性疼痛评估的意义、评估工具、干预措施及管理进行综述,以引起医护人员对活动性疼痛评估、治疗的重视,为患者术后的活动性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的原因及减少此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发生关节僵硬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90例病例中,有5例发生关节僵硬需回院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发生关节僵硬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在康复锻炼阶段护士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患者缺乏相关手术方面的知识,对术后的功能锻炼没有引起重视;患者对疼痛无法忍受,担心伤口会在锻炼的过程中撕裂而对活动产生了恐惧感,不能够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出院后终止了锻炼等。结论加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僵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如高处跌下、足或臀部着地、或因高处落下的重物冲击肩背部,使脊柱突然过度前屈而致.少数因高处仰面跌下,腰背部碰撞在高突而坚硬的物体上,使脊柱过度伸展而致.伤后以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站立、或翻身困难、脊柱活动受限为特征[1].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主张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4~6周,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内外用药.我科2009年共收治24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辨证施护,提高了护理效果,现将各期辨证施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腰痛病患者从日常生活、情志、饮食、疼痛治疗、功能锻炼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康复指导,以缓解疼痛、加强脊柱稳定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髌骨粉碎性骨折因膝关节损伤严重,术前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剧烈,影响护士对其术前术后的康复指导,甚至有的患者惧怕疼痛以致术后不能很好地进行功能锻炼,加之术后需较长时间的制动,导致关节内伸屈装置的广泛粘连、挛缩,易出现临床上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集体强化训练对膝关节镜病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分为康复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则分散在各个病房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 而观察组则安排在同一个病房中进行集中训练,选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师作为示范者,带领和督促同病房患者按照要求进行功能锻炼,训练的同时,比较每个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结果对照组因缺乏督促、术后疼痛等各种原因对功能锻炼不予重视或不予合作,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对减轻脊柱外科术后患者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脊柱外科住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按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及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比较,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ODI评分及功能恢复等情况分别于入院时、出院1周内随访,比较两组ODI评分、疼痛程度。以评价德克萨斯康复计划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运用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进行干预的患者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疼痛分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疗效明显提高。结论:德克萨斯脊柱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能有效减少患者疼痛、降低心理压力,患者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方慧  施雁  刘贤亮  管嘉贝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0):1284-11288
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并有超过500万人因呼吸系统疾病致残。居家肺康复在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肺功能等方面与医院、社区肺康复同等有效。而目前较少有研究从医护人员的角度了解阻碍COPD患者实施居家肺康复的相关因素。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COPD患者开展居家肺康复的真实想法和体验,明晰阻碍COPD居家肺康复开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7-11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从事呼吸科和康复科工作的14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提炼出阻碍COPD居家肺康复开展的3个主题、9个次主题:患者健康状态、肺康复认知、心理状况限制居家肺康复的开展(COPD患者合并症多,居家肺康复动力不足;患者对居家肺康复认知不足、信心不够;患者对居家肺康复不信任且锻炼依从性低);医护人员肺康复知识、培训及重视度不足限制居家肺康复的开展(医护人员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实施居家肺康复力不从心;居家肺康复服务开展规范化培训不足;医院、科室对居家肺康复重视度不够);医疗组织层面提供居家肺康复服务的有限性(医院和社区家庭联动不足,后续追踪监测体系不完善;提供居家肺康复服务的专业人员不足;缺乏系统的康复训练模式及简便实用的效果评价指标)。结论 COPD患者开展居家肺康复存在诸多阻滞因素,应加强专业化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居家肺康复知识,重视COPD居家肺康复功能锻炼指导,调动社会支持,使COPD患者真正受益于居家肺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家属与患者同步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对胸椎前路手术患者对疾病认知、治疗的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前入路胸椎手术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医护人员以传统方式对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即深呼吸、缩唇呼吸、咳嗽训练、人工阻力呼吸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则采用与家属同步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观察组对训练特定知识的掌握、治疗的依从性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家属与患者同步实施健康指导能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术后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脊柱手术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3-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分为品管圈组和对照组。品管圈组患者按照功能锻炼的路径,使用健康教育工具对患者进行宣教。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的功能锻炼健康宣教。结果品管圈组护士利用图册、展板及多媒体健康教育工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百分率(69.88%)明显高于对照组(20.73%),示范讲解的百分率(27.71%)明显低于对照组(51.21%),需借助翻译进行健康教育的百分率(2.41%)低于对照组(13.42%);品管圈组患者对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为93%,对照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8%和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在术前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教育,帮助病人熟练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使其充分认识到功能锻炼对于关节功能康复的重要意义,有助于病人克服对术后疼痛的畏惧心理.另外术后早期指导患者主动配合功能锻炼,可促进切口内积血、积液吸收,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粘连,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杜绝了卧床期间常见的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中国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为10%~15%,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缓解或治愈,仅有10%~50%的病例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须切开椎板,创伤较大,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损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并发症少、病人容易接受的优点。在临床上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此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人对此手术缺乏系统的了解,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此项技术的认识及接受能力,减轻术前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主动配合功能锻炼,为恢复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现状及原因分析.方法 调查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48例,均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Ⅲb~Ⅳ期,用简单易行的工具:长海疼痛尺动态评估患者疼痛.从疼痛的基本情况、疼痛对患者功能、心理情绪的影响,对疼痛的认识和治疗的态度,以及社会、家庭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中81.25%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医护人员及病人对疼痛的认知不够.结论 综合分析疼痛的原因,针对主观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癌痛相关知识,让病员和家属认识癌痛,敢于说痛,从而有效控制疼痛,使患者享受到无痛生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改善和提高脊柱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总结10例脊柱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分析脊柱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护士适当的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术后细致观察病情,进行脊柱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积极地进行防压疮、防感染、膀胱功能和四肢的康复锻炼护理.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时间路径的应用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多数神经外科临床医师只注重患者急性期的治疗,而忽视了如何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研究,对康复缺乏兴趣和必要的知识,以致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有必要让神经外科临床医师提高对早期康复的认识,使早期康复治疗得以推广。目的在于防止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继续加重和恶化,促进脑血管和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20.
重症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病人因广泛性脑或脑干损伤而引起运动功能障碍 ,在临床实践中 ,医护人员为了挽救患者生命 ,注重对重要器官功能的保护和支持 ,而忽略了对肢体功能的治疗和训练 ,使病人失去了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 ,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我科于 1999年在ICU病房实施整体护理 ,利用现代康复医学知识 ,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行早期评估 ,并依据评估结果以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的训练及康复指导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 1997年间在监护室住院的 15份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患者病例。其中上、下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