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北兴隆团山子组旋回层序特征及地层格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元古界团山子组由一套碳酸盐岩构成,发育若干类型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米级旋回层序的1∶4垂直叠加形式表明了旋回性地层记录的米兰柯维奇性质。根据米级旋回层序在长周期三级层序中的有规律叠加形式,在该组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它们构成一个二级超层序。依据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及时空变化特征,即可建立团山子组的地层格架。团山子组旋回层序特征表明,这套时限大致为1700~1650Ma的前寒武系,也存在类似于显生宙“温室效应”地史时期普遍发育的、与米兰柯维奇旋回有关的旋回性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2.
由于碳酸盐沉积作用与海平面变化存在有极其敏感的响应,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将形成不同级次的碳酸盐旋回层序,它们的相互叠加即形成异成因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张夏组灰岩大致构成1个三级旋回层序;3个四级旋回层序;60余个米级旋回层序。三级旋回层序及四级旋回层序均由其规则的米级旋回层序的垂直叠加形式来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3.
将旋回地层学(cyclostratigraphy)和层序地层学(sequence stratigraphy)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沉积学和地层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了陕西省商南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旋回层序级别的划分、层序边界特征、三级旋回层序内部组成特征以来及米级旋回的沉积特点。王冠沟组可以识别出1.5个三级旋回层序,4个四级旋回层序,共发育86个米级旋回,归属8大类。三级旋回层序发育低水位体系域(LST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层序格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深入了解层序和沉积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及井-震结合对比分析,将塔中地区志留系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提出了层序格架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存在4类油气成藏模式.海侵构造型,受层序与构造双重控制,SQ1海侵域下沥青砂岩段发育砂坪和潮汐水道优质储层,与上覆灰色泥岩形成优质储盖组合,油气经断裂向上运移,在构造高部位可成藏;高位岩性型,受沉积与断裂控制,SQ1高位域上沥青砂岩段和SQ2高位域上砂岩段多为混合坪沉积,易形成岩性圈闭,油气由断裂及连通砂体运移至其中可成藏;地层型,受控于层序地层展布,SQ1底部下沥青砂岩存在地层超覆,受上覆泥岩遮挡可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型或岩性上倾尖灭型油气藏;在井区北部地层埋藏较深未遭受剥蚀区域发育有古油藏残余型.  相似文献   

5.
窄河道型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储层沉积特征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为了揭示明下段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与含油气的关系,本文在岩心观察基础上,结合不同层段测井特征及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开展层序划分、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分析、高分辨率储层反演以及砂体平面展布分析对其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明下段沉积时期,该区主要为曲流河沉积特征,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末期河道、边滩、决口扇、废弃河道、泛滥平原等,河道在平面上呈枝状分布。沉积微相上边滩及边滩内部侧积层的发育,对油气分布起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可为渤海海域相似地质条件和资料条件的窄河道曲流河储层精细描述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饶阳凹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在区域沉积背景分析基础上,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建立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格架,并对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沙三下亚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等3种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断陷西部缓坡带,扇三角洲发育于断陷东部陡坡带,湖泊发育于断陷中部.低位域、高位域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规模较大,储集体发育,湖侵域时期湖盆扩张,烃源岩发育.结果表明:高位域时期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最好,为Ⅰ类有利区;低位域时期的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储层物性次之,为Ⅱ类有利区,此类砂体与湖侵域烃源岩形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海相沉积环境与沉积层序对页岩储层含气性的影响,通过岩石手标本研究、化石研究、岩芯薄片观察、测井小波分析、地化测试、储层特征测试等手段,以黔浅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探究沉积环境与页岩储层含气性的关系与影响。研究表明:黔浅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3个三级层序,通过测井小波分析,结合岩石学特征、地化特征、化石特征,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5个中期旋回A—E及11个笔石带;旋回A对应五峰组页岩储层,有机质及矿物富集受沉积环境滞留闭塞程度影响,有机质丰度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对应笔石带WF1-5;旋回B对应龙马溪组底部页岩储层,沉积构造发育、有机质及矿物富集受益于水体快速加深的沉积条件,与旋回A共同构成黔浅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层系的优质页岩储层段,对应笔石带LM1-3;旋回C对应龙马溪组下部储层,水体深度相对变浅,扰动增强,使有机质及纳米孔隙系统发育变差,储层质量显著下降;旋回D—E对应龙马溪组中—上部,水体进一步变浅,沉积构造与矿物组分发生显著变化。在沉积环境的控制下,储层物质组分、微观结构与物性特征存在显著的非均质性,使不同层段具有不同的生气能力、储气能力、"憋"气(自封)能力,进而影响了页岩储层的含气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楚—萨雷苏盆地南哈萨克区块下石炭统的层序地层、沉积相、沉积演化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结果表明:下石炭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主要由海侵和高位体系域构成.识别主要沉积相类型包括蒸发台地、开阔台地生物礁、礁—滩复合体、滩间海、局限台地澙湖、淹没台地或深水台地等,高位体系域以开阔台地相为主;海侵体系域以发育局限台地相为主,中部的SQ3发育深水—淹没台地相,上部SQ4的顶部发育蒸发台地相.总体上,由南向北可划分潮缘带—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高能滩、台地边缘礁、滩、浅海—半深海等沉积相带.沉积、层序对储层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台地边缘高能相带为有利的储层相带,三级或四级层序界面附近,储层质量最好,储层孔隙度大于10%.  相似文献   

9.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控制了油藏内微观剩余油的分布,为探究储层微观非均质性成因,以哈得4油田东河砂岩段临滨亚相储层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准层序、准层序组及体系域内储层颗粒、填隙物及孔喉非均质性的变化特征,总结出不同级次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对临滨亚相储层微观非均质的控制成因机理,认为由于不同级次海平面的相对升降,使临滨亚相沉积水动力发生变化、先期形成的临滨储层所处地表环境亦发生变化,从而对颗粒、填隙物及孔喉非均质特征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准层序内单一临滨亚相储层颗粒非均质性向上变弱,粒度中值由0.12mm变为0.22mm、长石及岩屑体积百分比由18%变为9%,填隙物及孔喉非均质性向上减弱,其中填隙物体积百分比由11.0%变为2.7%、喉道半径由1.9μm变为3.6μm,使准层序内单一临滨亚相储层微观非均质总体表现为向上减弱的趋势;东河砂岩段下部退积式准层序组内部,单一临滨亚相储层微观非均质总体表现为向上增强的趋势,而上部进积式准层序组内单一临滨亚相储层微观非均质呈由强变弱的特征,进积式准层序组中粒度中值由0.15mm变为0.23mm、长石及岩屑体积百分比由18%变为11.5%、填隙物体积百分比由13.7%变为6.3%、喉道半径由1.6μm变为3.7μm;高位体系域内单一临滨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表现为减弱的特征,不同层序单元内微观非均质性变化程度不同.针对碳氧同位素及储层薄片分析结果较好证实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厘清哈萨克斯坦卡拉姆卡斯油田油田储层沉积学特征,认识储层地质特征,应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对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区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其中包括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沉积过程中经历了先水进、再水退两个阶段,自下而上由三角洲平原过渡到三角洲前缘,再由三角洲前缘过渡到三角洲平原。  相似文献   

11.
构造运动控制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也是控制盆地不同级次的层序单元形成和构型的关键因素.据构造运动和可容纳空间变化特点,论述了北部湾盆地在第三纪构造发育特征及盆地在拉张和热沉降背景下沉积层序的基本构成样式和沉积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国内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层序地层学研究风靡世界,而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已逐渐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按照层序地层学 陆相层序地层学 高分辩率陆相层序地层学的发展次序,简要论述了有关层序地层学各发展阶段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前景以及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从而形成对这门学科系统的、完整的、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混沌序列因其码组丰富、抗截获能力强等优点,常作为扩频码。单一混沌映射在平衡特性和随机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因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混沌序列。将改进型Logistic映射与Chebyshev映射结合起来组成双混沌系统,在分析这种双混沌序列的相关性能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混合混沌序列具有更好的伪随机特性,能改善系统性能,可代替单一的混沌序列作为扩频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经典有理灰数对乘法和除法的保序性,并对“经典有理灰数对乘法和除法的保序性定理”进行了严格地证明。  相似文献   

15.
以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野外剖面观测、钻井岩心观察,研究了东河塘组层序划分和 特征,共划分4个(SQ1、SQ2、SQ3、SQ4)3级层序,论述了不同层序在不同地区层序内体系域的构成特征;研究 了层序对比,得出各层序在不同地层分区发育程度不同。为了能更好地揭示东河塘组层序的发育、展布规律,分 别建立了东西和南北向的层序地层格架模型。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岩性剖面和地球物理资料等,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可识别出的层序界面有古暴露 剥蚀面、不整合界面、河流回春作用面、冲刷侵蚀面、岩性与岩相转换面、上超面、最大湖泛面。在详细讨论各类 型界面特征的基础上,将成因划分为:构造运动造山侵蚀不整合界面、升隆侵蚀不整合界面、暴露不整合界面、冲 刷侵蚀不整合界面、最大湖泛沉积界面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秩序是最具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秩序的形式蕴含审美对象的客观美,秩序的嬗变体现审美主体(人类)不断探索的智慧美;现代建筑在经历了美学秩序从简单到变化的探索之后,当代建筑的美学追求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并开始探索一种富有非线性特征的,更能体现人类智慧的深层美学秩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两测试端的简易相序指示器,为检测三相电源的相序.提供更简单的测试工具。  相似文献   

19.
在QS—CDMA系统中,使用零相关区(ZCZ)序列偶能够避免共信道冲突和多址干扰,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最佳二进序列偶通过交织技术构造ZCZ序列偶集的新方法,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任意选择零相关区的长度,构造出具有不同零相关区长度的ZCZ序列偶集。  相似文献   

20.
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储层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苏门答腊盆地是在欧亚、印度洋-澳大利亚、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弧后裂谷沉积盆地,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盆地北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4种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在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识别出2种类型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发育8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分析层序格架内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构成特征,认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盆底低位扇等沉积体系是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最重要的勘探目标,有利的岩性储集相带主要分布在基准面上升期,为后期盆地勘探的潜在领域,特别要重视对邻近不整合面或沉积作用转换面位置的储集层精细描述,选择有利相带进行钻探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